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分析
2012-01-28李辉徐会奇王克稳
李辉,徐会奇,王克稳
(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市 100872;2.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3.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北京市 100084)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分析
李辉1,徐会奇2,王克稳3
(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市 100872;2.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3.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北京市 100084)
城镇居民消费是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启动内需的中坚力量,但目前缺乏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整理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宏观、微观两大视角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由于研究前提、研究方法、研究变量、要素选择的不同,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一是大量研究都在借鉴和套用西方消费理论,缺乏专门针对我国城镇居民行为的理论框架;二是有限理性下城镇居民的非理性、主观性或其他新的行为特征有待后续研究继续探索和发掘,应放宽现有研究经典假设,构建城镇居民消费综合模型,进一步拓展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扩大内需;城镇居民消费;理论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尽管政府一直将扩大内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我国居民消费对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居民需求不足的局面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想方设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仍然是目前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抓住关键,有重点地启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原因在于:第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成为引领我国消费需求的主导力量,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占社会居民消费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已经由1978年的37.9%上升到了2009年的76.2%;[1]第二,由于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且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方式更为丰富多样,因此,积极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与升级是当前启动和扩大内需的必要措施和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要真正启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必须深刻理解和剖析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然而,鲜有文献专门梳理已有研究中有关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相关理论,更多的是散见于某些研究中的文献综述部分,这既不利于全面了解和追踪现有研究的相关动态,也不利于系统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原貌。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进而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旨在为丰富和完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启发性建议。
二、相关研究梳理
学术界有关启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讨论由来已久,但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尽管学者们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甚至研究结论都不尽相同,但基于城镇居民消费相关理论的研究却存在这样一个共同点,即现有文献大多以探索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决策的关键要素及其消费决策的典型特征为基本出发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宏观、微观两大视角展开,下面将逐一论述。
1.宏观视角下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宏观视角主要基于群体差异、经济制度等宏观层面,考察其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
(1)收入差距论。收入差距论认为,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部分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城镇居民总体消费需求不足。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刘文斌认为,城乡居民之间以及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公,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进而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2]朱国林、范建勇、严燕认为,导致我国总消费需求不振的重要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严重不均;[3]藏旭恒、张继海的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总消费为负相关关系,应利用收入差距分配政策提高城镇居民最终消费需求;[4]娄峰、李雪松利用动态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因素对消费影响的动态变化轨迹,研究发现,一方面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棘轮效应”;另一方面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5]方福前利用1995~2005年我国城乡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高度相关,且在这11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相对稳定,此外由于政府总收入与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不断挤占居民所占份额,最终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低迷;[6]张世伟、郝东阳按照家庭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城镇居民划分成四个收入群体,并应用带有家庭属性的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AIDS)分析各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认为政府可通过财政政策降低家庭用品和交通通信商品的价格,刺激城镇居民消费;[7]金晓彤、闫超发现,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省份的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态势,认为城镇居民收入的区域性差异是导致城镇居民消费区域性差异增大的重要原因。[8]
