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对策研究
2012-01-28天津科技大学张华凡姚歆烨
□天津科技大学 张华凡 姚歆烨
高等院校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对策研究
□天津科技大学 张华凡 姚歆烨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是不可改变的趋势,将给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这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对高等教育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高等学校应该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老龄化;社会挑战;高等教育;机遇;对策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据统计,目前中国老龄人口已超过1.67亿,占人口总量的12.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本世纪中叶,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将给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在讲话中将老龄问题表述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回良玉指出,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各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要通过此项研究,为国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老龄化社会,对高等教育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由于目前老年产品种类少、服务层次低等原因,我国老龄产业尚处于“沉睡”阶段,亟待唤醒。从宏观上来看,只有积极发展老龄产业,改善供给结构,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老龄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就业、创业难的情况下,老龄化社会中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根本,有赖于当今时代下就业新理念的树立,而传统的敬老文化是大学生在老龄产业就业、创业的精神动力之一。一旦老龄产业与就业体制形成良好对接,对老龄化产业进行有效开发,大学生必将大有可为,就能不断将新产业蕴藏的机遇挖掘出来,探索出一条就业创业的新路子。
一、高等院校应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推动老龄化社会和谐发展
1.老龄化社会中敬老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的转变造成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家庭模式由过去的祖孙同堂向日趋小型化的三口之家的家庭结构转变。家庭的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在家庭中容易形成重小轻老、淡漠老年人等社会现象,社会伦理特别是家庭伦理失衡现象严重,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尊老、敬老、爱老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瑰宝和传统美德,在主要由独生子女构成的学生群体的校园,高等教育工作者有责任重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加强孝道教育,营造正确的价值氛围,来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老龄化问题,这么做对促进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老龄化社会中大学应用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来指导行动
(1)营造正确的价值文化氛围,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古代的圣贤指出孝顺尊老是一切品德的根本。这种世代传承的文化到了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社会感召力。大学生是尊老、敬老、爱老的主体力量。大学的宣传部门更要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孝文化的宣传和灌输,弘扬正气,搭建民主评判平台,对社会上一些尊老和不孝的行为加以公开的褒扬与批评,最大限度地营造敬老、爱老文化传播的浓厚舆论氛围。有的大学已经推出相关举措,如北京大学在2012年招生中,已出台了“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入校门”的规定。
(2)以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大学生实践
作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要加强国学学科建设,给传统的爱老文化留一席之地。可将尊老敬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在课程设置上分配一定比例的学分。长期以来,各级学校的尊老教育大部分仅停留于学科教育,学生的思政课成绩和他们实际的品行难以挂钩,这种状况源于教育内容及教育的方式僵化。作为教育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学校可以结合多种现代化手段,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中不仅要有课堂教学的渗透,更要让学生在课内外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高等院校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研究出应对和解决老龄化社会相关问题的办法
针对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国家非常重视老年工作,出台了关于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居的“六所”政策。应针对老年群体在心理、生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需求,从老年人心理学、老年人管理学、老年教育学、老年人居环境及服饰艺术学、老年休闲学、老年食品及医药保健学等方面,探究在面临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和机遇中,应作出的反应和对策。
肘部骨折在所有儿童骨折发生率中都占了很大比例,据统计约占30%,而其中又以肱骨髁上骨折最为常见占了50%-70%[1,2]。一般通过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临床上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同时也因为这类肱骨髁上骨折的不规则和偶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这对闭合复位的治疗增加了更不确定和操作复杂度,同时患儿在术中术后都面临了更多的风险,近年临床开始选择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法治疗,取得一定效果[3]。现就我院在2014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小切口辅助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依据,报道如下。
1.开展体验式教育,关注老年人心理问题
(1)老年人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
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家庭结构的变化使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日益增多,老人与儿女亲属间见面交流时间逐渐减少。由于缺乏沟通,老人虽然有钱花,可身边无子女照顾,心理上也觉得孤单寂寞。老年人十分需要心灵上的关爱。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导致在心理上产生黄昏感、失落感,甚至恐惧感,孤独情绪导致许多老年人精神紊乱、暴躁易怒、丧失判断力,老年抑郁症、痴呆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老年人心理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日益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2)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特点
