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词看毛泽东的井冈情结

2012-01-28汪建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凌云志黄洋界井冈山

□汪建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江西井冈山 343600)

从诗词看毛泽东的井冈情结

□汪建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江西井冈山 343600)

在毛泽东创作的六十七首诗词作品中,有三首以“井冈山”为题,又同时提及“黄洋界”。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三首作品的赏析,解读毛泽东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深刻记忆,对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执着探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深情眷恋,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浓郁情结。

毛泽东;井冈山;黄洋界;情结

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在他一生创作的六十七首诗词作品中,有三首专为井冈山而作,分别是1928年秋所作的《西江月·井冈山》和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所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诗均以“井冈山”为题,又都提到了“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这一现象在毛泽东诗词作品中绝无仅有。难道这仅仅是机缘巧合?诗如其人,诗言心志。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地吟咏井冈山,足见井冈山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感悟之深、情结之浓。

黄洋界上炮声隆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发动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秋收起义。当年10月,他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部会师,从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一个蓬勃兴旺的发展阶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仇视和恐惧。蒋介石命令湘赣军阀以10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进行“会剿”,被红军挫败。1928年7月中旬,湘赣敌军共18个团再一次进犯井冈山根据地。当时红四军军委及边界特委均主张在井冈山坚持斗争,但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等人,机械推行湖南省委的“左”倾冒险路线,附和二十九团中一些人欲回家乡的情绪,指令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分兵向湖南冒进,冒险与敌硬拼,结果遭致“八月失败”。毛泽东当时正在永新附近指挥三十一团围攻敌人,闻讯后便命其第一营的两个连,迅速从永新撤回井冈山,和第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他自己亲率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到湘南迎回红军大队。

1928年8月下旬,就在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团还在湘南,毛泽东率部前往桂东迎接红军大队之际,湘赣敌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二次“会剿”。湘军吴尚的第八军调集4个团的兵力从酃县直逼黄洋界,向井冈山猛扑而来。黄洋界海拔1343米,两山相夹,中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虽然红军占据地利,但守军不足一营,毕竟敌众我寡。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动员人民群众组成赤卫队、暴动队、妇女队、少先队等配合红军作战。8月30日8点左右,湘敌开始进攻黄洋界哨口。红军凭借山险,利用竹钉阵、滚木擂石、竹篱笆障碍、数尺深的壕沟和石头筑成的射击掩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下午4点左右,敌人又开始进攻。红军战士将南昌起义部队在湘南缴获的一门迫击炮从茨坪军械所搬上了黄洋界。当时,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因受潮没有打响,第三发正好落在敌人的指挥所爆炸。炮响之后,军号齐鸣,隐蔽在各个山头背后的赤卫队员、暴动队员都向敌人开火,煤油桶里的鞭炮也噼啪作响,男女老少一起呐喊。敌人以为红军主力杀回山上,吓得魂飞魄散,连夜逃之夭夭。

毛泽东从桂东迎还大队,9月26日回到井冈山,详细了解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经过后,毛泽东欣然赋诗《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词的上阕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时敌我双方的态势。“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单刀直入,立即展现了战火纷飞的现场。毛泽东在“旌旗”、“鼓角”之前分别冠以“山下”、“山头”,点明这是一场山地保卫战。过去有一种解释,认为“山下”指敌方,“山头”指我方。据臧克家回忆,1960年前后听袁水拍传达毛泽东亲自回答所作的记录说:“‘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二句中,‘在望’与‘相闻’均指我方。”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口头答复外国文书籍出版局《毛主席诗词》英译者说:“‘旌旗’和‘鼓角’都是指我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旌旗在望’,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1]P31“敌军围困万千重”反映出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当时井冈山根据地处在周围白色政权的包围圈之中。“我自岿然不动”,根据地军民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屹如泰山的英雄风貌跃然而出。

词的下阕则进一步指出了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也属纪实性描写,并非一般形容,更非虚构夸张。“壁垒”指严密牢固的工事。“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庄重雄浑,又韵味深长。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期,毛泽东就指出:“巩固此根据地方法: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第三、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2]P53-54“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渲染那门迫击炮退敌的戏剧性情节。“敌军宵遁”与“敌军围困万千重”形成鲜明对照。毛泽东没有过多描写黄洋界保卫战的具体经过,却以战斗的结局收尾,节省了许多笔墨。

《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中,留下来的记录井冈山斗争的一系列史诗性的篇章之一。正是这首诗使黄洋界名扬天下。

