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国内土地科学重点研究评述及2012年展望

2012-01-28陈美景冯广京

中国土地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土地

戴 晴,陈美景,冯广京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

本文采用文献统计方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分析研究2011年中国土地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和国家土地政策与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展望2012年国内土地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土地”为关键词的文献共计17551篇,其中核心期刊4453篇,EI来源期刊118篇,SCI来源期刊2篇,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研究》、《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土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管理、土地制度、土地利用、土地评价、土地生态等领域。

1 2011年国内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研究

1.1 耕地保护

当前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矛盾日益复杂。由外延粗放利用资源向内涵集约利用资源转变,由偏重资源的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资源管理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转变,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长期以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过度扩张,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承受着巨大的需求压力,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1],耕地保护相关问题仍然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

1.1.1 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相对于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更重要的促进作用[2]。在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框架下,协调未来中国城市化与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王静等指出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转变传统粮食供给观念,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改变强调数量为主的占补平衡观念,代以新补耕地数量、产量不低于被占用耕地数量、产量的双向衡量标准,保障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2]。姜广辉等指出未来耕地保护工作应以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为指导,大力保护耕地数量、质量,提升耕地生产功能,强化衍生功能的发展基础[3]。王亚华等针对城乡结合部普遍存在的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严峻及布局困难等突出问题,构建适宜性指标体系,确定港闸区基本农田布局方案,以改变区域内耕地的数量结构,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改善景观格局[4]。

1.1.2 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如何在现有耕地资源短缺的现状条件下,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日益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杨朔等认为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是提高耕地纯技术效率,同时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也能促进耕地利用效率的提高[5]。赵京等指出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农业政策,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农地投入,适度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6]。陶军德分析黑龙江省的水田规模与分布变化,探讨气候变化对耕地利用的影响,对未来耕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寻求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7]。李子良等提出应该加大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各要素生产效率,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支持[8]。李明艳认为要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应该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关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负面影响[9]。1.1.3 耕地保护政策细则探究 徐慧等认为应在坚持耕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前提下,通过编制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专项规划等措施,加强耕地资源保护,提高其资源环境负载能力,促进生态经济系统稳定发展;减少不可更新能源投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优化投入生产要素资源配置,调整种植结构,并有序推进;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促进成果转化以及完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政策诱导机制,激励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共同参与,提高农民人均能值占有量和能值产出密度。促进农业发展由能量密集型向能量高效持续型转变,进而实现耕地资源环境高效持续利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以及区域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10]。李广东等认为要积极推进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与政绩挂钩制,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督查制度,将“GDP”型考核体系转变为“绿色化”考核体系,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11]。郭旭东等认为耕地保护基金发放可显著增强农民自发保护耕地意识[12]。

1.1.4 拓宽耕地保护补偿方式,建立激励性补偿机制 目前耕地保护补偿工作的重点是建立激励性补偿机制,要拓宽补偿方式来弥补资金和实物补偿成效不足的问题[13]。廖和平等指出制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是有效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关键,并指出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不是完全补偿,而是对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损失的综合补偿[14]。卢艳霞等认为可以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整合相关支农政策等方面来拓宽资金来源,同时因地制宜探索多元补偿,充分发挥补偿政策效果[15]。蔡银英等从减少农业负外部性行为,对农民放弃一定程度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施用所带来的损失给予补偿的角度,测算农户对农田生态环境补偿的意愿及额度[16]。

1.2 土地整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资源形势的严峻化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尖锐化,土地整治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成为新时期中国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关系改善的基本途径,是统筹中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17-18]。

1.2.1 规范农村土地整治、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充分挖掘农村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土地的规模化利用,为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基础保障[19]。目前,中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补充耕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社会经济绩效,但也存在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问题[20]。刘彦随指出农村土地整治要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把空心村土地整治作为核心和重点整治工程,整体规划、整合资源、整区推进,促进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村产业向园区集中;同时要加强农村土地整治会话协调及全过程监管,健全土地整治管理决策、过程监控、技术支持与督查监管的长效机制[21]。高向军等建议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确保土地收益返还农村[22]。

