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深入基层天地宽:以《大足日报》为例
2012-01-28尹道勇
□ 尹道勇
(大足日报社,重庆 大足402360)
(作者系重庆《大足日报》总编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自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重庆市大足区《大足日报》几乎天天开设专栏,刊发采编人员从基层采回的鲜活新闻,带回了劳动之声、百姓之声和基层之声,报纸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新闻的源头活水在基层
对于新闻工作而言,新闻报道的真正源头活水在基层,是基层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命题。基层是新闻报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深入基层,本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报纸发展的内在动力。
“好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这早已为新闻实践所证实。穆青同志说得好:“群众生活,实际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泉,我们必须把新闻报道扎根在实际生活的土壤里。这样才有生命力……”因此,只有深耕基层,才能洞悉民意的指向,体味社会的呼吸,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跃动。新闻记者只有自觉去基层一线,才能获得生动鲜活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贴近生活和民生的新闻作品。
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基层地市报,受制于各种主客观条件,虽然身在基层,实则离基层很远。首先,主要表现为忙于应付领导的会议、活动。作为基层地市报,本来人手就不多,各路领导调研、开会非得记者参加不可,报社疲于应付,没有更多的记者能够抽出下基层;其次,地市报在平时的宣传活动中要么紧跟上级党报宣传报道,要么是围绕着本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唱着“四季歌”,领导说抓哪样就宣传哪样,使得报纸全浮在“上面”,越来越脱离群众,让群众不爱看,新闻成了只有记者、编辑、当事人看的报道。
地市报本身就在基层,编辑记者走基层本来不是问题。其实,地市报离基层最近,走基层最有优势。为此,《大足日报》在部署“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时,认真分析、深入研究了当前在编辑记者中存在的种种工作作风问题,对症下药,进行了精心的安排,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首先,在观念上要求编辑记者树立深入基层、吃苦耐劳的良好风尚,并在报纸上开设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在报纸的重要版面和显著位置突出“走、转、改”的鲜艳旗帜。
其次,在分组方面,根据大足城区5条出境道路,将全体编辑记者分为5个报道组,各负责一条出境道路沿线乡镇、村社、企业、学校、医院等的报道;在人员搭配方面,注重老中青结合,以便通过活动进行“传帮带”,不断提高采编水平。
此外,在指导思想上,要求大家既要“身入”还要“心入”,真正从心灵上缩短与基层、与群众的“距离”,用心去沟通,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要解放思想,不拘一格,跳出基层写基层。因为,只有“与大地贴得更近些,看天空才会更远”,站在更高处看大地,才看得更全。
走基层,激活一池春水
只有深入基层,才不会坐井观天;只有走进基层,才能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得更全面,更透彻;只有走进基层,才能胸中有大局,笔下出精品,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报道、写出“让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道。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大足日报》找准了着力点,取得了明显实效,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挖掘了一批昭示时代精神的典型。在玉龙镇采访时,记者得知从重庆市教委前来挂职任镇党委副书记的干部马江,在一次开会途中因车祸中不幸失去手臂。然而,他却以超常的意志、乐观的心态,很快便投入工作中,为玉龙镇的教育、旅游、农业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悉心指导大学生村官等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受到大家的爱戴。通过开座谈会、走访干部群众,记者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写出了4000余字的通讯《“独臂书记”马江》,除在《大足日报》刊发外,还被《重庆日报》农村版全文刊发,引起广泛关注。
总结了一批基层抓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古龙镇大林村距县城40公里之遥,人均耕地仅半亩、田地才两分,水资源匮乏,但因“靠山吃山”(矿产资源丰富),曾创造出家庭平均年收入10万元的辉煌,曾是全县首富村。但当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这个数字缩水10倍。然而,当经济发展面临瓶颈的时候,该村不等不靠不要,千方百计寻找出路,终于找到了新的“靠山”:建起大林建材加工厂,大力发展核桃、种养殖业,今年又再现昔日的辉煌。于是,又一力作《大林村有了新“靠山”》刊发在了头版头条。
再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拆迁难,难拆迁,拆迁是矛盾冲突最集中的地方。然而,在棠香街道办事处红星社区、海棠香国建设拆迁现场,报社领导带领记者深入现场,在这里却发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社区干部在帮忙拆迁户拆房屋、搬家俱;“改非”领导在走村窜户时突然问到今天是星期几;在拆迁现场,村民的鱼卖不出去,村干部于是每人自己掏钱买下村民鱼塘的鱼……,回来后,记者写下了《令人感动的“棠香故事”》。
监督了不良现象,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记者与群众打成了一片,更多地了解到群众所思、所盼、所忧,通过发挥媒体职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在曝光一起出租车拒载事件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处理,交委负责人还上门向乘客道歉。《大足日报》就此开展系列报道,其中《对不起,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一文,引起了读者共鸣。更重要的事,此事督促相关部门加强行风治理,在交通运输行业开展了系列培训,提升了文明形象。当年11月底,在重庆市“出租汽车行业安全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先进驾驶员”评选活动中,大足区飞翔旅游运输公司出租车驾驶员榜上有名。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是前提,“转”是关键,“改”是目的。通过“走”,编辑记者的作风进一步转变,自觉坐公共汽车或骑摩托车,深入到村社、企业、学校、医院,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出城就要单位派车或要求各镇接送的做法。有了“走”和“转”,文风也清新多了,特别是生动的故事多了、群众的语言多了、现场的镜头多了。
深入基层,报纸才有生命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对于处在基层的地市报来说,要实现新闻立报、强报,就更要充分利用身边(基层)丰富的新闻资源,要深入基层与群众贴得更近,改掉以往高高在上的面孔,做群众的真实代言人,才能赢得百姓的信赖,这才是报纸生存的不二法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此项活动不是权宜之计,应该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永恒、自觉的事业追求。基层蕴藏着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资源,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富矿吸引着编辑记者前去开采发掘。持之以恒地深入基层开展报道,必将为新闻单位带来扎实的作风和清新的文风,更会为新闻报道增添丰富鲜活的内容,更为报纸开辟了一条持续发展的道理。
只有扎根基层沃土,置身火热实践,新闻作品才能更具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为此,《大足日报》建立了长效机制,要求编辑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长期开展下去。除了要求记者在走基层中与基层建立良好的关系,为进一步扎根基层建立联系点外,领导还定期带领记者深入基层,既挖出典型报道,又培养青年记者;同时,制定了科学的考核办法,并对基层稿件的稿费和评优上进行倾斜。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作为地市报,虽然身在基层,但若作风漂浮,又会离基层“很远”。 因此,必须将“走”变为记者采访的自觉行为,变为一种采访习惯,变为记者个人性格,才能办出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才能收获到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新闻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