现今老年人更关心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期待社会的关怀、理解和支持,渴望相互交往并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愿意和年轻人甚至孩子们在一起,从而会忘却自身的老态龙钟;在生活上喜欢安静,但不希望寂寞,喜欢阳光,不喜欢阴暗等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心理有包括:健康、工作、依存、和睦、安静、支配、被尊重、求偶等八方面需求。老年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为老人服务的体验式教育课程,并计入学分。通过与老年人的实际接触,既可以满足“空巢”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学生又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生活经验,增加人生历练。使老人们通过与青年人积极有益的活动交往,实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重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角色认同。这种体验式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加了解社会,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对毕业后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为社会服务建立心理基础,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2.做好人才储备,助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与发达国家情况不同的是,我国在人均GDP刚超过1000美元时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属于“未富先老”,这是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最大特点。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至2.21亿,人口比重将增至16%,并将逐年增长,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高等院校应该从现在着手培养大量专门处理各种老年问题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做好人力资源储备,以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1)不断完善各项养老制度建设
虽然我们已在老龄事业发展中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与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相比,老龄工作的进展相对滞后,如:社会养老制度尚不完善、老年人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供给不足、老龄管理和维权工作薄弱等等。
(2)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老年人若整日赋闲在家,无所事事,长期缺乏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很容易会产生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国家或组织如果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和管理方式对已退休且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人员,进行智力、技能、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训和合理利用,可以使老年人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而参与社会工作,则有利于老年人提升自身被社会承认和尊重的满足感,形成一个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老年人群体,这种精神面貌在整个社会中蔚然成风,将对于促进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利用教育资源,发展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部分,是终生教育的后期阶段,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老年教育有利于更新其陈旧的知识体系,实现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提高其修养,使其晚年生活更有意义,有利于那些身体健康又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掌握新的技能获得重新就业的条件,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中国当前的老年人群成长于特定的历史年代,造成他们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到退休后有了很多闲暇时光的老年人,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有着强烈地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因此老年教育正处于极佳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老年教育事业中。在西方国家,老年问题研究受到普遍的重视。美国许多大学开设了各种类型的老年学课程,包括本科学历及研究生学历,80年代以后近一半的美国社区学院中开设一门或数门老年学课程。我国自1983年开始创办老年大学,而目前拥有的学校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教育需求逐年增长,老年教育的实践正蓬勃发展,而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则相对薄弱,教育学框架下还没有老年教育的位置,仅中国人民大学有在老年学学科下开设了老年教育课程,但全国师范类院校尚无开设老年教育课程的实例。因此,发挥高等教育自身的优势,开展老年教育可以说是大有可为。
4.发挥专业特色,开展老年休闲活动研究
老年人休闲观念落后。特定的历史年代使他们只知道工作,到了晚年既没有休闲的价值观念,又缺乏休闲的技能,这一群体在对怎样能够放松愉快地过好晚年的闲暇生活方面出现了茫然。作为拥有高素质知识人才的高等院校,有责任引导老龄群体,科学地充分发现生命的乐趣和价值。
(1)老年体育运动健身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肢体活动能力下降,气血循环能力降低,不适合做剧烈的强体力运动。但如果长期在家中静养,也会造成缺乏生机而萎靡不振。体育院校的师生,可以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为他们量身制定运动方案,教授他们适合自身节奏的锻炼项目,如武术、太极拳、交谊舞、民族舞等等。高等院校的机械和自动化学院可以研发适合老年人运动的健身器械和出行的交通工具等。
(2)老年文化修养学
退休后很多老年人都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但大部分老年人缺乏休闲的技能。艺术类院校的师生,可以帮助老年人建立培养起自身的兴趣爱好,比如书法绘画,可以怡情养性,弹琴唱歌可以舒畅身心,研读历史可以明辨古今等等。如计算机学院的师生可以开发针对预防老年痴呆的益智游戏软件,电子产品等等。
(3)老年旅游学
在各大院校的旅游管理学院,可以开设专门针对老年人旅游方向的专业,培养专门为老龄群体服务的毕业生。创办老年人休闲度假产品:如为其设置专门的旅游线路,开设老年人度假景区、老年人酒店和与之相关的市场开拓等。引导老年人科学、安全、顺畅地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细致周到耐心的服务,使老年群体得到愉悦身心的满足感。
5.开展老年食品营养学及中医药保健学研究
(1)老年食品营养学研究
