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公社体制研究述评*

2012-01-28陈益元

中共党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人民公社体制权力

陈益元

人民公社体制的构建和实践,把土改以后出现的合作化运动,推向了集体化的发展道路。这样,在社会发展战略上,中国共产党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①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以1949~1957年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295—297页。。作为一种存在了20多年的重要制度模式,人民公社体制并没有随着它的瓦解而消解。公社体制转向后公社体制后②陈益元:《后公社时期的国家权力与农村社会: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在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乡村企业的运作、乡村基层政权权力结构及其运作模式,以及干群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诸方面,都有公社制度留下的痕印③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绪论。。再者,中国农村经20世纪80年代的大发展后,90年代开始便陷入发展缓慢的困境,并最终演化成国人关注的“三农”问题。所有这些现象和因素,加大、强化了学界对公社体制的深入研究。

一、研究现状回顾

人民公社体制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从宏观体制层面的分析到微观、区域社会的解剖,从体制结构功能的解读到农民行为的分析等过程。在内容上,涉及人民公社体制形成原因、结构特性、权力运作方式、社会生活诸方面,下面分开论述。

1.形成原因

在公社体制形成原因的考察中,学界主要是从工业化资源汲取、组织效率和农业合作化发展逻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的。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战略转向过渡时期后,工业化成为中国赶超发展模式的基本战略。中国后发现代化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只能在国内获得和积聚。因此,有学者指出,中国工业化的经济战略安排,需要从农村获取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人民公社体制,既有利于国家汲取资源,又配合了计划经济的体制需要④陆学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与农村现代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2页。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56页。。与此相类似,有的学者从组织效率的角度分析公社体制形成的原因。他们认为,资源和效率是人民公社体制形成的两个主要动机⑤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第88页。,人民公社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对组织效率的考虑和逻辑推理的结果⑥李培林、王春光:《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乡镇企业社会交换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5页。。

工业化资源汲取的需要和组织效率的提高,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括和总结,问题是为何人民公社在中国能够推行得如此顺利,又能维持20多年的时间?因此,有的学者不满足于静态制度层面的分析,侧重从历时态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寻找公社体制形成的深层原因。薄一波主要从人民公社出现的历史必然性上寻找原因,他认为,50年代合作化后期,为响应中央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单产的需要,全国各地出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包括开荒,农田、灌溉系统兴修和改造),引发了农村基层体制的深刻变革。这样,经济关系就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之间扩展到村与村、乡与乡、区与区,甚至县与县之间,因此,党能采取的办法,只有“从调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和调整行政区划方面打主意”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728页。。有学者则在对比苏联和中国农村集体化的基础上,道出了为何中国一盘散沙式的小农户反而比有着悠久历史的苏联村社农民,更容易走上集体化道路的原因。人民公社之所以能自上而下“布置”下来,原因之一是中国取消农会后,国家面对的是大量的小农户,这样就消除了一个潜在的谈判对手。原因之二是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不断膨胀和一元化模式,使得任何可能制衡大共同体的自治机制都不存在②秦晖:《公社之谜:农村集体化的再认识》,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0—313页。。

2.结构特性

人民公社体制,是1958年到1982年中国农村实行的一种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它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是其基本操略和准则。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结合,劳武相结合,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③胡锡奎:《论人民公社的必然性和优越性》,《人民日报》1960年1月17日。,是其结构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学界争论不大。但是,公社体制促成了何种新的社会结构?呈现了怎样的权力格局和关系?造成了怎样的社会变迁?学界在这些方面展开了更为具体、深刻的探讨。

第一,新的社会结构

在此问题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强国家,弱社会或社区国家化。这是学界流行的主流观点,只是不同学者在表述、研究方法上有所侧重而已。有学者通过对珠江三角洲一个乡级社区的人类学调查,提出国家行政力量的不断向下延伸,使得社区成为“细胞化”社会控制单位,新的政治精英阶层成为“行政细胞”的“管家”,造成社区国家化的结局④Helen F.Siu,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p.145.。有学者以社会学的视角,通过考察公社时期基层政权的属性、社会资源的控制权、社会力量的布局和活动空间等方面,提出了总体性社会结构的强国家、弱社会特征⑤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第1卷。。有学者从政治学的结构功能分析出发,提出人民公社之所以出现“迟滞性稳定”的格局,原因在于公社体制以政治功能包容行政功能,以行政决策取代经济与社会决策。这种全能型的控制,导致农村社会生活一体化,经济生活行政化,政治生活党务化,精神文化生活一统化⑥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一项因素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另外,有学者指出了公社时期“社区政权化、社会国家化”的“国家社会”特征⑦谢志岿:《论人民公社体制的组织意义》,《学术界》1999年第6期。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7页。。有学者提出了公社体制“均质同构”的结构特性⑧陆学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与农村现代化》,第72页。。

