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影响
2012-01-27刘柳青
刘柳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保健论坛·
老庄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影响
刘柳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医学的萌芽时期,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世界文化的轴心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景象,当时的儒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兵家、法家、名家等诸多流派的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这其中,道家思想对中医学产生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两者在思想理论和追求目标等方面,有着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1];同时以成书年代看,道家经典《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末年,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大部分内容完成于战国至秦汉的很长一段时间[2]。这表明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反映了先秦老庄学派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在医学理论、临床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影响。
1 老子思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为周朝藏室之史官,后西出函谷关而隐居,有《老子》一书传世,又名《道德经》。老子创立的哲学体系以“道”为本,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哲学概念。《道德经》一书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亦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1 清静寡欲,静以养生 道德经云:“孰能浊以止,静以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以徐生。”清静寡欲是老子政治上的无为思想在生命观上的反映[1]。老子认为,修身养性以清静为本;以刺激感官为特征的纵欲行为违背自然之道,不利于身心健康,而清静寡欲才能延年益寿:“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乃久,殁身不殆(《道德经·十六章》)”[1]。若能平息浮躁,荡涤烦恼,心无旁骛,减少欲望,就可以形成从容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得以长寿。
这一思想影响到中医学的养生思维,反映在《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行劳而不倦”、“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这是一种强调“清”、“静”、“寡欲”的思想,表现出的从容淡泊、其乐融融的生活状况,反映了老子所向往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八十章》)的理想世界。这一思想要求人们寻求精神的自由与轻松,反对精神上的压抑和强迫[3],减少对于物质的追求欲望,安于现实中可以达到的生活状况,以平和的生活态度达到长寿。
1.2 退而不争,守柔曰强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崇阴”,强调阴柔的归藏包容功能,以贵柔尊阴为首[4]。老子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柔之胜刚,弱之胜强(《道德经·七十八章》)”。老子认为,水的“不争”、“柔弱”、却能“胜刚”的特质是最宝贵的品德,而这种品德反映着大道。通过比对人生与死的状态:“人之生也柔软,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老子指出生命的活力在于柔软状态,只有死了的生命才是僵硬的[1]。
在崇阴贵柔思想的指导下,中医的养生也倾向于阴柔。后世逐渐出现的多种传统养生运动,如导引术、太极拳(相传为张三丰所创,而张作为道士,亦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等,皆以柔中带刚、以静制动为特点。同时,中医的养生也要求人们在思想上“寡欲”“不争”,保持平静、柔和的心态,注重身心的双重健康。
1.3 道法自然,顺应四时 “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内容。首先,老子认为生命的本源在于“道”,并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道产生了天地万物及人,人作为天地间万物中之一物,应该效法天地和道[1]。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根本规律,而“自然”指的是“道”本来的面貌。“道”以“自然”为法则,即顺应万物的天然本性,以宇宙的客观规律为法则。
这种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思想反映在中医学上,便形成了因循时势的思维特征、三因制宜的治疗方法[5]:一是因时制宜。基于对四季气候变化的认识——“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篇第一》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则。二是因地制宜。这里的“地”,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种。自然环境方面,《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详细论述了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的人们的不同生理特征;社会环境方面,《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指出“……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表明了当时人们对社会环境变化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深刻认识。三是因人制宜。中医学遵从自然规律大量体现在尊重人体变化规律方面。如顺应人体的气机之势。李东垣云:“凡治病服药,必知时禁。夫时禁者,比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脾胃论·用药宜禁论》)说明了要顺应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5]。又如顺应人体的情绪变化、体质特征等。明代汪琦石的《里虚元鉴》提出:“……顾私己者,心肝病少;顾大体者,心肝病多。不及情者,脾肺病少;善钟情者,脾肺病多……”[5],强调了情志的重要性。而“瘦人多阴虚,胖人多痰湿”的规律则反映了体质因素的不可忽视。
