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反射疗法学”教学心得

2012-01-27杨敏敏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0期
关键词:右足拇趾足趾

杨敏敏

山东万杰医学院, 淄博 255213

浅谈“反射疗法学”教学心得

杨敏敏

山东万杰医学院, 淄博 255213

反射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中华反射学是反射学的普遍原理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在继承我国传统医学精华的基础上,吸取现代科学的营养,符合中国的国情,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反射疗法是学习反射学的前提,并因其简便、有效、安全、经济等优点,奠定了足部反射法在反射疗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围绕足反射疗法的教学心得展开,采用歌诀记忆、总结记忆、归类记忆、联系记忆等方式介绍足部反射区,及连贯操作“足趾→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的手法顺序。

反射疗法;教学

反射疗法学习的关键在于掌握反射区的定位及作用。根据操作部位的不同包括:足反射疗法、小腿部反射疗法、耳反射疗法、第二掌骨全息穴位疗法等常用疗法。这些部位的反射区加起来有100个之多,在有限的时间里记住并掌握每个反射区的定位及作用,就要求一定的技巧,帮助同学快速记忆、牢固记忆。“足反射疗法”是反射疗法最主要的分支,是一种通过对双脚的经穴、反射区施以按摩手法,刺激双脚穴位,从而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下面以足反射疗法为例介绍一下我在理论与实操教学中的体会及思考:

1.掌握规律很关键:教学方法:总结、举例

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双足并拢在一起,可以看成是一个坐着的人形。

双足与人体的对应关系:

①左足与左半身相对应,右足与右足相对应。

但须注意:(特殊)由于人体神经在颈部形成“椎体交叉”,即左半身的神经与右脑相联系,右半身的神经与左脑相联系。因此右侧头部各器官的反射区在左足上,左足头部各器官的反射区在右足上。

(总结为:左右对应,头部相反)。

②头部与足趾相对应,胸部与足掌的前半部相对应,腹部与足掌的中部相对应,盆腔部与足跟相对应。

(总结为:上下对应)。

③足内侧,相当于人体的正中线,也就是人的脊椎。

(因双足并拢后,两足内侧正对人体正中线,总结为:内侧居中)。

④足外侧,相当于人体的外侧。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反射区。(总结为:外侧对外)。

⑤足背,相当于人的正面,有上颌、下颌、扁桃腺、喉、气管、食管、胸、膈等反射区。(总结为:背对正面)。

2.如何记牢反射区:教学方法:歌诀记忆、归类记忆

例如:足趾部位反射区为人体的神经中枢和颜面五官所在。包括:前额、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颈项、大脑、眼、耳反射区。

要记住这些反射区的位置又不混淆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歌诀的形式:“大脑为全拇指腹”:大脑反射区在双足底,拇指趾腹的全部。

“垂体居中额居顶”:垂体反射区在拇趾趾腹的中央;前额反射区在双足底,各个足趾的趾端。

“外叉内L鼻所占”:双足拇趾外侧为三叉神经反射区;鼻反射区在双足拇趾内侧面,自拇趾端向拇趾根部再延伸到拇指背面趾甲的根部,呈“L”形的一带状区域。

“根部外侧为小脑”:小脑及脑干反射区在双足底,拇趾趾腹根部外侧。

“根部横纹颈项居”:颈项反射区在双足底,拇趾根部横纹处。

“2、3;4、5趾眼耳”:眼反射区在双足第2趾与第3趾的底面和两个侧面;耳反射区为4、5趾的底面和两个侧面。

“中枢五官九区记”:足趾为神经中枢、颜面五官所在,共九个反射区。

接下来,歌诀记忆后加上归类记忆效果会更好:

9个反射区分三类记忆:一类:拇趾上的:大脑、小脑及脑干、垂体、三叉神经、鼻、颈项6个反射区;

二类:其余足趾上的:眼、耳2个反射区;

三类:五趾均有的:前额1个反射区。

3.如何连贯操作诸多反射区

要达到足反射疗法的有效性、安全性,除了必须符合手法操作的技术要求外,手法的连贯性也至关重要。

首先,操作的顺序,可概括为四句话:“先左后右,自上而下,先内后外、先足底后足背”。

①“先左后右”:先做左脚,再做右脚。左脚有心脾等关键脏器,心脏可测知患者的承受能力,如果轻刺激都承受不了,决定了整个手法都要从轻,以免意外发生。脾是重要的免疫脏器,若在脾反射区发现病理体征,往往提示身体的其他部位存在某种问题,再做其他反射区时就应多加留意。