在中国人地关系紧张的背景下,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来补充耕地,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耕地压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又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有助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王筱明等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修正指标体系,并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估算增加耕地潜力,并提出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应该因地制宜对农村居民点采取多样的开发利用方式[23]。农用地整理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和权属调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条件,降低生产风险,从而实现农用地耕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24]。随着中国土地整治的深入,以农用地整理的方式来提高区域农用地质量尤其是耕地质量必将成为未来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25]。唐秀美等基于全国农用地分等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成果,提出农用地整理潜力数量和质量测算的方法,指导新形势下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和全国土地综合整治编制工作[24]。杨志荣等基于农用地质量以及自组织映射神经网路空间聚类模型,研究了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并指出该方法能客观反映农用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性,对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精细型基本农田整理规划以及整理重点项目立项等工作均具有借鉴意义[25]。徐保根等提出大力发展农业现代经营组织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的重要途径[26]。

1.2.2 新理论、新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在土地整治中融入景观生态建设内容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有利于实现自然景观恢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目标[27]。陈百明等认为现阶段土地整治技术的核心应是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技术,其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区的集成应用是主要发展方向[28]。郧文聚等认为无论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还是从实际需求看,都迫切需要将生态景观建设融入到土地整治工作中,大力提升土地整治的功能,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综合性和科学性[29]。王军认为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应尊重乡土景观,提高公众参与性[27]。朱开群等分析了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格局粒度效应,探讨粒度变化对土地整理前后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30]。

丁江等构建了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竣工验收与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了土地整理复垦评价及验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可视化的图文管理、验收、评价的一体化管理[31]。何灏等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和二次开发功能,开发了一套用于土地整理项目渠道辅助决策部分的工具包,从而提高土地整理项目设计的质量及效率[32]。魏延明基于工作分解结构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分析框架,为剖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竣工成本偏差的成因、全面反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和费用执行偏差情况提供参考[33]。蔡海生等分析了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主导限制因素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的确定,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提供基础,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依据[34]。

1.3 农地流转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地资源还会不断向工业、住宅和商业等流转。如何根据区域内土地资源特征、环境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针对不同的农地流转方式、不同地块特征、不同土地的产权和利益主体,科学测度福利变化的数量和影响,提供公平的补偿均衡政策和制度供给,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议题[35-36]。

1.3.1 农村宅基地流转 卢艳霞等指出要规范有序引导农民宅基地退出,一是因地制宜,赋予农民多样化选择的权利;二是整体谋划,分步推进农民宅基地退出;三是严格控制,规范节余指标的使用和收益分配;四是加强监管,维护农村土地管理秩序[37]。黄忠华等提出应顺应农户非农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对宅基地赋能,允许农户在基本居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流转其宅基地,满足农户融资需求,促进农村发展[38]。董德坤等通过分析农户规模及数量、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变动、人均农地变动等对农村居民点规模的影响,提出科学规划,建立退出补偿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开发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宅基地合理有效利用[39]。

1.3.2 农用地流转 褚培新等通过区域间农地流转的农户行为和特征差异对比分析,寻求影响农地流转的内在社会经济根源,提出农地流转内在动力来自农户的非农业就业发展,农地流转必须建立在非农就业达到就业稳定和收入较高的基础上[40]。黄建伟提出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来增加和提高不同年龄段的成年失地农民人均资本的存量和质量,制定有助于减轻失地农民生产压力的民生政策,关注失地农民的健康状况,大力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着重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最终实现失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41]。吕杰等认为应针对不均衡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促进流转[42]。刘灵辉提出完善农地使用制度方面的法律政策,降低土地制度的不确定性,明确土地流转的性质和补偿标准,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43]。郭继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家庭承包地流转价格形成制度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家庭承包地流转价格形成制度的完善建议[44]。

1.4 土地利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土地利用研究在与土地管理实践的密切结合中扩展了学术影响,提高了学科地位。在土地利用的调查与监测、综合属性评价、规划与设计、变化与机制、工程与技术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今后,应加强土地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土地利用的方法体系研究、拓展土地利用的研究视角和深化研究内涵、强化土地利用的数据积累和整合能力;根据国家在参与经济宏观调控、建设“两型社会”、保障食物安全等三方面对土地利用研究提出需求的基础上,土地利用研究的重点领域为土地利用的变化与机制领域、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与效应领域、土地利用的调查与监测领域、土地利用信息的开发和决策领域[45]。

1.4.1 土地利用战略 现行的土地利用战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解决新阶段土地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应实现“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保发展,保资源,保环境”(三保一基础)的土地资源利用战略转变;要多管齐下,提高农用地质量,实现“农用地数量保护与农用地生产能力提高并重”的土地资源利用战略转变;建议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战略[46]。郑振源提出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集约用地置于土地利用战略的首位,在此基础上保发展、保资源、保环境,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7]。邵晓梅等指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优质耕地保护力度、促进土地生态建设、加快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未来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战略重点[48]。许月卿等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研究了中国土地利用战略,指出应树立“大食物”观念,着眼于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农用地结构,加强耕地质量保护;转变传统粮食供给观念,提高非主产区食物供给能力;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49]。

