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2-01-29刘雪玲
刘雪玲
当前科学的发展一日千里,信息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成倍增加。而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文字。因此,作为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一个中学生,必须具备吸收、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而对于教师来说,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作品、锻炼鉴赏能力和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美国阅读专家G.R.施道弗博士曾在他的《阅读——一个思维的过程》一书中向大家提供了一项研究结果:“在极大多数情况下,阅读时用于眼睛移动仅占时5%,其余95%的时间则用于思维”。据此,他提出了“阅读即思维”、“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在于调动思维”的观点。美国心理学家米勒也认为阅读的本质无非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即不断地伴随着思索、想象、判断、推理和评价。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使他们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在认识上既有量的积累和增加,又有质的飞跃和升华,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我们知道,学生的阅读可以区分为这样四级: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据此,阅读思维能力应该包括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比较、综合、概况、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联想和想象
所谓联想思维,就是联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参与阅读过程,主要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理解文章,并由此及彼地拓展联结其他事物的心理活动。在阅读实践中,展开比较阅读应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读朱自清《威尼斯》这篇游记,就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习与其内容相似的邹韬奋的 《威尼斯》、刘白羽的《威尼斯》;读王实甫的《西厢记》就可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阅读;读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自然会联想到俞平伯的同题散文。久而久之,让学生自觉地联想起同类作品,并开展比较阅读,从而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读出规律悟出方法。
当然,阅读仅仅有联想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阅读中的想象就是在感知文章或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语句提供的形象重新综合而创制出新形象的过程。它能再现文章或作品的内容、形象或意境等;能使阅读变得形象可感;能丰富作品的内涵。因而,想象是丰富阅读感知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如果不引发学生展开想象,仅仅从字面上去抠词挖句,不仅体会不到古诗词中诸般美妙的意境,而且会使语文课逐渐变得面目可憎起来,其害处可谓不小。
2.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阅读是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超越作品本身,提出新见解,获得新认识的一种阅读,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一种阅读。在提倡创新教学的当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里的关键就要使阅读教学由“知识积累型”向“积累创造型”转变。因为创造性思维带有强烈的探索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地运用发散思维,勇敢地提出异议,不断地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如笔者在上莫泊桑的《项链》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我眼中的玛蒂尔德”,发觉学生眼中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相当丰富而又全新的人物,对她褒多于贬,同情多于批判。甚至有学生提出文中的议论“人生是多么奇怪,小小的一件事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败坏你”不是作者的思想局限,而恰恰是一种生活哲理。通过反复研读、讨论、质疑、求异,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想也活跃起来,不再迷信权威,而敢于独创,不仅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增加,成绩稳步上升,而且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以巩固阅读的效果
德国科学家叔本化说:“阅读是在走别人的思想路线,只有通过写作才能把阅读来的东西消化掉,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清代学者吴因之说:“学者多以作文、看书分为两项。故二者胥失之。不知二者虽有操觚之辩,捻之去皮、见骨、见髓,要以得为止,非有二也。”可见读是必须和写结合起来的。阅读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写作又能反过来巩固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努力探索一条“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读写写,读写结合”的道路。
1.做读书笔记,书心得体会,集阅读材料
不管是课内名篇,还是课外的优秀读物,都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一些难忘的印象。让学生动手做读书笔记,应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可以做读书卡片,可以写读书心得,也可以写文学评论。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材料的积累,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是大有裨益的。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做好引导和推荐工作。如定期举办一些“读书卡片展”,举行“向你推荐一本书”演讲比赛。上学期笔者让学生准备一本精美的册子,作为阅读笔记集,可随时记录抄写,并给集子起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角角落落画上几幅或淳朴或清丽的小插图。两学期下来,发觉学生的热情出人意料的高,他们的集子有的叫 《起飞集》,有的叫《出发集》,也有叫《清泉集》、《一路歌声》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了不俗的效果。
2.写模拟作文,练写作技巧,固阅读效果
如果说做读书笔记只是一个积累材料的过程,那么写模拟作文则是一个运用材料的过程。一些读物之所以优秀,都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有的以文字印象优美取胜,有的以语句的含蓄隽永取胜,有的则以谋篇布局的天衣无缝取胜。如何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然后再深入到字、词、句、章及标点、修辞等细节,领略或朴素或华美的风格,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模仿,把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能力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可模仿整篇文章,也可模仿一个片段。如学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让学生模仿文中的语言风格写作《西山日出》;学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让学生模仿她的诗歌意象的捕捉写《脚下的土地》。时间久了,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狠下工夫,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从而真正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能力的养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养成喜欢看书、看报的习惯;养成阅读时注意力集中,目的明确的习惯;养成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养成勤提问的习惯;养成勤于动手圈划摘抄的习惯;养成讲求阅读速度与效果的习惯;等等。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师生双方长期不懈的努力。
另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包括朗读和吟诵的能力,默读和速读的能力,精读和略读的能力。由于每种阅读都各有优缺点,例如朗读和吟诵可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深入体会,可提高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但达不到速读的效果;而默读速读讲求阅读的速度,甚至可以“一目十行”,但容易忽视字词的正确读音;精读可以细致入微地了解字词篇章的布局构思,却没有略读的面广。因此,如何在阅读的时候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这时师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一般说来,各种方法应交替使用,例如对名家散文、诗词以朗读吟诵为主,但对其中的精彩的描写,不妨反复朗读,不一而足。
阅读是积累的过程,阅读的目的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感悟人生。科学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训练,对中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