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

2012-01-28□张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张 明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上海 200433)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

□张 明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上海 20043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意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实践需要。认清本质要求、把握时代特征、遵循实践诉求,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诉求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人90年来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这一课题。胡锦涛多次强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理解读,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获得“多元”大众的了解接受和理解认同,同时将“多元”大众的实践经验不断地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是人民大众学习、接受、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从而使少数人理解掌握的理论成为被广大人民普遍信仰、接受、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并转化为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的过程。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诉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实践需要。

一、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诉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这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拥有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意蕴和诉求。

(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具体化,使理论掌握群众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P9理论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转化成物质力量,但其前提是理论必须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作为旨在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理应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人民群众学习、运用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大众化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不能被大多数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实现人的个性的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由抽象化到具体化,从一般成为特殊,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实现大众化就要立足于“人”,立足于最广泛范畴的“人”,立足于人的发展、人的需求、人的可信度、人的掌握程度、人的行动程度等等,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理论需求、实践需求和素质提升需求,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有自觉自为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所以,把握“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是建构大众化实现路径的主线。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贴近生活,为大众所掌握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与一切其它思想相区别的最根本标志。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P56马克思主义不仅以实践为基点科学地解释了世界,同时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P57广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在群众的实践中产生,而且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生命活力根植于人民群众实践的沃土之中。离开了实践,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充当人民大众争取自身解放、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武器。所以,任何正确的理论,都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但理论也必须要能够说服群众、掌握群众,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理论的巨大成就,就在于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必须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使马克思主义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指导群众新的实践,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永葆其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性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大众氛围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P104从动态考察,“大众化”蕴涵着群众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置于首位,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价值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引导人民群众追求正当合理的利益需要,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升人生境界。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平等与和谐的大众氛围中增强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由大众化的目的决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大众掌握和理解,用其感召大众的心志、凝聚大众的精神、引领大众的行为,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坚持以人为本,大众化就会偏离方向。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在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认知心理、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智慧,尊重他们的创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党的创新理论去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素质。只有如此,群众个体才能加深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群众发自内心地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才能溶化在群众的血液之中,从而自觉落实在行动上。

二、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诉求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站在时代前列,推动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总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因此“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5]P382在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时代化是灵魂,大众化是目的,时代化每前进一步,大众化就紧跟一步,只有在推进理论创新中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新内涵,马克思主义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传播与转换,凸现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诉求。

(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理论需求的渴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回答得越清楚、越透彻、越有说服力,它的作用就越大,也越易于使人们认识到理论的正确和学习的必要。”[6]

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处于不断地实现其理论自身的创新,并以开放的体系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确立了人民大众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本质、最真实、最实际的需求:人民需要的是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具有时代气息的理论;需要的是能够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不断给人民带来最真实的利益福祉的理论;需要的是能够贴近大众生存发展实际、贴近大众思想认识实际、贴近大众学习生活实际,真正说出人民心里话的理论;需要的是能够成为人民精神世界的坐标和成功实践的指南的理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亟待回答,在当前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深刻变革调整的情况下,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人们思想问题不断增多,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更具有特殊意义。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取决于其不断创新的过程,取决于百姓所关注的问题从理论上得到解答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大众需求的程度。正如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所言:“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新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7]在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仍需要回答诸如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不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人们集中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不断拓展理论宣传形式和方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低水平化,不是要降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层次,低水平的去迎合某些相对较低的思想文化素质,也不是不分层次、不看对象的搞“大呼隆”的“千篇一律”,而是要实现学术性与现实性、理论视角与实践关注相统一,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宣传的层次性与人民大众科学文化素养层次性相对应。简言之,这不仅需要理论创新,而且理论宣传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防止不分层次、不分对象的重复。

从时间层面上看,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理论需要,有的流于形式,有的分析问题不能反映本质,有的解决问题没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有的不能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有的教育形式单一没有互动,人们迫切需要情真意切,有感而发,富于哲理,引起共鸣,取得实效的宣传教育内容。理论宣传工作要在通俗化、形象化、现代化上下功夫,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拓展传播渠道,出版一系列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论刊物,推出一批读者愿看、爱看的文章和书籍,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广播电视理论宣传品牌,在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普及过程中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各展所长。另一方面,要重视现代网络技术的运用,打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的新平台,办好重点新闻网站理论频道和微博,创建一批思想理论类网站,夯实思想引领的网上阵地。此外,还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依事论理,寓教于乐,寓教于情,透彻地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努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宣传方式的多样化。

