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导游专业“Y”型三基模块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2012-01-28石洪斌

职教通讯 2012年30期
关键词:基本技能基准学期

石洪斌

一、改革背景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旅游高等院校1 115所(包括完全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设旅游院系或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59.98万人。[1]然而,旅游教育规模的扩大并不能视为旅游教育真正的繁荣,院校的增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某种意义上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目前的导游专业教学模式与旅游市场脱节,毕业生难以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导游专业学生不仅导游资格持证率偏低,而且即使一些学生能获得导游资格证书,但在实习期间也很难得到旅行社的认可。由于学生所具备的基准理论和基本技能不能适应旅游市场对一名合格导游员的要求,旅行社往往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二次培训,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也损害了高职院校导游专业的办学声誉。

导游专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景区文化,熟悉接待程序,熟悉市场规则,但是,导游专业教学与行业错位和脱节,却是全国各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2]因此,高职院校导游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谁首先进行教学改革,谁就可能争取主动,从而能够走在旅游教育同行的前列,领风气之先,执导游教学之牛耳。

二、改革目标

旅游管理等应用型专业必须改革目前闭门造车的课程体系模式,彻底改变高职院校与旅游市场极度脱节、专业教学与行业需要极度脱节的现状,[3]真正实现教学以学生为导向,学生以市场为导向。只有对旅游专业进行细化、特色化,通过具有实质性的产学合作,对专业设置乃至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对教材编撰、授课方式和实习安排进行深入改革,才能适应行业需求,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并最终培养“拿得出,用得好,叫得响”的实用型毕业生。

三、改革内容

一方面,根据模块教学和主体自我教育理论,建构师生主体间关系;另一方面,结合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原则和测量理论,将课程设置科目和次序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为此,本文提出了“Y”型三基模式教学改革方案:“三基”指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基准理论、导游基本技能;“Y”型一竖指导游基础知识,上面两叉表示导游基准理论和导游基本技能。

根据课改方案,将导游专业课程分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基准理论、导游基本技能三个模块,按照新课改评价原则和测量理论,将6个学期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1~3学期)以导游资格考试为评价标准,以导游考试的4门课程为教学主干内容,辅以公共基础课,开列与浙江地区历史、民俗、传记、地理、民间故事相关的书目,重在引起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其自学习惯,拓宽视野,使其尽快熟悉浙江地区的人文知识;后期(4~6学期)课程设置注重导游基准理论、导游基本技能两个方面。基准理论含义是必须系统具备上述理论素养,才能达到旅行社需要的合格导游的基准,导游基准理论包括导游必备的文化素养理论(人物、宗教、丝绸茶叶玉器等旅游商品知识、杭州乡土旅游、园林建筑美学、旅游心理学等课程)和旅行社经营管理理论(旅行社计调业务、旅行社管理、旅行社营销等课程),一般以专题讲座形式,以专家和业内人士为主进行开设。导游基本技能包括内在的导游技术性课程模块(杭州模导、江浙沪旅游模导等课程)和外在的导游修饰性课程模块(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学、礼仪学、插花、调酒、摄影、魔术、诗词欣赏、国学必读、电影欣赏等课程)。

四、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提高导游专业学生过考率

获取导游资格考试证书是学生进入旅游行业的准入证,也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论素养和导游实战技能

调整教学计划,合并、淘汰一部分课程,增加能够提高学生基准文化理论素养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有些课程的开设次序和课时安排也应当根据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深入企业方听取意见,将课程体系设置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环节结合起来,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以达成对导游职业岗位内涵的深入理解。

(三)提高学生就业率

运用多种媒体,丰富教学手段。开展微格教学、立体环幕视频教学、旅游商品展厅和景点现场教学等,使学生尽快提高导游实操能力,克服陌生感和恐惧感。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行业合作办学,同时,前移实习时间,使学生尽早进入行业,获得主动权,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就业率。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是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导游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是“三爱”:爱家乡、爱旅游、爱学习。

五、具体实施计划

(一)第一学期

公共基础课,导游基础知识模块(导游基础知识、杭州都市旅游、熟悉景点实习、开列必读书目)。

(二)第二学期

导游基础知识模块(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导游法规、杭州模拟导游),景区顶岗实习(2周)。实行实习时间累积等弹性实习制度。

(三)第三学期

强化复习导游基础知识模块(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导游法规、杭州模拟导游),11月导考笔试后开设导游基准理论模块(旅游专题讲座)、导游基本技能模块(主要是与导考面试有关的导游修饰性课程)。