国家与村落的互动。与上述单向度强调国家权力深入对农村社会造成影响的研究视角不同,有学者通过对浙北农村的人类学考察,从国家与村落互动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公社体制构建与村落传统两者之间的碰撞、冲突、融合、转化和消长关系。尤为突出的是,通过研究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认为它是新的制度设计与村落传统相结合的制度模式,生产队的区划结构也与传统农村的居住结构空间上相吻合⑨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绪论。。

“蜂窝状”地方社会结构。与公社体制研究自上而下的考察立场相反,许多中外学者转换视角,从地方社会、基层干部和农民行为诸方面,探究公社体制的另类面相和景况,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和框架。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农业集体化的实践,认为学界流行的国家强化对乡村社会控制的观点,只是集体化的表面现象。实际上,这种表面控制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村庄政治文化、以及没有摧毁地方上牢固的关系网络,从而使得政治文化、国家控制和地方关系网络三者高度同一化,地方干部控制是其实质内容①〔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73页。。美国有学者认为,公社系统是一个“蜂窝状”结构,每一个公社都像一个高度地方化、自给自足的、有独立结构的蜂窝,是一种典型的封闭式社区。在这个封闭的社区内,存在着一个个封闭的权力圈和既得利益者,他们宣扬革命话语,维护现状,阻止中央政府权力的有效渗透和控制②V.Shue,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p.130—131.。美国有学者通过研究剩余农产品的支配权,发现在国家、生产队和农民之间,农民对地方干部有一种制度性的依附关系。这种地方干部和农民之间的庇护——依附关系,目的不是寻求双方风险的最小化而是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掌权者有意编织这种庇护关系网,抵制国家政策的行动一般采取非正式的形式来捍卫个人利益③J.C.Oi,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pp.9-229.。出现这种局面,原因在于革命没有成功整合中国农村社会进入现代国家,大量前现代成分在基层政治经济结构中存在,公社时期尤为强化和突出④J.C.Oi,“The Fate of the Collective after the Commune.”In D.Davis and E.F.Vogel.Eds,Chinese Society on the Eve of Tiananme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p.189.。

在此问题上,国内学者虽没有提出系统化的理论,但也发现公社体制下的农村社会并不只是国家权力深入的被动产物,中国农村文化传统作为天然的纽带,已植根于农民的社会性格之中,积淀于农民的血脉中,它对农村社会结构的重构仍有深刻的影响。有学者就指出,公社体制虽改变了农村社会家族共同体的组织形式,但并没有从物质上改变它的其他特性⑤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页。。有学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发现公社体制由于缺乏对小农文化的了解,导致乡土社区生产力没有根本变化,政治最终不得不向文化妥协的结局⑥庄孔韶:《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农民社会的认识之一》,庄孔韶等著:《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7—418页。。有学者通过研究山东省的房产和宅基地实践也发现,公社时期虽然国家力量对乡村财产关系的改造和“规划”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在面对房产和宅基地的分配时,“无所不能”的国家力量遭到了农民传统观念的抵御⑦张佩国:《乡村纠纷中的国家法、民间法与村规民约——山东郜县的房产和宅基地纠纷》,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1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所有这些研究,都提示我们,必须把国家的外在控制放在农村社会的具体历史场景中进行分析,才能多层面、立体地呈现公社体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实质所在。

为改变国家权力深入单向度的研究框架,有学者从农村社会、农民视野来理解和思考国家权力深入问题。有学者在研究公社体制时,注意探究农民“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研究它对上级政策和制度的改变、修正和消解作用⑧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绪论。。有学者在研究方法上改变过去“从政府角度来看人民公社”的立场,采用“从农民角度看人民公社”的视角,重点研究了公社体制下的“农民反行为”问题。他通过考察公社体制下的“猫腻”现象(如怠工、压产、偷拿、瞒产私分、扩大自留地等),发现人民公社制度虽维持了表面形式,内涵却已完全改变,可以说被农民“形式化”了。农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迫使国家撤退,修改了原有制度,并导致了集体经济制度的变迁⑨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高王凌:《从农民行为看人民公社》,《南方周末》2006年3月9日。。

