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词语的品味能力
2012-01-28高利娟
高利娟
(新沂市新华小学,江苏 新沂 221400)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离开了经典课文,离开了典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谈何感受?谈何理解?谈何运用?因此,字词句是教一篇课文的“总抓手”,离开了它,语文教学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品味能力,尤其是词语的品味能力。教课文,就是要扣紧词语。只有扣紧了词语,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扣紧词语,语言因素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所谓“扣紧”,从宏观上讲,就是要潜心钻研课文语言,精心锤炼教学语言,热情批阅作文语言;从微观上讲,就是针对具体的词语,层层追问3个问题,即语言里“有什么”,语言“怎么样”,这样表达“为什么”。这3个问题,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问自己,在课堂上要问学生,并要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
一、边读边品
品读,就是边读边品,品读互生,品重要,读也重要。尤其是朗读,容易唤醒读者的生活经验,从而增强对文本语言的洞察力。层层体验理解、层层朗读把握是词语赏析的基本方法。
以《秋天的怀念》为例。一位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时,主要是抓住了关键性词语进行品析,如课文中写道:每当史铁生砸东西的时候,母亲就躲得远远的,躲在儿子看不见的地方。这个“躲”字就很有味道,我们就要去品味:为什么母亲不制止儿子,反而要躲起来?因为母亲知道,儿子的情感需要宣泄,这个“躲”字告诉我们,母爱是一种“理解”;母亲想让史铁生去公园转转,说:“如果你愿意,那就明天?”我让学生去品味这个问号,这种小心翼翼、带着商量的语气,体现了母爱是一种体贴;儿子嫌母亲啰嗦,不耐烦地发脾气,这时,母亲笑了,这个“笑”字则诠释了母爱是宽容。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总结出一句话,那就是:母爱是一堆细节,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无数的细节成就了伟大的母爱。其实,这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是对表达形式的品味。这篇文章感人之处就在文章的细节处,就在关键的词语中,就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学语文需要思考的就是这些,而不是大而化之的母爱。
像这样带着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边读边品,不仅能很好地理解词语意思,建构起词语的具体形象,还能真切地体会史铁生当时的情绪和想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意及表达效果的阅读方法,真可以说是得言、得意又得法。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道:“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因素是词,更确切地说,也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
二、辨析词义
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是活性的:既可以传达作者的思维和情感,又可以唤醒读者的揣测和想象。品读,要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的含义。如教学《卧薪尝胆》片断:
师:三年后,勾践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他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师(插话):这就叫“卧薪”。
生: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师(插话):这就叫“尝胆”。
师: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生: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提醒自己要报仇雪恨。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为了报仇雪恨,勾践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
师:你把“卧薪尝胆”的目的放在句首说,有新意。读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20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3个词语。
(生齐读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同学们,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呢?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不要报仇雪恨。
师:没有仇,没有恨,不必卧薪尝胆。
生:我们生活得很幸福,不需要这么苦。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这句话: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你说,中国科学家有仇恨吗?他们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一下苦胆?
生:老师,我觉得我们需要卧薪尝胆。比如,中国足球队要成为世界冠军,就必须卧薪尝胆。
师:中国足球队需要的是卧薪尝胆的精神!
生:我也要卧薪尝胆。
师:你又没有仇恨要报,怎么也要卧薪尝胆?
生:我将来要成为一个大科学家,现在就要卧薪尝胆,刻苦学习。
师: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也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
生:我们学校正在创建实验小学,也需要卧薪尝胆。
师:我们的学校要发展,也需要这种精神!
……
师: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就是: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
(生齐读)
师:古人将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么一幅对联里,老师把它写下来,看谁能背下来?
(师板书: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精当词语是文字作品中的珍珠,绽放光彩,映射全篇。学生品读、玩味文本中精彩的词语,更能深入、丰富地了解文本内涵,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增强语文学习生活的情趣。
三、唤醒经验
艺术的欣赏来自欣赏者对艺术的再现和再创造。阅读文本,就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情境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再创造潜力。如教学《水》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聚焦这一段,“我”的感觉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每个小组至少要给出3个答案。
(生小组交流)
(师请一组上讲台交流)
生:地上几乎没有一滴水,这有点儿太夸张了!
