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对地勘单位改革的影响分析

2012-01-27

中国矿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股份制勘查单位

邵 毅

(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江苏 南京 210007)

2011年上半年,中央、国务院对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倒计时的攻坚阶段,包括演艺、非时政类报刊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随即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国家在上海、广东、山西、浙江、重庆五个试点省(市)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也已基本完成。然而,我国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却依然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其实,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仅仅是地勘单位进入改革攻坚的明确标志。而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拐点,经济发展的调速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地勘单位的改革形成的倒逼机制,则是地勘事业单位加快改革的无形推力。如果地勘单位再不把握此次事业单位改革的机遇,不超前、主动进行体制、战略和发展模式创新,今后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1 经济增速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地勘单位“黄金机遇期”压缩减半

适应需求的变化是一切产业和企业的存在理由,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同理,社会产业结构及其带来的需求结构变化正是地勘单位盛衰的关键。21世纪是国际经济、社会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的关键时期。尤其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既要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又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时期的变革将对各行各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地勘单位从事的是与国民经济相关度最高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能源产业,它的盛衰枯荣与社会经济对资源能源的需求直接相关,这一需求从长期来看呈倒马鞍形曲线。因此,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将直接对地勘行业盛衰产生重大影响。

1.1 20世纪后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地勘单位却进入历史上最困难时期

在20世纪90年代,重工业逐渐取代了轻工业在我国GDP中的部分份额,使得我国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但重工业化趋势没有21世纪初明显,对资源的需求明显不足,这使得社会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程度不高。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地勘行业因需求不足伴随着整个矿业市场进入了一个较长的低谷期,勘查投资明显减弱,地勘作用不断弱化,许多地勘单位为了生存纷纷转行,在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发展了工勘岩土业、贸易服务业、房地产业,而传统的勘查优势被闲置,仅以技术打工和廉价转让地质信息资料维持简单再生产,扮演着打工者的角色。想在勘查开发领域开拓发展的地勘单位由于不能参与矿业利润的分配,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又缺乏必要积累,发展非常困难;而脱离勘查传统专业优势搞多种经营的,又因人才、技术和市场等优势不足而普遍难以发展。地勘行业陷入低谷,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人员大量下岗,单位发不出工资,员工报不了药费,甚至设备、土地被贱卖。在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增速连续10年平均达到9.99%的高速发展年代里,地勘单位却陷入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与欣欣向荣的宏观经济发展呈逆向之势。这充分证明了地勘单位的荣枯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或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不强,而与经济总量以及实体经济的类型、工业化特定阶段对资源的需求直接相关。

1.2 21世纪前十年,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地勘单位在生存条件改善的同时,改革却陷于停滞,错失了又一次良机

进入21世纪后,大多数地勘单位的经营开始好转起来,事业费逐步恢复正常,公益性地质项目明显增多,手上的矿权愈来愈热,商业性勘查项目也源源不断。而此时的中国,自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旋即加入了全球第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欧美成为设计研发和销售中心,日韩及东南亚成为零部件供应中心,中国则凭借廉价要素成为以组装加工为主的制造中心,重工业化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内容。工业化、城镇化创造需求,地勘单位则创造供给。随着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资源产业由此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主要能源和资源需求在2个十年间发生重大改变,由原先的出口大于进口转变为进口大于出口,需求不足转变为供应不足,从而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在这一轮周期中不断攀升。矿产资源的升温也使勘查投资快速增加,1997年世界勘查投资仅为52亿美元,2008年达到历史性的120亿美元。以资源勘查为主业的地勘单位在资源需求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

21世纪前十年平均9.75%的经济增速与20世纪最后十年9.99%的平均增速几乎相差无几,但地勘单位状况却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010年地勘行业的职工收入已排到各产业的第十位,这再一次证明地勘单位盛衰与经济发展速度及周期无关,与资源需求呈正相关性。

1.3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发展速度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将使需求出现拐点,地勘单位窗口期明显缩短

