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价值观变迁下的当代中国体育发展之路
2012-01-27何敏学
姜 勇,何敏学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体育价值观变迁下的当代中国体育发展之路
姜 勇,何敏学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以价值观作为研究视角,发现价值观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体育发展中出现的羁绊,究其原因是新价值观与旧价值观指导下的体育行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透过体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从中探寻价值观内在的生命力----人文精神,揭示体育中现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倡导在人文精神引领下的,以现代体育多元价值观的视野,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具体的对策。
价值观;体育价值;人文精神;体育发展
回顾历史,体育价值观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体育的发展之路。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利益的调整和布局对人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多元化的价值趋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态势,中国体育的发展要注入时代内涵,重新思考体育的价值导向[1]。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0年"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的讲话中指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在相当程度上还研究不透彻,认识不清晰,措施不到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体育领域均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新历史条件下体育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新特点、新定位[2]。”21世纪,中国背负08奥运的辉煌,面对纷繁多彩的体育价值,人们再次强烈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重塑体育核心价值观。
1 我国体育价值观的历史流变
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3]。新价值观会不断挑战传统价值观,其冲突的结果,总的看来是传统价值观被新价值观的逐渐替代。体育是人类的一种价值实践,体育价值观是人类价值观在体育方面的具体化。作为价值观的固有属性,体育价值观的变化同样是体育浸于社会中改革的前提,又是体育浸于社会中改革的必然结果。
由于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体育价值判断标准的不同,体育价值观曾出现过4种有时代性、代表性的价值取向[4]:
第一是锦标主义,即体育竞技价值观。在我国《体育词典》中,竞技体育是指在人体能够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的范围内,达到体育对人的生物性的改善效果。然而,现实中的“竞技”二字内涵却非如此单一。由于竞技体育具有高度的观赏性、竞争的激烈性以及广泛的国际性等独有特点,不仅受到群众喜爱,也成为政治和经济利益寻求的工具。面对政治、经济、社会多方位的压力,竞技体育已经不堪受重。在这种情况下,当部分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在科技的支撑下突飞猛进时,其辉煌成果的背后,却隐藏着着对人体的摧残及人性的扭曲。这其实是异化了的竞技体育价值观。
第二是国家体育主义,即国家体育价值观。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特定的背景下,国家的体育价值选择总是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如建国初期,中国体育价值的选择就以"苏联模式"为指导,为的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巩固国家政权、提升国际威望。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在经济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国家体育价值选择的重心调整为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人信心。在这两个时期,国家通过在一系列的国际竞技比赛中获取奖牌来展示本国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形象,国家体育价值突出体现的是金牌观。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提出了新的奥运口号,“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成为国家体育价值的新理念。
第三是体育商业主义,即体育经济价值观。体育虽然有着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但仍是包含在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也被逐渐发掘出来。尤其是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努力把体育产业培养成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的提出,把我国的体育事业进一步推到了经济的大舞台上。加之受益于我国体育事业高速发展,体育经济产业迅速膨胀。体育在商业活动中被极力推崇,一方面是群众体育消费需求的迅速增加,体育消费市场初具规模,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却是功利体育游离于市场规律外,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屡漩湍流,风暴洗礼。如此,体育的商业价值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成为一个主要的体育价值取向。
第四是体育人文主义,即体育本位价值观。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当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人才能在实践上,按照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5]。”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存在决定了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人的自然本性而言,体育是人的自然化的过程;就人的社会本性而言,体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当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而言,体育是促进人的个性、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这就是体育本位价值观的本质阐述。
纵观体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不同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时代的重叠性,失去人文精神的体育价值观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最终结果必然是遗弃;体育价值的终点即是人文精神的回归,崇尚人文精神的体育价值观才是永恒的,才是解决体育矛盾问题的思想指引,才能够真正促进体育的发展。
2 人文精神引领下的现代体育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
