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2012-01-29王静岩
王静岩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农村经济,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专指农业发展,还包括与农业相关的各个产业的发展。只有实现农村经济各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的目标。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农村缺乏适用人才,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的界定
探讨如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农村职业教育”。在传统观念中,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与城市职业教育相对应的区位概念,是指依靠农村力量、在农村举办、为农村发展服务的一种职业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本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在农村举办的职业教育才能为农村服务。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时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正被逐步解构,“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彻底打破地域界限,把农村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寄予厚望,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解读为一切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业教育,它既可以发生在农村,也可以发生在城市。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教育内容,应该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不仅要表现出职业性,促进更多的农村人口更好地就业,而且要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与高等教育相衔接,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培养并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现在,农村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变化,是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产业结构多元化 从生产领域来看,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产业结构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农村中的第二、第三产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就农村产业结构而言,近一二十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以及农业在三类产业中所占比重都在不断下降,非农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科学技术普及化 科学技术普及化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业结构优化,而且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特性。由于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现代农业要求新的农业劳动力必须具备现代科技知识,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认识、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适应新的劳动方式。农业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表现为通过“科教兴农”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农村生活方式社区化 目前,我国农村按照土地节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居住相对集中、管理服务城镇化的思路,逐步实现农民居住社区化。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重大转变。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
从农村发展来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培养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从农民自身来看,面对社会就业竞争和创业竞争的压力,他们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自己外出务工时具有较强的技能,留在农村时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这也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从农民子女受教育的实际看,他们中的多数人不能进入高校深造,而需要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以求拥有一技之长,为日后的创业致富作准备,这同样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发展新形势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农村职业教育要紧随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瞄准农村改革发展方向,一方面,要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互动共长,紧紧围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市场办职业教育,围绕农村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办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羁绊,主动适应城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办学指导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农村教育的指导思想要从升学教育转移到主要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和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指导思想已经越来越明确,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说办学定位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主要表现为:(1)对“农”字的理解局限于传统农业;(2)对培养目标的定位仍然局限于培养“不离土、不离乡”的“扎根派”;(3)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划分仍然局限于县及县以下,实际上城市里许多职业学校、大中专学校、民办学校主要招收的都是农村学生;(4)对农民和就业市场的新需求不适应,仍然在开办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对青年农民没有太大吸引力的传统专业;(5)把农村职业教育局限于高中阶段或者职业高中,忽视了大批初中毕业生。
办学模式僵化,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长期以来,农村职业学校形成了以专业定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甚至教学内容都是多年一贯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行业结构变动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同一行业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变动之中,几年、十几年一贯制的专业定向教育模式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对劳动力数量、质量、类型、层次、结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再者,在办学模式方面存在着追求学历层次带来的负面效应。职业教育起步阶段,不少地方往往是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压缩普通高中入手,这对于改变当时单一的教育结构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一些地方只讲高中阶段普教与职教的比例,忽视了大面积的实用技术培训。随着高中阶段的扩招,原来一些希望通过上职业高中取得高中阶段学历的初中毕业生不再受普高计划的限制,有了更多的选择,加上一些职业高中专业教学和文化教学都很弱,学生及其家长都觉得选择普高更好,这对一些本来十分虚弱的农村职业高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失控 高等职业院校扩招和职业中学对口招生规模的扩大,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的比例逐年增加,对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应当是利大于弊,但在贯彻执行中存在一些不足。(1)对农村职业教育难得的发展机遇没有很好把握,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放松了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不够。(2)农村职业教育仍然被曲解为终结性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未能形成体制上的联系和沟通。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用于对口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很小。(3)崇尚高学历的舆论导向愈演愈烈,而对职业教育、对普通劳动者、对“行行出状元”的宣传十分薄弱。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要发展现代农业,要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技术、低耗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非农产业。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不但要扩大专业设置面,而且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课程内容,使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
