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话教学摭谈
2012-01-29叶鹿
叶 鹿
笔者以为,将“对话”教育理论引入中学文言文教学,将有利于克服传统文言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灌输的弊端,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文言文对话教学的含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文言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学生和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的过程。所谓文言文对话教学,就是把对话教学理论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改变文言文 “灌输式”的传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与老师、文本展开对话,在与教师、文本的思想、情感地碰撞、交流过程中,提升学生文言文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第一,文言文对话教学是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教学。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从讲解文言字词到分析思想、情感,忙得“不亦乐乎”,而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课堂上缺少对话。而文言文对话教学中的“对话”是指参与对话者平等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话的内涵不断向纵深和宽广处发展,对话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从中获得新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说,在文言文对话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同为阅读主体,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第二,文言文对话教学是一种生成、创造的教学。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学生大多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教师向学生灌输预设好的教学内容,学生很少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去获得知识。而在文言文对话教学中,阅读是阅读主体和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师生以“对话”精神为指导,师生之间就学习内容进行平等地交流,参与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和建构,感悟文本艺术形象所包含的丰富内容,甚至开拓,再构出作者在创构这个形象和意义时所不曾想到的东西,从而使其更生动、丰富而具有深度和力度。
二、文言文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文言文对话教学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熟读、研读的基础上。
学生参与课堂是建立在对文本“读”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在“读”字上下功夫,只有引导学生把文本读熟、读透,学生才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疑问,才会在课堂上产生乐于表现的欲望。一般来说,文言文对话教学中的“读”可以有熟读和研读两个阶段。
熟读阶段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动眼、动口、动耳,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文章的文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比如欧阳代娜老师教授文言文时,便要求学生熟读课文3遍:第一遍在朗读中校正读音;第二遍在朗读中画疑难句子;第三遍边读边口译课文。
研读阶段就是教师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画、圈、点、找”等研读方式,巩固语言知识,在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与难点细细品味。
(二)文言文对话教学要重视话题的设置。
1.话题的设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对话交际的双方来说,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有助于提高交际的效率和质量。文言文对话教学要激发学生对话、交流的兴趣,必须为他们提供感兴趣的话题。比如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就很注意设置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题。在两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钱老师共设计了四个关键性的话题:如第三问是“愚公究竟笨不笨?”这一问是全篇课文教学中最精采的对话片段,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就处于积极的状态,立刻分为两种对立的观点,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钱老师甚至幽默地把他们分为“笨派”和“不笨派”,他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顺势分析出从不能享受到移山之利这点来看愚公是愚的,而从移山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来看,愚公却是“大智若愚”。在激烈地思想交锋中钱老师把学生的认识引向了新的高度。
2.话题的设置应指向文本内容。
在文言文对话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课前预设的话题还是课堂上生成的话题,话题的产生必须源自文本,指向文本,有利于和文本展开对话。因为学生的能力、素质和潜能,只有在与文本言语的对话实践中,才能被激活,被生发,被发展。那种脱离文本“天马行空”般的对话,学生获得的只能是空洞、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如黄厚江老师在《陈房宫赋》教学中展示自撰的一段关于课文内容的缩写:“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黄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这个话题的设置就直指文本,学生为了完成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词语的要求,就必须把握课文内容,研读文本,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然而,有些文言文课堂教学提出的话题,师生看似热烈对话积极参与,但由于未指向文本,这些对话大多是无效。
(三)文言文对话教学要注意创设情境。
文言文对话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不是任何时候都能顺利地展开,这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适宜的情境可以使学生逐渐消除与文本的距离,找到主观情感与文本的结合点,获得自主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找到师生对话的突破口。可以说,合理的情境创设,是对话成功实施的保障。
1.借助各种媒体创设情境。
媒体借助声音、图像、图画等直观、形象的展示手段,能营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与文本产生对话的兴趣。如胡明道老师执教《童趣》时,一开始就给学生展示了两幅图,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谈谈对这两幅图感到奇怪的现象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这一挂图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学生表现得很活跃,提出了7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归纳融合为3个自读问题。正是这种和文本密切相关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有随后围绕这3个自读问题展开师生之间精彩的对话。同样,王立根老师在八十年代执教的《荷蓧丈人》课文,在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传阅孔子的两张纪念邮票——“杏坛讲学图”和“周游列国图”,其目的也是表明千百年来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创设了一种对孔子敬仰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展开。
2.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文言文所反映的时代和学生所处的现实毕竟存在距离,学生有时不能很快进入文本展开对话,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现实生活,找到和文本的结合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和文本展开对话的生动、真实的对话情境。如刘凤岭老师的《给病梅会诊》片断:
师:我们一起给病梅治治病,怎么样?分成两个专家小组,根据课文诊断病情,说说病梅的病理表现。
生:病梅的临床表现是缺乏生机,不能自然生长。“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这是一种病态美。
生:从外部特征看,病梅的直枝变成了曲枝,正枝变成了斜枝,密枝变成了疏枝。从“斫直,删密,锄正”的行动来看,它的身上明显有刀砍、斧砍的痕迹。
生:从“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来看,病梅是得了典型的“摧残症”。
师:病梅的病情如此严重,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堂课的情境创设很有特点。“给病梅会诊”,从现代生活中医生给重症患者治病的角度切入文本,要“会诊”就必须说话,就必须表达与交流,教师设置的这一情境,一下子拓展了学生的话语,激发了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才有了师生之间关于诊梅、疗梅的精彩对话。
以上是我将对话理论应用于文言文教学实践的思考,希望能为改变当前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提供一些参考。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对文言文这一古老文字的热爱之情,一定会探索出一条让学生乐学文言文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