2 庄子思想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今存《庄子》一书,一般认为其中的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是其后学所作,但也反映了他的某些思想。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注意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在养生移性的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2.1 清静无为,依乎天理 庄子继承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强调养生必须依乎天理,顺从自然。他也发展了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精神观,把静则恬淡虚无、动则顺乎自然作为调养精神的根本原则[6]。在老子“静为躁君”的基础上,庄子提出“抱神以静”、“必清必静”(《庄子·在宥》)的观点,主张以静养神。《内经》继承了庄子调摄心神而养生的思想,认为“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6]。
庄子的无为还表现在不妄为,不强为。他指出养生必须依乎天理,顺从自然。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借庖丁解牛“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恢恢然其游刃必有余地”,提出遵从自然规律行事的观点。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庄子更加强调崇尚自然状态,反对现实中人为添加的限制与束缚,不追求俗世名利,“不以心捐道”,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精神境界。庄子看淡世情、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为后世无数在社会重压下寻求精神解脱的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与睿智的开导。后世养生都强调淡泊、平和的心理状态,与庄子的这种思想一脉相承,是中医养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2 物我两齐,天人合一 庄子对“道”的理解与老子有着一定的不同。在《老子》的哲学中,无是道的本体特征和存在状态,用以描述和说明道。老子将道解释成无,除了表示道的无形、无象,还包括道的无名[7]。与老子强调道的无的特性相比,庄子更强调道所代表的存在于“有”之前的“无”的状态。从这一角度来说,道就是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的无限流变过程[7]。基于这种理解,在道生万物的基础上,庄子认为:人作为道产生的万物之一,没有任何特殊性,与万物具有相同的来源和身份;作为道无限变换中的一环,人与万物处于相互转化——“物化”之中[7]。他认为“道”即是“我”,“我”与“道”合为一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虽然这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色彩,但是其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受其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将人与自然界的万物相联系,从而形成了“人体小宇宙”的观念。这一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医学的养生、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思维,促使后来的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五行配属五脏、五运六气、取象比类等多个理论体系。这种“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思想也成为中医学“整体观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2.3 气聚为生,气散则死 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庄子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他将生命视为“气”的聚散,将生命活动分为形(形骸)与神(神气)两个方面[8]。庄子提出过诸多的贵生、养生理论,如“心斋”、“坐忘”等,但其最具特点的理论在于“齐生死”,体现在对于生命的“终极关怀[8]”。
庄子之前的先贤们也曾表达过对于生死的看法。儒家创始人孔子以“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的态度避而不谈;道家创始人老子肯定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老子·二十三章》)庄子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正面的讨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庄子可以达观地在妻子逝后“鼓盆而歌”,可以淡然面对死亡。在庄子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只是组成人体的元气由聚到散,重新回归宇宙,融入到天地的无限元气之中。这一思想解释了庄子眼中的生命起源,从元气的角度将人与宇宙联系在一起,拓宽了看待生命的视野。
这种关于生命起源的构想亦影响到了中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提出:“天地合气,名之曰人。”即指出人是天地交感的产物。中医学中关于生理、病理的诸多理论均从“气”的角度进行阐释,且有“行气”、“益气”等从“气”的角度治疗的方法,这也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
中医养生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先秦的老庄学派作为诸子争鸣中的重要力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起的道家思想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文的浅析,可以看出老庄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治疗思维和养生方式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启发作用。其中蕴藏的博大精神的生命智慧,即使是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待我们继续挖掘、利用。
[1] 薛公忱.佛道儒与中医药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2:250-254.
[2] 孙爱云,张金波.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理论及思维方法构建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1): 22.
[3] 王动阳.道德经:养生大智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6-87.
[4] 孙广仁.道家的崇阴思想对中医藏象和养身理论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7(4):198.
[5] 程雅君.中医哲学史:先秦两汉时期[M].成都:四川出版社,2009:228-232.
[6] 王育学.诸子养生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109-112.
[7] 田成义.本体·认知·人生——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J].北方论丛,2008,(4):120-123
[8] 王晓毅.国学举要.道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454-470.
R212
C
10.3969/J.issn.1672-6790.2012.04.048
2011-12-29)
刘柳青,E-mail:ahhfll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