第二,权力格局和关系

在这方面,学界主要从权力格局构成、基层政权属性、极端集体财产权等政治、社会和经济三个层面,来考察权力运行的特点和机制。

双边关系与超经济强制。有学者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认为公社体制下党政权力不仅仅停留在汲取资源剩余上,还囊括了经济管理权和分配权①〔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第194页。。有学者提出公社体制与原来乡在权力运作上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政权直接从事生产的管理②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56页。。这样,国家权力就史无前例地触向了农村生产、交易和分配等方面,成为所有经济要素(土地、劳力和资本)的第一位决策者、支配者和收益者③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夏季卷。。传统的自治体制被彻底摧毁,国家行政权力冲击甚至取代了传统的社会控制手段,党组织不断扩大、下沉。这种超经济强制的权力控制,造成了国家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经济组织的重合④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第98页。,使得以前的国家、士绅和地主、农民的三角关系被新的国家政权与农民的双边关系所取代⑤〔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第173页。。

政权经营。与上述强调国家权力深入深刻影响农村社会的视角相反,一些学者发现,公社体制下基层政权队伍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也有自身的利益动机考量。他们通过比较公社体制与后公社体制背景下基层政权队伍行为操略的变化,认为人民公社是一个典型的“政权经营者”。只不过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政权“谋利型”行为相比,公社体制下“政权经营”的重心还没有转到经营方面,只是一种“代理型政权经营者”(“代”国家经营)。也就是说,这种经营,是以其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为前提的,在此前提下,他们有管理、组织和参加自己辖区经济活动的权力⑥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是集体经济的直接监管者⑦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夏季卷。。这种经营和监管虽然在效率上超过了以往的基层政权,但并没有摆脱国家经济模式的固有弊端,即半官僚化的国家代理人利用职权来为自己盈利⑧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极端集体财产权。对公社体制经济财产权的性质,有些学者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考察。有学者认为,公社极端集体财产权的体现,在公社对土地、机械、工具和牲畜等资料的所有和控制⑨J.C.Oi,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p.156.。有学者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了公社经济发展战略的“外生性”和微观经营制度自主性不足的问题,认为公社体制激励结构的严重缺陷,在于农民“退社自由权利的剥夺”○10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29—46页。。这种既没有“退出权”,也没有“喊叫权”的公社农民,不可能对集体忠诚○11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第8期。。因为,这种集体经济属于一种“运动型经济”,种什么、怎么种、要达到多少产量都是上边规定和下达的。在这种形式的经济中,仪式过程及其象征意义超过了实用性的考虑○12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68—369页。,公社——大队——小队是其推行的规定路线,开会、传达、贯彻、研究、部署,是其经济工作的基本流程○13谢淑娟:《论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村庄经济——以解读〈通知〉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这种产权残缺的集体经济制度,使得国家在这种体制中,从乡村的经济资源收入和投入之间存在着倒挂的现象○14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夏季卷。。

第三,社会变迁

公社体制对当代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深刻的影响,不同学者回答是不一样的。代表性观点有两种,即发展迟缓论和“循环陷阱”超越论。有些学者通过考察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认为虽然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现了家庭社会化的目标,但在如何解决劳动力多人口少的户和劳动力少人口多的户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原来收入比较多的社和收入比较少的社之间的矛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张①林蕴晖:《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1—362页。。在社会实践上,造成了“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②邓智旺:《简论人民公社初期的分配制度》,《二十一世纪》(香港)网络版2004年第32期。的状况,对国家合法性形成一种潜在的威胁,而且这种社会体制的介入和强提取,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过密化”的倾向,只会造成农村资源的匮乏和发展的迟缓。

与此相反,有的学者从现代化立场和中国历史长时段演进规律出发,提出公社体制使当代中国历史发展摆脱了“循环的陷阱”。有的学者指出,公社体制的构建避免了土改后中国重走小农经济的发展道路,通过制度创新和社会动员,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均衡,为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创造了条件③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第4页。。有的学者从80年代农村繁荣和发展的历史来反思公社体制的绩效。他认为,公社集体化改变了农村生产方式,提高了农民生产协作的能力,增强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能力。中国农村“如果退回到五十年代以前的经济组织,会面临比以前更大的问题”④〔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第445页。。有的学者从中国乡村现代化的视角,总结了公社体制在为工业化提供最大农业支撑,规模化、合作化优越于小农经营的特点,以及农村公共物品集中制度的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和贡献⑤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当代中国史研究》200l年第3期。。

