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默览现象探析

2012-01-28付桂祯

肇庆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现象受众

付桂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传播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300)

一、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的诞生及广泛应用,以其较诸传统媒体体现出的更强的开放性、更快的时效性、更好的便捷性、更多的互动性,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沟通交流方式和渠道。尤其当Web2.0甚至web3.0的门扉被逐扇推开,一个全新的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更是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绑定。据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统计,目前全球网民数已突破20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也在迅速增加。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1]。

互联网的应用,为人们意见的表达、信息的传递交换乃至情绪的宣泄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最大化地给了受众自由表达的权力,理论上应当激发起广大使用者最大的表达欲望,但是现实情况却与此背离。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他们一直在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在完全可以自由表达或可以显示自己身份和显示自己在线的情况下,却往往设置为隐身的状态,刻意选择隐藏自己的身份;他们关注各种信息,但仅限于浏览,沉默地接收各种网络信息;甚至包括以前曾经在网络上活跃的一些人也因为某些原因随着时间的流转而逐渐变得沉默了。这类现象,笔者称之为“网络默览现象”。

目前,学界研究涉及这一群体和这类现象的并不多,诚如台湾学者张绅震所说:“若我们将cyber-space比喻成为一座冰山,那么,在研究网际网络现象中所观察到的使用者行为,都只是冰山露出水面上的那一块。水面下的冰山结构正是支撑冰山的基础,在cyberspace里,我们称这样的一群人为潜水族(Lurker)。”[2]本文试图对网络默览现象进行初步研究,梳理其表征,并从文化的维度剖析其精神内核。

二、网络默览现象综述

网络默览现象由两个要件构成,一个是主观要件即默览者,一个是客观要件即默览行为。归纳起来,这二者都有其主要的特点或表现形式。

(一)网络默览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表现在对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表达的人远远少于点击率即浏览率。2010年10月5日,网友蓉荣在国内著名的网络社区天涯上发表“感谢小月月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恋”的帖子,爆出轰动一时的“小月月事件”,截至2012年6月10日,原帖共点击近5536万次,但与此庞大的点击量相比,网友的回复却不足11万次,也就意味着平均超过500次点击才有一次回复,而且通过对参与评论的网友的ID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进行评论的网友是相对比较集中的。这充分说明,尽管有相当热门的话题,但网络上的旁观者仍然要远远多于参与者。这种现象无论是新闻网页还是社区、论坛,都普遍地存在,绝无例外。

二是即时通信工具使用者主动隐身。作为最受欢迎的即时通信工具的MSN和OICQ,每天有大量的隐身者挂在线上,虽然有大量好友在线,他们也不会主动打招呼或者发起聊天。为了对付隐身者,网上还一度流行使用一种反隐身的“彩虹qq”软件,“隐身”这个词也随之成为网络流行语。截至2012年6月10日,在“百度”的搜索引擎输入该词,即可找到相关网页约6 820万篇,天涯网友“起个名字怎那难”发起《你是否已成为“QQ隐身族”,都进来聊聊吧》的调查,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帖很快成为网上的热门讨论帖,八成网友在回帖中承认自己是QQ隐身族。

(二)网络默览者的主要类型

根据主观心理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把网络默览者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传统型——我不说

由于传统纸质文本阅读模式的惯性使然,这一类默览者习惯性地采取只看不说的方式,没有对外表达的冲动和欲望,充其量只会构建一个“自我设问——自我回答”的心理模式。这一类人属于最稳定的默览人群,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靠其自身很难改变默览者的角色。

2.保守型——我怕说

这一类默览者对网络媒体有很多顾虑,他们不愿意在网络上留下过多的代表自己的痕迹,更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和信息,尤其是“人肉搜索”出现以后,这一群体就更加保守。这类人害怕自己成为别人的焦点,默览只是其“想做个普通人”的主观心理外在的表现形式。这类人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怕说错”,成为网上被攻击和谴责的对象;另一种是“怕说不好”,从而引起其他人的误会。

3.功利型——说了也没用

此类默览者认为言论表达出来就要有用,说了也没用的话不如不说。这类人通常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平时比较容易将自己的主观愿望转化为现实,但网络表达却无法使其获得和现实一样的心理快感,于是选择了沉默。

4.懒惰型——懒得说

此类人多数认为上网就是为了轻松地获取信息,娱乐一下,没必要过于正经和紧张,他们觉得思考很累,组织语言表达很累,打字更累。

5.欣赏型——看别人说

这类默览者喜欢看别人发表言论,看别人聊天,看别人玩游戏,等等,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与满足。他们往往会欣赏那些牛人,鄙视那些俗人。

