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斗争与毛泽东思想的发端

2012-01-28兰荣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井冈山马克思主义革命

□兰荣杰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

井冈山斗争与毛泽东思想的发端

□兰荣杰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基于对中国社会特殊矛盾、社会结构、农村阶级的深刻分析,坚定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这一中国革命新道路,并在井冈山进行了具体的实践,这是中国革命进行独立实践探索的起点。在井冈山,毛泽东把枪杆子、农民队伍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转机。井冈山是这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的首创基地,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端之地。

井冈山;毛泽东思想;发端之地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1]P572这种农民革命战争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三者结合起来,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战争思想。这不仅是中国条件下工农联盟形式的新创造,而且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天才运用,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革命的学说充实了新的内容。在井冈山,中国共产党通过把农民—农村—职业革命家—枪杆子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革命进行独立实践探索的起点。井冈山斗争是基于对农民、农村问题的新的认识开始的。

一、对农民问题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毛泽东在革命早期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正是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农民问题,从而成为他一生中最富创造性的伟大贡献之一。

开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农民不是革命的主力军,而是一个介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中间等级”,[2]P261-262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后来通过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如果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2]P699但也只局限于把农民看作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认为两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且必然结成联盟来反对共同的敌人。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同农民结成联盟的思想,总结十月革命前后农民的具体表现,看到了农民并不是铁板一块,并深刻地指出:农民与其说需要保存私有制,不如说他需要夺取私有制主要形式之一——地主的土地,农民是最激进的拥护民主革命的力量,“无产阶级应当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这就要把农民群众联合到自己方面来,以便用强力打破专制制度的反抗”。[3]P85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农民的革命性和它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了极为深刻的分析,强调指出农民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坚强同盟军,而且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左右中国革命全局的决定性力量,中国无产阶级如果离开了农民将不能完成革命的事业。在这里,毛泽东不仅指明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而且把农民问题放在战略地位上,作为党制定革命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来认识。之所以如此,是基于毛泽东对中国农村长期的研究为前提的。不仅如此,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农民划为不同的阶层,并制定出中国革命对待不同阶层的态度和革命的政策、策略。

对农民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是马克思主义对农村革命问题认识的新阶段,尤其是对于农村、农民问题占比更大的中国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二、对农村、农民的深刻认识是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理论基础

从20世纪20年代初始,毛泽东即开始注重农村和农民问题,并将其作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一个中心课题。毛泽东关于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的思想,是基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和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逐步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4]P630在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阻碍和压迫,民族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极其微弱的。在农村,占农村人口4%左右的地主阶级,拥有50%一70%的土地,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中农,总共只有20% ~30%的土地。[5]这种情况对中国农民的政治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国农民的这一阶级地位,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因而,毛泽东得出:“除了无产阶级是最彻底的革命民主派之外,农民是最大的革命民主派。”[4]P1075他们需要一个强烈的变革现状的革命。他们只要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就能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925年毛泽东回到家乡韶山从事农民运动。经过和农民接触,发现农民不仅是个受苦的阶级,而且“非常富有战斗性”。[6]P135可见,他对农民的认识已经实现了巨大的思想升华,即不仅把农民作为被同情者,而且把农民看作革命的基本力量。1926年,毛泽东对江浙及长江流域农村进行了考察,于9月写出了《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鲜明地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7]P37为了回击国民党右派对农民运动的污蔑,1926年底,毛泽东回湖南,步行1400里,走访了五个县,做了32天调查,并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做出了“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8]P21的科学论断。

毛泽东没有照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农民问题的个别结论,而是从中国社会性质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殊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毛泽东分析了农村各个阶层,明确地提出,农民中只有“自耕农”属于小资产阶级的范围,占农村人口70%以上的贫农、半自耕农则属于农村半无产阶级,雇农是农村无产阶级。[8]P20这就在阶级划分上确立了农民的主力军地位,避免了笼统地把农民视为小资产阶级的原始认识。其次,在社会性质的分析上,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敌人,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这就决定了农民不仅是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同盟军,而且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因此,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8]P692

进一步经过全局的分析,毛泽东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真理“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8]P692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出路,并逐步形成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和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的思想。看到了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革命的最大区别是,中国革命应向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进军,不仅可以获得广大农民的援助和支持,而且具有广阔的回旋余地。