1.4.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时期,而工业化进程仍然是建设用地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并占用了大量耕地,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加剧,土地利用模式亟需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挖潜、节约集约的用地模式转变[50-51]。孟媛指出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与区位因素紧密相关,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优化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措施,并提出制造业企业的集约用地行为表现为单位面积上产值收益的增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或者资金投入的增加[51]。潘竟虎等分析了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52]。曲衍波等从用地强度、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三个方面进行京郊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测算,比较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区域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为加快首都郊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53]。林坚等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管理体系,实现开发区土地评价管理的集约化、信息化、科学化、动态化,推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54]。

1.5 土地评价

土地评价内容根据不同目的而有所差别,通过土地评价,可查清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揭示土地的生产潜力,综合评定土地的适宜性,确定土地合理利用的方向和途径,并明确土地利用的不利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治、改造和利用措施,编制土地的质量类型评价报告,为生产和利用部门建立土地档案、加强土地管理提供依据。

1.5.1 土地评价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评价已从对土地进行单纯的资源或经济评价向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与综合评价的方向转变[55]。陈睿山等从土地系统功能角度探索土地可持续性,研究了基于土地功能的可持续评价方法,并指出土地功能评价中存在的尺度问题,为土地科学研究、土地管理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56]。黄建洲等通过分析各类土地评价指标,解决土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指标结构不合理和指标冗余的问题,引进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原理筛选指标,为土地评价提供新的手段和途径[57]。郭杰等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角度,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监控评价模型,诊断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系统破坏和退化程度[58]。何春阳等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设定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情景,并通过对各情景下环境影响的定量比较分析,快速有效地评价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9]。季珏等通过探讨城市内部居住区环境性能评价的方法体系,拓展建筑、住宅领域有关环境性能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其在城市居住区尺度的应用[60]。张晶等运用模糊物元与GIS技术,建立小尺度区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城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与评价[61]。

1.5.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周伟等采用耗散结构理论和模糊物元模型评价了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62]。李莹等研究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技术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探索了县(包括县级市)域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新思路[63]。高敏燕等研究了基于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交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为交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64]。梁思源等从公路用地的结构、功能与外部因素的协调性出发,判断郑州地区公路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状况,指导公路建设用地的合理发展[65]。

1.5.3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潜力评价 周伟等通过构建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对村庄整治中的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进行合理的搬迁与集中选址提供依据,为有效地进行迁村并点工作提供参考[66]。何丹等以山东省济宁市大运河生态经济区为例,探讨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GIS技术支持下的分析评价方法[67]。孙晗等针对目前基本农田划分过程中只注重耕地适宜性而未考虑其生产潜力的不足,发展了一个综合考虑耕地适宜性和生产潜力的基本农田综合划分模型,以提高基本农田划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协调城市扩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支持区域发展[68]。

2 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2.1 土地制度

莫晓辉提出在征地补偿中需要强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实现其直接权益,并建立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制度[69]。冀县卿等认为提高失地农民征地制度的满意度,不仅要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还要注意配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规范征地补偿标准与程序,并为失地农民提供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帮助[70]。王静提出农用地合理征收补偿价格应该包括农用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和土地发展权价值[71]。

陈会广等认为建立农民土地权利的财产与自由概念框架,可以为理解地权转股权的过程及其内含合作组织替代农户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提供新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基础,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必须获得农民的系统支持,既为他们提供保底分红的剩余权保障又提供具有安全阀门功能的退出自由,土地股份合作社才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72]。杨遴杰等分析了中国政府土地优先购买权实现的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的政策环境使得政府土地优先购买权成为一个空“制度”[73]。谭峻等分析了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困境,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应该产权明晰,权利平等,权能完整[74]。

2.2 土地法

郑卫等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公共利益界定、征收补偿和征收程序3方面做出思考,提出公益和私益并非绝对对立,房屋征收中涉及的私人财产权受到保护是公共利益的要求。地方政府的双重角色造成房屋的征收补偿仍有欠公正,公众参与程序设计存在缺陷,并为房屋征收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75]。程雪阳从公法视角分析了城市化与土地国有化错误捆绑带来的危害,认为应废除“城市土地=国有土地”制度,明确“城市”含义,完善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享有—行使—管理关系[76]。当前,女性土地权益被剥夺的现象日益严重,赵敏从身份、性别、再分配等方面分析了女性土地权益流失的原因,指出土地立法的现状及不足,认为需从私法角度加强土地立法[77]。宋志红等认为现阶段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主体处于缺位状态,应对“农民集体”主体予以重塑,使其对外可便捷地参与民事交易,对内反映和执行成员意志,以此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78]。