师:为什么产生这种感觉,你没能说出来。
生:母亲非常节俭,最后一滴水都不放过。
生:在抚摸了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水在皮肤上就像“抚摸”似的,很舒服又没有浪费一滴水。
师:“抚摸”这个词抓得好。
生:刚好被毛孔吸进去。
师:关于写毛孔的时候有一个“不讲理”的说法,你们找到没有?
生: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水声。
师:你听过这种声音吗?
生:没有。我觉得是因为他觉得毛孔太干燥了。
生:这是他心里的一种特殊的感觉。
师:这是特殊的感觉,说不清楚,但是写文章特别有用。
(板书:听到毛孔张开嘴巴吸吮)
生:他说是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师:滑过了……滑过了……出现了几次?
生:3次。
师: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是流得慢还是快?
生:快。
师:那为什么写得慢呢?
生:他很享受那种感觉。
生:让皮肤有充足的时间来享受水滑过的感觉。
师:一勺水是少还是多呢?
生:少。
师:明明很少,为什么写得那么长、那么多呢?
生:细水长流,他很享受水带来的舒服和清凉。
师:细水长流,是希望那水永远地流下去!
师:特殊的经历,特别的感觉!明明是水少,却写得那样多;明明流得快,却写得那样慢;明明毛孔不能发出声音,却说听到了吮吸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淋淋这勺水。
(配乐读第五节)
学生反复朗读,并配以相应的手势动作。这样,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文本的情境中进行再创造地去品读,以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研究作者的感觉特殊在哪里,且每个小组至少给出3个答案,其实质就是引领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多角度探究言语的意蕴世界。这样的学习,学生很容易把握“冲凉”这个特定场景所营造的舒服、幸福和痛快的氛围,很容易捕捉视觉、听觉、触觉等矛盾又形象的言语的潜在意图与实际表达效果。那些散落在课文语言中的动词永远都像珍珠一般闪着光。在扣紧词语的过程中,琢磨动词是老师用力最勤、用心最多也是感受最深的一份体验。
四、联系背景
文本是不能孤立于历史时空而存在的,文本表达的世界是在时代背景中构建而成的。联系文本的写作背景品读,能够让学生更精确、更丰富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如教学《夹竹桃》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老师读这一节时也关注到了一个词(板书:一声不响),这个词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但作者却用它来形容夹竹桃,从中你能读出些什么?
生:我读出作者很喜欢夹竹桃,他把夹竹桃当成人来写。
生: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我感受到夹竹桃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质。
师:是啊!季老把夹竹桃当作人来写,赋予夹竹桃人的思想,人的行为,他把夹竹桃写活了。这就是作者言语表达的秘密。像这样的词语还有一处,你能找到吗?
生:无不奉陪。
(师板书:无不奉陪)
师:什么叫“无不奉陪”?此时你能联想到前文的哪些文字?
(师出示第三小节,合作朗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会是一个怎样的陪伴?
(出示: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生读句子)
师:无论季节如何变换,无论季节如何更替,任由百花花开花落,她依然迎风吐艳。夹竹桃外表沉默、淡定,但内心是多么强大呀!你能读出它强大的内心世界吗?
(生读句子,师评价)
师:同学们,请看一段文字。
(出示关于季羡林先生求学归国路,文革中遭受迫害,仍笔耕不辍……)
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季羡林先生就像夹竹桃一样充满韧性。
生:他在文革中没有倒下去,是因为他有着夹竹桃般的韧性。
师:从这平凡的夹竹桃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教学赏析:
语言都实有所指,特别是经典课文的典范语言都是“言之有物”的。所谓“物”,就是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时、地、事、人、情、理等。不要小看了这些“物”,理解语义,就是要从这些“物”的剖析中有所发现。青少年学生的阅读经验有限,生活经验也有限,他们读一篇课文往往就是对这些“物”视而不见,他们的思维容易在语言文字的表层打水漂,容易在典范的课文语言前走马观花。剖析语义的每一步就是搞清楚字词句里“有什么”,就像桌上的一碗汤,不要只看到它是一碗汤,要知道它里面有肉末,有豆腐,有葱花,有盐味、豆豉味、辣椒味……剖析语言也是这样,要把自己的心沉到字词句里去,想想作者究竟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如果教师能细读文本,精心选取出这个关键词语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就能够不断生成精彩教育细节,能够使课堂教学精致起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