毛泽东这首词描写的是黄洋界保卫战,为什么不以“黄洋界”为题,而舍小取大,以“井冈山”为题呢?客观地说,黄洋界保卫战就其战役规模、持续时间、激烈程度、战略战术而言,都并不出类拔萃,有一炮击中敌指挥所而致使敌方判断失误的偶然因素,甚至采用了冷兵器时代的“土阵法”,但是毛泽东对其却格外高看一眼。对照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对这次战斗的评价,一切疑问自然烟消云散:“八月三十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趁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八月三十日井冈山一战,湘敌始退往酃县。”黄洋界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退敌成功,而是保卫了井冈山,保卫了根据地,捍卫了毛泽东苦苦探索的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革命道路。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在十分危急的关头,毛泽东讲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吸取中国历代农民领袖和“山大王”割据的经验,提出了“上山”的思想。早在1927年6月,毛泽东针对“马日事变”后的形势,就提出:“在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3]P807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举行的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农军“上山”,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4]P1438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个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4]P143八七会议后,主持中央政治局工作的瞿秋白邀请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婉言谢绝:“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5]P20正因为有了“上山”思想,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毅然决定放弃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最终引兵井冈,实现他决意“上山”的宏图大略。

黄洋界保卫战因为保卫了毛泽东“上山”后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这是毛泽东诗赞此役的根本原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曾引起当时文化革命主将鲁迅的关注。1934年1月,冯雪峰到瑞金时,对毛泽东说,鲁迅读过他的《西江月·井冈山》等词,认为有“山大王”的气概,毛泽东听后开怀大笑。[6]P86看来鲁迅这句戏评,与毛泽东要到山上去做革命的“山大王”,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故地重来何所见

1976年6月,毛泽东在病重的时候,曾召见华国锋、王洪文、张春桥等人,作了一次重要谈话。他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跟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了老家;打进北京,总算进了紫禁城。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7]P335-336

此时的毛泽东已进入垂暮之年,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毛泽东回首往事,百感交集。他说自己“一生干了两件事”,这两件事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且都和井冈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一件事自不必说,井冈山是他求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是培养他的军事才能的最初摇篮,也是他作为别具一格的马背诗人的难忘起点。至于第二件事和井冈山的联系,或许不如第一件事那么直接明显,但也不是无迹可寻。据李银桥的回忆: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曾说:“军队不跟我走的话,我可以重新到乡下去组织游击队,重新建军……”[8]P262这段话的另一个版本是:“你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我看解放军会跟我走。”[9]P225

但无论如何,毛泽东对井冈山的深厚情感却无可辩驳。否则,毛泽东怎么会在1965年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又怎么会在重访井冈山期间浓情重墨地接连写下两首井冈山词?

1965年5月,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于5月21日从湖南长沙登车,沿着韶山、安源、三湾、宁冈和直达茨坪的公路上山,5月22日到达茨坪,在井冈山宾馆115房间一住就是七个晚上。此间,他广泛地了解了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情况,分别亲切会见了当年的老红军、烈士家属以及当地的机关干部和群众,回顾了当年根据地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看到井冈山生机勃勃的新貌,毛泽东抚今追昔,豪情满怀,奋笔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还有一首《念奴娇·井冈山》: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这两首作品是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的感怀之作,属于同时、同地、同境、同题的作品。两首作品孰先孰后是个待解之谜,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两首作品都抒发了他对井冈山的一片深情。

两首作品出语平易,时间、地点、内容、意境、情感、格调、结构甚至词语均有许多贴近或类似之处。如“千里来寻故地”与“故地重来”;“旧貌换新颜”与“多了楼台亭阁”;“高路入云端”与“飞上南天奇岳”;“风雷动”与“风雷磅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与“弹指三十八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与“独有豪情”;“谈笑凯歌还”与“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但二者比较起来,《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更有思想深度,更富有哲理旨趣。而从毛泽东同意将其公开发表来判断,他本人显然对这首词也更为中意。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这两首作品:

第一层诗意:表达对井冈山的思念深、归心切。“千里来寻故地”,“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虽生活在千里之外,却割舍不下魂牵梦绕的那份牵挂。纵然远隔千山万水,也阻挡不了故地重游的兴致。1965年5月25日,毛泽东对陪同人员深情地说:“我离开井冈山已经三十八年了。这次旧地重游,回忆起三十八年前的这段历史,心情总是非常激动的。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早想回井冈山看看,一别就是三十八年啊!我的心情和你们一样高兴激动。”[10]P222-223