2.3 土地价格与不动产价格

唐健等剖析了中国商住用地价格倒挂现象产生的机理,认为工业用地的低价过量供应挤占了住宅用地的供应量,住宅用地的供给不足加剧了地价和房价上涨的预期,建议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细分住宅用地类型,加大住宅用地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给力度[79]。唐焱认为城市间相互作用是影响商业用地价格的重要因素,且在不同城市有较大差异,未来可将城市间相互作用引入城市土地价格研究,提高中小城市基准地价评估的准确性,对建立区域基准地价体系提出可借鉴思路[80]。藏波等认为地价对房价的长期作用表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逐渐增强;房价对地价的长期影响则恰好相反,房价与地价关系特征相似的城市,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可以彼此借鉴,房价调控政策要将时效性考虑在内,其制定要依据城市等级有所差异[81]。赵松等认为近10年来,中国城市土地市场总体向好,但各业地价发展不平衡,协调性较弱,没有形成科学稳定的内在机制,应坚持各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方向,深化紧缩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兼顾显化资源价值、引导经济布局等多重目标[82]。周自明等研究Hedonic模型和重复交易模型在土地价格指数编制中的综合运用,认为综合运用两类模型进行土地价格指数的编制会产生较为准确的编制结果,应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83]。

2.4 土地生态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但由于土地调整和整治的滞后性,农村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出现了种种问题。郧文聚等认为应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构建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在项目总体规划实践中的应用[29]。李双成等认为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表现为下降趋势,可将中国划分为生态补偿受体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和生态补偿主体区(主要分布于东部)两个一级大区,设立土地生态补偿专门机构,构建相关法律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土地生态补偿监管体系,完善土地生态补偿的政策导引[84]。

2.5 土地信息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3S技术的发展,土地管理信息化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王晓蒙等以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编制为例,以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图规范为依据,探讨了方里网制作方法并分析了其对图件编制效率的影响,实现了基于AO的方里网自动生成程序,简化地图编制过程,提高了图件编制效率[85]。李丽等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目的、不同遥感数据元的基础分类体系和土地信息基础产品,研制基于遥感的土地基础分类体系及其土地基础产品的方法和内容,满足不同部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产品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为中国土地分类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86]。张寅等利用Model Builder建立地类代码转换模型,探讨土地分类代码转换模型的构建过程,分析了模型的效率、地类代码转换的问题和土地分类的空间尺度,提出了兼顾空间尺度的土地分类体系[87]。谢炯等提出了“以事件驱动、基于时空过程描述”的新型变更数据模型,跟踪记录土地利用变迁过程,为实现高级土地利用查询处理功能建立了数据结构基础[88]。何欢乐等探讨农村土地基础库结构与建库技术路线,认为土地产权数据是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可采用在乡级及以下加强统筹协调,并加强数据共享等途径推进土地产权数据管理,促进农村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89]。顾晓鹤等基于变化向量分析技术,分析多时相NDVI变化的大小、方向与耕地轮作模式的响应规律,探讨耕地轮作模式空间格局的遥感监测方法,构建基于变化向量分析的耕地轮作模式遥感监测模型,为区域耕地轮作模式分布面积与空间格局监测提供新的思路[90]。

3 2012年土地科学研究展望

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经济社会诸方面改革开放陆续挺进深水区,伴随经济社会的深化改革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多种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矛盾、多种利益阶层诉求相互交叠与掣肘,使得包括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管理方式在内的各项改革发展战略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并越来越趋近必须创新或改良完善的临界点。我们分析判断,2012年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实践,将要求并推动中国在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出现若干项突破创新性发展,这种突破创新性发展或者表现为全局性的政策制度创新,或者表现为局部地区的改革实践尝试。其突出特点将表现出,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突破创新将具有更加宏观的视野、更加全面的考量、更加易行的操作,全方面服务和促进中国整个经济社会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而这些突破创新性发展,我们认为需要更坚实的土地科学基础理论、土地法律基本制度研究的支持,需要更有效更科学的土地科学技术方法的支撑,因此土地科学理论研究人员和科技人员需要承担起比以往更为重大的现实和历史使命,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难度和要求也将比以往更具挑战性,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将比以往更加集中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深化改革发展的深层问题,研究的成果比以往更加注重实践应用价值。