老年人活动量减少,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这些生理上的变化使老年人对营养的需求和之前有所不同,他们通常吃的并不多,但是要求营养全面,故而老年人对食物的质量要求比较高。针对这一特点,各大院校的食品工程学院可以开发出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低盐和低糖、低热量、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食品,以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老年人易发的疾病,提高其生活质量。针对老年人肠胃的特点,研制出易于老年人吸收和消化的老年功能性绿色食品,使老年人健康长寿。
(2)继承发扬中华传统医学,培养大量医药人才进社区
人的自然生理规律使老年人大多产生慢性衰退性病变,引发如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等多种疾病,间断性地产生很多不舒服的症状,但在西医上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这种亚健康状态单纯依靠西医治疗往往难以收到良好效果,而通过依靠中医调理可以得到逐步改善。因此,中老年人是最乐于接受中医治疗的一个群体。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缓解大中专院校中医毕业生就业压力,各大中医院校应调整教育目标,合理设置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能力,提高中医诊疗技术和医患沟通水平,为社会输送大批量的优秀社区中医人才。满足公众对中医养生的求知欲望,帮助中老年群体树立正确理性的健康观,中医工作者应在社区中积极开展讲座培训,宣传普及中医学常识,引导科学的养生理念。让老年人通过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抗衰防老、祛病强身的简便保健方法。
6.创意老年人生活空间,发展老年服装艺术设计
(1)老龄化社会宜居环境设计研究
老龄化社会要求在城市公共空间建筑设计中应修建方便老年人乘轮椅行走的坡道及人性化设计的无障碍设施。这些办法可以让老人的出行变得安全简单,通畅愉悦。在居住社区的设计上应首先考虑老年人生活上的便利和精神上文化需求的满足,为小区环境做出合理的规划配套服务。配备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包含社区菜市场、小卖部、食堂餐厅、图书馆、老龄人健身活动中心、医疗保健社区医院等。建设成方便老年人口结构特点的宜居小区。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应充分理解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和身体各方面机能逐渐衰退,而产生的长时间地在家中生活对住宅舒适性提出的特殊要求。比如房间的大小要适中、日照光线要充足、房间尽可能采用给人温暖感的暖色调、装修材料要健康环保、房间之间的隔音性要强等等。舒适的环境有利于老人保持身心健康。
(2)老年服装学研究
以前社会人们大多认为老年人穿衣应该有一种庄重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老年人大都穿着灰、黑、蓝色的深色衣服,给人以沉闷感。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发展提高,人对服装款式和颜色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丰富,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穿着可以改善人的精神面貌,漂亮的衣着可以使人身心愉悦,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在拥有几亿老年人口基数并逐年增长的老年人服装市场,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针对老年人的服装款式设计开发是大有可为的。针对老年人喜欢棉、麻等透气服装的心理特点,高校的服装专业可以联合生物化学工程专业,针对老年人皮肤特点的面料开展研究,开发出吸湿性好、透气性强的服装面料。经过共同努力,可以让老年人穿的健康舒适、美观大方,穿出老年人的风采和愉悦,使老年人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老龄化社会中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理论思考
据统计,我国城市中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但满足率很低,其供需矛盾突出。快速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老龄化社会催生的老龄产业蕴藏大量的就业岗位、创业机遇,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创业更难带来了新契机。老龄产业是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法国为例,2006~2008年,家庭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一个行业。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社会支持和医疗保健显得日益重要,并带来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谁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谁就掌握赢得了未来商机。国家前后出台了《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这些政策为大学生在老龄产业中就业创业构建了宏观的政策框架和具体的措施条文,带来了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运作机制和千载难逢的契机。全社会应把传统的爱老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宣传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去到老龄产业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高校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创业目标。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找准在老龄产业中就业创业的切入点,抓住老龄产业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实施自己的就业创业计划。大学的各个不同院系可以在各自的专业中创新,设计出针对老年人的相关产品和服务。这些创新和创造,可以扩大学校的专业和招生规模,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据专家测算,全国1.69亿老年人口可撬动1万亿元规模老龄
产业。老龄人口的增多及其需求的多元化是老龄产业兴起、发展和繁荣的重要社会基础。抓住这一机遇,就会转化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随着人口寿命的不断延长,高龄人数的急剧增长,老年人群是由60-90岁以上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组成,年龄跨度达30-40年,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应该细分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不同需求,思考理论和实践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相信高等教育将会正确教育指导社会中的年轻大学生,令其主动承担起在老龄化社会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做出自身的贡献。
[1]董跃进,吴刚.我国老龄化社会蕴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契机[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2]李颖.老龄化社会居住环境空间设计探究[J].住宅产业,2011(8).
[3]马惠娣.西方老年休闲学研究述评——兼及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中的休闲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
[4]田志峰,赵贵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及启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G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