第二层诗意:为井冈山发生巨变而欢欣鼓舞。当年的井冈山斗争环境险恶,生活条件艰苦,而如今却是“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多了亭台楼阁”,“江山如画”。这一切都为我们艺术地呈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果的新山水画图。当年的流血牺牲,当年的不懈探索,已经换来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蒸蒸日上,井冈山是新中国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恰恰是这种巨变,使“千里来寻故地”的“寻”字显得更具回味余地,使“旧貌换新颜”的“换”字更具有称心如意的意味。

第三层诗意:慨叹时间飞逝,往事如昨。从当年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到故地重游,已经三十八个年头,对有限的人生而言何其漫长,而对无涯的历史而言又何其短暂。“风雷动,旌旗奋”,“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井冈山对毛泽东人生的意义、对中国革命的意义不会因为时间的飞逝而消逝,反而是犹在眼前,挥之不去。这就不难理解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在黄洋界会驻足四十五分钟之久,当年的一幕幕情景历历在目。

在保存下来的一段电影资料中,有这样一个镜头:72岁的毛泽东甩掉跟随的人群,大步走向峰峦崖边,神色凝重地伫立眺望。已经没有了硝烟血腥,没有了刀光剑影,没有了强势对手,只剩下一望无际的鲜花和田野,一望无际的江山和阳光,一望无际的欢呼和拥戴,还有心灵世界一望无际的比较和缅怀。黄洋界上的堑壕已逐渐被历史的风尘淹没,那春雷一样的炮声和殊死搏斗的喊杀声融进了群山。只有当事人才可以体会,战斗是多么惨烈,革命是何等艰难。据当时随同毛泽东回井冈山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汪东兴1965年5月22日日记记载:由此不远即到达黄洋界。车子一停,主席就下车快步走向山顶。毛主席满怀豪情地指着黄洋界周围的山峦叠嶂对我们说:“这就是黄洋界!当年我们就是利用黄洋界的险要地形,经过和敌人的几次较量,把敌人赶下了山。那时为了减少伤亡,保存自己,我们在这里构筑了一些工事,给敌人很大打击。”接着主席说:“东兴同志,你去那边看看,还有没有当年工事的痕迹?”我按主席指示的方向去查看了附近的地形,回到主席身边向主席汇报说:“主席,有几个地方还依稀可以看出有当年构筑的壕沟式工事在。”[10]P216-217

第四层诗意:抒发壮心不已的凌云之志。毛泽东是“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的。“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毛泽东看来,当年那么险恶的环境都闯过来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纵然年事已高,依然满怀“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的豪情,自应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满怀雄心壮志,这一点几乎不容置疑。但是,毛泽东1965年胸怀的“凌云志”究竟是什么内容?究竟该如何理解呢?“过去的注释本对‘凌云志’大致有三种解释:一说是发动‘文革’之志,二是不屈不挠地从事人民事业的斗争之志;三说是登高之志、登山之志、重登井冈山之志。细细体味,何说为是?”[11]P490

依笔者看来,第三说似不可信。毛泽东本人说过:“(我)好久就有登井冈山的愿望,今天如愿了,又登上了井冈山。”[12]但据此来推断毛泽东的“凌云志”,似乎过于浅显。井冈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是从政治意义而言的,就山势本身的高耸险峻而言,井冈山并非首屈一指,无须立下“凌云志”来攀登井冈山之高。即便毛泽东国务繁忙,重访井冈山的想法不如常人那么易于实现,但也不至于要立下“凌云志”方能成行。

第二说似乎过于笼统。臧克家曾指出:“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以‘久有凌云志’起首的”,“这‘凌云志’使我们联系到‘秋收暴动’、第一杆红旗插上这革命的山头;使人们联想到在三座大山压顶、黑夜如磐的反动统治之下,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壮志。”[13]这种解读当然不会错,但似乎还不够确切,因为这样的“凌云志”的确“久有”,但不独和井冈山关联,在《七律·到韶山》就已有充分的表达:“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不就是不屈不挠地从事人民事业的斗争之志吗?

