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高校图书采购招标评标专家库的思考

2012-01-29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5期
关键词:专家库评标招标

钟 萍

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合肥 230601

随着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正式实施,我国招标、投标工作开始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1 评标专家与图书采购

1.1 评标专家对评标工作至关重要

招标投标活动是一种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市场交易方式。在招投标活动中,评标专家库和评标专家起着重要的作用,评标能否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及准确、科学择优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标专家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及专业水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依法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在所有投标被评标委员会否决后自行确定中标人的,中标无效。”可见评标专家对中标结果起到的核心作用。因此,怎样构建科学合理、符合图书采购实际的评标专家库,就成为高校图书馆招标采购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1.2 图书采购招标不同于一般物品采购

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和评估,促使高校图书馆的投入不断加大,图书馆年购置经费达数百万元,乃至逾千万元的已不鲜见,因此图书采购工作不容忽视。

图书采购招标使购书经费的使用有了保证,增加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完善了采购制度,防止了腐败的滋生。大量实力雄厚的供应商投标并在竞标过程中不断压价,不仅扩大了图书馆选择代理商的范围,有利于优中选优,而且还能使图书馆在节约经费的同时得到优质服务,招标采购合同的签订更使图书馆在图书采购及后期服务方面有了法律上的保证。

图书采购招标与其他工程、设备招标不同,设备和大宗物资采购是一次性选择、一次性完成,要提供具体的采购清单和交货日期。而图书馆的图书采购是个延续变化的过程,不宜集中采购。它是注重知识产权保障和售前、售后服务保证的科学运行体系。图书具有不可替代性,图书采购具有品种多、单个品种数量少的特点,各出版社的图书都有可能被采购,它只能提供学科专业名称目录。图书采购是“非固定标的物”,它只能按时间段或年度文献采购总码洋进行控制,采购任务不是一次完成,而是持续的、分批次进行。具体采购品种需视当年的出版情况而定。因此,在评标时就要综合考虑书商的折扣、信誉、资质、到货速度、到货率及本地化配套服务等多种因素,选择不合理的低价中标,表面上似乎为学校节约了资金,但隐性损失可能更大。

然而,由于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工作开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加之评标专家库建设不够完善,导致近年来在评标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很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

2 图书采购招标评标专家库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评标专家库资源有限,可供选择的专家数量偏少

合格的评标专家和完备的专家库是进行科学、公正评标的保证。但由于目前专家库建设不完善,评标专家队伍组建不合理,可供选择的专家人数偏少,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有些评标专家几乎每次图书采购招标都被邀请到,成了名副其实的“评标专业户”。而且由于评标专家人数少,大家一般都比较熟悉,导致评标专家名单在评审前毫无保密可言。投标人只要联系到其中一个专家,就会找到其余专家,就有机会对他们进行公关,使专家的评标意向受到影响。

2.2 评标专家对图书采购特点和图书馆藏书缺乏足够认识

不少人认为图书招标技术含量低,评标成员不需要什么专业人士。因此评标时,从事图书采购工作,或者有着丰富采购经验的专业人员难以充分参与,评委多为图书馆外界人士。事实上,如上所述,图书采购招标与其他工程、设备招标大不相同。但因评标人员对图书采购特点及藏书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片面追求低价中标,其后果是一些小供货商以低价恶意竞争中标,而一些实力雄厚的供应商却被排斥在外。价格低廉极有可能导致图书质量不高和售后服务不佳,而图书馆收藏专业性很强的图书,其出版发行量低,折扣空间很小。再者,各高校藏书有共性,更有特性,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特色藏书,都必须紧密围绕学校的专业设置来入藏图书,且不同图书馆对图书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要求也不一样。因此笼统规定一个最低标底,势必会给图书馆实际购书和订到率带来不利影响。一些资质低的小书商往往很难满足图书馆的要求,这是图书招标的最大弊病。

2.3 评标成员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素养、法律知识、评标常识等欠缺

在高校系统中,图书采购评标专家缺乏招投标知识,其他领域的专家对图书的出版发行和图书的采购特点不熟悉,对标书中提到的到书周期、采全率、让利率、包装运输、数据加工服务、质量保证、财务结算、违约责任等事项把握不准,评标操作简单粗放,难以有的放矢,找出书商投标书中的问题。加上法律知识欠缺,有时会做出有悖于《采购法》和《投标招标法》的行为。比如《投标法》第33条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但评标成员受专业水平的影响,无法对书商的合理成本做出判断而选择低于成本价的中标。笔者认为合理的图书优惠率应该是:出版社图书出版成本+图书供应商运营成本+合理的利润。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专家没能充分考虑出版商、图书供应商、图书采购方三方利益,中标后执行合同时,无法实现三赢的现象时有发生。

