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提问“”大智慧”——对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

2012-01-28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周长教材思维

潘 虹

(句容市实验小学,江苏 句容 212400)

“小提问“”大智慧”
——对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

潘 虹

(句容市实验小学,江苏 句容 212400)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课堂提问;有效性;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呢?

一、问题设计前,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具有针对性

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师进行常规教学的第一步。作为一名教师,不懂得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会分析教材,不会用教材,这就意味着你的教育教学路上多了绊脚石。例如,在二年级《认识乘法》一课上,一位老师为了创设情境,投影打出情境图后,问道: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学生1:图中有小鸡还有小白兔在野外玩;学生2:图中有大树和草地;学生3:图上还有小桥、流水;……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五六分钟过去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而老师也不着急,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却仍旧是在“看图说话”,俨然成了语文说话课……一节课40分钟,其中10分钟用来观察讨论主题图,以致教学重点无法充分展开,课堂练习没时间做。这就说明这位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准确,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乘法的意义。如果教师在课的一开始就直接出示主题图问:小朋友们,图上有几种动物在野外活动啊?(鸡和兔2种)它们是怎么活动的?(一堆一堆的)你能告诉老师图上有几只小白兔和几只小鸡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富有“数学味”的问题,能很快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认识乘法”的情境之中。这样的提问紧扣教学内容,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后面的教学也不至于匆匆忙忙。

让教师尽快熟悉教材的过程,也是其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其对教学内容形成总体印象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前,必须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于形式,把课堂当作过场。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怎样发问?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形成授课思路,找准授课方法,才能使课堂提问走向有效。

二、问题设计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指向性

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如有一位老师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一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苦思冥想,这时老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科技书总本书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面对实际就要面对学生的知识起点。我们的课堂提问要求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我们的课堂提问只有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三、问题进行时,要善于提探究性问题——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

1.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

课堂提问的难度应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引导学生量圆的周长、直径,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后提问:①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用什么表示?②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③如果知道圆的半径,你能否计算出圆的周长?为什么?④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2.问题设计应精炼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要“精”。如果课堂上教师把问题问得过细,既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也会使学生感到“食之无味”。比如,一位二年级的老师上《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课的一开始就问学生:“小朋友们有没有买过东西?”“相同的东西如果价格不同我们怎么选择?”学生讨论后说:“应该选便宜的买”。师说:“是啊,我们应该先将这些价格比较一下,再买。”接着教师课件出示某品牌电风扇的不同价格,让学生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提的第一个问题就属于没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应该避免提此类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将问题归类整合,必要时应体现一定的容量或较大的覆盖面,还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精炼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3.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答题环境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以轻松的表情、幽默的精神状态、诙谐的语言营造出轻松的课堂环境。在教学中,一个好的课件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往往是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观可感的情景。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方面变换刺激,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问题,把学生引入一个思考问题的新天地。同时,也可以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的心理,在课堂上采用竞赛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能。

另外,教师在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时,还应具有机敏的应变能力,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意外”,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前预设,不断调控教学程序,灵活恰当地进行追问,使问题问得明白,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周长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圆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
教材精读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