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妨“平衡”一点
2012-01-28王旭平谢伟民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 王旭平谢伟民(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在课程改革中,“变”是主旋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这场变革中努力把握住一种教育的平衡,防止陷入误区。“平衡”本义指对立双方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本文所阐述的“在语文教学中把握住的‘平衡’”,主体双方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各占一半分量,而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努力寻求教学的平衡点,适当把握住各自的“度”,防止非此即彼现象的发生,以建构全新的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
以往的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演变为一种应试训练,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工具性和功利性色彩,导致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
针对这种弊端,新课程倡导寻回“失落”的人文,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欣喜之余,却又看到另一种现象:教师在语文课上对学生“恶补”人文教育,忽略了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变得很“单薄”。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语文课程标准》重新把语文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把握语文工具性训练与人文培育的平衡。语文教学既不能掉进机械训练的泥潭,也不能构筑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寻找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途径,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融合起来。在学习字词句篇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生命潜能,提高语文素养。
二、多元解读与价值取向的平衡
以往的语文教学通常是教师诱导学生去挖掘文本中埋藏的“知识宝藏”,因而,学生的认识是“统一”的、理解是“单一”的、结论是“唯一”的,很少具有自我意识,缺乏自主理解、自我想象的空间。因此,要重现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多彩的场景,必须解放学生的思维,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感悟,让他们自由地成长。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尊重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解,允许学生随心所欲地思维,或对教材内容进行“硬性设计”;一些根本不需要多元理解甚至不能多元理解的内容,也让学生挖空心思想象。更令人不解的是,学生进行多元理解后,一些教师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也不敢表明自己的立场,致使学生无法知晓理解的对与错,也就无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了。
可见,多元解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理性思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是说学生的一切体验都可能存在偏差,甚至见解偏激,这在学习过程中是正常的、真实的。我们不能抛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视学生认识的偏差,而要把学生认识的差异及时地转化为教学资源,在阅读活动中调整学生的体验,在对话、交流中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主导与主体的平衡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主宰着课堂,控制着学生的行为和个性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自主生存的空间和张扬个性的余地。学生已经习惯于正襟危坐地听讲,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针对这种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把他们当做学习活动的主体,把学习当做他们自己的行为。”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课堂重又出现学生忙碌的身影,教师的角色正逐步淡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正逐步增强。然而,为了以学生为主体,一些教师讲得少了,甚至不讲或不敢讲了;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越来越多,花样不断翻新,有的甚至脱离课堂教学本身,呈无序状态。这样的课堂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回答是否定的。
诸多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不能摆正这种关系,教师将不能发挥传授知识、指导学习的作用,学生也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与学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中不能忽略教师主导作用,是因为学生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还不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关注和引导,学生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只是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从“霸主”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并把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导向和组织上,积极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定位在积极创设使学生能够深入探究、自由讨论、愉快合作的课堂情境上,并时刻敏锐地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加以有效的引导和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四、组织形式与教材特点的平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然而,目前教师只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造成失“度”现象。
1.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平衡
目前,中学教学中存在“各科同唱一首歌”的现象。对于界限分明的学科教学而言,这种提法有利于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各科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资源优势,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实验区把这种做法叫做“学科联动”。各科同唱一首歌,主题鲜明,一段时间内许多学校纷纷尝试。如:以春天为教学内容,英语教师教学与春天有关的句型;音乐教师教唱歌曲《春天在哪里》;美术教师画《可爱的春天》;语文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描写春光的美文,赞美自己眼中的春光等。
然而,各科间走综合化道路并非易事,因为现有的各科教材编排体系不一,各科间很难找到有序的组织衔接点,很难组合有序的教学内容。教学真正综合化,要从各科教材的编排、教学的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否则,几节有代表性的联动课只能是分学科教学的点缀,各科间无法真正“同唱一首歌”。
2.紧扣文本与拓展延伸的平衡
为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教材内容,不少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注重从教材内容出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给学生引入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学习《繁星》一课,教师三次拓展学习内容:(1)学生初读课文后,了解巴金的经历。(2)学习课文时,引入《繁星》的创作背景资料。(3)学完课文后,阅读有关巴金的作品。三次拓展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如果每节课都扩展:名家写的文章,一定要了解其身世经历、阅读其作品;描写风景名胜的文章,要了解其地理位置、相关的景观、发展历史、名人佳话等。原本创意的做法被机械套用后,使人不禁要问,面对不断开发的学习资源,学生能有多少精力去面对?超越此界限,就会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资料展示课。
3.静与动的平衡
在课改东风的吹拂下,原本平静的课堂如今波澜四起。看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听那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争辩声,的确是越来越热闹了。然而,学生对文本浅尝辄止,便急于发议论,常常言不及义甚至出现谬误,说到底是没有真正理解课文。师生应该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这里有朗读的交流、认识上的交流、心得体会的交流,也有对写作方法感悟的交流。在交流心得和体会的时候,要适可而止。另外,教学不能把理解作为主要目标,积累语言,学会读、写才是主要目标。所以,万变不能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读书。可见,阅读教学要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让学生时而潜心会文,时而交流碰撞;时而推敲品味,时而表达见解;时而探幽发微,时而展示自我。学习一篇课文时,尤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动静结合:(1)阅读感悟时的静与动。(2)阅读欣赏时的静与动。(3)阅读反思时的静与动。(4)阅读创造时的静与动。
参考资料:
王仁彬《呼唤一种平衡的教育——透视当前新课程下苏教版语文教学的几种失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