2.4 部分评标专家职业道德欠缺

一个只具备专业知识而不具有职业道德的人是不能称其为专家的。一些专家廉洁自律不够,道德操守缺失,在评标过程中过分顾及人情,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甚至在某些利益的驱使下,与投标人串通,有意提高其评分,排除、压制符合条件的其他投标人;有些评委对招标文件不认真阅读,审而不查,查而不核,草草排出名次,使某些投标人以不正当的手段中标,损害了整个评标过程的公正性。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专家评委库的组建不符合《招标投标法》规定;专家身体健康欠佳,年龄偏大不宜继续留任;有些专家因工作需要早已调离图书馆行业,或离开图书采购岗位多年,对目前标的图书供货商的实际供货能力和后续服务质量等情况不甚了解;等等。这些都是制约图书采购招标项目成功的因素。

3 建立完善有效的评标专家库的几点建议

3.1 严格把握好评标专家的入库资格,保证图书采购项目评标专家的高起点

评标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必须对评标委员会的专家入库资格进行一定限制,加强审核制度,严防专家不专,不懂装懂的现象。入库专家除了要符合《招标投标法》以及《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外,图书采购项目评标专家还应具有相关专业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聘专家应该是图书文献采访工作的负责人或是有着丰富文献采购经验的专业人员。此外,还应吸纳图书出版发行方面的专家,评标时他们可以就图书发行成本给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报价,有利于其他评标专家对供货商报出的优惠折扣率作出正确评价,防止书商恶意竞标。完善入库专家的专业特长记录,以便有针对性抽取,避免评标专家专业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发生。

3.2 扩充和精选评标专家库

遵循守规守法、方便可用、数量适中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图书采购项目评标专家库。不断扩充和精选入库专家,降低同一专家评标的出席率。严格遵循专业人员应占2/3的法律法规。杜绝计算机随机抽取次数概率的不平衡现象,使每位专家都有均等的机会参评,调动专家评标的积极性。

3.3 对专家实行考评奖惩动态管理

组建评标专家库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对入库专家进行动态管理。对已入库专家做任期限定,三年为一个任期,评标资格不是终生的;专家库负责人应适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了解专家工作变动等情况;建立专家评审业绩考核体系;建立专家个人评标工作及信用档案,详细记录评标专家的个人简历,年评标次数、业务能力和评标表现等,作为评标专家动态管理的依据;建立切实可行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及时取消不称职或者违法违规人员的评标专家资格,多培养吸收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年轻同志。

3.4 严把职业道德关,实行专家责任追究制度

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是一名合格评标专家必备的基本素质。评标时要有公正之心,日常生活中要有廉洁之行,现场要有守纪之举,交谈时应说保密之言。由于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他们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如果不警钟长鸣,则难以抵挡利益的诱惑。因此,专家库的管理部门应本着保护评标专家的目的,不断提高专家的法律意识。除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外,还应加强专家职业道德培训。认真组织学习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等,并进行统一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担任专家。

设定科学的评标方法,削弱评标专家打分自由裁量权,尽可能避免对同一投标人给出截然相反的悬殊分数。对专家打分过高或过低都要求书面说明理由。实行专家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评委对采购结果的责任力度。促使专家正确使用权利,以保证评标专家能公平、公正、客观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4 结束语

总之,在图书采购项目评标过程中,评标专家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前提,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图书采购经验是根本。科学化、规范化的评标专家队伍建设是公开、公正评标的保证。各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协助各地招标中心不断规范和完善评标专家库的建设,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既要从法律、制度上加以约束,也要有科技和经济上的举措,从而确保图书采购项目朝着健康、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1] 李韵.中文图书采购招标、评标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建设,2007(5):60-61.

[2] 冯双玲.试论影响高校图书采购招标项目满意度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6):79-81.

猜你喜欢

专家库评标招标
远程异地评标室现场智慧管理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招标评标办法浅析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关于辽宁省科技项目网络评审奖励系统的研究
评标专家抽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招标评标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再论“合理定价抽取评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