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细节描写中的“微反应”与“真表现”
2012-01-28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
■ 周 末(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
时下有个非常流行的词汇——微反应。顾名思义,“微反应”是每个人在遇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产生的瞬间反应,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而在人物描写中,将其广义化,即抓住这些容易忽略的、细微的动作或语言,挖掘人物最真实的心理——真表现。
纵观近年高考优秀作文,以记叙文、记叙抒情散文、议论哲理散文居多。而记叙类文体常常因立意新颖、情节曲折、情感真实、细节生动让人耳目一新,容易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尤其在近几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中,情感真实、描写细腻、感人肺腑的记叙文深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江苏省高考阅卷组专家曾忠告考生:“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刻画,不能一般性地陈说人物的所作所为,须知一个鲜活的细节描写,常常顶得上千言万语。”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关注细节尤其是人物细节描写显得尤为重要。下面通过一首古诗来了解一下细节的内涵: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两句写出了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如此可亲可爱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符合“事事幽”的闲情,人事的幽趣比起物情的幽静更使诗人惬心快意: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节描写最能展现作者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的欣喜与满足之乐,真实而亲切。
由此可以看出,细节的内涵在于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使之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好的细节,应该是典型的、最能展示人物真实性格或表现情节的。写作大师们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用细腻的笔触去表现这些细节。以课文为例:杜甫以一腔悲愤渲染了武皇开边征调百姓时“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的场景;柳永用特写笔法凸显与心爱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依依惜别之情;归有光深情回忆母亲“儿寒乎?欲食乎?”的关爱;鲁迅详细描写祥林嫂手中的空碗、开裂的竹竿、木刻似的脸、间或一轮的眼珠……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实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为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
要写好细节,首先要用自己心灵的高倍显微镜,细心地观察、入微地体味,抓住“人”的一个点,不断地放大、再放大,让细节描写成为自己感受倾注的舞台,成为建立在生活基础上想象的驻地,成为文章标新立异的亮点,成为感染别人并与之共鸣的焦点。任何的细节描写——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打动他人。
一、人物细节描写的类型
1.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
这种描写往往最直接地体现在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上。而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最直观、最能出彩的莫过于动作和语言描写。下面是学生以“小幸福”为题的习作中有关人物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
父亲慢慢地从床上起来,小心翼翼地向桌子挪去,他的脚步声很轻,寂静的夜晚也很难听见。他走到书桌旁,伸手去拿东西,不知是因为小心过度还是什么,脚下一个踉跄,身体不小心碰到了椅子,父亲迅速将东西丢下,又将椅子给抱住。
动作上的细节描写“慢慢”“小心翼翼”“挪”“很轻”“踉跄”“碰”“丢”“抱”看似表现的是父亲因为怕发出声响影响孩子而慌乱的样子,实则揭示了小幸福的真谛——幸福就是父亲为了不发出声音而慌乱抱住椅子的样子。
在描写一个微动作时,不但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在什么环境下做,还要交代清楚怎么做,同时动作要有连贯性,用词也要准确,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
还以“小幸福”为例:
外婆对着墓碑自言自语:“老爷子啊,以后你就一个人了,一个人下去以后要注意身子啊,衣服别乱丢了,烟也要少抽,自己要记得忌口,别老吃那些咸的——麻将也要少打点,别再让我去找你了,你个老赌鬼……”她就一个人看着墓碑喃喃地说着,仿佛把一生的琐事都说尽了。
语言的细节表现恰恰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酝酿,外婆絮絮叨叨的描述,其实是她在外公生前所说的话的重复与折射,“你个老赌鬼”这一句略带“咒骂”似的话语,恰恰可以令人想象出老两口经常拌嘴的生活场景。生活化的、朴实的语言描写,正是两人过往相濡以沫生活的再现。
人物的语言要求精炼和个性化。精炼就是言简意赅,用简洁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所谓个性化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每个人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而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
3.动作和语言相结合的细节描写
爷爷握紧奶奶的手,一步步帮奶奶坐上座位,点菜的是爸爸,其间时不时地会听见爷爷建议一句,那菜名后总跟着“你妈爱吃”。……席间,爷爷总先为奶奶夹菜,就连豆腐都先压碎了,用勺子舀到奶奶碗中,并加上一句“烫,慢点”。这样的体贴渗透到爷爷的每一个动作中:体贴地为奶奶擦去嘴角的油渍,体贴地为奶奶整理毛巾,体贴地为奶奶剔去鱼刺和辣椒……
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描写活化出一个事无巨细、心中只有老伴的爷爷形象。爷爷连最嫩的豆腐都要碾碎,擦油渍,整理毛巾,剔去鱼刺和辣椒,不厌其烦。如此体贴入微的动作以及奶奶感受到的默契微笑,将两位老人真挚而又相依为命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想要感受一个人物的真实力量,还要将自己放在某件具体的事中来具体描绘体验某件事时的感觉。我们在经历某事后,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感觉,这是个人独特的体验,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事,只要把当时这种感觉具体描绘出来,那也将是非常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而且令人耳目一新。因为细节描写的目的是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才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如一篇以“感动”为题的记叙文片段:
听完晚归的我的解释之后,二老又是一番浩浩荡荡的忙活,直到把套上家居服的我推上了摆好我最喜欢的汤食的桌子,让我坐定了,他俩才又心满意足地窝回了沙发里。我慢条斯理地吃东西,好让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问东问西,问问学习,问问生活。把能搜刮出来的关心都问遍了,他们才悠悠地说自己。
或许真有“老小孩”这种说法,又或者是外公与外婆是少数人群中的一分子。说着说着外婆竟数落起外公来,说是昨天吵了架,被外公气得如何如何,边说还边偏过头去,一副余愤难平的幼稚样子。而脾气确实不太好的外公则傻呵呵地笑着用手摸头上稀疏的灰白头发。露出了仅余的几颗牙齿。
此处细节描写尤为精彩,长辈们有如此孩童般的表现,恰恰因为他们的孙女回来了,吃饭了,安全了,他们放心了。此刻他们的精神完全松懈下来了,就流露出最真实的一面。于外公外婆而言,他们的要求满足竟是如此的简单,然而这却是文中人物最真实的爱的表达与体现。
所以,刻画人物的细节是不堪闭门造车的,只有源于生活、观察入微,才能真实而有说服力,才能引起读者广泛的联想和想象,与读者产生共鸣,这就是“微反应”展露“真性情”。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家,都是善于捕捉细节的高手,善于用细节画出人物的灵魂。比如《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临死前“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终送了他的命”,只这一细节就活画出了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又如《渔父》中的渔父,屈原不听劝之后他莞尔而笑以及高唱着沧浪歌的形象,恰恰又最能表现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的超然姿态,与他所倡导的道家思想又不谋而合。这样的人物细节化描写,才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二、人物细节描写的几个注意点
1.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可信。细节不能闭门造车、凭空编造。要靠细心地观察获取,你的描写必须符合生活常理,只有这样的细节才生动,有真实感,有说服力。
2.细节要有代表性。细节描写贵在传神。生活中有关人物的细节到处都是,但我们在作细节描写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细节,“要从一百个细节中选择一个细节”,这样才有代表性,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细节描写必须细致入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时,切记要选取那些小而具体的细微动作、神情或不经意的情态流露等,进行细枝末节的具体生动描写,要像画家画工笔画那样一笔笔细致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