2.1人文精神的实质
人文两字摘录于人文主义(Humanism)一词。它强调对人的尊重、人格的独立等。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它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精神动力,能驱使人们去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自由奔放的情感和富于想象力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它是某种在使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以及所有能给予人文关怀的思想[6]。
2.2体育的人文精神
体育的人文精神秉承了人文精神的一般意义,即始终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尊重人的个性需求与选择,实施对人的终极关怀。体育的人文精神还有其独特的内涵:追求体育、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发展;追求人在体智、心理、道德三者全面发展;追求在竞争中提升人类的生存能力、实现人类友好关系;追求人类在体育活动中享受身心的完全自由感,激发创造力;追求体育成为维护人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最有益的方式[7]。在体育----人----社会的多维关系中,体育人文精神突出的是体育主体不断解决其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精神和道德的完善。在这个完善的过程中,“与时俱进”是体育人文精神遵循的一个普遍定律,它将竞争、公平、协作、育人等体育精神内涵融合到自身的发展机制中,融合于政治、文化、经济等的实际发展中,并互为影响[8]。
2.3体育人文精神影响下的价值观多元化趋势
2.3.1 竞技体育的价值观内涵的丰富。奥林匹克运动是竞技体育的集中体现者,其中的竞争观念、规则观念、民主观念、开放的观念、民族观念、协同观念以及主体精神恰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方面。季羡林、吴良镛等150余位专家曾对"人文奥运"的内涵给予准确而生动的阐述:人文奥运会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就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实现人类文化现象的广泛传播,促进各国围绕人文精神进行文化交流;就是通过人人参与,展现全体人民的健康体魄,良好心态,文明言行,塑造国家形象,政府形象,民众形象。
2.3.2 人性多元化的尊重。生理方面。人的体质不同,运动天赋不同,年龄不同,在生理上对体育的内在需求也会不同,这是人类对体育需求影响的客观因素,也是制约人类体育运动极限的重要原因。当人类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同时,必须要遵循人体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对人体将是破坏性的。生理属性是人类对体育运动多元化需求的重要内在原因。
心理层面。每个人参与体育的目的不同,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也不会有所不同,有的人把体育作为一种调节身心的娱乐方式,有的人又把体育当作意志磨练、自我提高的途径,还有人将体育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多样的、有层次的。同样,人们在心理层面上对体育运动的需要也是多元的。
社会层面。社会群体可能具体到以家庭为单位,也可能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他们在体育参与中的价值定位不同,对体育的诉求也就不会有不同的声音。
2.3.3 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无论是在生理、心理、还是社会层面上,人们对体育需求的多元化体现的是人性的自由,无视这种需求,必然会造成人性的不羁或压抑,使得体育异化为放荡或奴役人性的事物。体育人文精神对体育价值多元趋势的引导其实质即通过体育实现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3 目前中国体育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2008年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雄踞榜首。国人沸腾的背后,却无法遮挡中国体育面临的一系列现实纠结。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0年“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体育的长足进步和辉煌成就,不应该阻止我们全面、冷静地总结中国体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而应该更加冷静地审视中国体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2]。”
在群众体育领域,我国体育设施总体数量不足,人均体育场地和体育消费较发达国家而言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上;现有体育设施利用率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仅为28.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群众体育仍然是体育事业的基础性薄弱环节,其矛盾突出表现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有限的社会体育资源的不足。
在竞技体育领域,奥运会金牌榜上的辉煌仍掩饰不了我国体育综合竞争力明显低于世界体育强国的窘况。运动项目的发展严重失衡,游泳、田径等基础大项相对薄弱;而以足球为代表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集体球类项目仍在低水平上徘徊,无所建树。另外,运动员文化教育、退役安置和伤残保障等长远性、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全面、系统解决;体育产业总体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服务、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市场配置体育资源作用低效;体育道德与行业作风建设形势不容乐观。
4 人文精神主导,多元价值观下的体育发展之路
4.1举国体制下,金牌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4.1.1 转变思路,合理项目布局。首先要转变思路。所谓金牌的质量,不单指项目成绩的水平高低,一枚受群众高度关注、社会影响面大的金牌的含金量当然要高。大力发展社会影响广泛的"三大球"及其他单项竞技项目;在巩固优势项目的前提下,积极挖掘潜优势项目;重点扶持田径、游泳等奥运会核心项目,对奥运竞赛项目统筹合理布局。
4.1.2 深化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国已成立28个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形成了国家竞技体育项目独立发展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我们还要继续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即:专业化上“一条龙”,在精细化上出标准,坚持创新驱动,不断丰富完善,注入鲜活元素,担当“领头羊”、“排头兵”,带领全国竞技体育科学管理水平的提升[9]。
4.1.3 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单项协会作用。单项体育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体育社团机构。其经营性与公益性的双重性质,要求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两方面都要兼顾,做到:管办分开、事(业)产(业)分开,明确责权;推进产业部分的实体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立赛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化管理和经营各种赛事;利用协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性活动,努力做到公益性和产业性促进和提高。
