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剑推套防艾
2012-01-26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年一剑推套防艾
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云南省是艾滋病高发区。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云南省艾滋病性传播比例已占感染总数的20%以上,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艾滋病正向一般人群扩散,严重危害了人口健康,威胁着人口安全。基于艾滋病的流行态势和传播特征,云南省人口计生系统发挥行业优势,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以下简称推套防艾),十年不辍,持续给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 推套防艾工作发展脉络
云南省人口计生系统的推套防艾工作,始于2001年实施“性病/艾滋病宣传培训项目”,推行于2004年推套防艾实施工程,完善于2008年实施“新一轮预防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
2001年,云南省人口计生委获得福特基金会资助,实施“性病/艾滋病宣传培训项目”,2003年,实施联合国人口基金的“艾滋病预防项目”期间,除了完成项目的规定动作,还自主研发了《五天师资培训指南》、《一天培训指南》、《艾滋病防治知识卡片》等培训材料和宣传资料,为全面推套防艾工作做了必要的思想、组织、培训、试点和示范准备。
2004年,省政府颂布实施《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实施艾滋病防治六项工程》,明确由人口计生部门牵头推套防艾实施工程。从此,推套防艾工作在省政府领导下,从宾馆酒店摆放安全套入手,以提高安全套可及性、可获得性和使用率为重点,抓住免费发放、社会营销和市场销售3个环节,做好政策开发、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督导检查4项工作,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遏制力度全面加强。
2007年,《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由政府规章上升为人大法规《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出台配套文件《云南省推广使用安全套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云南省新一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及《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十项行动计划》相继颁布实施。2009年,省人口计生委制定《新一轮预防艾滋病人民战争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建立完整有效、操作性强的保障、提供、摆放、监管的制度和办法,提高安全套的可及性、可获得性,促进安全套使用,最大限度地阻断艾滋病性病经性途径传播,遏制艾滋病蔓延”的总体目标及相应的工作任务、保障措施。2010年,省人口计生委制定《加大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宣传和免费发放摆放安全套的实施意见》,提出“一巩固、两扩大、两加强、两提高”的工作思路及总体要求:巩固提高宾馆酒店安全套的摆放率;扩大流动人口推套防艾的宣传和免费发放安全套,扩大重点部位、重点人群推套防艾工作;加强全省上下及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推套防艾宣传和免费发放安全套覆盖率,提高推套防艾的规模效益。
2 “十一五”推套防艾工作进展
进入“十一五”,云南省人口计生委以贯彻落实全国人口计生科技大会精神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推力,致力于制度设计、宣传倡导、推广使用、调研督导等机制创新,把推套防艾工作引向全面深入发展的全新阶段,促成“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城乡”的全民推套防艾社会局面。
2.1 创新思路,完善推套防艾的工作制度
省人口计生委根据《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专项法规及配套文件要求,修订《云南省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发《云南省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作实施意见》。5年来,各地人口计生系统遵循“一巩固、两扩大、两加强、两提高”的工作思路,按照“四统一”(统一签订推广使用安全套责任书、统一摆放安全套宣传标志牌、统一安全套摆放位置、统一安装安全套自动售套机)的操作规范,建立政府主导、计生牵头、部门配合、业主支持、群众接受、社会认同的工作机制,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导、年底有考核的督导机制及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的投入机制,倾力打造云南特色的推套防艾工作体系,推套防艾实现工作从试点到拓展、隐蔽到公开、倡导到推行的全面升级。
2.2 加大宣传,营造推套防艾社会氛围
始终把宣传教育放在推套防艾工作的先导位置,坚持人口计生部门宣传与社会宣传结合,经常宣传和机遇宣传结合,宣传咨询与发套服务结合,做到经常宣传不断线、机遇宣传掀高潮,确保推套防艾宣传教育进单位、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一是以服务站(所)为窗口,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开展宣传和咨询,倡导性文明观念,边宣传、边发套、边释疑、边建档。二是利用“科技活动周”“1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防治艾滋病宣传周”、“三下乡”等,把推套防艾宣传融入性健康知识进行传播。三是协调和动员社会资源,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进行广泛传播。
2.3 多措并举,促进安全套的推广使用
选择昆明新机场、水富县、富宁县、楚雄市分别作为农民工群体、农村基层、城市社区试点,进行社会营销为主、免费提供为辅的促进安全套推广使用策略的探索。试点工作及全面推行中,始终把“推套”放在“防艾”的前提位置,着力提高安全套的可及性、可获得性,促进安全套使用。一是落实免费摆放。对非星级宾馆酒店、旅社、招待所等旅馆业全部实行免费提供安全套,提高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的覆盖面和质量,督促落实业主负责制,加大安全套推广使用力度,促进安全套使用率提高。二是加大免费发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州、县、乡、村四级人口计生服务网络,将安全套免费发放由仅向户籍地已婚育龄人群发放逐步扩展为向现居住地育龄人群发放。各地针对不同人群,创新发放模式,把免费发放工作融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及新农村建设之中,安全套进社区、进楼道,提高免费发放安全套覆盖面。三是开展社会营销,拓展非传统销售方式和渠道,在宾馆酒店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在公共场所、娱乐场所设置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药店等销售安全套。四是扩大市场销售。支持在鼓励商场、超市等销售安全套,扩大商业销售网点,拓展商业销售网络,有效拓宽目标人群获得安全套的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2.4 突出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
贯彻落实《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建设工地、劳动市场、车站、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非星级宾馆、边境口岸等重点场所及农民工集中的场所,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折页,有条件的地方电子屏幕滚动宣传;在流动人口聚集地,住宅小区,街道、社区、企业、集贸市场,娱乐场所、公共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免费发放安全套;在春节、农忙时段为每个返乡农民工发放1封信、1份艾滋病宣传资料和2只安全套;由省级采购高阻隔安全套18.5万只、男用安全套10万只,选择性地用于高危人群及同性恋者,等等。努力促进流动人口的“一盘棋”服务和管理,彰显推套防艾中的人情和人文关怀。
2.5 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是安全套免费发放点不断增加,社会营销网渐趋完善,安全套营销量继续增加。“十一五”新建安全套发放点22 698个,使全省的安全套发放网点达到59 019个,其中流动人口免费安全套发放点从835个增加到10 946个。全省1 365个计划生育服务站所、26 802家宾馆酒店、3 503家歌厅舞厅,8 688家药店、超市,6 998个医疗机构及保健品店设置了安全套销售柜(点),有自动售套机2 112台。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全省免费发放安全套6 315多万只,营销安全套1 484多万只。
二是群众预防艾滋病意识明显增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上升,目标人群安全套使用率有所提高。2010年,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学生、校外青少年、农民工防艾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 92.5%、90.3%、92.7%、86.6%、83.4%;全省性服务人群月均干预覆盖率96.6%,月均干预男性行为人群3 629人,覆盖率为39.5%。连续3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基本持平,2010年较上年同期报告数下降了8.4%,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通过两轮禁毒和防艾工作的深入开展,云南省在防艾工作中的几项重要指标都处于全国领先,曾经的艾滋病重灾区已为全国艾滋病防治的示范区。推套防艾工作在云南省影响较大,人口计生部门的民生形象由此得到进一步确立。
三是把推套防艾工作引入人口计生科技创新体系,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基金、福特基金会、国际奥比斯、美国中华艾滋病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在滇合作项目,又为推套防艾工作寻求到了持续发展的强力支点,实现了双赢。
[责任编辑:董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