(2)社会保障论。社会保障论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对滞后,加剧了城镇居民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消费支出的预防动机,阻碍了居民消费需求的上升。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藏旭恒、刘大可发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原先由国家或集体负担的费用逐步转为个人负担或个人、集体、国家共同负担,这种制度变迁限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最终导致消费需求相对疲软;[9]马强认为,当前政策环境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居民消费的可能性,需要消除政策性障碍,制定新的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10]骆祚炎发现,应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等方式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11]魏贵祥、陈小龙、冯怡琳认为,政府应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加强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解决城镇居民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后顾之忧”,进而达到释放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目的;[12]孙燕采用格雷戈里、汉森(Gregory&Hansen)等提出的考虑结构突变可能性的五种模型,对1978~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进行了格雷戈里—汉森(Gregory-Hansen)协整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之间确实存在含时间趋势的水平项漂移的协整关系,因此为扩大居民消费,需同时考虑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两个方面的内容。[13]
(3)人口结构论。人口结构论认为,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抚养系数等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具有重要解释力,对于扩大内需和应对老龄化危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袁志刚、宋铮基于理论模型对人口年龄结构和储蓄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可解释居民储蓄率降低的现实;[14]莫迪里阿尼等(Modigliani,Cao)也有类似发现,他们的研究认为,我国家庭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人口负担系数、通货膨胀率均有正向影响;[15]周绍杰等的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具有独特性,不同年龄组居民的家庭储蓄倾向具有不同的变化;[16]宋保庆、林筱文基于传统消费理论,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消费波动对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有限,但老年抚养系数、总抚养系数、少年抚养系数依次是解释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重要因素;[17]王宇鹏的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显著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高,而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家庭未成年人抚养总支出对抚养数量弹性较小所致;[18]然而,李文星等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人口抚养比与消费率的关系后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19]
此外,还有学者基于地区差异、[20]、[21]消费升级、[22]、[23]高等教育改革、[24]进口商品价格波动[25]等其他宏观视角,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微观视角下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微观视角主要是从城镇居民自身特点出发解释其不同的消费行为决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性储蓄论。预防性储蓄论认为,城镇居民消费决策行为受应付未来收入不确定性及资产流动性约束的影响,会提前进行一定的预防性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宋铮以城镇居民收入标准差作为衡量居民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指标,利用1985~199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是我国居民进行储蓄的主要原因;[26]万广华等的实证研究发现,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所占比重的上升以及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大是解释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与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27]龙志和、周浩明与孙凤、王玉华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具有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28]、[29]罗楚亮研究发现,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存在是我国居民产生预防性储蓄动机的主要原因;[30]此外,郭英彤等利用缓冲储备模型对我国1991~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且目标储蓄率对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存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31]赵晓英、曾令华、徐国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其研究发现,经济转轨时期城镇居民所面临不确定性的增加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储蓄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且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普遍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是启动内需的重要途径;[32]邓可斌、易行健的研究表明,消费者预防性储蓄动机存在异质性,有效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和改变我国现有高预防性储蓄状况的关键在于,降低预期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对消费者的影响;[33]李辉、徐会奇利用扩展的预防性储蓄理论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均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但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小;[34]周京奎基于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检验了收入不确定性对不同类型家庭住宅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不确定性对居民住宅权属具有负的影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具有更高的消费偏好,且受不确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弱。[35]
(2)消费过度敏感论。消费过度敏感论认为,收入变动是影响消费变动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是解释居民消费决策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申朴、刘康兵利用一个扩展的消费过度敏感性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1982~200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中存在显著的过度敏感性,同时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以及流动性约束是导致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36]宋冬金、金晓彤、刘金叶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过度敏感性,远期的流动性约束和理念上的流动性约束是造成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37]骆祚炎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过度敏感性,当期收入对居民消费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38]王芳分析了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各阶层都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在各阶层中呈倒“草帽”型分布;[39]田青、高铁梅在深入分析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主要因素基础上,利用1992~2008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七个不同收入组的数据及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过度敏感性,且不同收入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不同,低收入者的消费敏感性较强,高收入者的消费敏感性较弱,但在引入不确定性因素后,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0]