3.运作机制和方式

在公社体制运作机制和方式研究上,学界主要从国家与社会关系上进行考察,方法上,有横向结构性分析与纵向层面考察两个层面。

横向结构性分析。很多学者从公社前后的党政权力体系、乡村社会关系和公社控制手段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黄宗智提出,伴随计划经济取代小农经济,国家政权机构发生了转化,党政机构具有绝对的权力,它控制着每家每户经济的抉择⑥〔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第193页。。控制社员的经济生活,是控制社员的基础。这种政治对经济的干预体现在,以政治目标代替经济目标,以政治激励代替经济激励,以政治运动解决现实中的“经济人”问题⑦宋圭武:《公社制度与中国乡村的未来》,智识学术网http://www.zisi.net.。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是靠革命、政治来巩固和延存公社体制。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社会自组织系统和社会中间组织缺乏基础,以及国家政治的仪式化运作(灌输一套思想体系,推行一套行为方式,教会一套革命话语,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这样,乡土社会原有的生活逻辑和文化景观被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仪式对传统宗族和社区仪式的替代,革命意识形态和运动话语对地方性知识的替代,领袖崇拜对神灵、帝王崇拜的替代⑧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第376—377页。。

纵向层面考察。公社体制对乡村社会的改造和重构,是通过公社——大队——生产队三个层级进行的。公社主要承担政权职能,生产大队既管行政又管生产,生产队主要承担生产和分配职能。这种以基层政权为中心的组织化过程,是一个生产、动员和管理的组织化过程⑨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页。。生产大队有完成国家下达的行政指令和生产计划的任务,它是最有效率,对农民控制最严密的村政组织。一方面,它继承了过去村落共同体社会的传统控制手段,即在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中由社会舆论和无形社会压力所构成的非正式控制手段;另一方面,它获得了单位社会新赋予的强大控制手段。也就是消除了传统社区中的社区领袖和民间精英○10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但是,反讽的是,这种改造和重构也使得国家力量和国家形象在乡村的生活世界中展示出双重的国家悖论:一方面,国家权力整合、深入农村社会是通过摧毁乡土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意义系统而建构起来的,它并没有建立起新的具有整合性的可以替代原有结构和意义的体系,以使社会达到秩序与和谐的预期结果。另一方面,在此进程中,国家自身也常常陷入传统的象征和意义的丛林,即国家亦使用象征的、仪式的内容与形式来建构自身的权力结构与意义系统①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第380页。。

二、已有研究的评论,深化研究的管见

如上所述,围绕人民公社体制,学界在形成原因、新的社会结构、权力格局和关系、社会变迁、运作机制和方式等方面,从各自学科立场出发,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宏观、微观层面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和理论。下面笔者先对这些研究框架和理论进行相关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深化人民公社体制研究的管见。

1.对相关研究的评论

在公社体制形成原因研究上,很多学者是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发展战略,从资源汲取和组织效率层面进行考察的。这种视角看到了公社体制构建与工业化发展的关联,但对公社体制形成的深层历史原因,以及农民社会心理揭示不够。在方法上,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各种政策、法规的排列和解释上。可贵的是,秦晖注意到了中、苏集体化形成社会基础的差异问题,但他提出的中国农村社会自组织和农民自主性缺乏问题,还需要众多的实证研究来加以证实或证伪。

新的社会结构研究上,有来自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出现的观点最多,分歧也最大。萧风霞的“行政细胞化”理论,孙立平的“强国家,弱社会”理论,吴毅的“全能型”控制观点,王铭铭的“社区国家化”理论,谢志岿的“国家社会”观点等,都注意到了国家权力深入对农村社会结构造成的深刻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公社前后社会结构的不同和差异。但从根本上看,这些研究有权力深入单向度考察的痕迹,很多观点和理论是宏观抽象、结构功能推演的结果,缺乏历时态动态性的分析以及区域实证研究的学术支撑。对人民公社是否具有同一性?制度与实践是否存在背离?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在理论预设上,这种分析的背后逻辑是计划与市场的二元对立理论。