正因为这样,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中央夺取城市目标未果又令再行进攻城市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将部队带到了湘赣边界的井冈山。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是毛泽东长期重视农村思想的体现,是毛泽东建立农村根据地思想的实践结果。毛泽东的武装斗争思想,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思想。以后,他又多次深入赣南和闽西、闽南,领导建立了大片的中央苏区。在此期间,毛泽东经过多次农村调查,写下数篇有关中国社会各阶级和农民问题的文章,《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关于土地斗争中的一些问题的决定》等文章,阐明了武装斗争与农民革命运动的关系,并通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在全国反革命形势下,小块红色政权得以存在的主、客观原因,以及党的军队建设等问题,从而保证了党沿着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前进。

在井冈山,毛泽东根据中国富农经济比较弱小的情况,同时为了孤立封建地主阶级,稳定中农,使贫农免于孤立,对富农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策略。在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中,他对共产国际“消灭富农”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富农进行“无情坚决斗争”的指示进行了抵制,提出了“削弱富农”的政策。[9]并于1933年 6月指出,中国的富农与地主有分别,富农自己劳动,地主自己不劳动,所以对地主取消灭的政策,对富农则采取削弱的政策。由于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进行了长期调查研究,能够明晰地确定针对农村各个阶级的具体政策,并能够站在正确立场上,对错误路线加以抵制。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尊重农民革命的首创精神,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并不能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信念。由于小生产的限制,农民自身有诸多弱点,只有加以正确引导,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针对农民的弱点,为了使党和红军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毛泽东亲自制定并完善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1929年为古田会议写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决议中,毛泽东深刻地揭露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的方法”。[8]P85并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党的领导的第一位,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要在组织上进行建设。

三、井冈山的经验及毛泽东思想的发端

井冈山的经验主要概括为如下几点:1.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开展武装斗争,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3.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最广泛的同盟军;4.建立革命根据地,构筑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坚实基础;5.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6.建立以工农联盟为主体,包括民族资产阶级、绿林武装等中间力量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开展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的斗争几乎涉及到后来遇到的大部分问题,井冈山的经验初步涉及到理论与实践、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工农联盟与统一战线、党的领导与根据地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整体雏形。

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期痛苦的摸索,走过了坎坷不平的曲折道路,同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和倾向进行了斗争。当党克服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决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来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进行斗争时,党的某些领导人又犯了“左”倾错误。这种“左”倾错误的根本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毛泽东思想就是与党内“左”、右倾错误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井冈山之所以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端之地,就是因为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的革命实践是与“左”倾错误针锋相对斗争中初具雏形的。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到中国形式的飞跃,具有伟大的意义。毛泽东应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站在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从中国民族的特点出发,科学缜密地分析了中国历史、社会及全部革命斗争的经验和我党的丰富经验,创造出一套符合中国特点又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系统的发展。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三者结合起来,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井冈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实践,成为中国革命进行独立实践探索的起点。

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写道“毛泽东真正的创造性在于他把三样东西结合在一起:枪,农民武装和马克思主义。无论在那一方面毛泽东都不能成为先驱者,但他是把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个人。”[10]P114而井冈山就是毛泽东把这三样结合在一起的首创基地。毛泽东基于对中国社会特殊矛盾、社会结构、农村阶级的深刻分析及多年实践,坚定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这一中国革命特殊道路的思想,并在井冈山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因此,井冈山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端之地。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列宁全集:第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1933年6月14日在八县查田运动大会上的报告[N].斗争,1933-10(32期).

[6]〔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崔振生.毛泽东与中国农民问题[EB/OL].人民网,http://news.sina.com.cn/c/2003 -12 -12/16062358038.shtml.

[10]〔美〕R.特里尔.毛泽东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The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 and the Origin of Maoism

LAN Rong-jie
(Institute of Economics,Shan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Taiyuan,Shanxi 030006,China)

In Jinggangshan,based on deep analysis of specific contradictions,social structure and rural classes of China,Mao Zedong brought forward a new road for Chinese revolution,i.e.,armed independent regime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and encircling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and practiced it in Jinggangshan.This is the start of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In Jinggangshan,Mao Zedong combined arms and peasants with Marxism,bringing Chinese revolution to a historical turning point.Jinggangshan is the base for combining these three factors,being the place of origin of Maoism.

Jinggangshan;Maoism;place of origin

D231

A

1674-0599(2012)02-0027-04

2012-02-22

兰荣杰(1956—),男,山西岚县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哲学、复杂性科学、经济学。

(责任编辑:贺文赞)

猜你喜欢

井冈山马克思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井冈山上唱井冈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