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写作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2012-01-28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高级中学
■ 厉 燕(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高级中学)
对于作文教学,我一直有所困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现今,由于受到高考的限制,学生时刻在一种非自由的状态下写作,失去了作文的本真。然而,只有在随意、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学生才有可能写出灵动而有丰富内涵的作文。于是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学生的大作文不如小作文,小作文不如日记。除了写作状态以外,缺少真实的生活体验,作文自然也会显得生涩。铁竹伟女士说:“孩子们要善于发现周围存在事物的美好,而不是总觉得不公平和不满足,一旦感受到幸福和爱,笔头很快就能盈润和生动起来。”其实,作文是生活的外延和内引,学生整天待在学校里,连看电视和看课外书的时间都没有,生活体验有多少是可想而知的了。而且,学生的认知其实比较狭窄,缺乏理性思维和深入思考,作文难免陷入“假”“大”“空”之中。明明还是孩子,却莫名其妙地哀怨忧伤,甚至有些无病呻吟的味道。这样的文章自然也让语文教师犯难。其实,教师只要指导学生细看、深思、常写,不愁没有好的文章出现。
一、细看
学生可看的内容很多,可以是报刊、杂志或书籍。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摘抄一些好文字,以后用在自己的作文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实,书籍会告诉学生文字的妙处,多用修饰语会增加文章的语言魅力。学生的作文经过修饰后,文字显得更加细腻了,例如:“我小小的心儿像干枯的复活草沾了水一样一下子舒展开来,那一份牵挂也随之坠入尘土,开始发芽滋长,开出淡蓝色小花。”
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例如一部电影或一个电视节目,得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礼物,买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等。诸如此类有趣的事、难忘的事、有感触的事,或是生活中的烦恼、思想上的困惑、父母的唠叨等。留心自己身边人的举动、描摹他人的个性,这些皆可入文。记得一位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生活体验:
那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蹲在树阴下,专心致志地啃着雪糕,雪糕的汁水顺着她的手臂滑落在地上,一群黑压压的蚂蚁闻讯前来,兴奋地聚成一团。小女孩的头发散乱着,可她似乎并不在意,只顾笑着看一群蚂蚁争抢美食。目光流转,自然美好,映衬着整个夏日里空旷的街道,说不出的和谐之美。那是个美妙的下午,在女孩的笑容中,在心的极度安宁中,我突然寻回了生命的重量。我奔跑在拥挤的人潮中,忙忙碌碌,跌跌撞撞。却忘记了回头看一下身边的美好,只顾追逐虚幻的未来,生生地错过了身边昭然的花季。我想,我该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了!
学生留心那个生活场景,所以写作时非常顺畅,显得真实而生动。可见,做生活的有心人,细致地观察生活,对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深思
听人言语,学会反思,可让作文更臻于完善。作文评讲之前,教师可以找一些问题比较多的学生作文,然后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也可当堂让学生自己讨论彼此的文章,说说优劣,听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看法。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后进行反思,然后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样印象就会更深刻了。
1.阅读需要深思。学生在阅读书籍后若只是摘抄而没有思考,只能使阅读流于形式。事实上,经历丰富的作者会将生活的酸甜苦辣咀嚼得淋漓尽致。教师应当指引学生努力感受其魅力。一位学生在阅读《西厢记》后,对于崔莺莺那样的爱情有自己的理解:“当一个女人相信了爱情,她的所有行为和生活的意义就是去构筑它、保护它。她厌恶一切阻挡成全她爱情的因素。也许崔莺莺自己并不明白,从私定终身开始,这个女人就已经把爱情放在了人生之前,她舍得牺牲一切。其实,爱情的世界里我们都是被灌醉的人,没有谁可以救谁。我们尽情地学习挣扎,学习自救,学习承受不能承受之痛。只有在电影里、童话里、小说里,爱情才称之为爱情,那是在演绎一种完美,在现实里,爱情叫做生活。”显然,这个学生的思考是比较理性的。而一般学生可能仅是叹息、羡慕,原因就在于没有深思。
2.观察需要深思。我看到学校附近的老居民区要拆迁,城里也到处有拆迁的痕迹,于是让学生们去观察,然后写一篇有关拆建的文章。有的学生写:“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拆意味着进步,全新的城市走向现代化。”有的学生写:“拆掉了一切,连个回忆的地方都没了,令人感伤,反对这种拆法。”一位学生却把拆建和人生联系在一起:“其实人的一生也就是在如此这般的拆与建的过程中慢慢老去的。把童真、把单纯的城都拆了,然后重建起属于现实世界的冷静的堡。把古板的城拆了,而后才能建立起现代化的坚固堡垒。把人的记忆都拆散了、拆冷了,然后才会有更美好的世界、更美好的未来……这样的拆了建、建了拆,周而复始。”这个学生在思考上很深刻,深邃的思想让他的作文更有内涵了。
三、常写
我把高中作文练习分成随笔、小作文和大作文三个板块,各块进行不同侧重点的练习,然后按步骤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随笔是每天花上十多分钟的时间,写一段文字,实在写不出,可以抄一段自己欣赏的文字,这样形成一种习惯,培养起一种兴趣,以使学生写作水平逐渐提高。
小作文重点训练学生用真情讲实话。当然,有时也练习一些技法,如记叙文的细节描写、议论文的例子分析等。例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爷爷擀面条:“丝丝缕缕的面,已被揉成光滑的面团,放置在宽宽的面板上,爷爷用一根粗粗的面杖,用力擀。面团在面杖上缠绕,摊开;再缠绕,再摊开。小小的面团,一点点地扩展,变薄。我的心也渐渐变得平静与坦荡。面擀好了,切成了均匀整齐的面条,煮在锅里,挑在碗里,又放到了桌上。”写得真实而感人。
大作文要先弄懂各类文体的格式要求和规范。每次在写作时都要有一两点要求,因为高一重在训练记叙文,所以每次都要学生有一两处精彩的细节描写,故事也不能太平淡,要有波澜,甚至可有一些深度。学生一开始自然不会都写得好,但总会有几个学生写得较好,我将这些文章选出来,读给全班的学生听,让他们尝试模仿、借鉴。一位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执著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留下一行行梦的印迹。数不清的定义、公式、单词呼啦啦转成了风车。写写停停,停停写写。眉间微攒那是在思考,敲脑袋那是恍然大悟。梦想的种子像是长了翅膀,翅尖掠过每个人的头顶,等待着那些握着笔的孩子摘下它种进一亩心田,再辛勤地劳作,开出美好的未来。”我读给其他学生听时,大家都拍手称好。
我想,只要坚持练习,由小到大,用随笔积累材料与思考,以小作文提升写作技巧,靠大作文定格,三者有机结合,循序渐进,让随笔写得精一些、小作文写得美一些、大作文写得深一些,我们就能够切实培养起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还记得裴显生送六个“有”给学生:心中有爱(爱心),肩头有担(责任感),腹中有墨(多读书),胸中有识(见识),目中有人(尊重别人、与人合作),手上有艺(真本领)。真正的好作文应该是上述六个方面的完整体现。为此,语文教师需要努力研究,让学生的作文之路走得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