(3)消费短视论。消费短视论认为,我国居民并不能以一生为时间跨度来安排消费,而是将之分成几个重要的阶段(如结婚、育子、退休等)来进行具有明显阶段性的消费支出,他们会以实现当期阶段消费效用的最大化为目标而非以注重未来阶段效用实现的最优为目标。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余永定、李军基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实际特点,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居民消费决策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短视特征,他们会为生命中每个不同阶段的消费高峰设定相应的短期储蓄目标;[41]叶海云基于我国国情构建了一个短视消费模型,该模型认为,当期居民消费疲软的关键原因在于短视行为与流动性约束太强;[42]此外,朱信凯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决策时发现,他们会将其存款中的一部分作为短期储蓄目标,以应付消费高峰;[43]胡坚、钱宥妮借鉴“金蛋模型”,利用拟双曲形贴现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中的短期储蓄目标,构建了反映我国消费者短视行为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城镇居民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在消费决策中存在显著的短视行为,他们会在短视期内消费尽扣除短期储蓄目标外的所有资产,进而根据当期收入水平和短期储蓄目标平滑消费;[44]艾春荣、汪伟利用1995~2005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内检验了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流动性约束假说、短视行为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λ假说和消费习惯假说,认为农村样本符合流动性约束或短视行为假说,而城镇样本符合损失厌恶假说。[45]
(4)消费惯性论。消费惯性论认为,居民对以前的消费存在心理依赖,从而使居民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一定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当期支出的效用水平不仅依赖于当期的支出水平,也受制于前期已经形成的习惯。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龙志和、王晓辉、孙艳对消费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对食品消费具有显著作用,家庭财产对居民食品消费习惯的形成作用不大;[46]雷钦礼基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决策的典型特点,利用最优线性调节器的随机动态规划方法,推导出了家庭跨期优化决策的消费函数,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会明显受到消费惯性的影响;[47]杭斌、郭香俊将消费习惯引入缓冲储备储蓄理论,并利用1997~2007年我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是导致我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率现象的重要原因;[48]邹红、黄慧丽基于消费习惯的财富效应模型,利用1999~2009年的季度数据分析了资产规模、结构、选择对家庭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及消费品市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49]杭斌的研究发现,消费习惯增强与收入不确定性加大都会导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降低,且城镇居民的习惯偏好还会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50]
3.现有研究争议。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学者们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成果颇丰。但是,上述学者的研究并非为所有研究者接受,还有大量学者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和结论。例如,在宏观视角研究方面,有些学者认为,由于高收入阶层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仍然较高,所以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并不具有解释力;[51]与之类似,魏杰的研究认为,我国的再分配制度既不能调节收入差距,又不能启动消费的正常增长,而且还会加大收入差距和抑制消费;[52]对于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有学者提出了异议,如李响等采用定性方法进行研究发现,老龄化对于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非负向影响,[53]并且有学者发现,年龄因素不会导致居民产生预防性动机,[54]甚至有学者研究发现,人口抚养比等因素根本不能解释储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它们不具备相关关系。[55]此外,从微观视角而言,部分学者也有与上述研究结论相左的意见,如施建淮、朱海婷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强;[56]孔东民基于“前景理论”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并不存在短视行为和流动性约束假说;[57]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存在持反对态度;[58]艾春荣、汪伟的研究发现,在总消费增长率变动方面,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久性,但在非耐用消费品支出上,农村居民表现出一定的消费习惯,而城镇居民则不存在消费习惯。[59]
三、研究争论产生的原因及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对研究争论的回应。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不难发现,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不同学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学者们研究结论的差异呢?根据笔者分析,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
其一,因研究前提不同而导致研究结论存在差异。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基石大都来源于西方消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而西方消费经济学经典理论大致经历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霍尔的不确定性理论、曼昆的λ理论以及爱因莱斯的消费偏好理论等理论的发展,这些理论均有自己不同的假设前提,而假设前提是研究居民消费行为时设定消费效用函数的标准,因此在不同的假设前提下,其研究结论肯定会因效用函数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并且,由于研究前提的不一致,即使研究同一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左的结论。
其二,研究方法的不同是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产生争议的又一来源。经济学中的研究方法常常可以划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研究注重对经济现象的总结和归纳,而定量研究则强调理论逻辑的精确和科学,两种方法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但由于两种方法背后的机理不同,可能也会使研究结论发生变化。
其三,研究变量和研究要素的选择也会导致研究结论的不同。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大国,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我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复杂性。[60]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存在众多不断变化的因素加速或阻碍着我国经济文化转轨的步伐,这些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复杂性。因此,同是研究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即使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相同,也可能会因所选择研究要素多少的不同而看到不同的消费行为特性,进而得出不一致的研究结论。