张乐天的《人民公社制度研究》是研究公社体制的力作。他采用社会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利用大量笔记、账本和口述资料,揭示了公社体制与村落传统之间的碰撞、冲突、融合、转化与消长的关系。但是,他在运用国家与社会互动研究视角时,不断强化冲击——反映模式的作用。实际上,这种互动关系的揭示,是在强调国家权力作用的语境下实现的,在不自觉中仍把国家视为权力的源头,把国家权力更多地看成是与一种特定的领域即政治领域的决策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把社会或村庄看成是对外来权力的冲击作出反应的产物②杨俊凯:《治理、摆平与抗争——湖北省陈村水事官司的故事》,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1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有学者另辟路径,重视公社体制下地方社会关系网络、利益结构、庇护关系和农民文化的作用和体现。他们的理论和观点,提供了一幅不同于国家政权建设的另类景观,促使我们留意,即使是公社体制农村社会、农民行为也并不总是铁板一块的,这当中有关系网络、利益庇护和反国家行为。不足之处在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的研究带有严重的意识形态偏向。许惠文的“蜂窝状”理论,总结了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特点,但它在中国是否具有普适性?“蜂窝状”社区是否具有同一性?都有待个案实证研究的检验。戴慕珍的研究关注了地方社会制度性依附关系和前现代成分对农村基层政治经济的影响问题,但干部和农民之间的庇护——依附关系存在何种张力?这种依附关系与国家权力又有怎样的辩证关系?都需要作出更具深度的研究。高王凌考察农民“反行为”的研究框架,目的在解构单向度国家权力深入的研究视角。但农民“反行为”是否具有普遍性?“从农民角度看人民公社”的分析视角是否一定与“从政府角度来看人民公社”的视角相斥?这两者之间到底存有怎样的关系?实际上,他的研究在强调地方社会传统、文化作用的同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自晚清以来就已开启的国家政权建设之路。对此问题的回避或否定,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揭示出公社体制的结构特性的。

权力格局和关系上,黄宗智、杨善华、戴慕珍、周其仁、林毅夫、郭于华等研究了公社体制下国家权力下沉的机制和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以及在此境况下,基层政权行为操略变化等问题。黄宗智从政治经济分析出发,提出了国家与农民“双向关系”取代传统“三角关系”的理论,较为深刻地揭示出权力干预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但是,国家权力是否具有同质性?全国各地实践是否具有同一面相?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杨善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的概念,有利于分辨地方基层政权行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但是此概念的得出是与后公社时期基层政权的行为属性对比而言的,有由果推因的嫌疑。林毅夫、周其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集体财产权下微观经营制度自主性不足和“退出权”缺乏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公社体制下各层级权力作用的认识。但是,经济行为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镶嵌在各种人类生活、制度和文化之中的过程,必须“把当事人的行为归位到他们的生活史中,再把他们的行为归位到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场景下的历史中”①〔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页。,才能较为全面地呈现权力运作的全景图。郭于华、谢淑娟从人类学的角度,关注社会基层权力运作的特点和实际操作路径,提出了“运动经济”的观点。但是,合法性基础的建立,必须要“从正面建立规范秩序”,必须在规范共同体中确信“规范秩序的正当性”②〔德〕哈贝马斯著,陈学明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8页。。因此,进一步要做的是考察这种“运动经济”与合法性基础建立两者之间的复杂、互动的关系。

社会变迁上,“生产迟缓”论和超越“循环陷阱”论,是学界两种主要的对立观点。分析视角的差异,导致了结论的不同。迟缓论是权力干预的角度,超越论是现代化视角,两者在某种意义和层面上都有一定的道理。需要追问的是,权力干预是否一定导致资源的匮乏和生产的迟缓?传统与现代是否不具有任何关联?因此,可能的进路应是摆脱具有价值判断意味的单向度妖魔化和浪漫化的倾向,把历时性比较和共时性分析、传统与现代的联结结合起来。因为中国现代化的国情和道路不同于西方,西方现代化的发生是在城市与乡村的联动中彼此决定、塑造和完成的,而中国是在两者的断裂和脱钩中进行的。因此,既不能片面否定国家政权建设,又不能以现代化为名把农民“他者”化,而要在两者互动关系中,寻找其发展、变化的内在理路和张力。

