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金匮要略》“治未病”浅谈调脾

2012-01-2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金匮要略气调胃气

陈 斌



从《金匮要略》“治未病”浅谈调脾

陈 斌

(山西省运城黄河中医肝胃病专科医院,运城 044000)

金匮要略;治未病;脾

《金匮要略》开篇第一条即:“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本条以肝病为例,说明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后面篇章中提出的病愈防复,概括了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这一思想正是《内经》之“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思想在临床中的具体印证。

1 未病先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此为《内经》中最早提出的未病先防:即做到天人相应。而真正提出“治未病”则是在《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2 既病防变

即控制疾病不使其传变至新的脏腑和深的层次。是张仲景在《内经》治未病(未病先防)基础上,率先运用于疾病治疗中的指导思想,其《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最具代表性,并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对我们现在临床实践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病愈防复

即病愈后正气大伤,或余邪未尽,为防止疾病复发,保证机体康复的调护。如《素问•热病论》:“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4 《金匮要略》“治未病”中的调脾思想

“治未病”源于《内经》,拓展完善于张仲景。不仅使上述三种“治未病”思想用于指导临床,更注重调理脾胃在“治未病”的作用。《金匮要略》曰:“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脏元真如何通畅?“四季脾旺不受邪。”

《金匮要略》以《内经》提出的“脾不主时”为指导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脾不主时”非不主时,而主四时。《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为孤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应肝,夏三月应心,秋三月应肺,冬三月应肾。”春夏秋冬分别为肝心肺肾所主,而脾属土,位于中央,灌溉四旁,无与四时相配,而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因此,“脾不主时”应是指在人正常生理中,脾应不分季节,在四时中都要保持充足旺盛的功能。故《金匮要略》在治未病同时强调时时顾护脾胃,注重四时饮食调摄保持脾旺,注重疾病从脾胃论治。

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未病先防,重视养护脾胃,正气充足,则体健少病,即使患病,也易恢复。若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人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分的营养,功能就会低下,正气不足,为外邪的入侵及内邪的滋生提供了条件,故东垣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金匮要略》专设“禽兽鱼虫禁忌”、“果实菜谷禁忌”等篇,使“不令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在治疗他脏疾病的过程中,重视调理脾胃也至关重要,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正常,正气尚足,可防止疾病的传变,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指出肝虚在“补用酸,助用焦苦”的同时,须“益以甘味之药以调之”。甘益脾,土旺能御木侮,肝病便不能传之于脾。又脾旺则气血充,正气不虚,利于肝病的痊愈。

同样,在指导药物配伍及服法时,顾护脾胃在《金匮要略》中也充分显现了其重要性。在使用攻下药及药性峻烈或具有毒性的药物时,常配以和药以缓药性,如白虎汤中知母、石膏是寒凉之品,故方中佐粳米、甘草以防石膏等寒凉伤胃。又如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常以白蜜,或以姜枣,或药后饮糜粥以养胃气。或以丸散膏方等不同剂型以顾护脾胃。服桂枝汤后须“啜热稀粥一升”,以鼓舞胃气,宣行药力,开发腠理,驱邪外达;十枣汤“得快下后”,“糜粥自养”皆为调理脾胃,补养正气。正如《类经》所云“凡治病必先藉胃气以为行药之主,若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常愈,以此胃气强而药力易行也。胃气虚攻亦不去,此非药力不去病也,以胃虚本弱,攻之则益弱,而药力愈不能行也。”

综上所述,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灵活运用“治未病”思想,同时要重视脾胃的重要地位,时时顾护好后天之本,正气得充,则疾病向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2012-02-28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7.007

1672-2779(2012)-07-0013-01

(本文校对:张文娟)

猜你喜欢

金匮要略气调胃气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气调贮藏技术在苹果储藏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我国气调贮藏技术在果蔬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气调库”必须迈过成本这道坎
——专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签名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