2.对现有研究不足的分析。综上可知,研究结论的差异似乎不可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现有研究已经穷尽了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所有特征和影响要素,现有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其一,针对我国城镇居民行为的新理论框架尚未形成。受制度改革、历史文化变迁以及区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产生和演变应有自身的独特之处,需要有一个基于我国情境的理论框架去解释其特有的消费行为。然而,现有相关研究仅仅或多或少地揭示了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点,更多地还停留于理论层面上的“拿来主义”。[61]尽管简单套用西方理论对解释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距离揭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本质仍有一段路程。
其二,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其他消费特征有待进一步发掘。尽管在现有研究中,众多学者已经从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短视性、消费惯性及不确定性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而有益的探讨,但这些城镇居民的消费特性大多是“完全理性”经典假设的研究范畴,对城镇居民“有限理性下”消费特征的研究仍然比较匮乏。如已经有文献对农村居民消费决策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非理性”和“主观性”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分析,[62]有限理性下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是否也有类似特性呢?这个研究命题也值得后续研究进一步探索,以完善现有城镇居民消费理论,进而更加精确地还原城镇居民消费决策行为的全貌。
其三,笔者认为,为全面、真实地解释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可考虑作如下两个方面的尝试:一方面,借用前沿理论放宽经典假设的限制,以增加研究理论的深度,进而真实反映消费者决策偏好;另一方面,全面剖析可能对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产生影响的行为特性,拓宽研究范畴的广度。具体而言,利用单一因素或基于城镇居民单一消费特性去考察其整体的消费决策,难以具有较高的信服力和解释力,[63]而且可能会因过度夸大某一行为特性的影响而忽略其他可能特性对消费决策的影响。为此,有必要在理论上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建立一个城镇居民消费的综合模型,以求对城镇居民消费特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
四、结论
城镇居民消费既是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启动内需的中坚力量。鉴于现有研究缺乏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本研究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在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整理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如下结论:
(1)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宏观、微观两大视角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其中,宏观视角主要基于群体差异、经济制度等宏观层面,考察其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收入差距论、社会保障论、人口结构论等;微观视角主要从城镇居民自身特点出发解释其不同的消费行为决策,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预防性储蓄论、消费过度敏感论、消费短视论、消费惯性论等。
(2)尽管现有研究从多个角度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现有研究争议的产生主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研究前提的不一致、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研究变量和研究要素多寡的选择。
(3)现有研究仍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大量研究均借鉴和套用西方消费理论,缺乏专门针对我国城镇居民行为的理论框架;有限理性下城镇居民的非理性、主观性或其他新的行为特征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探索和发掘。
(4)可从放宽现有研究经典假设以及构建城镇居民消费综合模型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拓展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1]徐索菲.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1(4):76-79.
[2]刘文斌.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制约[J].经济学动态,2000(9):13-16.
[3]朱国林,范建勇,严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与数据[J].经济研究,2002(5):73-80.
[4]藏旭恒,张继海.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6):5-10.
[5]娄峰,李雪松.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3):109-115.
[6]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9(2):69-82.
[7]张世伟,郝东阳.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分析[J].财经科学,2010(9):79-89.
[8]金晓彤,闫超.我国不同区域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收敛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1(2):5-18.
[9]臧旭恒,刘大可.我国消费需求态势分析及政策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1999(1):20-25.
[10]马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4(5):46-48.
[11]、[38]骆柞炎.1985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J].经济经纬,2007(5):18-21.
[12]魏贵祥,陈小龙,冯怡琳.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J].统计研究,2009(2):3-7.
[13]孙燕.含结构突变的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短期关系[J].统计研究,2010(3):22-28.
[14]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11):24-32.
[15]Modigliani,F.and Cao,S.L..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1):145-170.
[16]周绍杰,张俊森,李宏彬.中国城市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J].世界经济,2010(8):112-122.
[17]宋保庆,林筱文.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0(4):12-17.
[18]王宇鹏.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1):64-73.
[19]、[55]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经济研究,2008(7):118-129.
[20]蒋云飞,罗守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及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08(3):415-418.
[21]孙爱军.城镇居民消费的区域特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消费经济,2010(5):7-11.
[22]田秋生,邓智琦.消费需求的决定作用及几个相关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1(2):7-13.
[23]严先溥.扩大消费任重道远——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因素分析与宏观政策取向[J].中国金融,2006(12):40-41.
[24]杨汝岱,陈斌开.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9(8):113-124.
[25]罗知,郭熙保.进口商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12):111-124.
