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并发症的护理

2012-01-28郝华王爱玲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患侧患肢上肢

郝华 王爱玲

脑卒中并发症的护理

郝华 王爱玲

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报道56%~96%的脑卒中患者发生并发症[1]。常见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肩痛等。笔者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与功能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卒中患者较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脑卒中应激状态下,由于内环境的严重紊乱,使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胃肠黏膜血管强烈收缩,局部血流量减少,胃黏膜细胞缺血缺氧,屏障作用受到损害,常发生广泛胃黏膜糜烂和出血。此类患者由于失语、脑功能障碍而不能描述体内不适,加上偏瘫、丧失自理能力,这不仅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也对临床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护理措施:①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可给冷米汤、冷牛奶口服,昏迷病人或呕血者应予禁食;②呕血明显病人,应插胃管抽出胃内容物,并灌注止血药、制酸剂;③精神紧张者应予心理安慰,烦躁甚者可予小剂量镇静剂,定时测血压、心率,注意便血、呕血情况,防止休克发生;④每天记录呕吐物、大便的量、色、质,估计病人的出血量及病情好转或恶化情况;⑤出血量较多或贫血明显病人应积极做好输血前准备,密切观察血压,必要时应及时输血治疗。

2 水电解质失衡

由于昏迷,过度应用脱水药物,频繁呕吐、高热、出汗过多、出血等造成严重失水。缺氧、饥饿、呼吸异常可导致酸中毒。入量不足、激素应用等常可引起电解质紊乱。护理措施:①轻症和神志清醒病人应积极动员病人进食,但不要偏食,应多吃水果和高维生素食物,少量多餐;②常规记出入量,根据出入量的多少来调整进食和输液;③对于重症昏迷病人48h小时后不能进食应插鼻饲管,定时注入食物,补充足够的热量;合理有效的输液。④随时抽查血、电解质,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3 便秘

脑卒中病人便秘的发生率很高,其原因为长期卧床、摄入液量与食物不足,脑部病损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等。护理措施:向患者说明便秘的危害,引起重视;调节饮食,让患者多吃蔬菜、水果、蜂蜜及含纤维多的食物;按摩与锻炼,排便时按压天枢穴(脐旁2寸),平时经常作缓慢的腹式呼吸,以促进肠蠕动;药物治疗,可予番泻叶泡茶或麻仁丸口服,以预防便秘发生;对已发生便秘,烦躁不安者,应肛塞甘油栓、开塞露,或低压灌肠。必要时协助患者排便,带手套将大便挖出。病情许可情况下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4 肩关节半脱位

本症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半脱位本身不致痛,然而其状态脆弱,易受外伤。如患侧上肢下垂时间太长,患者可感到牵拉性不适感或疼痛。如被动抬高患上肢则疼痛缓解。因此,应注重患侧上肢位置的摆放,平卧时患侧肩下垫一软枕,以防止肩后撤,手臂伸直、外旋、稍抬高或放在体旁软枕上,掌心向上,手指稍分开。健侧卧位时,患侧肩胛带处于伸展位,上肢应用软枕支撑,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健侧。患侧卧位时,头应有良好的支持,躯干稍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稳固支撑,患侧肩胛带及上肢应前伸,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上或前边的枕头上。坐位时手应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坐轮椅时应使用搭板,使患者双手托在搭板上。

5 肺部感染

主要原因为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长期卧床、意识障碍等。护理方法为:①口腔护理每日2次。②每2小h1次翻身拍背,作好体位引流,鼓励咳嗽、深呼吸;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急性期昏迷患者,务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吸氧以防窒息;如呼吸道阻塞不畅,有气管切开指征者应及时考虑气管切开准备,并作好术前术后护理。④作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必要时鼻饲以防止呛咳、食物误吸入肺部。

6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后遗症可致残,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栓子脱落可造成肺栓塞致患者猝死。住院期间除常规观察神志、瞳孔、头痛、肢体活动、生命体征等变化外,应充分注意下肢有无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为促进血液回流,应让患者卧床1~2周,抬高患肢20~30°。室温保持在25ºC左右,患肢注意保暖,不得按摩或进行剧烈运动,以免栓子脱落。深静脉血栓形成后1~2周内最不稳定,栓子极易脱落,要十分警惕肺栓塞发生,如出现突然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发绀甚至休克,应考虑肺栓塞发生,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多为突然发生,亦可发展缓慢、隐蔽。较典型的是肩部疼痛、手浮肿和疼痛、皮温上升、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直至挛缩畸型。本综合征在脑卒中发病后1~3个月常见。针对此并发症也要注意病人的卧位姿势,放置好患侧上肢,不宜下垂过久,应加强被动主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要注意保护患肢以免受损伤,尽量避免在患手静脉输液。在卧时,应适当抬高患肢,避免腕部屈曲,有利于静脉、淋巴回流。

[1]Darer D H. The natural history and functional consequences of dysphagin after hemispheres stroke.[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89,52(2):236-241.

[2]毛芙敏.110例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2000,14(4):171.

[3]Gariballa S E. Nutritional factors in stroke. Br J Nutr.2000,84(1):5-17.

[4]石向群.营养状况与急性卒中康复的相关性研究[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2,10(3):188-190.

[5]金鹤.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J].上海护理,2003,3(4):37-38.

南阳市肿瘤医院,河南南阳 473000

猜你喜欢

患侧患肢上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更 正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