4.1.4 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竞赛体制。首先,改革完善全运会竞赛规程:冬夏季全运会分离举行,分别排列,并将全运会与奥运会赛制全面接轨,优化比赛项目,扩大参赛团体和人员,可以考虑华侨、华人体育代表团的参赛;其次,引导比赛趋向市场化,尤其针对奥运会夺金权重大的项目,结合社会流行特点,积极培育项目文化,打造明星运动员,开拓竞赛市场;再者,适当奖励:可从广告等收入中以一定比例奖励协会和运动员,以提高协会积极性,鼓励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最后,建立全国竞赛信息化平台,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提升竞技体育竞赛管理信息化水平。
4.1.5 优化竞技体育专业训练团队人才结构。以“刘翔模式”为研究点,实行复合型训练团队模式,建立教练复合型团队;充分发挥教练员学院的资源优势,对教练员进行专业的系统培训,重点培养年轻教练员;大力引进体育赛事经营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9]。
4.2进一步发展群众体育
北京奥运会之后,公众的金牌情节日趋淡化,运动休闲和健康体育意识不断增强,体育娱乐价值观、体育健康价值观等顺势勃发[10]。体育终究是为大众服务的,竞技体育巨大成功的成果最后也必将向群众体育回归,达到全民的同乐。这也正是体育人文精神终极目的的体现。
4.2.1 重视竞技体育的同时,将发展重点向群众体育转移。增加一些群众体育休闲的场所,完善配套设施,配备专人管理;同时体育竞技人才定期深入基层,尤其要发挥体育明星效应,深入社区,与群众互动;院校体育学者定期到群众当中开展体育常识普及,解决老百姓在日常体育锻炼中遇到的困惑;重视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的体育开展,给予政策引导、资金扶持。
4.2.2 从立法的高度上保障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从立法的高度上保障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如在新建小区中要求配套一定的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将群众体育开展纳入政绩考核,层层落实,以行政的手段监督、保障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权益。
4.2.3 政府与社会同谋体育发展。通过体制的创新,广泛地吸收社会力量来办体育,鼓励支持社会体育团体的发展,从而形成政府与社会共谋发展体育的良性机制。
4.3以“运动员”为本的文化教育、就业安置、伤残保险
4.3.1 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人文精神的终极体现就是对人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运动员就是要通过体育这一方式积累进入社会的资本,除了掌握好的运动技术外,还需有良好的文化教育。根据我国的现状,应联合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共同开展体育职业教育,特别是体育高等职业教育,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以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编制相应的教材及教学计划;安排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内容:社会指导员、健身指导员、赛事管理等;完善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各阶段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
4.3.2 积极开展退役运动员转型期培训。国家相继颁布关于加强运动员保障的文件,同时增设了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并对退役运动员就业指导工作给予资金扶持。依托现有国家政策,各地应积极开展退役运动员转型过渡期培训工作,设立运动员职业发展公益机构(如职业技能鉴定站、创业培训班等),采取资助、免费职业培训或咨询等形式,对运动员在转变就业态度、补充就业知识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可行的指导工作,对运动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4.3.3 开辟领取失业保险渠道,保障保险赔付金的发放。体育部门与劳动保障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利用现有政策制定相关条款,寻求退役运动员失业保险金领取渠道,为其退役后的生活提供保障。同时,制定有关运动员赔付金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规定,定期检查,确保运动员的权益。另外,大力培养各地方建立运动员保险分支机构,在上级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具体实施有效的保险工作。
4.3.4 加大宣传,用法律手段加强管理。向热爱和关注体育事业的社会各界开展宣传活动,创造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加强体育部门与教育、人事、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支持。最后,以《体育法》为基础,用法律的手段,为运动员的教育、就业和伤残保障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将运动员的利益保障落到实处[11]。
4.4发展体育产业,发挥市场对体育资源的配置作用
4.4.1 推广以“人文产业”为主的体育产业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的后续影响力以及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效应,积极推广“绿色产业、科技产业”,尤其是“人文产业”的体育产业发展理念,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观,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体育基础,促进和引导我国体育产业的良性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以保障我国体育产业持久、健康、快速的发展[12]。
4.4.2 强化政策导向,营造体育产业发展宽松环境。对体育产业给予优惠税收和金融政策支持,并对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优惠政策;以保障体育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和法规,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切实建立现代化的产权制度,促进体育资源的合理流动。
4.4.3 强化市场导向,加快体育产业市场开发力度。对体育产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我国体育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拓展竞赛表演市场,并赋予相关的产品服务、供应、商标和徽章等权利来调动和激发有效需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还需大力培养和扶持大型体育中小企业,鼓励做大做强;开发新的体育产业项目,如以体育促旅游,旅游又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也需我们进一步拓展体育用品市场,推广体育产业发展。