运作机制和方式上,黄宗智、郭于华、张静、沈延生等学者,分析了党政权力干预力、政治的仪式化运作和控制手段等问题,他们多个层面的考察,有助于呈现公社体制下权力实践的多重面相。但是,在发现“国家及政府对社会越俎代庖”,乃至“把社会当作工具而影响、阻碍个人或团体成长”③时和兴:《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和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7页。副作用的同时,还须考察权力下沉、运作过程中的矛盾、纠结和冲突,以及农村社会、农民在此进程中的对应策略。

2.深化人民公社体制研究的建议

从上述学术梳理和评论中可以发现,公社体制的研究队伍来自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他们有的采用结构功能的分析方法,概括、总结公社体制的特征;有的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探索公社体制演进的规律;有的采用参与式田野考察,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描绘农村社会和农民对公社体制的反应机制和实际思量;还有的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理路清理,揭示公社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历史渊源。

但是,在客观上人民公社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才解体,对其规律和影响的研究还要从一个更为长远的时间才能分辨清楚。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公社时期很多资料和文献保存不多,或难于找寻,因此,从总体上说,公社体制研究还处于积累、起步阶段。

第一,研究框架上,静态、共时性分析维度多,动态、历时性分析维度少。公社体制为何短时间内能遍及全国,真正原因何在?历史动机是什么?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放宽历史的视野”①黄仁宇提出,在研究历史时必须要看到,历史的背面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放宽历史的视野,需要的是追索历史的纵深。参见〔美〕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三联书店,2001年。,从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互助运动——合作化运动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中,从中外历史的对照中去寻求答案。如国家权力深入农村社会问题,土改、合作化就是一个关键时期。人民公社体制的建构,是这种历史发展逻辑的合理展开②陈益元:《建国初期中共政权建设与农村社会变迁》,《史学集刊》2005年第1期。。有国外学者提出,中国集体化的“参与式动员”不同于苏联集体化的“命令式动员”③Theda Skocpol,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Russia and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137.。杜润生也认为,把长期在俄国村社制度中生活过来的农民组织起来搞集体耕作的做法,并不适合中国当时的国情④沈志华:《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3页。。因此,虽然集体化的目的是要打破“对国家充满敌意的经济社会单位,并强迫农民穿上国家所设计的制度紧身衣”⑤〔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变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92页。。但由于各国情况的差异,走向集体化的道路肯定不同,所以,必须把中国公社体制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化道路进行比照分析。

第二,研究方法上,宏大叙事描述多,地方实证研究少。对政策、制度注释式解读多,政策、制度与实践多重互动关系揭示少。研究队伍上,虽有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但学科分野明显,缺乏多学科的交流和整合。与改革后农村研究的繁荣现状相比,人民公社体制研究有相对冷淡之状。公社解体时间不久和资料不足的客观原因,实际上并不能成为研究薄弱的说辞。近年来,张乐天从社会人类学角度对公社体制全景式的考察和层级实践的分析,高王凌运用历史人类学方法对公社时期农民“反行为”的考察,就是值得肯定的方向。我们可以不赞同他们的结论,但不能否认这种探索、创新的研究路径。还有,在资料利用上,必须突破既有束缚,把田野人类学参与考察和文献资料、档案、访谈资料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以突破宏大叙事的弊端,奠定自觉、反思性研究的基础。

第三,研究选题和内容上,要进一步创新问题意识,拓展研究空间。公社体制能够在中国存续20多年,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和质性内涵。要放宽研究视野,既从当代中国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上寻找公社体制兴衰的原因,又从历史的纵深处挖掘其存亡的理由。公社体制的规律性、内在性是什么?公社体制制度规范与实践的互动关系怎样?公社体制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战略有何辩证关系?这些都需要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整合性研究。在公社话语、动员机制、权力运作、运动发动、稳定机制、大型工程、价值观念、突发事件等诸多方面,还有广阔的研究空间。此外,公社体制为何转向后公社体制,两者之间有何承继关联?后公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乡、村、组三级组织管理体制,乡村基层政权权力结构与运作模式、干群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与公社遗产有何内在联系⑥陈益元:《后公社时期的国家权力与农村社会: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所有这些,更是现实发展对学界提出的重大课题,它关系到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和路径选择。

猜你喜欢

人民公社体制权力
城市人民公社解体特征研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人民公社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Food Fight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权力的网络
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媒介传播网络——以浙东地区为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