6.忙碌型——没时间说

网络的兴起深刻变革着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由写信、打电话变成依靠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和电子邮件;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海量资源;从报纸、电视上获取新闻信息转变成在网络上接收时效性更强的多媒体信息;生活上有任何难题、疑问可以直接利用搜索引擎;生活消费或货币交易直接上网上店铺,用网上银行;纸质办公逐渐地转为电子办公……网络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便捷,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网络依赖症。很多人习惯上网,哪怕不需要在网上做什么事情,依然要挂在“网”上,加上实际中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很忙,所以只能隐身或“潜水”。

7.怀疑型——不值得说

这类受众对于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抱有怀疑的态度,对于网络信息他们不完全相信,而且很多一度引起广大受众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最后查实有的是虚假的炒作,有些只是捕风捉影的谣言,有些事情不清不楚地就不了了之了,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受众的参与热情,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不足与受众对网络媒体的怀疑导致了许多受众选择了默览的方式。

8.清高型——不屑一说

这一类人通常都有较高的素养和较深厚的学识,因此也有较高于常人的见解,但正因此往往也会流于清高。当他们看到别人的意见之后觉得不好、不成熟或者幼稚,而且有时候网络上的言论表达有些胡言乱语的情况出现,会有一种不屑与这些发言者为伍的心理,于是他们会保持沉默。

9.嫌烦型——嫌麻烦而不说

由于许多网站的参与模式较复杂,例如发言表达之前要先注册用户名或成为该网的会员,要填写复杂的个人信息资料,还要设置密码和登陆,很多人遇到此类情况就会放弃表达,选择沉默。

三、网络默览现象的文化思考

网络默览现象的表现形式林林总总,但毋庸置疑,在其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1.自由精神的执着体现

诚如前文所言,网络以其开放性给广大受众提供了自由表达和自由发挥的舞台,许多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表达的意见、观点、情感,可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酣畅淋漓地表达,所以大量受众热衷于在各个论坛、博客、甚至于对新闻的评论中发表留言,不论质量,不计数量,想说就说,这是对在现实中身心的解放和对情感的抚慰,归根到底是一种对自由精神的渴求。同样,这点在诸多网络默览者身上也是鲜明地显现着。他们认为,在誓死捍卫大众说话权利的同时,也一样要誓死捍卫不说话的权利,因为这是自我的选择,是自由精神的外化。

2.实用主义的淋漓体现

一方面,表现在不少网络默览者认为,相比较花时间在网络上进行留言、“灌水”、论战,他们更愿意以实际行动完成好现实生活中的各项任务,在他们看来,这更为实际更为重要。“他们总在不停地学习提高,也喜欢钻研国外的最新网络技术,表面上看他们言语不多,只会闷头地做自己的技术,但他们其实是真正的‘心知肚明’,对于网上ICQ、IRC等好玩的东西他们都了然于胸,并经常会挖掘出一些让常泡在里面的网友们从未想到过的崭新功能。他们喜欢到技术论坛里面与同部落的朋友偶尔作些沟通和交流,也喜欢在ICQ上游荡,但他们只不过是里面的匆匆过客,因为他们视那些天南海北的聊天为极无聊。他们也在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丰富国内的网络内涵而努力着,网络的发展给了他们思路也给了他们力量”[3]309-310。另一方面,有些时候网络发言程序比较繁琐,或者其他一些经济因素等,这也会影响一些意见的正常发表。例如门户网站“猫扑”规定:在社区里发言首先需要注册,并达到一定的积分,发言出现“问题”,还会被关进“小木屋”以禁止发言作为惩罚。在有关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网民表示“由于上网费用的关系,我不会花太多时间发表文章”,可见网民会因为考虑经济因素而选择进行默览。此外,个人能力也是影响网民发言的重要因素。即时通信软件OICQ随机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四成的人认为打字速度慢、花费的时间较多影响到自已参与讨论的兴趣,并有37.5%的受访者表示由于自我感觉知识欠缺,而不会选择和其他人交谈或发表文章[4]。

