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相关思考
2012-01-28唐跃红
唐跃红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将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进行整合是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在未来世界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学习中。中职英语教学更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但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差强人意,其作用仅仅是一种表象的演示的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呈现出一种最为初级的应用。如何将信息技术变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是我们必需面对和加以研究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英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应该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新课程实施过程的难点很多:(1)课堂时间有限。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实践、讨论与交流很难控制,不但要控制讨论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还要实时控制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更要控制好讨论的时间。一旦控制不到位或疏于控制,教学内容将难以完成,还要在课后再花时间去补。由于把课堂的时间大部分给了学生,教师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就成为难题,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事前都必须想清楚,做到了惜字如金,且语言的速度也要进行控制;(2)课程要求更高。新课程对教师选取教学资源、处理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学校教学资源有限。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每一章都安排了几个实践活动,这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学生认知水平差异。教学实施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设计之前就应该去评估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但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渠道众多,现有的认知水平难以估计,且认知水平差距较大。但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面向新课程标准可以很好地改善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合作性以及相信人固有的强大学习潜能的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并利用高科技手段提供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和认知工具,从而实现基于高新技术的崭新的学习方式”,完成教育教学全面质的跨越式发展。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在课程实施理念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去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是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地更好地去完成教学任务以及以实现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其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地位的提升将会充分呼应课程改革中关于学生地位提升的理念,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传统的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
二、课程整合的技术保证
(一)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多以“观摩课”的形式开展,只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点缀而已,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究其主要原因是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应用软件和操作平台,需要教师自己研制开发课件,而开发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甚至要做数十小时的准备。鉴于此很多教师都反映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项投入多(时间,人力,经费)、产出少的工作,基本上适应不了日常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的条件上日趋成熟发展起来。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能够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教师在上课时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届时,计算机演变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再是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应用现有的软件把计算机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行学科教学。
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这个领域里面,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英语教学软件可供购买,但能够真正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却不多,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高,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在此阶段上,要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其指导思想是:“课件”的发展,要向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方向发展,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教师稍加培训就能够自如的运用它们来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所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
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笔者的经验是通过Internet把别人好的课件(如利用flash.Powerpoint目前比较流行实用的两类软件制作),下载分类保存,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对于Powerpoint的应用基本上是大家都会点,可以进行修改,还可以自己制作把别人好的图片、flash课件插入使用,或还可以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的超级链接功能揉合到自己的CAI课件里,以某种形式,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反之,其他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CAI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英语学科资料库,形成网上英语学科联盟,实行资源共享。此外,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点,通过Internet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英语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因此,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割裂的局面,使CAI在课堂上的运用走出低谷,朝着英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这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二)发挥虚拟实验功能
英语是一门语言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言教学和语言应用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此时语言又无法进行清晰的描述,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有重要作用。而有些图景虽然可以演示,但其反应过程无法看到,可信度小,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利用计算机将图景呈现出来,利用动画效果,将整个图景的变化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又加强了同学们对图景的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活动的可见度小,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又难以使每个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只能由老师演示操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若利用视频投影仪将实践活动过程预以放大,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实践活动转播到每位学生前的计算机屏幕上,这样不仅实践活动真实,而且,学生兴趣高,观察认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见,通过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践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践活动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践活动的补充,并与常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践教学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语言实践技能。
三、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一)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
了解学科发展形势,及时把握教学动态。英语学科发展较快,通过Internet网络中的权威网站查看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可以做到紧跟形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英语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从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情景是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而利用计算机的模拟,我们可以把一个原本无法看到或看清的现象纤毫毕现地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可以通过CAI技术相关的科学知识理想化地呈现给学生。如情景的延迟与加快。一个过程的进行时间有长有短,如宇宙的演化。如闪电,一闪即逝,在你尚未来得及感觉的时候它已消逝无踪。这时,计算机在教学上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可以把一个自然界中无法更动的过程随意地加快或减慢,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形成感性认识。
(三)增进教师间的学习交流
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教学整合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在实施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免走入误区,从而发挥整合的最大效果。
(一)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要求先有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信息技术再先进,都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不能是盲目的形式上的技术操作演示,信息技术只是为教学提供资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探索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思想理念,重新建立教学结构,从而形成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
(二)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确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更具形象性和直观性,但许多教师就会因此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即学生学的问题。所以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理解上,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培养能力。而不是变“人传”为“机传”,“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忽视学生的参与。否则,就有违整合的意义,得不偿失了。
(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任何教学手段、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服务的。如果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带来的客观因素,而忽视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具体目标,就会是画蛇添足而已。如果在一节课中选用了投影、录像、录音、挂图、电脑等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又过多的频繁更换,一会儿投影,一会儿放录像,一会儿又挂一幅图片……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媒体本身所吸引,分散了对学习内容、知识点的注意力。客观上形成了媒体干扰,破坏了抽象思维和知识结构的形成,达不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多媒体运用形式的新颖、画面的直观、教学的热闹等,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华而不实,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真正意义,以配合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
(四)模拟与实验的关系
初中英语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实践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教育意义。这时候,教师切不可以信息技术手段的逼真模拟来替代学生所有的实践过程,否则,就失去了实践的真正意义。当然模拟也是可以替代一些实践的,那些现实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实践活动等,这些实践的模拟和展示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课程知识了。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技术也应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善,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信息技术教育与英语学科课程的整合,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计算机辅助教学(CAl)具有生动、形象、个别化、自定步调、交互等优越性。在模拟和探究方面可以实现对系统(事物)进行模拟,直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作为教与学的工具,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处理教学事物(备课、演示、应用、作业、交流);在通讯网络方面,可以广泛地获取最新的教学信息;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为教学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在信息化的课程中,学生学的知识可以更多、更广,效率更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可以预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学习是自主的个别化的探索性学习、对话交流式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的整合,就会从更大程度上去满足学生学习的这一要求,让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化,更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全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