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学报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2-01-28梁小建
文/梁小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主要有社科院等五大力量,其中,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科齐全、积淀深厚,人员众多,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主要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离不开学术期刊的支撑。由高校主办的社科学报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部门,承担着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的职能,而且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服务社会、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工具。社科学报应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服务,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
一、社科学报不适应学术和社会发展的表现
我国社科学报产生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曾取得过很大成绩,但随着学术转型和社会转型深入发展,社科学报的一些不适应表现日益明显。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社科学报与学术和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报内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出版能力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事业不相适应,传播能力与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的要求不相适应。
1.学报内容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
大学的功能是将学校的学术文化资源用以服务社会,社科学报的功能也要围绕这个主要任务来确定,应成为展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前沿成果的窗口,成为高校传播普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渠道,成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及社会服务体系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但事实上,正如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李东东曾指出的那样,社科学报内容整体上看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封闭办刊、理念落后。缺乏更大范围的学术交流,文章缺乏现实性、针对性和原创性。二是缺乏专业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几乎所有大学学报都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没有明显的学科特色,个人或研究部门订阅较少。三是资源分散,出版力量单薄,对一流学术论文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缺乏吸引力。这些观点得到了业界相关人士的认同。[1]基于上述问题,学者们往往不愿把最优秀或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交给社科学报,而选择在学术论坛、咨询报告或权威期刊发布。交给社科学报的可能只是一些非前沿的研究成果。社科学报逐渐丧失了科研成果确认、评价和信息交流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日益脱节。
2.出版能力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事业不相适应
首先,社科学报的载文量无法满足高校科研成果发布需求。载文量是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常被作为衡量期刊吸收和传递科学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也往往被作为遴选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的社科学报以双月刊居多,平均每年载文量百余篇。1300多家社科学报,每年刊载论文18万余篇。[2]这看似是个很大的数字,但相对于高校的科研成果发布需求来说,仍有很大缺口。早在2009年,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总数已达42.6万人,年发表论文312816篇。[3]按此计算,每年至少有13万篇来自高校的科研成果无法在社科学报上刊载。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据中国知网数据显示,该刊2008年共刊载论文116篇(来自本校的论文只占一部分),而当年南开大学文科各单位发表论文合计达1937篇,学报的载文量与所在学校科研论文发布需求之间相差悬殊。社科学报内容过于单薄,将造成学报影响力甚至权威性的下降。
其次,社科学报产品质量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力不匹配。学术期刊评价是评价机构对学术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估,是判断学术期刊权威性的重要参考。在相关评价体系中,社科学报的表现不佳。我国社科学报数量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总量的半壁江山,但入选CSSCI来源期刊的只有百余种,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总数不足1/4。总体上来看,社科学报无法与社科院系统主办的专业权威期刊抗衡。据统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权威专业学术期刊,来自高校的稿源占70%,高校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大量流向校外。这意味着社科学报数量虽多,但质量与高校科研实力并不相称。
3.传播能力与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的要求不相适应
长期以来,作为高校直属事业单位,社科学报传播模式形成了封闭性、非市场化特点,传播能力弱。学报发行量一般很小,国际传播能力和掌握国际话语权更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视野有所提升,但绝大多数成果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上。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库收录中国论文5287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41%,居世界第8位。[4]另据统计,2008年,SSCI共收录中国期刊9种,[5]占收录世界期刊总数1950种的不到0.5%。这其中大陆2种,台湾3种,香港4种。学术期刊及其评价体系本身就是话语权的体现。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国际话语权相比,学术期刊的国际话语权更显不足。
由于没有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中国学者发表国际论文,不得不遵从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在某些具体领域,西方的一些学者及其理论在中国具有很大影响力,以至于形成了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中的“西方化倾向”,集中表现在中国学者全盘接受西方个别学者的话语体系,但对该话语体系的语境以及该领域或学科全貌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失去了对相关理论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使用这样的话语体系来分析中国问题,得出的研究成果除了为西方相关理论提供新的例证外,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和中国实践仍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中国学界要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推出对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有国际传播能力的学术期刊媒介,以及相关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