3.明哲保身的典型表现

当前,因为网络有效管理的缺失,导致在一些互联网的公众事件中,理性温和的声音往往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无原则的泛道德化批评,而且言论发表之后,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行为也越来越少,最终结果就是互联网公众对此类难以确定真伪的事件完全失去信任和兴趣,从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选择了沉默。因此理查德·桑内特在《公共人的衰落》一书中写道:“由于对公众事件的失望,导致个人对于公众事件的态度逐渐淡漠,最终表现就是公众整体选择渐渐消失。”受众对网络公众事件态度日益消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视而不见,公众利益的公众维护在互联网上逐渐成了一句空话;再加之公众意见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被重视,或者有些不同的声音被删帖的情况屡屡发生,“人肉搜索”和由于表达意见而被攻击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些都导致越来越多的受众选择沉默,也有更多的人由网络活跃者转变成了网络默览者。一位名为“春风化雨”的网民在《网络里面的新新人类》一文中,将年轻网民进行了分类,其中的“默默无闻型”可以集中概况括网络“潜水”者的特征——“他们很像现实社会中普通的芸芸众生,没有丝毫的张扬,谨小慎微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他们大多由于性格内向或是疑心较重,不轻易相信网上出现的新面孔和新事物,他们上网更多的是收发邮件,看看网上新闻或下载 ‘东东’,极少会在聊天室、ICQ或论坛里出现,但他们绝不是一个专题的发起者或是主持人什么的,他们乐于做一个积极的观众,或是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参与者夹杂在其中。其实他们很是羡慕那些在聊天室或论坛里发表长篇宏论的网友,也喜欢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在网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个群体是最为庞大的,是他们构成了网络社会的底层文化,属于网民‘金字塔’的基座”[3]309。另外,有些受众对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存在许多怀疑和顾虑,对于网络信息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害怕个人隐私被泄露被攻击,不想在网络上暴露自己的身份和信息,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很少参与网络意见的表达。传播学者杜骏飞在其著作《网络传播概论》的“自我认同更新”部分指出:“当我们在网络上长期使用同一个代号以后,环绕着这个代号会凝聚出一个人际关系的网络,慢慢地这个代号就像是我们在真实世界的外貌长相一样。……因此成为我们自我认同的一部分。”[5]因此,即使在匿名条件下人们同样具有现实的顾虑,网络上即使你有各种不同的“马甲”,但那还是代表你,只是完成了现实个体角色到网络形象的转换而已。

四、结语

沉默有很多语义。沉默可以代表赞同,可以表示漠不关心,可以代表不高兴,可以代表神秘。网络默览者也并不是具有绝对的稳定性,网络活跃者和默览者往往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尤其是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关注上,例如关系国家形象、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以往的默览者就会浮出水面,积极正面地回应,往往平时的活跃者在这时亦可能会变得沉默起来。因此,默览现象应该是值得传播者和传播媒介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现代社会早已进入了广泛传播、多元传播、交叉传播、相互传播的时代,与受众取得广泛的交流、产生良好的互动是媒体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传播者只有了解受众的需要,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传播者可以试着改变传播方式、转换传播内容来逐渐扭转默览现象,以期获得更多的受众信息,更大地发挥网络的优势特点。

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一些新的应用形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默览现象,例如即时通信工具越来越多地使用SNS技术,帮助用户建立交际圈子,让用户更加活跃,更有话说;微博有一键转发的功能,只需要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侧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微博和众多网页进行了技术链接,这种第三方应用和多平台发布的技术特点使用户发表信息更便利;还有社交网站与社区的大量出现,用标签或话题的方式重建人际关系圈子,令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圈子或者话题,还可以找到和自己爱好等各方面相似的人,都有助于交流的进一步扩大。

另外,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也是需要为政者高度重视审慎对待的,网络言论应该也完全能够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情、体察民意、问计于民的一种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言论应最充分地表达,默览者的规模从理论上来讲应该越小越好。因此,只有不断地规范网络发展,健全网络法规,提高内容质量,简化表达程序,净化网络环境,才能让受众最充分地表达成为可能,能够使想要表达的受众想说就说,主动说,大胆说,勤于说,言之有物,言之有用。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2011 http://www.cnnic.net.cn/.

[2]张绅震.失声?无声?——网络贡献者(contributor)与潜水族(Lurker)沉默考量因素初探研究:以元智大学为例[EB/OL].[2006-03-10].http://tech.bokee.com/48/2004-01-14/23786.html.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管玄.试论网络潜水现象成因[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9-82.

[5]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35.

猜你喜欢

现象受众
“声现象”知识拓展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曾打造现象级IP“熊出没”的华强方特,能否再创造下一个爆款?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融合时代的受众画像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