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烧伤膏治疗小儿深度烧伤86例及相关护理
2012-01-29孙书玉
孙书玉
湿润烧伤膏治疗小儿深度烧伤86例及相关护理
孙书玉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南阳 473000)
总结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小儿深度烧伤的护理要点。针对MEBO治疗小儿深度烧伤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86例小儿深度烧伤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是用MEBO治疗小儿深度烧伤的重要保障。
小儿深度烧伤;湿润烧伤膏;护理
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先后收治深Ⅱ至浅Ⅲ度小儿烧伤病人86例,全程规范运用湿润暴露疗法及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结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进行创面治疗及全身综合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使患儿均得以顺利康复,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7年1月到2010年1月,先后收治深Ⅱ至浅Ⅲ度小儿烧伤病人86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最小30d,最大6岁,平均2.5岁;烧伤面积2%~40%,创面深度均为深Ⅱ度或浅Ⅲ度。烧伤原因:热液伤62例,火焰伤24例。86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行残余肉芽创面植皮,无明显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 创面污染不重无需清创,污染重的给予常规清创。采用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研制的“美宝”牌湿润烧伤膏,直接涂于创面上,药膏厚度2mm,6~12h涂药1次,涂药前清除创面上残留药物和液化坏死组织,再涂药,有水泡的创面低位引流水泡液后直接在创面上涂湿润烧伤膏,5d后去掉腐皮和疱皮,用无菌纱布或棉垫吸干创面液化物,对渗出物多的创面每6h涂药一次,对渗出物少的创面12h涂药一次。对深Ⅱ°及Ⅲ°创面,用耕耘刀进行耕耘减张换药处理。无自愈能力的深Ⅲ°肉芽创面(面积<3%TBSA以上的=适时进行自体皮移植治疗。对于四肢的制成美宝纱布给予包扎,以免小儿乱动,污染创面不好管理[1]。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小儿好动,自控能力差,各组织器官发育均未成熟,如有不适不能表达,增加了患儿病情的观察。因此,要告知家长和每班护士如何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病房要保持干净整洁,常通风换气,每日地面室内常规消毒2次,保持合适的温度(25℃左右)和湿度(60%左右),观察患儿神志变化,患儿由哭闹转为安静,有可能病情突然加重。留置尿管的要记录24d尿量,未导尿的要正确估计患儿尿量。
2.2 休克护理 小儿因皮肤柔嫩,真皮层血管丰富,烧伤后易丢失大量水分;再则小儿循环代偿能力差,伤后不喜进食,极易出现休克,即使面积不大的烧伤患儿也可出现休克[2],因此,小儿烧伤早期要立即建立好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治疗。我院均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并给予保留,请有经验的护士行静脉穿刺并在相对好固定的地方穿刺静脉。患儿心肺功能差,输液不能过多过快,速度要严格控制,我院均采取输液泵控制速度。
2.3 创面护理 小儿皮肤柔嫩,任何烧伤都可使患儿烧伤程度加深,传统的干燥疗法也可使患儿烧伤深度进一步加重,因此MEBT/MEBO尤其适用于小儿烧伤,创面污染不重的可以直接涂MEBT/MEBO治疗,污染严重的可以先清创再涂药,面部、颈部、会阴部直接涂药不包扎,6~12h涂药1次,始终保持创面湿润均匀而不浸渍,确保创面引流通畅。根据创面渗出期、液化期和修复期的不同,调整MEBO的用量和涂药的间隔,直到创面完全愈合[3]。床上铺一次性消毒床单,根据情况,随时换,既避免创面感染,又保证创面湿润而不浸渍。对于四肢躯干部位因患儿好动,最好用MEBO纱布包扎。
2.4 高热及惊厥的护理 烧伤患儿治疗过程中常出现高热,原因一是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二是感染。对于体温过高的患儿要给予降温。首选物理降温,如无效可考虑药物降温,由于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热易引起惊厥抽搐,同时血脑屏障不完善,引起败血症和颅内感染[4]。因此,对于抽搐的患儿一定要行物理和药物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镇静抗惊厥药物,加强抗生素的使用,并要查清何种原因引起的惊厥抽搐。
2.5 营养护理 小儿烧伤往往食欲不振,或头面部烧伤后影响进食或烧伤面积大、高热、抽搐造成营养差,不利于创面愈合。因此对小儿营养一定要注意,能进食的给予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及易消化新鲜食物,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要补足,如小儿氨基酸、高糖、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等。
2.6 基础护理 耐心向家长解释谢绝亲友探视的重要性,减少感染的机会。保持适宜的病室环境,定期消毒。病室温度控制在27~32℃之间,相对湿度40%~60%;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每次60min。每天开窗通风2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及院内感染。
3 讨论
MEBO治疗Ⅲ度烧伤的目的深Ⅱ至浅Ⅲ度烧伤创面再生修复属完全性生理再生,其愈合后创面组织形态可以恢复正常[5]。同时小儿深度烧伤后在护理上存在许多与成人不同的问题,所以加强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只有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小儿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密切的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的前驱症状。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才能有利于深度烧伤患儿安全的渡过休克关和避免了感染关,才能提高烧伤患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使其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1] 徐荣祥.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1.
[2] 魏大河.湿润疗法在大面积烧伤皮肤再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烧伤疮疡杂志,2003,15(4):290-292.
[3] 李传吉,李俊君,胡建武.MEBT/MEBO在浅Ⅲ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观察[J].中国烧伤疮疡杂志,2003,15(4):272-278.
[4] 张妃雪.烧伤创面在湿润暴露疗法中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烧伤疮疡杂志,2002,14(1):30.
[5] 邹元明.湿润烧伤膏治疗面部深度烧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烧伤疮疡杂志,2010,22(2):83.
2011-12-06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2.083
1672-2779(2012)-02-0116-02
(本文校对:张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