二、社科学报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我国第一家大学学报《学桴》诞生于1904年。20世纪初美国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有了自己的学术期刊,如著名的《哈佛法律评论》等。我国类似的高校学术期刊,如《南开管理评论》等在学界和业界都有很大影响。大学是一个金字招牌,背靠大学的学报作者资源多,可供选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丰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社科学报发展的重大机遇。社科学报要发挥背靠大学的丰富的资源优势,在为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建设文化强国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发展,摆脱目前的困境。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端于欧洲中世纪。900多年来,大学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各种社会组织中最具独特魅力的机构之一,为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平台。大学被称为“海上灯塔”和“社会之光”,承担为社会问题寻找对策、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道德理想、充当社会认知的裁判等特殊功能。大学还被称为“象牙塔”,承载着人类营造精神世界和追求自由思想的理想。大学作为生产知识的专业机构,拥有秉承大学精神的学者,拥有很好的社会公信力。我国社科学报绝大多数以大学名称命名,这对学报发展有利有弊,利为便于国际交流,便于增强国际话语权;弊为让人看不清楚学报的专业方向,难以进入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前列。社科学报要积极应对困境,发挥自身优势,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建设文化强国服务。
三、社科学报促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途径
1.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学报出版传播能力
社科学报不能适应文化强国建设需要的客观原因是实力较弱,在出版和传播能力方面无法与国际大型学术信息服务商相抗衡。我国社科学报的事业单位背景使其具有较明显的计划色彩,有的学报仅仅把自己定位于为作者特别是本校作者提供发表服务的平台,并没有市场意识和读者意识,这与学术期刊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的产业化模式是格格不入的。国际知名学术信息服务商都是大型企业集团。我国社科学报应该按照“先内后外,先练后打”的步骤,增强自身实力,为在国际学术出版领域搏击打好基础。
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下发,学术期刊体制改革方法另行制定。社科学报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自己的改革需求。从目前来看,社科学报基数较大,但力量分散,每种社科学报都很弱小,不能形成合力,依附于不同层次的高校,地处高等教育与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迥异的中东西部地区,面临不同的现实问题。学报自身基础参差不齐,用同一种思路和模式去解决学报改革问题很难取得良好成效。社科学报改革,要遵循“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进行。对进入教育部名刊工程的综合性社科学报,除了进行编辑出版资源的纵向整合之外,建议给予优厚的出版政策,允许有需求的刊物提高出版能力,如增加篇幅或缩短刊期等。只有出版传播能力提高了,社科学报才有发展的基础。
2.向信息服务商转型,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服务
在媒介融合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急需修正办刊宗旨,从为作者服务转变为为读者服务。完成面向读者的市场观念转变之后,我国学术期刊急需增大信息量,转型为信息服务商。
在向信息服务商转型的过程中,社科学报应该培养职业化的“记者型编辑”。一名“记者型编辑”应是学术信息的专业追踪和记录者,他不仅要对国内外本学科进展保持密切的关注,而且要频繁出入本学科领域的各种学术会议,为刊物的读者采集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当今学术研究成果极大丰富,在“文化开放”格局中,中外学术交流也必将日趋密集,读者已经没有精力处理海量的学术信息。学术期刊是学术信息传播的最佳载体,社科学报的编辑应该成为职业化的信息采集、鉴别和传播者。要成为称职的学术信息服务商,最直接的方法是培养自己的专业采编人员,组织稿件,引导方向。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够为期刊提供稳定、有质量保障的稿源,增强刊物的实用性和话语权,难度在于不少学术期刊缺乏此类相关人才,我国学术期刊应加强学术信息报道功能,培养一批专业记者编辑,报道学术界最新动态。或在大学科研院所培养特约记者、通讯员,及时传播学术信息,满足国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
3.加强国内外学科综述,增强自身权威性和国际话语权
读者希望从学术期刊中找到本学科的核心和边界,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问题,以便确保自己掌握本学科形成的知识体系、主要观点、核心研究机构和核心作者。在文化开放格局中,中国学者需要了解本领域的国外研究进展,以便增强中国学术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能力,进而增强中国学术的话语权。他们希望通过学术期刊了解和紧跟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就对学术期刊刊登学科或问题综述文章提出了迫切要求。重视刊登综述性文章,是国际学术界的通行做法。据了解,美国社会科学研究重视学科性的研究综述。[6]美国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一种系统的学科性综述机制,由主流学术期刊、专业性综述期刊和出版学科性综述专著所构成,在社会科学研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学术期刊通过大量刊登综述文章,描绘和规定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图景,在增强其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科学报应抓住高校国际学术交流活跃的特点,多组织刊登国内外学科综述文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科学报应成为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合作机制。由于语言交流和学术传统的障碍,中国学界对国外学术界的话语体系、规范、方法等问题并不熟悉,对本学科国外同行的研究前沿缺乏及时了解。除了刊登国内外学科综述文章之外,我国学术期刊应该广泛向国外学界约稿,洋为中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增砖添瓦。学术期刊还应在学术成果译介交流方面发挥作用,为中外学术交流扫除语言障碍;在学术会议组织和学者交流方面发挥中介作用,构建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化平台。
4.抓住传播数字化契机,促进学术信息的共建共享,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数字化为学术期刊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带来学术信息共建共享的机遇。学术期刊资源共建共享,指的是学术期刊内容资源、读者资源、作者资源、品牌资源等出版资源,不再局限于较狭小的出版单位,而是进入开放型的出版传播平台,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2011年,我国一批综合性高校学报联合为读者推出了一项新的专业化服务。近20家中国综合社科学报联合成立编辑部,对拟在各综合性学报发表的文章同步进行数字化、专业化编排,在主要一级学科,联合打造共建共有的、权威的系列专业期刊,包括:《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哲学学报》、《历史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心理学报》、《传播学报》,被称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这是一种互联网出版物,是综合类学术期刊通过资源共建共享为网络用户提供在线专业服务的新尝试。
注释:
[1]朱剑.也谈社科学报的现状与改革切入点——答尹玉吉先生[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139
[2]薄洁萍.告别“全、散、小、弱”[N].光明日报, 2011-03-22(01)
[3]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709
[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23(1): 43
[5]于澄洁.SCI、SSCI和A&HCI 2008年收录的中国期刊[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09, 23(1):1
[6]刘杉.美国社会科学研究重视学科性的研究综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3-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