(四)第四学期

学生顶岗实习。安排考取导游证的学生暑期在旅行社实习,未考取导游证的学生可以在旅行社或景区实习,也可以插入低年级学习第三学期课程,准备第二次导游资格考试(第五学期)。

(五)第五学期

导游基准理论模块(专业必修课),导游基本技能模块(将才艺类课程设为必修课)。可以将学生分成2个部分,分别对换执行第四学期课程和第五学期课程。

(六)第六学期

导游基准理论模块(旅游行业专家的专题讲座、相关选修课程),导游基本技能模块(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

六、创新特色

(一)思维创新

打破原有的按部就班的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基准理论和导游基本技能三个模块;将6个学期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以导游资格考试为评价标准,以导考4门课为教学主干内容,后期重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创新

根据对杭州旅游市场的调研,以及旅行社市场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开发了新课程体系,并重新组合了教学内容。

在浙江省各旅游(导游)专业中首开“杭州都市旅游”课程,以此作为培养“三爱”导游人才,加强地域文化教育的新举措。这一课程内容弥补了目前教材中有关杭州材料太少又不完整的缺陷,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杭州众多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脉,充分胜任杭州的导游工作。如:以前的教材只是简要介绍了杭州的西湖、岳庙和灵隐寺三个考试景点,许多教师照本宣科,或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培养的导游只能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只会说“老三样”景点,日新月异发展的新西湖新杭州就不会讲解了;只知道西湖有孤山,却不知道更能展示杭州风俗的吴山;而考出导游证的学生中没有爬过西湖边的宝石山,找不到南宋皇城遗址凤凰山,甚至没有进过灵隐寺的决不在少数。这对于导游应该达到的系统了解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把握“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气质,准确演绎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实质要求,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系列讲座”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尽早了解行业、熟悉行业,获取行业最新最前沿的讯息。这一课程是在学生考导游证的第三学期特别开设的,主要延请行业领军人物、理论权威做讲座、谈经验,通过沟通,树立学生信心,扩大学生视野。

根据导游的工作特点和要求,我们还开发了一批才艺类必选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学、礼仪学、中国茶道、插花调酒、摄影、古典诗词欣赏、电影欣赏、魔术、器乐表演等。

(三)手段创新

为了加强校企紧密合作,应合理选用工学交替、项目导向等教学方式,努力探索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学校评价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学生学业评价新体制。学校从2008级开始调整了教学计划,加大了顶岗实习力度。6个学期教学计划重点安排是: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实习—导游资格考试—基本技能实习—基准理论学习—毕业实习。安排学生第5学期在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以快速提高实战能力。有效设计了“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加强现场教学。

(四)观念创新

旅游的核心是文化。导游员是文化使者,是对某个地方非常了解并把相关知识传播给游客的人,是解读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所蕴涵的意义以及相互关系,并能够让景点活起来的、觉醒的巨人。美国华盛顿市导游员的标准是:居住本城市两年以上;体检、指纹存档;三封商业机构推荐信;三封个人推荐信;一百道问题考试;每年更换体检证明、照片,费用28美元。[4]导游员的解说应该是新颖的、发自内心的,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我们所培养的导游应成为城市的主人,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导游职业,对当地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有认同感,对景点所蕴涵的意义以及相互关系具有深入的理解。

讲解要有主题。解说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服务,目的在于告知及取悦游客并阐释现象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满足每一个游客的需求与好奇,从而激励游客对所描述的事物产生新的见解与热诚。[5]同一个景点应该有不同版本的导游词,如果我们能把旅游资源当作材料而不是目的来解说,围绕游客、季节或当下某一个主题来解读,我们的游客能不为之动容吗?

旅游就是生活,旅游的本质就是自由。导游专业教师首先应爱好旅游,要以身作则地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导游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导游就是选择了一种服务方式。

[1]国家旅游局人事司.2011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基本情况[EB/OL].[2012-07-09].http://www.cnta.gov.cn/html/2012-7/2012-7-9-13-56-84217.html.

[2]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5):13-17.

[3]罗兹柏,罗有贤.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旅游学刊:旅游教育增刊,1997(8):58-59.

[4]姚信,梅伟惠.中外旅游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5(S1):26-30.

[5]姚月红.论旅游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93-95.

猜你喜欢

基本技能基准学期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下期要目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应如何确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第2讲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精讲
滑落还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