我国的GDP预计在“十二五”末达到558191.7亿元,“十三五”末达到746986.4亿元,增速分别为7%和6%,预计“十四五”、“十五五”的速度会保持在5%左右。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减缓,是一种符合经济规律的自然回落,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紧密关联。未来十年或二十年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前三十年的产业结构变动有质的区别,前三十年的产业结构变动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内部,即“先轻后重”;而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特点是在第二产业内部的重化工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同时,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将大幅提升。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节能减排将成为主角,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引领的新兴产业将推动新材料革命,这意味着以资源、能源消耗为主,环境约束较大的产业将面临产品结构的重大改变,国家对重化工业产能扩张以及单位GDP碳排放的控制意味着资源能源需求将从高增长走向适度增长,并逐步转向平缓甚至下降。因此,“十三五”末很可能是包括铁矿石在内的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拐点,能源需求拐点也将在随后的一、两年内到来,而铁矿石需求拐点有可能在“十二五”就提前到来。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和“十三五”的前两年可能是地勘单位的最后窗口期,我国地勘行业因供给不足而催生的“快速扩张机遇期”和“需求窗口期”将大大缩短。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伴随的低水平资源需求条件下,地勘单位极有可能因有效需求不足在经历一个轮回后重新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低迷境地。虽然低迷、困难的状况与20世纪最后十年有可能相似或者不同,但地勘单位却永远不会再有21世纪前十年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因为中国完成工业化后,资源需求主要呈平稳或缓慢下降的趋势。同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绝不会再允许地勘单位“戴事业帽子”、走企业化路子。如能超前看到这一点,杜绝“小富”、“小进”的诱惑,用危机意识来催生忧患意识,用忧患意识来提升创新意识,嫁接国企改革经验,在“窗口期”的最后阶段改革创新,做强做优,则能基业长青,永葆青春。反之,则一定会被历史所淘汰。

2 摘“事业帽子”是破地勘单位改革困局的核心

我国地勘单位的改革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3年前的第一个阶段基本与国企改革同步;1993~1999年的第二个阶段实现了部分改革目标;1999年之后的改革主要是“戴事业帽子”、走企业化路子,其本质是在事业性质的框架下探索内部企业化经营。“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也将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不论是发展方式转变对地勘单位生存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地勘单位改革带来的压力,都对我国资源勘查领域的微观组织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此前的要求,地勘单位“戴事业帽子”式的改革已步入死胡同,与新的经济制度和新的发展方式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2.1 高成本时代的来临倒逼地勘单位创新发展方式,低端价值链必须向高端价值链转变

我国地勘单位在“戴事业帽子”的同时,也在走企业化路子。由于事业单位的制度障碍,地勘单位长期以来依靠廉价生产要素形成了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附加值的“低价值链”模式。技术水平低下,品牌建设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地勘单位只能依靠事业费和廉价劳动力生存,因此对创新缺乏动力。而当前,中国经济开始进入高成本时代,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给处于价值链低端、对创新不感兴趣、依赖事业费和体力附加的地勘单位带来了生存危机,事企混合运行的地勘单位面临着改革以来的最大挑战。这一挑战并不以地勘单位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情况下的一种现实。

2.2 对地勘行业改革历史的分析——“掉链”环节出在哪里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1993年,这一阶段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改革没有触及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队伍内部运行机制的渐进式改革,属于浅层次改革。1993~1999年为改革的第二阶段,客观地讲,这一阶段国家对地勘行业的改革思路、方向是正确的,即一方面成立由国家掌控的公益性地质队伍,从事公共产品的服务;一方面将大量的地勘单位从中央下放到地方,成为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地勘企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的“事企分开、公商分离”。然而,在公益性地质队伍组建、大量地勘单位属地管理的同时,地勘单位并入企业集团或改制为企业的路却没有走下去,导致属地化管理后地勘单位并没有按文件要求转企改制,而是继续“戴事业单位帽子”,甚至级别也未作改变。这一时期国家财政对地勘工作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1.17%降到0.71%,年钻探工作量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41万m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71万m,地勘单位的改革至此戛然打住。从21世纪初到现在,“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成为地勘单位改革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地勘单位在属地化管理中中断了企业化改革,不仅使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无法分体运行,也使大量的地勘单位因事业费而小富即安、小进则满,迷失了改革方向。

我国3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基本与国际接轨,矿业开发尤其是能源开发也基本与国际接轨,但作为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的初级勘查公司却未能与国际接轨,大型矿业公司的综合实力与跨国矿业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初级勘查公司的缺位,使商业性地质工作主体缺位,公商分体运行也成为一句空话。

2.3 “事业帽子”屏蔽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动力,削弱了竞争力培育机制

客观地讲,“事业帽子”还是讨人喜欢的,因为它的本质是“无偿的财政资金+高于企业的退休金+优于企业的公费医疗制度”。然而,细究地勘行业戴事业帽子的本质和得失,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2.3.1 “事业帽子”是输血而不是造血机制,小富即安、不想改革的观念与该顶帽子有关

