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心灵契合:高校德育的心理学分析

2012-01-28李菩菩傅新禾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淄博师专论丛 2012年3期
关键词:实效性道德德育

李菩菩,傅新禾(四川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 )

德育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的彰显,而在多元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背景色下,德育实效性不高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前景色写照。德育指向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而人的“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个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1](P82)由此可见,德育不能单单为学生构建一座道德的“空中楼阁”,而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态,尤其是他们内在的情感领域,唤醒他们对熟悉生活麻木的心灵,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为他们自身品德的塑造和培养提供契机。

一、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基础微探

(一)德育离不开“人”

德育的过程是从人到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这个过程包含着两层涵义:一是从德育活动的参与者视角看,是从教育者到被教育者;二是从德育活动的价值视角看,是从思想道德低层次的人到思想道德高层次的人。无论哪一层涵义都围绕“人”而存在。所谓道德,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是人为的自为道德存在,一种人格,一种人性,这种道德的形成和个体的情感、认知、体验、意志等心理因素莫不与之具有密切联系。

(二)个人需要与社会

1.个体有接受社会思想道德的心理认识倾向

人作为自为的存在,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本性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性。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且在需要与满足的矛盾之中不断发展。为了调节人们社会生活的秩序,道德需要便成为个体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没有天生的道德能力,人的这种能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道德则是人为的规定,人不仅按照物的尺度认识世界,还按照自身的尺度改变世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有合群倾向,会拒绝孤独,被人认同、受人欢迎,是一个人心理上的需要。个体需要将自己纳入到一定的群体当中,并在群体中找到自己适宜的位置,带有强烈的归属意识。[2]一定意义上说,人是天生的群体动物。

2.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心理需求

个体的社会性要求个体必须紧紧依附于社会,而社会则是个体天然的资源库。个体生存需要一定社会技能和规范的支撑,必须能够按照自己所属群体的共同规范作出相应行为。高校学生正处于特殊“两期”:一是他们从学校迈入社会的过渡期,即他们要为踏入社会更好地发展自己做准备;二是他们正处于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加以巩固的成熟期。在这特殊“两期”,他们会遇到许多的人生困惑和心理问题,这些都为高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提供了合理性支持和心理资源。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不仅仅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道德规范,还要积极用行为去验证,再利用反馈得来的信息或观察学习得来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言行,从而满足印证自我的心理需求。[3]需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根本动力,同时也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研究大学生需要心理的现状与特点,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其实效性。

二、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主体:未能把握教育对象心理诉求,情感投入不深

教育者的德和行是德育的根本。德育结果是否理想,并非只是言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能否深刻地认识学生的心理,尤其是其不断发展的心理特征,能否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情感投入。[4]大量的实践证明,这一方面,我们做得远远不够。例如,关于大一新生开设的校必修课之一的“思修”课程,学生普遍认同度不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按照美国心理学者杰弗里·简森·阿奎特的观点,他们刚刚进入“成人初显期”。[5]关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感情、生涯发展等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并开始经历和体验各种压力,但是处于学校中的他们在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时又显得不够成熟、不够理智。如何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以及高尚的品德是我们教育者面临的教育任务。但是,大学生心理的发育正趋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教育者对高校学生的心理诉求以及心理发展特征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不到位,思想分析不够深入。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学习。道德教育者缺乏足够的感情认知和投入,将道德教育变成空洞无物的说教。[6]

(二)教育客体:道德接受中存在着心理阻抗和心理逆反

这里的教育客体,是指从教师的角度看,作为教育主体的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德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如何顺利地接受道德教育并顺利地外化于行为。因为道德接受活动的效果将直接决定德育的实效好坏。在学生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其心理障碍与心理阻抗对德育实效性有很大影响。大学生处于心理生理成熟期和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个性结构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认知、意志、情感、信念等心理要素,产生对德育的排斥、漠视或拒绝,从而影响到高校德育的有效实施,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阻抗。[7]心理阻抗会影响大学生对德育的态度定势,同时会产生对德育教师的教育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爱或厌恶、接受或排斥的内心倾向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德育持有积极的态度定势,道德接受就会在最大程度上被学生认可并积极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而如果学生持有消极的态度定势,道德接受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呈现负值,学生会对德育和德育教师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德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育环体:缺乏优化整合,对德育心理环境重视不够

教育环体即是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包括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对于显性环境的优化可以从改善校风,增加人文设施,如雕塑、绿化、图书等方面入手,而与教育活动有关的教育主体和客体内心世界的各种因素构成的心理环境显得复杂,不好把握。尤其是在今天多样化、信息化的时代发展形势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前所未有的信息,增加德育心理环境优化整合的难度。加之以前的德育工作对于德育心理环境的忽视,德育心理环境的优化重组任重而道远。“这种崭新的德育生态,已经改变了既有高校德育模式最优化发挥的主客观环境,高校德育实效性弱化的根源,正在于传统德育模式没有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在新的德育生态环境中表现为功能钝化。”[8]

(四)教育介体:针对性和整体性缺乏,实践“疲软”

