技能易得 精神难求
2012-01-29庄西真
□庄西真
2008年金融危机和此次欧洲债务危机的教训,提醒了不少曾经“去工业化”的欧美国家,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才能抵御经济增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因此,美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的计划,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鼓励制造业“回巢”(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回到本土)。这样就使原本“大而不强”、“低而不高”、严重依赖外需的中国制造业“雪上加霜”,经营更加困难。目前,中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的19.8%,预计未来这一比重会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分食而逐步下降。因此,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就成了当务之急。
在我看来,立足现实,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路径有三条:一是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拉长产业链;三是占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可这三点都需要有好的员工,不仅需要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员工,也需要技能型员工。正如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10月23日谈到中国制造业遇到的发展困境时所说:“今天我们中国的制造业想要上去的话,如果不能培养出一批比德国、日本更好的员工是不可能的”。可问题在于德国、日本的员工比中国的员工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呢?简单说来,一个好的制造业员工的素质无非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硬素质,即技能,就是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软素质,即精神,就是适应现代社会工业化大生产要求的工业精神。对于中国企业员工来说,缺的不是技能,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凭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掌握操作技能并非难事;更重要的是缺乏工业精神,而工业精神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
仔细分析世界上制造业强国的德国、日本等国的崛起之路,表面上看,德国人做事是刻板的,日本人做事是固执的。全然没有中国人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出的“机灵劲儿”,但结果却是德国和日本都比中国发达,德国和日本人民都比中国人富裕。原因之一在于对工业精神的坚守,工业精神是一种存在于国民内心,类似于宗教信徒般的虔诚和真挚的信仰,外化为制造业企业中员工职业化的工作习惯,最终铸就了一个国家民族赖以长治久安的强大软实力,在此基础上生长出今天在经济舞台上长袖善舞的各类标杆企业。而我们近代以来的时光中虽“江山代有企业出”,却只能“各领风骚一两年”。何故?缺精神呀!说了半天,那到底什么是工业精神呢?工业精神就是提倡专心做事,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所有行为都必须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工业精神就是合作精神、契约精神、效率观念、专业精神、执著精神……。
在工业精神的内涵范畴中,合作精神显得格外重要。工业化时代是一个分工细化的时代,企业即便有再大的财力物力,也不能包揽生产中所有的流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就成为份内之事。合作精神的目标就是实现多边共赢,在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经成为一种共享的管理价值观。
契约是由游戏双方(各方)为了各自目的和利益而共同制定和遵循的或隐或显的规则。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曾说过:“迄今为止,所有社会进步的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西方工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契约发展的历史。契约是工业精神中的“普世价值观”,没有契约,也就没有蒸蒸日上的工业文明。
西方企业界流传这样一句话,效率是工业社会的第一原则,合作精神、契约精神虽然是工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但并不为工业社会所独有。而效率观,则是工业社会所首倡。农业社会生活节奏缓慢,效率并不重要,而在工业社会就不一样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是每个企业及其员工都必须努力的目标。
欧洲债务危机中德国经济之所以屹立不倒,全球实体经济潮涨潮落中的瑞士钟表之所以长盛不衰。其中最为宝贵、最当珍惜、最可依靠的就是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稳得住根基的专业精神、务实精神和执著精神。德国企业员工们常挂在嘴边的:“就算做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的话语中就包含一经选择,便以心相许、不离不弃、精益求精、做到极致的专业精神、务实精神和执着精神。瑞士钟表匠们在他们行销世界的机械表中洋溢着的也是这种精神。工业精神决定着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的优劣好坏,事关企业的成败得失。环顾当下中国步履维艰的企业,依然在低端市场恶性竞争中等待观望、一筹莫展;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中一无所有、得过且过;在对待企业员工上减员降薪、疏于培训、缺少关心,正是缺乏工业精神的表现。
为此,我们建议企业要放眼长远、脚踏实地,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用在培养具有工业精神的员工上;我们也建议职业学校在训练学生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业精神、工业文明,以此贡献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