“戴事业单位帽子,走企业化路子”的模式从政府的本意来看可能是为了鼓励地勘单位走企业化路子,政府用事业的政策资源来对其进行扶持。然而,地勘单位从地方政府财政上获得稳定的“事业费”,满足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医疗和养老保障的解决也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减轻了包袱,加之地勘市场逐步回暖也使地勘单位的经济状况不断转好。因此,有了事业费就等于有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就可以不闯或少闯市场,而不参与市场进行竞争,就减少了许多风险。地勘单位由于状况好转而对事业体制产生了依赖,不再穷则思变了,“帽子”拜物教左右、绑架了中国地勘单位的改革大业。

2.3.2 “事业帽子”阻碍资本积累,地勘单位难以做大做强

地勘单位的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虽然地勘单位因为“走企业路子”也在从事企业的市场业务,但事业是“根”,其财务制度和运行体制仅允许提供公益服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实现的利润要按照规定上缴财政。因此,事业体制下地勘单位永远无法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不可能做大做强。

2.3.3 “事业帽子”不利于地勘单位走探采一体化道路

资源勘查和矿业开发不仅具有一致的工作对象,还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资源从勘查到开发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和体系,有其固有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地勘单位走探采一体化路子,就是遵循矿产勘查开发的特点和客观规律办事。然而矿业开发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特点使地勘单位难以介入,地勘单位的事业身份很难具备较强的融资能力和多样化的融资途径,也无法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无法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更无法对接资本市场,因而根本无法实现探采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2.3.4 事业身份常常使地勘单位国际化发展受阻

地勘单位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条件。但由于国有地勘单位的事业身份往往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代表,既需要资源国政府的特别审批,又要面对文化不同的媒体,参与并购重组会遇到更多的政治麻烦。同时,地勘单位由于资金实力较弱,只能在境外从事技术服务或收购一些初级勘探项目,很难在并购有现金流的上市公司上有所作为。

2.3.5 “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很难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地质工作规律需要地质科研来支撑,尤其在我国找矿进入攻深探盲阶段后,地勘单位的技术密集特点更加显著。而“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使地勘单位既饿不着,又撑不死,是一种典型的维持型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地勘单位很难有主动创新的欲望,很难有积极性把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去,经验找矿仍是目前地勘单位地质找矿的主要模式。

2.3.6 “戴事业帽子”阻碍了队伍建设中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表面上看,许多人把地勘单位的事业性质当作金字招牌,事业似乎比企业更吃香,招人比企业更容易。然而,大多数省市对地勘事业编制管得很严,要么是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事业编制只出不进;要么是基数包死,进人也不增加财政拨款。加之地勘单位几十年来封闭运行、近亲繁殖,低学历的非专业人员所占比重已大大超过地质技术人员。“事业帽子”使高端地质人才极其匮乏,大量的新生代地质人员无法补充进来。除此之外,事业单位收入标准的限制和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也很难吸引并留住技术人才。

综上所述,“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是地勘单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权宜性选择。然而,随着地勘单位生存的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地勘单位的权宜式、渐进式改革模式也走到了尽头。

3 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应嫁接、移植到地勘单位

国企改革历经三十多年,而当前事业单位改革既不再面临国企改革当时的大背景,也不再需要花几十年时间“摸着石头过河”。只要借鉴国企改革的经验,把最成熟的改革方法移植嫁接到地勘单位改革上来,地勘单位改革就能事半功倍,地勘单位就可以不走弯路地进行“弯道超车”。

3.1 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最高阶段

国企的股份制改革触及了深层次的、基本性的产权问题,不仅加快了产权主体多元化,还推进了股权分置,规范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企改革的实践表明,产权问题是真正触及改革的核心和本质问题,是制约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最大顽疾,只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多元化,国企改革才能基本成功。而股份制方便国有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流动,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有利于改变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混乱状况。此外,股份制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更有利于形成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增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动力。只有把国企改革的最高阶段的成果运用到地勘单位改革上来,才能迅速将地勘单位改革一步到位地启动起来。

3.2 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国企具有公益性,也为地勘单位转企改制提供了借鉴

国企经过改革,社会定位已经从社会组织转变为经济组织,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路径日渐清晰,国企正在向两个方向集中,一种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另一种是具有竞争性质的国有大企业,在大企业层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公益性国企关系国民经济安全,在经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特征,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也由政府控制,而地勘单位囿于资源保障和经济安全的责任,生存的基本价值就是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因此,遵循国企改革的路径,公益性的大型企业集团也应是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大方向,这样有利于改变地勘单位现有“小而散、小而弱”的局面,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地勘产业集团。