(三)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确理解、分析和传播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对普通群众进行教育,要求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尤其是素质过硬的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队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努力提升其理论修养,语言表述生动感人、深入浅出,以朴实、直白和准确的语言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保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以在实践中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并结合群众的实际问题而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假如要做这样的理论家,那就要能够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领会列宁斯大林关于殖民地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学说,并且应用了它去深刻地、科学地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找出它的发展规律,这样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理论家。”[8]P814

三、路径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诉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9]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它包含着诸多的内在诉求:关心现实问题,走进大众生活是其根本途径;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发挥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是其基础性工作;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其重要力量;理论创新是其基本前提。只有尊重上述诉求,立足于时代发展,帮助人们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认识,才能不断得到推进和发展,并最终实现其大众化的目标。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层次性推进,增强针对性

作为历史地发展着的“大众”,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传统的“大众”,呈现出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鲜明的多元存在的特点。“大众”再也不能简单地被看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几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了,“大众”的划分标准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大众”的区分越来越趋向于“小众化”。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各阶层、群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信仰都处在急剧的变革中,人们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将广大人民群众按年龄、职业、阶层、文化水平等划分成不同层次,根据不同群体的要求提供适合的宣传教育内容和采用相应的宣传教育方式,区分不同的对象设定差别化的目标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认同,形成社会共识。第一,对于广大的理论工作者来说,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紧密结合,用中国化和生活化的语言来研究、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对于政策研究部门和宣传部门来说,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造精神的基本要求,致力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政策体系并加强宣传;第三,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来说,主要使他们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并在生产和生活中切实用它来指导自身的行动,自觉地理解和正确看待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主动学、带头讲、具体做;要特别注意对广大农村基层群众的教育引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使广大基层群众多参与、认真学、自觉做;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等新兴阶层的引导教育,要组织起来,把党支部建在工作基地上,建在生活园区中,做到以党建为龙头,促进宣传教育有序化;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以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建大学生学习教育园区、课堂双向互动方式、名师示范等多种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要对东南沿海发展较快的地域、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等等,切实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程覆盖。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性融和,增强本土性

有学者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的存在。”[10]可以说,作为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必然带有脱胎于西方社会的文化痕迹。因此,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自然也具有注重分析、擅长思辨、崇尚个性和热衷对外部世界的探索等西方文化的一般特质。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具有擅长形象思维和整体统摄、推崇集体价值取向、注重理论探讨和理论研究、重视个体道德修养和不重视改造外部世界等共同特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显而易见。消融两种文化差异要求我们必须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可以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广泛的民族情感基础和文化、心理认知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更易深入人心。一是要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结合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一结合中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二是要围绕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展开,实现与中国国情、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紧密结合,并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三是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并以民族形式来表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把宣传普及的价值导向定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点上,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中国实际、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结合起来;要从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有机结合起来,适合中国大众的认知心理、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借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通过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民族风格来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力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新的时代境遇中找到最佳结合点,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使两者整合互补进而融合成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中国形态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运用,增强认同性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是实践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就要使群众运用理论,在运用中得实惠,从而自觉增强认同感。首先,回归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性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抛开神性,回归人性,撩开少数人心目中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神化、神秘面纱。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突破照本宣科、固定模式的禁锢、条条,真正还人们以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来面目,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其次,实现问题现实化、形式多样化,坚持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掌握于群众,实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与群众理论需求的有效对接,就必须具备令人信服的解释力,针对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断探索和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再次,推进马克思主义抽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运用大众常用语言、结合大众熟悉的典型事例、采取多样化形式等有效方式,与广大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有机结合,实现理论通俗化,加强对经典原著、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上重要人物的唯物、辩证解析研究,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同步转化为分析新形势、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的过程。最后,在文化传承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承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割舍不断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因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能割断历史这样一个现实的基础。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大众熟悉的话语形式,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必须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借力优秀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而成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早已融入国人的血脉,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行动力。从历史发展进程看,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不断地推进其大众化进程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进程中不断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之一就是要走进群众,走进人们的心灵。在社会实践进程中,传统文化通过历史的积累、传递和不断创新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传统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密切关联,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找到了有效的介质,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传统文化这一介质有效地实现理论与文化的融合,推动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认同,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传播,进而在文化传承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承载。

[1]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7]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N].人民日报,2011-09-22.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10]王晓云,时永松.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J].江汉论坛,2008(4).

On the Appeals of Our Times in Popularizing Marxism

ZHANG Ming
(Shanghai Campus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Shanghai,200433,China)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not only an essential implication of persisting in and developing Marxism,but also a practical need for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o clarify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to 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times and to satisfy the practical appeals are questions that must be studied and answered when we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Marxism;popularization,appeals of our times

A8

A

1674-0599(2012)02-0021-06

2012-02-15

张 明(1963—),女,浙江嵊州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国家安全战略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朱文鸿)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