②“自上而下”:先做足趾(先拇趾,再其他四个足趾),然后做足掌的前半部、中部,最后做足跟部。也就是沿解剖结构的上下顺序操作,从头部的反射区开始再到腹部,然后到盆腔部的反射区。

③“先内后外,先足底后足背”:先做足内侧,再做足外侧,最后是足背的反射区。

因为足反射疗法能促进血液循环,将脚上和全身所积存的新陈代谢废料、有害物质送到肾脏从尿液中排出,所以要多做排泄器官的反射区,以加强排泄功能,将清理出来的“垃圾”尽快排出,以免造成损害,所以除了前面四句话之外,还有一句最重要的话:“排泄三区成一片,开始结束各三遍”(“排泄三区”指:肾、输尿管、膀胱3个排泄器官)

其次,双足全部反射区的连贯操作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可如下操作:

[左足]:排泄三区(肾、输尿管、膀胱)/足心部位反射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丛)→足趾反射区(前额→大脑→垂体→小脑及脑干→颈项→三叉神经→眼→耳)→足掌反射区(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胃、胰、十二指肠→心→脾→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小肠→生殖腺位置之一)→足内侧反射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及尾骨→尿道→腹股沟→内髋→直肠肛门→内侧臀及坐骨神经→前列腺、子宫)→足外侧反射区(肩、肘、膝→外侧臀及坐骨神经→生殖腺位置之二→输卵管、输精管→外髋→下腹部)→足背反射区(鼻→上颌→下颌→扁桃腺→胸部淋巴腺/喉、气管、食管→内耳迷路→胸→肩胛骨→膈→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排泄三区。

[右足]:排泄三区(与左足相同)→足趾反射区(与左足相同)→足掌反射区(心、脾反射区不做,改为操作肝、胆反射区;胃、胰、十二指肠、小肠四个反射区与左足相同,其余不同,因此次序上应为:胃、胰、十二指肠→肝、胆囊→盲肠及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小肠→生殖腺位置之一)→足内侧反射区(与左足相同)→足外侧反射区(与左足相同)→足背反射区(与左足相同)→排泄三区(与左足相同)。

再次,临床治疗中主要针对患病系统操作,也应该按照上述原则连贯操作,以免遗漏反射区,影响操作效果。

例如:①神经系统的疾病可选择大脑、小脑及脑干、前额、三叉神经、垂体、腹腔神经丛、臀部及坐骨神经等反射区。可按下列顺序操作:前额→大脑→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腹腔神经丛→内侧臀及坐骨神经→外侧臀及坐骨神经,遵循由上到下,由内向外的顺序。

②呼吸系统的疾病可按如下顺序操作:肺及支气管→鼻→扁桃腺→喉与气管及食管→胸→膈反射区。遵循由上到下,先足底后足背的原则。

③消化系统疾病的反射区操作:[左足]:(腹腔神经丛→ 胃、胰、十二指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小肠→直肠肛门→喉、气管、食管)→[右足]:(腹腔神经丛→胃、胰、十二指肠→肝、胆囊→盲肠及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小肠→直肠肛门→喉、气管、食管)。在此遵循了先左足再右足的原则。

反射疗法正因其简便性、有效性、安全性等优点,逐渐成为卫生系统保健治疗的一大手段,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为就业提供了新的途径,是既简单又经济的方法,如果再配合足部经穴针灸和药疗,就能做到“小病不出门,大病好得快”,特别适宜在广大缺医少药的地区推广。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0.172

猜你喜欢

右足拇趾足趾
甘凤池古传少林拳
如何矫正“大脚骨”
达摩派洪拳入门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改良McBride手术联合跖骨双截骨术治疗青少年踇外翻的生物力学分析
足趾分解移植修复多手指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青年学生常速行走下足底压力分析
拇外翻,亦轻亦重?
“大拇趾”
拇外翻手术后为何大拇指不能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