4 重压之下的地勘单位改革应一步到位实施股份制改革

渐进的、权宜式的改革无法给地勘单位持续性发展带来动力,以产权改革为导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为企业带来根本性变革。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自己的利益,就必须打造有实力的企业组织,以构建中国资源保障体系的微观基础,形成“国字号”的探采一体化矿业企业。

4.1 地勘单位制度优化需要股份制

股份制较为彻底地实现了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使企业资本的交易和流通变得更加自由,因此相比事业体制,股份制是一种更加优化的制度安排。合理的产权设置,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企业家的市场竞争制度都是股份制具备的制度特征。而地勘单位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制度缺陷,不仅事业体制不适应市场竞争,而且事企不分的运行模式也给地勘单位增加了更多的负面效应。而进行股份制改革能让最先进的企业制度嫁接到地勘单位,改变地勘单位资本结构设置单一、资产结构配置老化、公司治理结构缺乏等问题,使股权结构趋于优化,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法人治理得到改善。尤其是股份制改造能够创造地勘行业企业家脱颖而出的局面,激励企业家优胜劣汰,从而使地勘系统优秀的企业家资源得以积累和增加。

4.2 勘查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呼唤股份制

地勘单位的先天不足使其在事业体制下缺乏动力、活力和实力,无法按照市场方式有效配置资源,更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在公益性地质与商业性地质、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上提出了新思路,这一思路的本质就是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从长远来看,目前形成的找矿新机制在成长性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制度障碍,而突破这一制度障碍的唯一方式就是以一种更优的制度设计实现地矿企业的纵向整合,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和找矿风险的目的,而股份制就是最佳选择。

4.3 矿产资源的金融属性需要股份制

现代科技与金融的发展导致资源能源金融化态势愈发明显,资源交易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联动性显著增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地勘行业与金融联系了起来。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地勘单位还没有意识到资源的金融属性对勘查和开发的影响,内部更没有懂金融、懂期货的人才,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也难以有效启动和发挥。而股份制形式有助于建立更加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从而引进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的金融属性实现套期保值和增值。同时,股份制企业有利于建立开放的和社会化的资本结构,使地勘单位对接资本市场,为实现资源与资本的融合提供保障。

4.4 地勘单位探采一体化需要股份制

国际一流矿业公司大多是由矿山采选业或冶炼业起步,然后逐步向上、下游延伸,实行一体化经营。我国地勘单位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真正成长为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就必须打破长期形成的“探采分离”局面,从上游向下游发展,从勘查向开发拓展,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跨越发展。而股份制现代化企业能够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机制体制,引入产业关联度高的战略合作者和技术联盟,实现多渠道筹资,为地勘单位探采一体化提供有效的组织平台。

4.5 地勘单位参与全球资源配置需要股份制

纵观国际矿产资源市场的垄断局面已经形成,与国际矿企相比,我国地勘单位产业规模“小而散”,资源分散,规模效益差,国际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在于地勘单位现行的组织构架和组织功能无法将上游优势转化为整合优势。从国际矿业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一问题的破题之解还在于从根本上进行制度创新和变革,组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股权多元化的高级矿业公司。股份制公司通过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放大资本效应,为地勘单位规模化发展创造可能。更重要的是,事业单位身份在国际化经营中常常遭遇“身份歧视”,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对外资投资限制严格,对外国的国有独资型企业限制重重,而股份制公司则对改变地勘单位事业身份、进行境外收购兼并、建立世界资源版图具有重要意义。

5 顶层创新设计,为地勘单位的股份制改革提供重要支撑

从产业角度看,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的产业结构特征为产业集中度高、资金技术密集和国际化程度高;从组织角度看,地勘单位改革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要遵循地质找矿规律;按照制度经济学原理,对这类组织的改革,需要有效的外部推进力量。

