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2-01-27王林
王林
宁夏银川供电局 750021
浅析电力需求侧管理
王林
宁夏银川供电局 750021
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手段;效益
前言
电力需求侧管理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逐步的到实际应用。特别是近几年面对全国电力持续紧张局面,电力需求侧管理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在我国提倡建设低碳经济社会过程中,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实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因此,要大力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合理用电。中国的电力工业必须在保持发电装机适度增长的同时,强化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概念
“需求侧管理”是从英文“demand side management”直译过来的,缩写为DSM,指在政府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下,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通过发电公司、电网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社会中介组织、产品供应商、电力用混等共同协力、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变用电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2 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标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完善我国能源开发与使用状况的现实需要。DSM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电力和电量的改变上,一方面采取措施降低电网的峰荷时段的电力需求或增加电网的低谷时段的电力需求,通过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可以减少或推迟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减少电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减少发电燃料消耗,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DSM的目标就是将有限的电力资源最有效地加以利用,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3 需求侧管理的内容
在现今需求侧管理的背景下,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效能
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用户使用高效用电设备及改变用电习惯,在获得同样用电效果的情况下减少电力需求和电能消耗。如:现在正在逐步普及的居民用电阶梯电价、使用推广能效标识3级以上的家用电器等方法。
3.2 负荷管理
负荷管理又可称为负荷整形。通过技术、经济措施及必要的行政引导激励用户调整其负荷曲线形状,有效降低电力峰荷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率,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益和供电可靠性。其包括三种类型:削峰、填谷、移峰填谷。如:在电价上实行按照峰、谷时段采用不同电价的方法。
3.3 能源的替代、余能回收及新能源发电
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如果用户采取其他能源比电能效益更好的话,则更换或使用其它能源形式,此举也在一定范围内减少了电能的使用和需求。
用户通过余能回收利用和发电减少从电力系统取用的电力和电能,其多余电能还可通过关口输送到电网。此项技术可在炼油、铁合金冶炼、化工企业中应用。
用户处于可靠、经济并基于能源阶梯形和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考虑,装有各种新能源发电装置。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4 我国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电力需求侧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拉大峰谷电价,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采用冰蓄冷空调,蓄热式电锅炉等。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据统计,2009年全国有19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4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800万千瓦,节电90亿千瓦时。2004年24个省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30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000万千瓦,节电170亿千瓦时。2005年20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5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200万千瓦,节电280亿千瓦时。
5 当前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所应采取的手段
虽然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始较晚,在管理理念上还有待于提高,并应采取多种实施手段予以开展。
5.1 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指的是针对具体的管理对象,以及市场工艺和生活习惯的用电特点,采用当前技术成熟的先进节电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相适应的设备来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或改变用电方式。
5.2 经济手段
DSM的经济手段是指各种电价、直接经济激励和需求侧竞价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刺激和鼓励用户改变消费行为和用电方式,安装并使用高效设备,较少电能消耗和电力需求。
5.3 引导手段
引导是对用户进行消费引导的一种有效、不可缺少的市场手段。相同的经济激励和同样的效益,用户可能出现不同的反映,关键在于引导。使用户知道如何用最少资金获得最大节能效果,最重要的是在使用电能的全过程中自觉挖掘节电潜能。
5.4 行政手段
需求侧管理的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通过法律、标准、政策、制度等规范电力消费和市场行为,推动节能增效、避免浪费,保护环境的管理活动。
6 结束语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用电效率。电力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无论是电力紧缺还是电力过剩时期,都应该从长远意义上节约资源的角度坚持做好需求侧管理工作。我国终端节电潜力巨大,需求侧管理大有可为。有预测表明,如果实施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到2020年,我国可减少电力装机1亿千瓦左右,超过5个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同时还可以节约8000~10000亿元的电力投资,不仅能大大化解资源、环境和投资压力,而且还将带来巨大的节电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在政府、发电公司、电网公司和用电客户的共同参与下,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会使有限的电力能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电力需求侧管理实用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需求方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