坚持以人为本,重新确定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现教育观念创新,围绕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办职教、围绕农村青年的发展需求办职教、围绕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求办职教。“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体现在当前工作中,就是要突出一个目标,即突出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这个大目标;突破三个局限,即突破产业局限,全方位地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突破空间局限,既为农村服务,又为城市服务;突破时间局限,既为当前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又为未来发展提供必要储备。
坚持深化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完善“三教统筹”机制 必须坚持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重新确定“三教统筹”的内涵和完善机制,重点是处理好三个关系:(1)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相互渗透融合,农村九年义务阶段的劳动技术教育课是提高学生职业意识的预备教育,也是发挥农村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措施。处在高科技发展和信息化的时代,削弱和减少劳动技术教育课时,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劳动技术课不仅侧重于学生劳动观念、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学习的兴趣,以及技术意识、技术悟性,为学生以后接受职业教育奠定基础。(2)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农村初级职业教育的实施,可以依托乡镇现有中小学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其他教育资源,与抓好农村实用技术普及推广紧密结合,以教学促普及,以普及促教学。农村中级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继续坚持上挂下联的成功经验,同时,在体制创新上迈开步子。县、市职业教育中心与高等院校可以联体、联利、联合发展,可以从股份制的角度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职教体系,还可以探讨对职业学校实行兼并、租赁和托管的形式,使农村职业学校的资源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要克服高等职业教育“普教化”的错误倾向,将其纳入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拉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尽快开通职高升高职的直通车,使高等职业教育从主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调整为主要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并且不限于专科层次。(3)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关系。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离不开各种要素的综合效应。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社区内统一协调、统筹规划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城市中的职业教育资源可以下移,面向农村招生,学校之间也可以实现对口支援和“手拉手”活动。城市职业学校在教学设备、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一些中心城市可以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开通面向农村的网络学校,为农村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农民,并通过网络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及时传播给农民。
坚持农科教结合的正确方向,进一步明确结合的重点和重心 过去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在农村实施的“燎原计划”、“丰收计划”和“星火计划”,以项目带技术,以技术促培训,以培训带推广,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认真汲取这些成功的经验,同时,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从实践情况看,农科教结合工作的重心还要进一步向下延伸,延伸到学校、村户,最终落实到农民的素质提高上。尽可能把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支农建设和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设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发挥综合效益,尽可能把各种为农服务体系和农村职教体系结合起来,以农户为单元提供有效服务。着眼于青年农民的个体成才致富,依托农村职业教育,综合运用经济、科技、教育各种资源,提供就业前后的各种有效服务。
坚持政府统筹协调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大转变政府职能的力度 当前,各级政府要把农科教统筹协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1)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推动农村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宣传技能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同时宣传“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切实纠正只注重高校和普通高中的错误偏向。(2)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服务体系。省、县的职教服务机构可由市级高等职业院校承担,对本地区范围内各类职业学校提供规划、指导服务。县级建立功能齐全的职业教育中心,不仅是多层次办学实体,同时,上挂下联,双向延伸,实行整个县农村职教资源的统筹和整合。既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举办面对农村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教育,又组织统筹乡、村两级大面积的初等职业教育和短期实用技术培训。(3)进一步落实依法治教方针。各级政府都应依据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改善对各类职业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并注意扩大指导和管理的覆盖面。要适时开展职教执法检查与评估工作,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规范化。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急需大量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与开发人员以及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工人。提高这些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与创业能力,迫切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改变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促进其健康发展,必须实现指导思想、服务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1]李丽萍,王文凯.浅析新农村视野下我国农职教育的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4).
[2]郑晓明,彭定.职业教育视野下新型农民培养平台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2(8).
[3]雷世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内涵、特性与具体形态研究[J].职教通讯,2011(11).
[4]吴济慧.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因素探析[J].职教论坛,2011(16).
[5]高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11(12).
[6]张胜军,张乐天.新农村建设语境中的“农村职业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0(8).
[7]马建富.农村职业教育名称及内涵新解[J].教育与职业,2010(30).
[8]何玉霞.论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J].职教论坛,2010(15).
[9]胡立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新思路、新措施[J].职教通讯,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