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短文听音能力的“四重奏”
2012-01-28陈燕萍
陈燕萍
(厦门市海沧区延奎小学,福建 厦门 361026)
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普遍容易理解英语指令、听懂课堂问题等单独出现的句子,但是,当一个又一个的句子连成短文时,他们就紧张起来,在作业、练习或考试中表现差强人意。然而,高年级的英语已经从低中年级的对话式课文逐渐转入短文式的课文,而且《英语课程标准》二级目标也提出“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所以,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短文听力理解能力不但是教材的要求,也是课程标准中“听”技能提升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短文“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先了解学生当下听音的过程,找出影响甚至制约他们听力提升的因素,正所谓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经过笔者的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归纳出以下主要原因。
(1)受现行教材所限,语音知识的不同步教学导致学生在语音的辨音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制约听力水平的提高,如连读、弱读、失去爆破、辅音浊化等。
(2)缺少语言环境。过多的母语环境导致小学生习惯把听力内容逐词逐句翻译,而不是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思考,因而影响听力进步。
(3)平时少读少模仿,语言输入量小,制约听力水平的提升。一些学生日常疏于听音跟读,不屑于语言的积累,长此以往缺少语感,意识不到英语语流、语言“块”(chunk)对听力理解的影响,还停留在一词一词地听、在脑中对应着一词一词地翻译这样的原始状态,造成短文理解吃力的现状。
(4)学生因生活背景、知识广度所限,如语法、生活经历、社会文化、科普知识等缺乏,难以唤起相关信息,难以激活相关词汇句式形成预测、推理,进而降低难度,提高听音效率。
针对这些影响甚至制约的因素,如何突破障碍,跨越前行,这也是笔者近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在尝试、总结、归纳的多次循环中,笔者试图寻找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确有些心得。
一、重视语音知识,突破语音难关
听力理解的过程从辨音开始,如果学生自己的语音、语调不规范,自己想当然地读,随心所欲地读,那么,当听到同一单词的正确读音时,自然不能认同,也就无法判别所听短文中语句的含义,从而影响短文的听力。因此,帮助学生突破语音关,培养他们正确辨认和运用英语语音、语调、重音、连读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过好语音关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1)充分使用CD-ROM、PPT、视频等现代媒体手段,利用早读、课堂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听力训练。如果遇见较长的句子,及时给予弱读、连读和浊化知识上的指点,花时间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听,一次一次地琢磨,直到完全理解。如:在新授第12册第三模块第一单元活动1时,课文中“There was a big lake in the park and there were lots of ducks”是比较长的句子,这里有弱读“there (was)”“(in the)park”“there(were)”和连读“lo(ts o)f”的情况,学生听音时理解上确实存在困难。因为它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教师如果借机讲清重读、弱读及连读等语音知识,并且让学生反复倾听,直至听清、听懂、模仿。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十分有价值的,学生们将模仿的意识带入平时跟读录音这项口头作业中,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形成纯正口音指日可待。
(2)注意对同音词、易混音进行辨析,特别是那些容易受方言影响而发错的音素,教师有意识地指导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如“right”“light”“night”的区别;再如:camera/′kæmərə/, 学 生 们 受 方 言 影 响 容 易 读 成/′kΛmərə/,“That’s right”容易错读成/lets reit/,这时教师应及时采取范读、对比选择的方法进行纠错,避免学生形成“方言英语”。
(3)科学安排听力训练时间,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精力最旺盛时进行训练,如早读、上课前15分钟等,每次训练不超过10分钟,重在时效,重在积少成多。
二、培养跟读习惯,注重“一日一读”
众所周知,常读、多读肯定对提高听力大有帮助,出声朗读本身就是对耳朵的刺激、对脑的刺激。而且作为学习语言的一种特殊手段,朗读能将语言的音、形、义结合,并将音放至突出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强调学生必须多次跟读录音,模仿纯正、地道的语音、语调,尤其注意朗读句子时的换气处(教师平时有意识帮助学生划出句子中的词组、短语,这些语言“块”对学生理解和朗读句子、短文都是极有裨益的),使语音、语调、节奏、重音、语气等了然于心,再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并通过“一日一读”的家长签名表落实成学习常规。这样,在学生日复一日的诵读中潜移默化,逐渐定格在头脑中,以后一旦遇到相似的句型、内容或话题,这种沉淀下来的“童子功”就立即复现出来,形成一种对语言材料所特有的、近乎自然化的感知能力。许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凭借这种感知能力来解决英语听力或其他技能测试中的难题的。
三、渗透跨文化教育,了解英美习俗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个特定民族的生活,透视这一民族的文化心态,蕴涵这一民族的思维方式。如果缺乏对该民族文化的了解,想要全面而准确地掌握该民族的语言是根本不可能的。由此,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对于激活相关英语词汇、句式进而听懂英语短篇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在小学中年级及时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对男士、女士的不同称呼后,当学生在试卷的短文听力理解中听见第一句“In England people call a woman in many ways”时,学生就能迅速在脑海中提取相关的知识背景,浮现相应的词汇进行预测。另外,从反面来说,倾听大量的英语短篇,也能促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充实社会、文化背景。而学生明白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能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将极大地帮助学生运用比较地道的英语,更得体地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际。
四、加强技巧辅导,提高听力成效
在考试中,短文听力与短文阅读不同,录音放过之后,学生不能回看信息寻找答案,基本上是听完录音就要答题。所以,除了平时扎扎实实的教学和练习外,教会学生一些听力的技巧很是必要。
(1)做好心理准备,临场不乱。在英语考试中,听力测试是试题的首项,有些学生还未能很好地适应考试气氛,心理紧张不安,以致于大脑不听使唤,一片混沌。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轻闭双眼,深呼吸,直至心情平静,以减轻情绪焦虑的程度,同时让学生暗暗告诉自己:我能行,我肯定行,以增强自信心。
(2)迅速反应、预测、浏览。拿到试卷后要快速浏览题目要求和选项,学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分析和比较各选项的不同之处,并尽可能地根据选项预测可能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选择地听。
(3)粗听整体,抓听关键。在听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大略把握所听内容,将注意力集中所提问题有关的内容上。对于暂时听不懂的地方,可做好记号,稍后考虑,切不可在个别单词或句子上深究,影响下一题的回答。在小学阶段,因为所学有限,所给短文的篇幅不长,往往在50~100单词量之间,设计的问题也比较直观,只要学生镇定,不慌不乱,抓听关键,那么答案是容易辨寻的。
(4)适当作笔记。听力内容稍纵即逝,如果听完之后再答题,就会顾此失彼。因此,听的过程中要记录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为了提高记录的速度,使“听”更具实效,教学生采用一些常用的缩略语和符号,如用阿拉伯数字记录日期、价格、年龄,用中文记录人名、地点等。当六年级学生画钟表上时针和分针时,笔者往往提示他们先用数字写下听到的时间,都写上后,再慢慢画钟表上的时间。
依据语言学习“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听”技能是发展“说”技能必不可少的前提,还深深影响着“读”“写”技能的形成。因此,紧抓学生听力难点,突破听力难点,不仅对提高学生听力考试的得分率、增强学习信心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而且能为学生将来的英语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