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启示
2012-01-28闫艳红段治文
文/闫艳红 段治文
《新青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宣传刊物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创刊于1915年9月,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第二卷开始被称作《新青年》,编辑部设在上海市南昌路100弄(原环龙路渔阳里)2号。1917年年初, 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编辑部也随之从上海移至北京,1918年1月改组扩大了编辑部,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等参与编辑工作,轮流编辑。[1]
截止到1922年7月,《新青年》共发行9卷, 此外还有季刊。《新青年》在1923年6月到1926年7月发行有4期季刊和5期不定期刊。《新青年》在创办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逐渐从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向宣传马克思主义转变的过程,为我党早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平台。
一、《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践
《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实践。
第一,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介绍。《新青年》刊发有关于俄国布尔什维克的介绍,如第 5卷第 5号发表的《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布尔什维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派,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是世界共产党的榜样。此外还有第6卷第4号的《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上)》, 1920年第7卷第6号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劳动法典》,1920年第8期第1号的《俄罗斯研究:俄罗斯苏维埃政府》等。这些文章从各个角度介绍俄罗斯的社会现状,介绍列宁的思想,主题鲜明,论述的内容涉及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全面地展示了俄罗斯社会的发展。此外,《新青年》还有关于巴黎共产主义运动的介绍、英国工人运动的评价、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文章。
第二,刊发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文章包括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 、顾兆熊的《马克思学说》、凌霜的《马克思学说批评》等。[2]再如蔡元培的《社会主义史序》向读者论述了中国本有的社会主义特征。季刊的第1期瞿秋白写的发刊词《新青年之新宣言》也讲到此刊物要“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
第三,转载先进思想的文学作品。《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猛烈的进攻。如,陈独秀翻译的当时法兰西国家的《妇人观》讲到,“夫女子虽非为发号施令而生。然其天赋之权能,足以统驭发号施令之男子”。[3]这些文学作品大部分不是纯粹文学欣赏,里面都蕴涵有激进的思想。
二、《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作用
1.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平台
纵观《新青年》的所有文章,不难发现,《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作用有两点。
其一,《新青年》的发展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形成相互促进。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给进步人士学习先进思想,如民主、共和、社会主义等提供了平台。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的过程中,宣传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成熟,并且将之进一步传播开来。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过了从介绍到学习,到推广,再到学习的过程。前面的学习是马克思主义者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中国化,后一个学习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将内容呈现出来供其他中国人来学习,是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过程。在中国当时的背景下,进步人士在《新青年》各期刊物上都能接触到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先进的思想,供稿者都是进步人士,以《新青年》的创刊为发起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则把“相结合”思想从少数先进分子中普及到广大的知识分子群体。”[4]
其二, 《新青年》倡导的还有中国人如何革命的思想。《新青年》关心的是这个大社会、大国家、大团体是否能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一个能够发挥的平台,能否保障个人的自由与独立。如果国家不能保证个人利益的存在,那么个人就有权利去表达自己的声音、发表自己的意见、去争取人格的平等。“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名与个人主义相冲突,实以巩固个人利益为本因也。”[5]
正如有学者提出“作为革命思想宣传刊物,《新青年》的创刊加速了一个时代的过渡、转变。它不仅仅是一部在国难民伤的情况下,向身处水深火热情境下的百姓传播外来进步思想的文化宣传刊物, 更是一部在时代转折点上,带给国人对革命以重新思考的精神慰藉。”[6]
2.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是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分析中国的问题,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先行者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已经将元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思想和国情做了理清。如《社会主义与中国》一文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个体本身有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都是拿产业发达的国家底材料做根据的;所以他有些话,不能适用于产业幼稚的国家。”[7]《新青年》提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把握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东西。如《马克思底社会主义》指出,“我们研究一种学说一种主义,决不应当‘囫囵吞枣’。”“我们在中国主张马克思主义,实在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底精髓,乃正是马克思主义精髓底应用。”[8]可以看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认识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上是与时俱进的,不是照葫芦画瓢,是真正从具体国情出发的,是实事求是的,对现代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意义重大。
三、《新青年》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启示
1.主流意识的传播基点要高,务实求精
要把中央机关刊物办好、办精,每一期重要刊物的内容要精挑细选,和我们的主流思想有机交融,实现传播、教育于一体。《新青年》的刊物内容理论性和知识性共进,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刊物整体的理论水平很高,也不是枯燥的理论叠加,具有实用性,传播效果明显。在当今,马克思主义传播面临的社会背景已经与当时《新青年》所处的背景相差甚远。当时进步刊物的种类和媒介有限,发表的途径也相对较少,但是却影响深远。现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平台有很多,各种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平台,此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课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当今时代更开放,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会模糊人的视线,但是如何变不利为有利,还是可以从《新青年》那里找到一些答案。那就是必须建立良好的引导机制,传播平台不在多,而在精,党的指导思想的传播平台的信息质量要高,今天的新闻或许是明天的历史,要让历史具有更多的可以回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题要明确,像《新青年》一样要有自己鲜明的传播专栏,指引方向,形成系统的前途展望。
2.主流意识的传播刊物的媒介内容应紧系民生
《新青年》发布的内容给国内进步人士带来希望。它的发行是将劳苦大众的生活和理论前沿结合起来,读者在《新青年》里既能看到理论介绍和阐述的文章,也能看到有关于工人生活真实写照的文章,如第8卷第1号陈独秀的《对于时局的我见》,刘云生的《汉口苦力状况》等文。这也显示了刊物在进行主流思想传播中既要遵循传播规律,同时也要从大众最关注的问题入手,达到两者的合理结合,传播既不偏离方向又寓教于文。除了机关刊物之外,其他的媒体分支在传播时政时,亦不能忘记经典作家理论的传播。
[1]熊裕娟,陶许娟.浅谈《新青年》与其所建构的公共领域[J].媒介纵横,2011, (8).
[2]张宝明,王中江主编.回眸《新青年》[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7:5
[3]陈独秀.妇人观[J].青年杂志,1915, 1(1).
[4]王连花.《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 (10).
[5]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青年杂志,1915, 1(4)
[6]徐目.从《新青年》看中国人革命思想的转变[J].党史文苑,2011, (10下).
[7]李季.社会主义与中国[J].新青年, 1921, 8(6).
[8]存统.马克思底共产主义[J].新青年, 1921,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