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十二五”国家科技发展目标的期望

2012-01-27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论坛 2012年2期
关键词:项为十二五下功夫

本刊编辑部

对“十二五”国家科技发展目标的期望

本刊编辑部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给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科技发展目标的8项定量指标,即到2015年,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2%,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为43人年;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排名第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研发人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12件/百人年;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8000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18%;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5%。

每项指标都有解释说明,反映科技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我看来,这8项指标大致可以分为4类,前2项为科技投入指标;第3、4、5项为科技本身的产出指标;第6、7项为科技对经济贡献的指标;第8项为科技对社会文化贡献的指标。

用这些指标来判断一个国家科技进展和水平当然有充分的学术依据和准确的统计意义,但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似乎过于深奥。社会公众更倾向于用一些简单明了的数据来做判断。比如,中国本土科学家能否获得诺贝尔奖,科技文献中有没有中国人发现的新现象、命名的新定律、新公式,技术创新上有没有中国人首创的新产品。

日本政府在21世纪之初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里,提出了“要在未来50年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多么明确、具体且立足长远,这表明了日本政府对本国科技的信心和发展科技的魄力。遗憾的是,无论是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里,还是2011年出台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里,都没有这样的发展目标。有人说,中国不应把获得诺贝尔奖作为刻意追求的目标,因为诺贝尔奖是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自然产物,但别忘了刻意追求这种目标的后面,政府必定有以人为本的科技管理思想、尊重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机制体制做保障;科研人员必定能在这种保障之下潜心研究出成果。

因此,即使到了2015年底,我国科技发展的8项指标都实现了,也不能说“十二五”期间中国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数量的实现只能表明中国是科技大国,不是科技强国。或者更准确地说,如果这五年受国家资助的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能在今后二三十年内获得一两项诺贝尔奖,如果这5年高技术领域的科学家为类似IPAD的发明物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我们再回过来说,我国“十二五”科技发展的目标才算是真正实现了。

政府在提高科研经费上下功夫,在高薪引进人才上下功夫,在追求论文数量上下功夫,不能说是不好的举措,但更大的功夫似乎应该是真正改善科研人员软环境,给大家更广阔的自由探索空间、百家争鸣氛围。科技研究不能在管理者任期内带来效益,令人失望,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是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用稳定的经费和包容的心态,支持一批痴情于科研的人长年累月、皓首穷经、不受干扰地开展研究,终究会带来属于原始创新的发现和发明。

科研人员在争取科研经费上下功夫,在聘任高薪职位上下功夫,在发表《SCI》论文上下功夫,不能说是不好的选择,但更大的功夫似乎应该是用已经到手的经费和已有的研究基础,心无旁骛地做别人没有做过的研究。专注于选定的研究目标,尊重内心的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不受一时不良的学术评价机制和学界作风的影响,在科技前沿全力跋涉,应成为一个科研人员的工作常态。

风物长应放眼量,政府管理人员对自己、对科研人员多一点耐心,对自己、对科研人员少一点急功近利的管理绩效要求;板凳要坐十年冷,科研人员对自己、对研究多一点耐心,对自己、对研究少一点急功近利的科研绩效追求,都是在为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做贡献,都是在为“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的真正实现做贡献。

(张九庆 执笔)

猜你喜欢

项为十二五下功夫
基于Python情感分析和批评隐喻的网络话语分析
——以影片《流浪地球》中美德影评为例
勾股数的新发现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道高考题的解法探究*
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
要在精准摸排上多下功夫
在建立就医新机制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