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学术思想阐析
2012-01-28宋飞飞
应 鑫 宋飞飞
(1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中心医院,法库110400;2 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海口571101)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为金代著名的医学家。东垣年少聪颖,博学强记。20多岁时因痛悼母病死于庸医而学医,当时,著名医家张元素医名鼎盛,东垣便“捐金帛”从其学,尽得其传。在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的启示下,通过对古典医著的学习,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人以胃气为本”的学说,被后世称之为“补土派”,与张子和、刘河间、朱丹溪齐名,合称金元四大家。东垣生平著述颇多,存世而广为流传的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密藏》、《医学发明》、《活法机要》、《东垣先生试效方》等。本人犹爱《脾胃论》,通过学习对其进行以下阐述和分析。
1 “人以胃气为本”
1.1 脾胃是元气之本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它既是脏腑功能的表现,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因此,气与人体的病理变化之间,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李东垣特别强调脾胃与元气的密切关系。
关于元气之说,《内经》、《难经》早已提出,前者谓“真气”,后者谓“原气”,其共同点在于重视肾气。李杲发展这一理论,他重视内因在病变中的作用,认为无论内伤或外感发病,都是由于人体气虚。他认为内伤病的形成,乃是气不足的结果,而气之所以不足,实由脾胃损伤所致。如《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 又云:“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升,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又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因此,必须重视脾胃,这是李杲脾胃学说的基本论点。
1.2 脾胃是精气升降的枢纽 他强调:“脾胃是人体精气的枢纽”。饮食入胃,消化吸收的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而后输布营养于周身,这是脾胃的升浮作用;肺气清肃,必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食物变化产生的糟粕,排泄大肠,这种浊气下降的作用,也与脾胃的升降有关。
《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曰:“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可见脾胃健运,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肝肾与膀胱,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若脾胃升降失常,则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都会发生种种病变。
不过,李杲在升降问题上,特别强调生长和升发的一面。他认为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才能充沛,生机才能活跃,阴火才能潜藏。与此相反,若谷气不升,脾气下流,元气将会匮乏和消沉,生机就不能活跃起来,此时阴火即可因之上冲而产生各种病证。如果脾胃的升降作用失常,或只有下降而不升浮元气,或只有脾气升浮而不下降浊气,都会发生疾病。并由此而提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等论点,以强调升发脾胃之气的重要,从而构成了“土为万物之母”之说。治疗上虽然主张升发脾胃之气,但同时也注意潜降阴火,二者相反相成。《脾胃论》中的许多方剂,均体现了他的这一治疗特色。
2 甘温除热法
甘温除热法孕育于《内经》,后被李东垣继承发扬且运用于临床,其创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甘温除热法是运用味辛甘性温的方药,治疗发热之属于气虚或阳虚所致之发热。其发热程度可随阳气虚衰、虚阳亢奋的程度不同而不同,亢奋程度重的则发高热,否则发低热。因病的根源在阳,故用甘温补阳配阴以治其本,使阳生阴长,阴阳相维而虚热自退。
李东垣《脾胃论》曰:“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元气不足,清气下陷”。《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曰:“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坦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解”。这是李东垣对产生发热的病因病机的具体论述,他认为:一者是由于脾胃气虚,水谷之清气下陷,使肾精亏虚,生火而发热;一者是由于睥胃气虚,健运失职,气血生化无源,血虚则心失所养,使心火独盛无制,而致发热。再者,脾胃虚弱之人,常可导致肺气不足,使皮毛不固,外邪易侵,正邪相争而发热。此发热亦是脾虚发热的病机之一。
李氏曰:“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益)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今立治始得之证”。阐述了甘温除热法适用于治疗气虚发热或气血两虚之发热,也适用于气虚或气血两虚而兼夹外邪的发热。当然,对于虚实夹杂证,采用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剂以外,还应根据中气虚弱之轻重、累及脏腑之多寡,兼挟证之有无等等而辨证加减。对于气虚与实邪兼挟之发热,并非单纯虚热者,治疗除了甘温益气以外,并不排除配合苦寒药。
3 阴火理论
阴火是李东垣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前贤之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理论概念,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为阳邪,其前冠以阴字,则疑惑顿生。说明阴火的涵义,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这个阴字。东垣之学,溯源于《内经》,阴火之论亦不例外。《医学入门•卷三•脾胃虚实传变论》先引《内经》原文:“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曰:“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文中“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与“病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是相对而言的,阴和阳分别指内外或表里。阴字一解,阴火涵义自明。在此,东垣引用《内经》原文,明确指出阴火乃内生之火,其病因为饮食劳倦,情志所伤,病机为脾胃受伤,气机升降失常,“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气机郁闭而生内热。阴火,既然为内火,饮食劳倦、七情致病又各有所伤,那么,阴火就不应仅仅限于脾胃和甘温除热。所以,东垣所著《睥胃论》明确指出阴火为心火、肾火、肝火、肺火、经脉之火、五志化火、实火、虚火等等。这样,阴火的概念就很明确了,阴火是指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导致的内伤之火,有虚有实,可见于各个脏腑。
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脾胃虚实传变论”篇)。“夫阴火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篇)。“人之不避大寒伤形,大热伤气,四时节候变更之异气,及饮食失节,妄作劳役,心生好恶,皆令元气不行,气化为火,乃失生夭折之由耳”(“阴阳升降论”篇)。由此可将阴火的病因归纳为三:① 饮食失节,损伤脾胃;②劳役过度、七情所伤耗损元气;③寒温失常,气候失宜。
在治疗方面,东垣强调阴火是“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并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宗旨,提出“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以及以诸风药升发阳气。创立补中益气汤、升阳汤、升阳散火汤等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阴火是在脾胃虚弱、元气不足的基础上,出现中焦升降失常,湿浊下流,郁而化热,引动肾间相火,上扰于心导致心火独盛,此即阴火发生的机理过程。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李东垣创益气升阳泻火法治疗阴火,其所立之方,验之临床,疗效显著。阴火理论贯穿于补土学说的理法方药多个方面,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