从具体研究方向上看,由于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特殊阶段性的特点,2012年土地科学研究将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土地征收制度与供给制度进一步改进完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土地产权制度的法理研究和权能的明晰与实现方面的研究;(3)土地法制建设,特别是土地管理实践要求对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土地政策服务与支持国家经济社会深化改革发展及宏观调控需要的针对性和适宜性研究;(5)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操作性的方法与规范标准研究;(6)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占补)平衡战略和可操作性技术方法的研究;(7)土地出让市场化战略的反思和完善研究;(8)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和有效过渡代偿机制的研究;(9)土地基础数据调查方法、公示方法及提高准确性的方法研究;(10)土地政策制定、执行与效果关系及提高效率方面的研究;(11)城乡一体化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12)土地整治中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

2012年,《中国土地科学》在继续着力推介土地科学领域重大科技成果的同时,将重点推介上述研究解决涉及中国当前经济社会深化改革发展的土地理论、土地制度、土地科学技术创新研究的成果,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与理论支撑,保障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

[1] 李智国.中国耕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84-88.

[2] 王静,黄晓宇,郑振源,等.提高耕地质量对保障粮食安全更为重要[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35-38.

[3] 姜广辉,张凤荣,孔祥斌,等.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42-47.

[4] 王亚华,袁源,张小林,等.城乡结合部基本农田空间布局方法研究——以南通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79-84.

[5] 杨朔,李世平,罗列.陕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47-54.

[6] 赵京,杨钢桥.耕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9):35-41.

[7] 陶军德,李艳芳,曾光建.近30年黑龙江省水田规模与分布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26-30.

[8] 李子良,李新旺,门明新,等.唐山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57-61.

[9] 李明艳.劳动力转移对区域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62-69.

[10]徐慧,黄贤金,赵荣钦,等.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系统能值分析及高效持续利用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2):247-257.

[11]李广东,邱道持,王平.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激励契约设计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31-37.

[12]郭旭东,于琦.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刍议[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42-43.

[13]陈治胜.关于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10-13.

[14]廖和平,王玄德,沈燕,等.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42-48.

[15]卢艳霞,高巍,韩立.典型地区耕地保护补偿实践述评[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7):9-12.

[16]蔡银英,张安录.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农田生态补偿额度测算———以武汉市的调查为实证[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2):177-189.

[17]罗文斌,吴次芳,吴一洲.国内外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90-96.

[18]丰雷,叶剑平,蒋妍,等.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时序变化及地区差异——基于1999—2010年17省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14-22.

[19]吕晓,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3):530-540.

[20]陈秧分,刘彦随.农村土地整治的观点辨析与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93-96.

[21]刘彦随.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3-8.

[22]高向军,彭爱华,彭志宏,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4-8.

[23]王筱明,卞正富.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52-57.

[24]唐秀美,陈百明,张蕾娜,等.新形势下全国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9):67-71.

[25]杨志荣,吴次芳,叶艳妹.龙海市县域农用地整理规划[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58-62.

[26]徐保根,杨雪锋,陈佳骊.浙江嘉兴市“两分两换”农村土地整治模式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37-41.

[27]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9.

[28]陈百明,谷晓坤,张正峰,等.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0-14.

[29]郧文聚,宇振荣.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4-9.

[30]朱开群,金晓斌,周寅康.土地整理项目景观格局粒度效应初探[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45-51.

[31]丁江,黄愈,冯涛,等.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竣工验收与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系统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9):59-66.

[32]何灏,师学义.土地整理渠道布置及水力设计辅助系统开发[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61-65.

[33]魏延明.挣值法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73-78.

[34]蔡海生,赵建宁,曾珩.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38-44.

[35]魏玲,张安录,望晓东.农地城市流转中福利变化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90-96.

[36]黄建伟.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89-96.

[37]卢艳霞,胡银根,林继红,等.浙江农民宅基地退出模式调研与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3-7.

[38]黄忠华,杜雪君.农户非农化、利益唤醒与宅基地流转:基于浙江农户问卷调查和有序Logit模型[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48-53.

[39]董德坤,谷树忠,沈飞.传统农业生产区农村居民点扩张动因分析——基于山东省平度市的农村调查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73-78.

[40]褚培新,金炎纯,代伟.区间农地流转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基于江苏省农户调研的实证[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1):21-26.

[41]黄建伟.不同年龄段成年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状况的比较与政策建议——基于七省一市的师弟调查[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43-49.

