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分阶段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2-01-28刘金蕊,栗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先辈同仁们提出了很多精彩的见解,如“绿色作文”“生态作文”“反作文”等,这些作文教学模式都希望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无疑是很好的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和方法。但我想,作文是一种技能,须经过不断训练才能形成,而这种训练应该有目标性、阶段性,应该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训练,使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形成一个链,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楚每个阶段写作训练的要点、标准以及评价方案;每次作文训练都能有计划、有训练梯度。教师确立了每个阶段、每个学期的作文教学目标,明确了每次作文教学的内容,这不仅能大大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并能在有序的训练中渐次提高写作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无定法,却有规律可循。初中作文训练可遵循目标性、阶段性训练的原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稳步提高。为克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的作文教学经验,提炼出了分阶段作文教学模式,构建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体现了初中作文教学中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逐步探索出一条分阶段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仿导结合,循序渐进,由段到篇,整体设计,由易到难,全程训练”的分阶段作文教学模式,即在初中阶段作文训练要分步进行,实施“三段六步”式训练。
其具体做法是:初一年级进行观察积累训练;初二年级进行阅读分析训练;初三年级进行方法提高训练。这三个阶段还可细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学会观察训练;第二步,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学会记叙训练;第三步,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学会说明训练;第四步,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学会议论训练;第五步,在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布局谋篇训练;第六步,在三年级第二学期进行考场作文专题训练。这一教学模式与以往的作文教学方法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下面笔者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初中作文训练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一、七年级
1.第一学期
(1)训练内容及要求: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教授观察的方法;学会写生活日记;注重积累,提高素质;记叙的要素及中心;写人作文训练;叙事类作文训练;写景类作文训练;记叙的线索及详略;记叙的顺序。(2)训练形式:观察积累训练;“从现实生活中选材”训练;写观察日记和读书笔记;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
2.第二学期
(1)训练内容及要求:记叙中的议论;叙述结合描写;记叙中的细节;记叙中的抒情;学会续写和改写;人物二三事的记叙文;寓言童话类作文训练;散文中的记叙和描写;想象思维训练;联想思维训练。(2)训练形式:①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②观察日记和读书笔记。③培养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④在有所遵循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与联想,进行写作练习。
3.写作训练要求
(1)按一定顺序细致地观察事物。(2)根据眼前景物展开合理的想象。(3)培养想象能力,学习想象作文;有初步的联想能力。
二、八年级
1.第一学期
(1)训练内容及要求:事物说明文文体训练;事理类说明文体训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旅游作文训练;学会缩写和扩写;学会写信;人物传记的写作;日记作文训练;说明的顺序作文训练;说明的方法作文训练。(2)训练形式: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缩写;扩写;书信;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2.第二学期
(1)训练内容及要求: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一事一议作文训练;议论的方式和方法;观感类作文训练;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选材的方法;作文的自我修改;作文词语要生动;作文句式要灵活;善于运用修辞。(2)训练形式:①锻炼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说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针对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②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③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④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3.认识事物的要求
(1)初步认识事物之间发展变化的顺序。(2)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较复杂的空间关系。(3)正确地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九年级
1.第一学期
(1)训练内容及要求:命题作文审题训练;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话题作文的审题能力;作文的立意能力;作文拟题能力;作文的布局谋篇能力;作文开头、结尾能力;作文表现手法的运用;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的情感表达能力。(2)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写作演讲稿的能力;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发表关于读书的意见,能达到一定水平;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创作;学习写作议论文。
2.第二学期
(1)训练内容及要求:逆向思维作文训练;文贵创新、突出个性;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工于纪实、善于写虚;多读多写、养成习惯;展开想象、拓宽思路;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引议联结、有感于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自我修改、精益求精。(2)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围绕共同话题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写自己要能写出独特的认识,写别人要注意本人的审视和评论;尽可能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新意。
3.认识事物的要求
(1)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初步了解环境与事物、事物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联系。(2)运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全面分析简单事物间的联系。(3)培养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感想和观点的表达能力,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写调查报告。
经过以上阶段性的作文训练,学生的作文应该已经提高了一个层次,但要想真正达到全面提高的程度,还需教师的不懈努力。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题目的确定
有人曾对中美作文教学进行比较,其中一条是:“中国的作文题其涉及的内容或小而实,或大而虚,隐性限制较多。”这就提醒我们在选题上要注意放开束缚,尽量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自由,使其能够张扬个性,同时使他们觉得作文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快乐的创造。
二、改变评价体系和批改模式
教师要具备编辑的“眼光”和慈母的“爱心”,不求全责备,而应及时表扬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优点,让学生扬长避短。我们知道,编辑选择稿件的标准是稿件的价值,这个价值体现在创新中,而不仅仅停留在行文如何完美、结构如何合理这些方面。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不能单以分数高低来下结论,而应批注出文章“好”在哪里、“新”在何处。评价作文时要以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对存在的问题宜个别交流,且应用商榷的方式,从而切实增强学生对作文的信心。
三、加强调配外阅读指导
鲁迅曾说过,他的创作是靠自己的阅读摸索出来的,南怀瑾也曾说自己的国学造诣得益于小时候的古诗文背诵。这当然是老生常谈,但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读与写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唯有阅读,才能使笔下鲜活;唯有写作,才能知阅读美味;也唯有使阅读和写作结合,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具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人所难及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