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转型期专业发展研究*
2012-01-29叶宇
叶 宇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影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教师专业发展是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逐渐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在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的理念指引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基础课教师,包括“两课”教师、“语数英”教师都融入系部,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转型,开展在不同职业情境中的教学活动。本研究采用问卷、访谈和教学观察等方式,涉及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基本信息、专业知识、教学与科研情况、专业发展途径与内容、专业发展态度和动机、专业发展需求与困难等。
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转型期现状调查与分析
教学情况不尽如人意 参加本次调查的教师全部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职教师,共32人。其中,女性教师占75%,男性教师占25%;25~30岁的教师占37.5%,30岁以上的教师占62.5%;本科以上学历的占100%,有硕士学位的占25%;中级职称占87.5%,副教授占12.5%。全部教师教龄都在6年以上。绝大多数教师是大学毕业后从普通高校直接进来的,虽说都有数年的教龄,但是在各专业现场教学与实训指导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还远远不够。65%的教师认为现阶段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困扰是对课程标准有关内容和目标的把握。针对改善教学效果的最大障碍,45%的教师认为是与专业关联度不够,31.8%的教师认为是教学技能有待提高,22.7%的教师认为是教育教学理念欠缺。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欠缺,不能按照专业的本质和要求驾驭课堂,教学缺乏灵活度,这些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位英语教师这样说:“有些专业术语,一般的字典都查不到,真是头大了,怎么上课啊。”对每次上课后的感觉,72.7%的教师觉得 “许多时候不尽如人意”,27.2%的教师认为“总体还可以”,没有人觉得“很成功”。这说明公共英语课教师要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或者说成为“双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职业倦怠明显 职业倦怠(Burnout)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提出的,它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方面。在本次调查中,27.2%的教师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认为没有成就感,有机会会考虑换岗;54.5%的教师对目前的工作感觉一般,基本找不到成就感;18.2%的教师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偶尔可以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没有教师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在工作中可以充分享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通过访谈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能意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具有较高的寻求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他们在教学之余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专用于自身专业发展。对一位英语教师而言,最好的进修机会莫过于去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学习,然而这样的机会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而言,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对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总体评价,13.6%的教师感觉学校不重视,自己基本没有提高,非常失望;72.7%的教师认为学校不很重视,自身发展缓慢,看不到很大希望;13.6%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此项工作,自身发展较快,自己较有信心。这说明公共基础课教师不安于现状,具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希望得到学校的肯定,希望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对工作的重要性产生了怀疑。从上面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已很明显,个体情绪、情感处于疲劳状态,个体评价自身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较低,工作情绪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研情况普遍落后 近年来,科研活动在高职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转型期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科研情况并不理想。相比专业课教师,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课题较少,论文级别较低。只有5人主持或参加过厅局级课题研究,仅占15.6%。这5人中,4人是“两课”副教授,只有一人是英语教师,而该教师所主持课题与英语无关,语文数学教师无一人主持该级别课题项目。在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提升的指导培训方面,46.9%的教师认为缺乏,34.4%的教师觉得严重缺乏,只有18.6%认为还行或不缺。通过访谈发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因大多数教师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对科研并不重视,又缺乏研究方法的培训学习,不懂得如何进行研究,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相对滞后。调查显示,70%以上的受访教师不知道如何查找最新的课题资料,不知道对数据如何进行整理分析。从调查来看,“两课”教师的科研数量和层次相对外语、语文、数学教师较高,但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不可同日而语。这可能与学科课程本身有很大的关联。
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转型期专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在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转型期间,其职业发展仍依赖于两大因素:一是所处的外部环境;二是教师自身。国家、地区的整体大环境,学校政策导向与氛围,业务进修和学术研讨,专家型教师的典范和引导,家庭的影响,宽松、积极向上、良性互动的教学环境是外因。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自我发展是内因。下面提出的若干建议,也正是现阶段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开展的近期和远期活动。
建立教学共同体,重视教师教学效能感 在将公共基础课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基础课教师融入专业课教师群体的过程中,教师职业生活出现问题、难题、困惑不可避免,学校相关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要帮助教师建立教学共同体,正面影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对待工作的主动性。学校应组织研讨,使各门公共基础课程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形成系统的基础知识体系,突出专业关联度。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未来工作岗位,专业的差异性,所学专业的培养规格与现有知识水平,认真筛选和构建教学内容。要确定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所要培养的关键能力,然后确定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拓展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必须进行自我调适,创建团队,与新同事建立合作关系,分享教学观点,协调学习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名师课观摩,课题组教育课题研究,同事切磋教育教学方法、问题等形式,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做,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进一步建立,减轻和消除职业倦怠的挫败感,正确对待困难,使教师专业发展得到真正体现。
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应通过参加国内外的教师培训活动和学术研讨会,研习新的教学方法及研究方法,探讨交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专业素质。学校系部应该合理制定符合教师情况的培训计划,组织能提高高职高专教师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理论、专业技能、跨学科教育科学研究和反思性教学培训,以及行业协会的活动,各类各级的研讨会,如校本培训、短期出国培训、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以提升教师素质及内涵建设,提高其教学效果,促进其专业发展。
转变观念,提升科研素质 科研能力是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方面,教师需要通过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转型中的高职基础课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要将自己定位为职业教育者,而非单纯的学科专家,应当结合高职的改革,为高职的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服务。那么,高职跨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现阶段值得基础课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不过一项课题的研究过程,是一个系统的探究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个有心人,从教学第一线找课题、编教材,开展教学研究,认真作教学日志,反思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课堂情况、课外实践、学生态度等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整理利用。当然,除了教师要有自我发展意识,相应平台搭建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该创造宽松环境,公开公平地进行横向纵向课题的立项,定期开展课题指导讲座,制定激励政策,促进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以教师为本,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强的时候,就会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如果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较高,成就感强,就会提高自身的职业幸福感。这种发展不仅意味着教师教育能力的增强,还能体现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能带给人幸福感。除了上面几条科研、教学培训等方面的建议,学校建立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创建和谐校园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生活满意度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学校须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树立“教师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改革中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正着手开展提升教职工幸福指数的各项活动,如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青年教师购房政策、各种心理讲座、在教工健身中心建立圆桌式教工食堂等等。走向专业领域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地位和身份,就需要逐步提升学历水平、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获得专业发展,在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提出了这个观点。所以,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身,关注自身专业发展,努力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得到持续的专业发展。
[1]袁振国.当代教 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6.
[2]Freudenberger H J.Speaking from Experience[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77,31(7):26-3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孙全军.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面临的职业形势及其转型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20).
[5]尹秋云.从认同概念看转型性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J].职业教育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