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阅读期待”品质策略谈

2012-01-28林文腾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期待视野预测

林文腾

(莆田市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莆田 3511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评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把“阅读期待”作为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环节,部分教师对其作用认识不清,对如何提升其品质更是乏术,因此有必要就“阅读期待”作一番探讨。

一、关于对阅读期待的认识

阅读期待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景,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期望、希冀、欲望和意愿,它与读者的认识水平、艺术素养、审美情趣、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等息息相关。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它直接决定着读者的阅读指向、阅读速度、阅读水平与阅读收获。读者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文章的信息,而是在积极地思考,对语句的链接、意义的展开、情节的推进等不断作出期待、预测和判断,同时读者也不断地参与了信息的产生过程。如,读者在阅读开头的文字时,就会对文章的类型、形式、主题、风格和语言等作出预测。又比如,当我们在文章中看到青松、翠竹、寒梅之类的形象时,就会预测作者将对那种冰清玉洁坚韧不拔的品质进行赞美。因此,在学生的期待视野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是进行阅读欣赏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水平,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一定的期待视野,就无法整合信息,把握文本。阅读期待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找准突破口,提升学生“阅读期待”品质

1.树立开放的阅读观,拓展期待视野

所谓开放的阅读观,是指阅读不拘泥于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学“例子”掌握的阅读方法,大量精读、泛读课外经典书目,欣赏高品质的信息节目,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通过广览博学,丰富积淀以达到拓展阅读视野的目的。由于阅读期待反映的是学生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期待就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语文素养好的人阅读期待品位就高,高品位的阅读期待自然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小学生的期待视野一般不够开阔,信息量小,但他们正处在求知旺盛的年龄阶段,思维活跃,期待视野嬗变程度较大,要多引导和鼓励学生积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和典范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审美鉴赏能力,适时补充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使学生吸收尽可能多的知识,以丰富的材料来补充其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如,教学《争吵》一课后,可布置学生读一读《爱的教育》一书;学习了老舍写的《猫》以后,可以推荐阅读郑振铎写的《猫》,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读书》《百家讲坛》等颇具时代信息的、思想深刻的电视片引进课堂,使学生耳听九洲风雨、心系天下兴亡;鼓励学生订阅《读者》《读写天地》《小学生周报》等内容丰富的报刊杂志,通过广览博学,丰富积淀以达到拓展阅读视野的目的。

2.关注学生期待视野的变化,促进期待视野与课文的“接合”

阅读时,学生总是带着独特的视野进入解读活动,解读活动一开始就不是被动接受和消极认同,而是积极地参与重建。如果学生的期待视野超越了教学内容的水平,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对阅读就会失去兴趣;如果期待视野远低于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要求过高,学生也会无法接受。只有当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充分地运用,即期待视野与课文“接合”,顺利地实现意义建构,效果才最好。

由于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经历上的差异,以及个体心理上的差别,体现在阅读期待也就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同一个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他的阅读期待也是不断变化的。如,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这是因为小学生喜欢故事情节,喜欢人物形象,预习了课文,就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就得到了满足,这时,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有经验的教师此时就会适时把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到对文章的品词析句上,或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与方法上,或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而不是在情节上纠缠不休。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的阅读期待既有美学距离,又在最近发展区内,促进阅读期待与课文学习的“接合”。如,教学《白杨》一课,教学伊始,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题目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文章会写什么?你心中的白杨是怎么样的?跟作者笔下的白杨树一样吗?当学生的期待视野中对文章的预测与学生期待视野中预测的一样,这时预测就会加速对文章的理解,读来也不费劲。而当学生看到文章不仅仅是写白杨,而是由树及人,通过爸爸对白杨树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时,文章的这种变化与写法是大部分学生预测不到的,但这样的写法,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此时的学生的预测和期待不仅符合实际文章中出现的语句,而且还打破了学生原有的期待水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聚精会神搜集文章提供的信息,以证实修正自己的预测,教师此时的教学也应及时调整方向,引导学生通过对白杨树的外在特点的学习,感悟其内在的品质,感受树的形象和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从而让学生轻松体会到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这样的教学,教师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期待与课文的“接合”,学生就会在愉悦的学习中丰富、提升阅读期待的品质。

3.满足学生阅读期待的求异创新欲求

学生阅读期待的求异创新欲求,不仅表现在选择课文内容上,而且还表现在学生分析课文时,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单一的、同角度的理解,取而代之的是多角度、多层次创新的、富有真知灼见的理解。学生的阅读期待一方面总是愿意看到自己所希冀的东西,以实现审美接受的选择、同化与判断,另一方面,它又不希望总是老一套,而愿意看到别出心裁的内容、意想不到的情节甚至某些奇特的手法,不断变革、充实、丰富和重构着自己的阅读期待,从而使自己的阅读期待进入更新、更高的水平。阅读教学实践中,小到对一个字词的理解,大到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都应满足学生这种阅读期待求异创新欲求。

请看一位教师在《猫》一课中“蹭”字的教学片段:

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请大家再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其中的不同。

生1:我觉得用“摩擦”的话,猫就不够可爱了。

生2:不用“蹭”字,猫好像就不再温柔可亲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感觉?

生3:我觉得“蹭”字暗含着猫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4:还有一种撒娇的感觉。

师:体会得真好,猫这样轻轻、温柔、撒娇地蹭老舍爷爷的腿,还“蹭”出了什么呢?

生5:蹭出了可爱。

生6:蹭出了友谊。

生7:蹭出了顽皮。

生8:蹭出了乖巧。

……

本片段的教学,使学生看到了一幅“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画面。教师通过对一个“蹭”字的发掘,引导学生“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那微妙的滋味,促使学生新旧阅读经验的链接,启发学生去理解、领悟文字是怎样表情达意的。阅读体验洋溢着多彩的个性化,极大地满足了学生阅读期待的求异创新欲求。教师长此以往关注并利用阅读期待,学生阅读期待品质的提高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猜你喜欢

阅读期待视野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居· 视野
词语导入课堂,有“形”有“效”
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回归文本的价值体验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