教育介体是德育活动中的桥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手段方式方法的总和。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介体,教育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造桥过河”。这样的教育效果不佳,效率低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样化格局越来越明显,同时也为德育活动开拓了新的平台和阵地,例如网络、手机媒体、微博等新兴媒体的普及。但是,实践中对如何运用这些新兴载体和手段进行德育工作处于初探阶段,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的德育教学方式手段虽然趋于多样性但是针对性不强,实践中效果不显著。此外,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仍然占据一席之地。

三、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德育优化的路径选择

(一)教育主体:学习心理学知识,加强情感认知

认知、情感、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人的行为有近乎决定的作用。在德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应当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德育工作者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吸取知识,不断地更新已有的德育观念和德育知识。增强自身的情感投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尽量消除他们对德育的抵制和反感心态;增强师生彼此间的心理相容性。[9]其次,在各类教程中挖掘情感性德育内容。高校要以“两课”为切入点,以课堂和社会实践为两条“主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善”和“美”。人的心灵永远需要美来滋润,人的道德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触动学生的心灵,教育就完成了第一步。[10]第三,在德育教学中,除了重视规范传授讲解之外,要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意识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获得一种真情实感的生命调养和生活受用,而不再是符号化的文本和抽象的理论。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帮扶孤寡老人,参观革命圣地等。同时德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尤其是在以市场化、网络化、多元化为背景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去个人化、去功利化的教育,使他们真正领略到人生的意义。[11]

(二)教育客体:消除其逆反心理和心理阻抗,帮助其完善自我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大学德育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开展自助教育和自主教育,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在平常事件中学会自我应对和处理。大学生已处于成人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对于日常的生活问题,要学会自己处理,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教师辅导。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如何自我减压,学会觉察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学会倾述,学会怎样获得社会支持,学会悦纳自我,帮助他们树立完整的人格。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不断强化的,而消极的自我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会影响到自我心理健康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才。

(三)教育环体:进一步优化组合

整个学校就是一所德育学校。学校的形象、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主导文化、办学模式和体制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具有德育意义。高校要加强德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和德育心理环境。[12]一方面,要保持与外在环境的相适应。德育作为社会系统的分支之一,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在研究高校德育时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细节和问题,而应该结合多变的社会发展环境。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多元化、城市化、工业化共同构成了现时代的社会背景,同时也是现代德育活动开展的大背景。在此背景下,高校德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容到手段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德育应该及时关注环境的变化,重视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渗透作用,加强潜移默化的“无声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德育要保持内部环境的和谐,从显性的校园景观到隐性的院校精神,从制度建设到校园文化建设,从党团社团活动到学生社会实践,从师德师风到校风学风,从学校教育目标任务到教学手段,所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对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尽力保证他们之间和谐一致,高校德育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教育介体:进一步明确化,强调其针对性和应对性,与时代同步

1.德育内容——融入社会,贴近生活,跟随时代

德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政治观点、思想信念、法律素养等。当前高校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是过于政治化和理想化。道德不仅是协调社会各种关系的重要工具,具有现实性,还是人们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具有超越性。因此高校德育内容应该做到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统一,使之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道德问题,又追求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13]内容上的空泛造成的“德育空白”被社会上一些价值观念侵占。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德育似乎偏离了人们预设中的方向而将“育才”功能凌驾于“育人”之上,导致德育价值取向转向培养“经济人”和“工具人”,引导学生谋求“何以为生”的本领,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

2.德育方法——操作有道,形式多样

德育要讲实效性,方法同样要讲实效性。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处于成人初显期的高校学生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已有一定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单纯依靠传统德育灌输和命令式说教等手段无法完成德育任务。在日益开放,科技发达的今天,多元化盛行无疑对德育手段多样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最主要方法是理论教育法,通常以“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我写你记”的方式存在。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摒弃那种成人式的说教,把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是构成道德的三个主要内涵,育德者要转变仅仅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的做法,注重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层面架起一座桥梁,尽力克服“知行脱节”的问题。二是要建立师生沟通平台,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独立思想和自我价值追求,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渐强。高校道德教育教师只有与他们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脱去“执教者”“灌输者”的身份外衣,多采用经验交流、学术讨论、热点辩论等方式,才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分享人生体验和生活经验。我们的德育,也就从传统的“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我写你记”转变到真正的“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行导人”。

四、结语

德育实效性是德育生命力所在。高校德育效应低、效果微已成为教育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话题。但是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处于“成人初显期”的大学生,脱离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诉求进行的德育必然收效甚微。所以,高校德育呼唤“心育”: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正确的德育观为导向,强化德育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德育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和创新视角,提高德育工作的效度。总之,将德育与心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者在育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施晶辉.论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基础[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4).

[3]胡凯.研究大学生需要心理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4] [10]刘志坚.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德育低效的反思[J].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5] [美]杰弗里·简森·阿奎特.长大成人:你所要经历的成人初显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6]肖钰士.影响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因素及德育方法科学化走向[J].教学与管理,2010,(3).

[7]刘志坚(等).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问题及其干预[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8]沈壮海.简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变革[A].继往开来—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的思考[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9]马德秀.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改进高校思政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

[11]冯光.培养大学生幸福感: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J].南京社会科学,2008,(6).

[12][13]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4,(9).

猜你喜欢

实效性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