4.4.4 培育体育产业买方主体,加强体育产业人才梯队建设。一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设一定数量的既能举办比赛,又能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多类型的中小型体育场馆;二是将培育体育市场与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结合起来,通过媒体的宣传,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3];三是从我国体育市场的实际出发,通过人员岗位培训、在职进修,培养一批熟悉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体育人才;招聘引进一些非体育部门的经营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还可以通过在体育院校设立相关专业,集中培养从事体育市场经营管理的专门性人才。
4.5加强体育道德与行业作风建设
“公平竞争”是现代体育的核心价值,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之一,它通过有效的社会机制和途径辐射到社会系统中,从而作为整个社会主体的意识而存在[8]。
4.5.1 体育道德建设和体育法制建设相结合。首先,加强立法工作,对各种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如“假球”“黑哨”等不仅要进行道德制裁,还要做出明确的处罚规定。同时,完善体育方面法律的修订工作,尽快先将关系重大的体育道德行为法制化,并加大对情节恶劣、不良影响大的体育违法行为的处罚。
其次,建立健全体育法制工作责任制度,加强体育执法工作,定期开展体育系统的全体干部体育法制学习和培训,使其更加严肃、公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最后,加大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拓展体育法制宣传渠道。通过培训、咨询、讲座或体育比赛等多种方式向广大体育活动主体进行体育领域法律法规的教育,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等媒介的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对于违反《体育法》的典型案例,要敢于曝光。同时,建立健全体育法律法规咨询、援助机构,为广大体育活动主体提供需要的法律服务[14]。
4.5.2 体育道德建设和体制建设相结合。首先,完善体育道德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效应,多方位多渠道的监管体育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其次,完善体育领域的财富分配体制。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鼓励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多种分配方式。
最后,完善对体育道德行为的奖励机制。宣扬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的各层次的体育道德,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体育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宣传、表彰体育道德实践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树立榜样,发挥教育者良好的体育道德表率作用,形成舆论;建立和加强奖励体育道德行为高尚者的立法和制度。
5 结束语
体育价值的选择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每一时期的价值选择都有着时代的烙印。“与时俱进”是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弘扬的一个普遍定律,它以人性发展程度为主线,以不同层次的价值实现为结构,并将竞争、公义、教育等体育精神内涵融合到自身的发展机制中[8]目前我国体育的浮躁、功利等一系列负面问题急需人文精神理念的滋润与启迪,在尊重多元价值观的选择下,以人文精神培养人,弘扬"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新发展。
[1] 孙科,杜成革.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及其变革走向[J].体育学刊,2011(1):4.
[2] 刘鹏.直言中国体育五大矛盾[EB/OL].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0-08/09/c_12423097.htm.
[3] 王文平.对人生价值的诠释[J].科教文汇,2010(8):20.
[4] 许正林.后奥运时代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可持续发展[J].体育科研,2009(1):3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6] 陆士桢,孟登迎.人文精神与意义探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9.
[7] 齐书春.体育的人文精神与意义探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68.
[8] 宋亨国.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18-21.
[9] 骆先鸣.我国经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练员报,2011(2):40-42.
[10] 马德浩,季浏.新时期的三大改革对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1(5):16.
[11] 李晨峰.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31.
[12] 姜鹏飞.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31.
[13] 李征.我国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关联度分析[D].西南大学,2010:42.
[14] 李礼.新形势下对加强和完善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D].重庆师范大学,2011:24.
TheAnalysisofContemporaryChinaSports’DevelopmentfromtheViewofSportsValueChanges
JIANG Yong, HE Min-xue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China)
Through the value analysis, found the values change is the premis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also the result of social development. Sports cause obstacles, the reason is new values and old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ports behavior conflict. Through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sports value orientation, from which we can explore values inherent vitality----the humanistic spirit, reveals the physical reality in the contradiction of existence and problem, advocate in the humanistic spirit, to modern sports multiple values view, solve the problem that exists at present, and giv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value; sports value; humanistic spirit; sports development
2011-12-28
姜 勇(1979-),男,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1004-3624(2012)02-0006-04
G80-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