[42]吕杰,冉陆荣.林地流转中不同类型农户决策行为博弈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31-35.

[43]刘灵辉.农地使用制度不确定性与水库移民安置区利益冲突及整合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62-66.

[44]郭继.家庭承包地流转价格形成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69-73.

[45]陈百明,张凤荣.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态势与重点领域[J].地理研究,2011,30(1):1-9.

[46]王静,郑振源,黄晓宇,等.对中国现行土地利用战略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反思[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9-12.

[47]郑振源,黄晓宇.集约用地呼唤土地资源市场配置[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13-16.

[48]邵晓梅,王静,黄晓宇.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几点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30-34.

[49]许月卿,吴艳芳,张衍毓,等.从食物消费需求角度谈中国土地利用战略[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24-29.

[50]申成磊,李满春,李飞雪,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分水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16-21.

[51]孟媛,张凤荣,赵婷婷,等.北京市顺义区制造业用地集约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11-17.

[52]潘竟虎,郑凤娟,杨东.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4):684-689.

[53]曲衍波,张凤荣,郭力娜,等.京郊不同城市功能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比较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4):720-728.

[54]林坚,周琴丹,邓红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74-79.

[55]吴金华,李纪伟,梁晶晶.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关系研究——以延安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54-60.

[56]陈睿山,蔡云龙,严响,等.土地系统功能及其可持续性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8-15.

[57]黄建洲,刘学录,马艳霞,等.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18-22.

[58]郭杰,吴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71-77.

[59]何春阳,徐小黎,贾克敬,等.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70-75.

[60]季珏,高晓路.城市居住区环境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0):27-34.

[61]张晶,陈新明,李琴琴,等.宜城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空间分布[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76-83.

[62]周伟,曹银贵,袁春,等.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63-69.

[63]李莹,胡银根,李坤.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技术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61-68.

[64]高敏燕,黄贤金,姚丽.基于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交通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34-40.

[65]梁思源,吴克宁.郑州地区公路用地集约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9):77-82.

[66]周伟,曹银贵,王静,等.村庄整治规划中迁村并点适宜性评价与评判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1):61-66.

[67]何丹,金凤君,周璟.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济宁市大运河生态经济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4):655-666.

[68]孙晗,何春阳,杨洋.基于适宜性与生产潜力综合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分综合模型研究——以京津唐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9):72-76.

[69]莫晓辉.征收补偿中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23-27.

[70]冀县卿,钱忠好.基于市民化后失地农民视角的征地制度满意度研究:来自江苏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1):8-13.

[71]王静.天津市西青区农用地征用补偿标准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60-64.

[72]陈会广,钱忠好.土地股份合作制中农民土地财产的剩余权与退出权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7):19-24.

[73]杨遴杰,周文兴.中国政府土地优先购买权功能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28-33.

[74]谭峻,涂宁静.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困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56-61.

[75]郑卫,尹伟琴.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几点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57-62.

[76]程雪阳.公法视角下的中国国有土地产权制度[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16-20.

[77]赵敏.女性土地权益保障的私法命题[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21-25.

[78]宋志红,仲济香.论“农民集体”的重塑[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29-34.

[79]唐健,谭永忠,徐小峰.中国商住用地价格倒挂及其产生机理[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22-29.

[80]唐炎.城市间相互作用对城市商业用地价格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2):85-91.

[81]藏波,杨庆媛,周滔.不同等级城市房价与地价关系的规律初探[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79-83.

[82]赵松,田彦军,周光源,等.近年城市各业用地价格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4-9.

[83]周自明,胡卫中,钱蓉.两类模型在土地价格指数编制中的比较和综合运用[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30-36.

[84]李双成,黄姣,邵晓,等.区域生态补偿与土地生态安全[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5):39-41.

[85]王晓蒙,周琴丹,邓红蒂,等.基于ArcObject的方里网制作程序设计与应用——以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编制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9):83-89.

[86]李丽,汪爱华,周会珍,等.面向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的基元产品的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7):86-91.

[87]张寅.土地分类的转换及空间尺度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0):63-69.

[88]谢炯,张丰,薛存金.一种顾及级联时空变化描述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模型[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1):81-87.

[89]何欢乐,蔡玉梅,赵紫阳,等.农村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2):63-67.

[90]顾晓鹤,潘瑜春,王堃,等.耕地轮作模式遥感监测[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2):68-74.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耕地土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我爱这土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耕地时节
Synaptic aging disrupts synaptic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in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