[26]宋铮.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1999(6):46-49.
[27]万广华,史清华,汤树梅.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5):3-12.
[28]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11):33-38.
[29]孙凤,王玉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统计研究,2001(4):24-30.
[30]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4(4):100-106.
[31]郭英彤,李伟.应用缓冲储备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8):127-135.
[32]赵晓英,曾令华,徐国梁.经济转轨时期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J].消费经济,2007(2):62-65.
[33]、[54]邓可斌,易行健.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异质性与消费倾向的变化——基于中国城镇居民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0(5):14-19.
[34]李辉,徐会奇.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比较研究[J].经济经纬,2011(3):20-24.
[35]周京奎.收入不确定性、住宅权属选择与住宅特征需求——以家庭类型差异为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1(4):1459-1498.
[36]申朴,刘康兵.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过度敏感性的经验分析:兼论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利率[J].世界经济,2003(1):61-66.
[37]宋冬金,金晓彤,刘金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与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5):29-35.
[39]王芳.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统计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3):102-107.
[40]田青,高铁梅.转轨时期我国城镇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兼谈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和不确定性[J].南开经济研究,2009(5):124-134.
[41]余永定,李军.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1):123-132.
[42]叶海云.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11):39-44.
[43]朱信凯.消费的短视行为及实证检验:对中国农户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2(2):46-51.
[44]胡坚,钱宥妮.中国消费者短视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5-10.
[45]、[59]艾春荣,汪伟.习惯偏好下的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1):98-114.
[46]龙志和,王晓辉,孙艳.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习惯形成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2(6):29-35.
[47]雷钦礼.家庭消费行为的典型特征与跨期选择的优化分析[J].消费经济,2007(5):57-60.
[48]杭斌,郭俊香.基于习惯形成的预防性储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9(3):38-43.
[49]邹红,黄慧丽.居民家庭资产与消费的变动关系:基于1999~2009年城镇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81-86.
[50]杭斌.理性习惯偏好与居民消费行为[J].统计研究,2011(3):23-29.
[51]李军.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定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9):5-11.
[52]魏杰.我国目前难以通过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和启动消费的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2011(36):29.
[53]李响,王凯,吕美晔.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江海学刊,2010(2):93-98.
[56]施建淮,朱海婷.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及预防性动机强度:1999~2003[J].经济研究,2004(10):66-74.
[57]孔东民.前景理论、流动性约束与消费行为的不对称——以我国城镇居民为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4):134-142.
[58]臧旭恒.居民跨时预算约束与消费函数假定及检验[J].经济研究,1994(9):51-59.
[60]、[61]朱信凯,骆晨.消费函数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化: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11(1):140-153.
[62]徐会奇,李辉,王健宇.农民消费综合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检验[J].经济科学,2010(1):23-33.
[63]刘惯超.中国消费不足的原因:一个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10(6):29-35.
The Analysis of Urban and Township Residents’Consuming Behavior in China:a Literature Review
LIHui1,XUHui-qi2and WANGKe-wen3
(1.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2.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071,China;3.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lthough urban and township residents’consumption is the focus of China’s research on consumption economic theory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oosting domestic demand,less literature review has been made in this field.Base on this fact,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existing literature from both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has been made and the controversies in the field of urban and township residents’consuming behavior have been explained.It shows tha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precondition,method and the selection of variables and elements,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es are not the same.The first deficiency of existing research is that most of the theories are based on learning from and applying mechanically western consumption theories and there is the lack of specific theoretical frame suitable to the behavior of China’s urban and township residents;the second is that the irrational,subjective and other features of urban and township residents should be explored in the future,the classic hypothesis should be relaxed,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urban and township residents’consumption should be built and the depth and width of existing research should be expanded.
boosting domestic demand;urban and township residents’consuming behavior;literature review
F713.55
A
1007-8266(2012)08-0104-07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于广义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BGL035)的研究成果之一。
李辉(1984-),男,山东省菏泽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企业管理理论;徐会奇(1962-),男,山东省青岛市人,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理论、农业经济;王克稳(1984-),男,山东省菏泽市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理论。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