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技术创新驱动 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2012-01-26干振华汪春晖李永昌杨国斌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11期
关键词:病人医疗信息化

干振华,汪春晖,李永昌,杨国斌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医务部,江苏 南京 210002

医疗质量与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是医院的立足之本。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核心和永恒主题。但医疗质量管理涉及的范围广、因素多、过程长,环节复杂多变,使得如何持续推动医疗质量改进既是医院工作的重点,亦是难点[1]。我院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通过不断更新发展理念,以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大力构建贯穿医疗服务全流程、信息数据全覆盖、系统应用高集成的信息化平台,积极进行以数字化医院建设,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和实践。

1 医疗质量管理的难点

医疗工作是医院的中心工作,而质量建设是医疗工作的核心和生命[2]。结合我院长期的工作实践,认为目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存在5大难点。

(1)病人安全的真正保证。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前提和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医疗安全,就谈不上医疗质量[3]。但病人在整个就诊过程中,可能影响到安全的环节众多,仅靠人为的把关,不但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而且很难避免差错。

(2)对医疗质量的全程管控。以终末质量来评价整体医疗质量的模式已不符合现代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4]。但由于医院的结构和医疗行为过程的特点,在环节质量管理过程中,呈现繁多的质量控制链、控制点,以及每个控制点各不相同的质量特性,要真正实现医疗质量的全程管控十分困难。

(3)医疗有效性的准确评估。循证医学的进步往往滞后于医疗技术的发展,新医疗技术有效性的评估,需要大样本的病例来进行验证,而这些都存在于海量的医疗信息中,光靠手工的去伪存真、总结分析难度大,过程漫长。

(4)服务效能的不断改善。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人性化、透明化、及时性等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必须不断结合医院实际,对服务模式、流程和效率等进行优化再造,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5)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员、设备等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又一个关键,传统的医疗资源的配置,更多的靠主观经验来决策,有时不够合理,使得医疗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或适应医疗技术发展,保证医疗质量的提升[5]。

2 信息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优势

2009年美国通过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其中对医疗方面的投资主要体现在通过政府投入的增加,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主要采取建立国家医疗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推行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和实施细则、推广卫生信息技术的援助项目、提供患者卫生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激励医疗服务提供者使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卫生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信息化建设[6]。这些措施在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有以下4大优势:

(1)准确性。信息技术可将病人信息流、医疗活动信息流等全面进行采集,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客观性,通过整合、关联,准确反映医院质量运行情况[7],有效排除人为误差。

(2)实时性。信息系统可将相关的信息数据、检查检验资料等实时进行传递,使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资料,解决信息滞后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和管理的效率。

(3)集约性。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可将原分散在各个部门或科室的功能、数据进行集成,从而实现服务模式和流程等的不断优化[8],信息数据的医教研的充分综合利用。

(4)延展性。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求进行质控体系的研究,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质控指标,将质量控制贯穿医疗全程,拓展医疗质量控制的手段。同时,可将医院部分的服务功能通过信息技术前置到院前,伸延医院的服务半径,提高服务的效能。

3 信息技术驱动下实现医疗质量新提升的有效途径

以信息技术推动医疗质量提升,其根本做法在于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医院管理的精细化,它应该以规范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来进行医院运行全环节的精细化管理[9-10],从而实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实现医疗质量的提升。

3.1 构建医疗质量管理平台,实行全程管控

有效整合医院信息资源,构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平台。在对基础和终末质量管理的同时,重点做好环节质量的管理,科学制定指标,实时跟踪病历书写的质量、危重病人的管理,对药占比、抗生素使用、辅助用药使用、高值耗材、大型检查阳性率、手术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监管,动态掌握,及时干预,提高全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同时可根据管理的需要,充分挖掘数据信息,不断创新考核指标与模型,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为提高医疗质量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11]。

3.2 构建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平台,合理配置资源

开发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平台,对医院、科室、班组、个人等各层面实施综合绩效管理,对人员的工作量完成数量及质量,医疗设施的效益及负荷情况、经济效益、医疗形势等进行评估,实施全面成本核算,科学合理调配各环节的人员、设备等医疗资源,使之处于最佳的配比状态,为医院和科室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为保证医疗质量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12]。

3.3 构建完善的临床应用系统,确保病人安全

结合医院医疗服务流程的优化,我院自主研发了急诊信息系统、门诊信息系统,实现就医无纸化,创新了诊疗模式,方便了患者。医护工作站、手术麻醉、麻醉复苏、重症监护、无线医护查房等信息系统,覆盖医院各个工作流程,实现生命体征自动连续采集,监护数据实时监控,全程质量控制,医疗工作标准化、自动化、流程化,以确保病人安全。

3.4 构建全面的临床辅诊系统,加强临床支持

引进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心电传输信息系统,实现图像资料的无胶片化管理,临床实时调阅,大大缩短了病人和医务人员的等待时间,提高诊疗的及时性。检验信息系统采用条形码方式标本管理,实时传输和信息共享,对标本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并将检查的危急值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临床和病人。使用合理用药系统,自动对药物用量、配伍禁忌等进行实时审查,指导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13]。

3.5 构建人性化的服务系统,提升服务品质

不断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据病人信息流,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病人满意度。开设自助式服务,医院“一卡通”自助服务站、综合情况查询,医疗费用一日清单、检验报告单的打印系统,病人可按需自己完成,方便快捷,减少无效往返及等待时间;充分利用排队叫号系统,有效避免高峰时段拥堵的现状;大力开发网上医院平台,实现网上挂号、预约、视频门诊、查询检验结果等,增加患者的参与度、提高服务的透明度[14]。

3.6 构建数字化医教研结合平台,实现协调发展

打通各个业务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和数据融合,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建立临床数据中心。把医生工作站打造为临床医教研的结合平台,在临床诊疗的同时,完成了病人的信息数据采集存储,通过共享、利用这些医疗信息,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利用教学、科研的成果,进一步验证诊疗的效果,推动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

4 结语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医疗信息技术作为关键技术,必将成为医疗质量建设的推进器和倍增器[15]。因此,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医疗质量这条主线,不断将医疗质量管理的最新理念思路融入开发建设,不断完善信息体系,深化应用,提升效能,使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中国医院协会.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

[2]李瑞斌,夏志学,杨连辉,等.军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5(6):376-377.

[3]杨国斌,易学明,干振华.论现代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创新思维[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2):1-3.

[4]杨昕,肖茂明,陈建明,等.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五个转变”[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3):242.

[5]杨国斌,易学明,干振华.信息化对医院组织行为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56-57.

[6]林丽,邹长青.美国新医改推进医疗信息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7-9.

[7]刘幼昆,杨俊.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要素——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实践[J].价值工程,2012,(5):287-288.

[8]韦云,贾宇.信息化助推医院管理向精细化迈进[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4):1582-1583.

[9]赵建中,詹群生.基于信息化的医院成本管控精细化[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66-69.

[10]马锡坤,杨国斌,于京杰.我院数字化病区信息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6):99-100,120.

[11]陈敏,曾宇平,王春容.基于医疗信息技术的医疗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52-54.

[12]郝会连.试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2,4(12):72-73.

[13]干振华,杨国斌,马锡坤.数字化医院主题年的做法及体会[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2):74-76.

[14]苏义,易学明,吴雁鸣,等.信息技术与门诊服务流程再造[J].中国医院,2007,11(5):40-41.

[15]李涛,张茜,任建宇,等.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66.

猜你喜欢

病人医疗信息化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谁是病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病人膏育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