5.1 应从战略高度强化地勘单位改革的顶层设计

事业和企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组织形式。企业要求具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性,并以明确独立的产权关系和硬性预算约束为核心,独立承担财产经营的风险和责任。从企业的本质特点来分析,地勘单位的转企改制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较为复杂的特殊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协调和行政力量就是改造微观组织、优化配置机制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对于地勘单位的改革,国家应从战略层面加以重视和谋划,加强对改革的顶层设计。而目前的困难主要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外部市场环境对地勘单位改革不利,地勘行业的商品市场(矿权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科研市场尚未健全;二是地勘行业的特殊性很难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同。地方政府对地勘单位与国家经济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远不及行业主管部门,对地质工作规律的认知程度也无法与地勘主管部门一样。另外,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地勘行业核心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是地勘单位改制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设置股权比例时,应充分考虑吸收经营者、技术骨干的投资入股。这一点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已明确提到,但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对各行各业事业单位改革的平衡需要,不会单独考虑地勘单位股权设置中的特殊性。因此,加强行业指导,实行“部省联动”,是地勘单位改革的重要保障。国土资源部应从地质找矿战略突破主力军的角度来整体思考地勘行业的改革方案,创新进行顶层设计,选择“先试后推”的改革路径,并通过“部省联动”来进行科学指导。

5.2 一步到位推进股份制改革,推动跨地区的行业战略性重组,打造“国字号”的地勘航母

所谓战略性重组,就是通过现有资产的流动组合,对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优化资产分布结构,形成择优抉强、优胜劣汰的产业政策布局,在资产流动重组中优化资本结构,把地勘单位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矿业公司。资源能源产业由于其市场、技术与价值链特征,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目前,我国地勘单位平均规模偏小,2010年28家地勘单位平均总资产仅为26.27亿元,是全球2010年营收前8位矿业公司平均总资产4980.36亿元的0.53%。而且地勘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低于合理水平。我国地勘系统集中度约为43.76%,与加拿大、澳大利亚资源产业集中度分别相差23.27%和26.24%。我国地勘单位资源分散、规模效益差、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为资源保障体系构建提供有效支撑,而股份制改革正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最好良药。

地勘单位行业特征明显,改革内容较多,既需要事企分开,又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既需要体制机制变革,又要产业转型升级;既需要解决资本原始积累问题,又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因此,一步到位进行股份制改革是最佳捷径。地勘单位在股份制改革中要积极引入产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的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多元化股权结构,为做大做强提供支撑。

股权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平衡各股权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扩大企业融资渠道。由于资源行业投资大、风险高、回收周期长的特点,以及地勘单位长期以来缺乏原始积累、融资渠道有限、产业链延伸受阻等问题,更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应该借鉴日本等国有关企业的经验,通过相互持股、投资融资、业务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入产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的战略合作伙伴,形成全价值链比较优势。

5.3 政策扶持是地勘单位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条件

股份制改造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所需要的扶持不仅仅是亦已明确的过渡期政策,更不是一般企业改革所需的注册资本金或税收优惠,而是在更高层面与资本市场对接、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重大矿权项目配置以及队伍稳定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国家应从国民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和扶持地勘单位的改革。首先,通过加强与金融、证券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帮助地勘单位对接资本市场,在上市融资、私募基金等方面给予地勘单位特殊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以实现资源勘查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其次,应采取有效措施支持股份制改革的地勘单位优先获得“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区域调查项目、重大公益性项目和大整装勘查项目。第三,应协调地勘单位进行并购重组。行业主管部门应用责任意识来推进地勘单位的重组,借力股份制改革来打造“国字号”的地勘航母。第四,应强化我国的地质勘查市场建设,地勘单位的主管部门有责任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地质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经营矿权的非市场行为,使地勘企业产品、服务所依赖的地质信息、地质技术有成熟的市场。最后,应加大地勘单位遗留历史问题的处理力度,同时,给予地勘单位一定的制度创新空间,允许改革后实行员工持股,开展股权和期权激励等。

6 结语

地勘单位发展的内外环境已发生重大改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改革的方向,获得发展的先机将尤其重要。因此,地勘单位应紧抓发展机遇,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新的发展,否则将被历史的潮流所抛弃。

[1]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的工业结构演变与工业政策调整[J].经济学动态,2008(5):44-50.

[2] 白雪瑞.方式的转变与转变的方式——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J].北方论丛,2011(6): 137-140.

[3] 华兴夏.论“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推进[J].当代经济研究,2011(10): 56-59.

[4] 颜双波.中国经济后高速增长阶段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5] 汪志宇.体制转轨背景下的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及过程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

[6] 白天亮.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初定——国企将分公益性竞争性[N].人民日报,2011-12-14.

[7] 董伟.央企总资产五年翻一番 三十家进入世界五百强[N].中国新闻网,2011-02-23.

猜你喜欢

股份制勘查单位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员工持股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