能否按照第一说把“凌云志”理解成发动“文革”之志呢?如果读者认真阅读《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一书,仔细回味毛泽东从北京到武汉、到长沙、到井冈山的完整过程,认真分析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前前后后的国内国际背景以及毛泽东的各种举措和心路历程,或许不难得出一个解读,即“凌云志”的确和“文革”的发动不无关系。毛泽东决心发扬井冈山的革命首创精神,不畏艰险再攀高峰,开辟一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革命的道路。他总结了自己一生做的第一件“大事”,表露了做一生中第二件“大事”的决心,发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想法已见端倪。

正如张惠仁所指出的:“要准确地揭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思想底蕴,必须把它置于20多年前那场‘文化大革命’风暴正式席卷神州大地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气候’——亦即由于毛泽东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错误地观察现实,从而又使现实的阶级斗争更加扩大化的恶性循环的政治形势之中。”[14]P393张惠仁进而认为,在诗人的内心深处,“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所要表达的是:酝酿很久了,要搞一次堪与民主革命——这个革命的结果是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岛——相提并论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亦即“文化大革命”——这个革命的结果是要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揪出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如果弄不好,无非是使中国的革命一切重来,就像当年上井冈山打游击,重新开始。[14]P395

当然,对这样一种解读也并非没有批评。陈晋就提出过异议:毛泽东“是不是有将开展‘文化大革命’视为重上井冈山,重新开拓革命‘新局面’呢?是不是认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将显示‘风雷动,旌旗奋’呢?是不是暗示‘过了黄洋界’的人,今天的‘险处不须看’了呢?是不是号召人们去上九天揽新月,下五洋捉新鳖呢?是不是鼓励人民藐视世上难事,肯去登攀,‘敢把皇帝拉下马’呢?毛泽东本人在填词时有没有这样寓意,后人不可臆测。但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风暴中,那些御用文人和幼稚的‘革命小将’,却确确凿凿,实实在在是这样领会、宣传和应用这首词的‘教育意义’的。这实实在在是千古影射诗词的悲哀”。而何联华对张惠仁似的解读更是不屑一顾,“啊噻!真叫人毛骨悚然!……连他的诗词也成了被‘揭秘’的‘靶子’!果真如此,那诗人在天之灵该是何等的‘担心’和‘苦涩’!”[15]P302-303

事实上,关于毛泽东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历史已有公论。认同“凌云志”与发动“文革”有关,决非要抹煞毛泽东诗词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就如同认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一个错误并不等于全盘否定毛泽东一生的伟大功绩一样。正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所说:“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诗人不可能游离于特定的时代之外,作品也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但这不会减弱毛泽东对井冈山的特殊情结,不会妨碍读者们对其井冈山词作的反复诵读与品味,更不会影响今天的人们对毛泽东的敬仰与缅怀。人们不会忘记,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没有庞大的随行人员,也没有警车开道的威风。一切都是那么平常和从容。只是在毛泽东离开井冈山的那天,四面八方的群众闻讯赶来,一睹领袖的风采,使井冈山空前热闹了一番。最后,毛泽东在井冈山人民热烈的欢呼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离开了井冈山。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仍让井冈山人民难以忘怀。而作为此次井冈山之行的感怀之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也将焕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1]费枝美,季世昌.毛泽东诗词新解[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谭震林.井冈山斗争的实践与毛泽东思想得发展[A].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

[6]王灿楣.毛泽东诗词与时代风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7]胡哲峰,孙彦.毛泽东谈毛泽东[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8]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9]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0]汪东兴.汪东兴日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1]蔡清富,黄辉映.毛泽东诗词大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12]马世瑞.“凌云志”新解[J].四平师院学报,1979(3).

[13]臧克家.井冈山高望世界——学习毛主席词二首的一点体会[N].光明日报,1976-01-03.

[14]吴正裕主编.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5]郭思敏主编.毛泽东诗词辨析[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To understand Mao Zedong’s Jinggangshan Complex from Poems

WANG Jian-xin
(Department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Training Development,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Jinggangshan,Jiangxi 343600,China)

Among the sixty - seven poems written by Mao Zedong,“Jinggangshan”appears in the titles of three and“Huangyangjie”is mentioned in them.By appreciating and analyzing these three poems,this paper offers an interpretation of Mao Zedong’s memory of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his inflexible pursuance to the Jinggangshan revolutionary road,his sentimental attach to Jinggangshan Revolutionary Base,and his love of the revolutionary cradle-Jinggangshan.

Mao Zedong;Jinggangshan;Huangyangjie;complex

D231

A

1674-0599(2012)02-0031-06

2011-12-02

汪建新(1964—),男,江西婺源人,博士、教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主任,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和毛泽东诗词的研究与教学。

(责任编辑:贺文赞)

猜你喜欢

凌云志黄洋界井冈山
西江月? 井冈山
再唱起年轻时候的歌
黄洋界观云海
咏竹(1)
暮春喜雨后挚友小酌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修筑过黄洋界哨口工事的铁镐
黄洋界缘何蜚声海内外
井冈山上唱井冈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