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问教学”的探索与策略
2012-01-29韦珍燕
韦珍燕
一、反思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高中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传授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方面的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然而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现实,却不能令人乐观。究其原因,在中国教学生态下,教学主体间重师道尊严、重人格依附,教学方法上重传授。这使我们意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要搞活课堂,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非冲破这套程式不可。传统的问答教学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还是极为有限,一些教师想把问题主动权交给学生,又怕学生课堂上的提问让自己“误事”“误时”“难堪”,结果,教师还是牢牢掌握着问题设计的主导地位,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没有增强。
基于以上现状,教师应致力于将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放在对“有效课堂”的研究上,将着眼点重点落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抛弃传统的思想,尝试“学生提问教学”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问”的能力,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
二、“学生提问教学”的内涵及其实施策略
内涵:“学生提问教学”是对“问答法”的发展运用。“问答法”也叫谈话法或提问法,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传统的问答法在运用中大多重在老师提问,虽然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却忽略了学生的提问和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过程。
“学生提问教学”就是发展地运用传统的 “问答法”,教师在课堂中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向学生提供“问”的背景、材料和设置相关的场景,适当地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其能够以书本知识和已有信息为载体,向别人发问,进而探索讨论以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此方法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思索和探讨。其最终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施策略:“学生提问教学”以“学生提问”为中心,但不等于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中“问答法”的实施者、设计者,其基本策略可概括为:“设疑”、“激励”、“扶持”、“迁移”
设疑:即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应是先由教师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
下面介绍几种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
(1)激趣法:教师采用情景启发的方式,先提出一系列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点燃其思维火花,培养其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应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以获得知识和培养其思维能力为目的。当教师的提问打开学生的思维后,巧设思维诱发点,引导学生自己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设疑法: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设置疑点,或把原有的知识作些改变,或举些“反例”来动摇学生已经熟悉的观点,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又一次模糊,从而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或多或少的疑惑中,在似有似无的矛盾中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的目的。
(3)悬念法:该法以趣味引导为前提,在学生急于知道“下文”的情况下,教师有意作些停顿,留待学生思考,或者干脆留下来“且听下回分解”。这样一来,学生的求知欲会使他们积极地去思考,提出许多相关的问题。教师的“戛然而止”,会留给学生多种选择的“可能”。
(4)留白法:所谓“空白”是指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对某些问题、某些重点内容故意不讲或少讲,留出“空白”,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除此之外,教材中的某些重点内容有时也写得很略,常常留有一定的余地,从而形成“空白”。“空白点”是学生思索的孕育地,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涟漪,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5)联想想象法:教师应充分利用投影、录象、图片、史料、乡土教材等直观和现实材料,或参观等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对比、感受情境等方式,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否定法:培养学生从一种新的思维角度去看待事物,对原有的事物给予否定,或者使学生放弃传统的观点,接受一种新的观点,并能够认识它的科学性。通常,教师可以设置不合理问题或提出某种观点,让学生给予否定、批驳。
(7)类比法:讲解某些知识时,举出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进行类比,启发学生找出相同点或相似之处,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并解答相关的问题。
(8)扩充法:教师有意制造知识“短缺”,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补充、说明、注释,作进一步的阐发,或者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问”的能力,实质上是培养了他们治学的能力。
激励:当活动主体气氛不热烈、活动难以开展时,教师要及时地“激励”,即引兴激趣,促进学生进入深层思考。
首先是教师本身要满怀兴趣地深入到学生当中参与活动,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其次,讲究策略,寻求突破。或正面的“激励”,通过加强情景设置的诱惑力,吸引学生尽快的“活”起来;或反面激将,通过言其“不会”,促使学生迅速产生否定的冲动,于是活动起来。
扶持:当主体活动进入深难状态,教师就要及时地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或是适当补出知识的欠缺,调整能力的坡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扶持”。由于难度太高学生暂时摘不到“果子”,老师就需要不断铺设台阶,化解难度,使学生逐步接近目标。
迁移:找准课内与课外活动资源的联系,确立活动的价值取向与方式方位。如通过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从而创造性解决问题。
“学生提问教学”的实施策略往往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设疑”是活动的准备,“激励、扶持”是活动的开展。“迁移”是活动的拓展,是活动内外互动互补的衔接点。当然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活动与学情而灵活处理。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①我们培养学生“问”的能力,是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所以,教学上,应该不脱离教材,就教材上的知识点来“挖掘”问题,这个过程应该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②教师在讲授了基础知识或完成设疑之后,可以让学生去 “挖掘”问题,但教师要适当引导。既不能使其走进“死胡同”,也不能偏离教学内容。③注意处理好培养学生“问”的能力与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关系。听、说、读、写、做的能力与“问”的能力,不是相互抵触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完善,如“问”的能力就来自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同时,“问”又能促进其他各种能力的形成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