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进口石油焦快速增长的策略
2012-01-26□
□
据百川资讯统计,2011年中国石油焦的进口总量为483万吨,比2010年增加了36%。2012年进口焦总量预计将超过600万吨,将接近中国石化石油焦年产量的50%。在欧债危机爆发、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如此低迷的2011年,为什么进口石油焦总量却突飞猛进,不减反增?这对中国石化的石油焦销售将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石油焦业龙头的中国石化怎样才能确保自身地位?
中国进口石油焦增长原因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炼制国,全美石油焦年产量为3500万~4000万吨,所以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焦进口地依然是美国,占了全部进口量的77%。其次是加拿大、我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从中国进口石油焦的数量来看,2008年进口石油焦仅85万吨,到2009年、2010年猛增到314万和355万吨,2011年更增加到483万吨,同比增速高达36.06%,创历史新高,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石油焦进口第一大国。
玻璃行业的油焦替代。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石油焦与燃料油的价格差不断拉大,从而促进了玻璃行业石油焦需求的快速增长。价格低廉、有一定弹丸含量的进口石油焦非常适合玻璃行业使用,性价比最高,进口商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开始大量进口石油焦。
电力行业的煤焦替代。我国电力需求的迅猛增长,拉动了电厂用煤价格的上涨,尤其是低硫优质煤价格上涨较快。部分电厂开始掺混部分高硫石油焦作为燃料。现在普通电厂也开始尝试掺混少量的石油焦提高热值,并达到排放标准。
水泥行业的自然增长。由于我国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水泥产量仍将较快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水泥行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年均增长达4%。石油焦消费也会因此增加。
中国石化的销售对策
大量采购进口石油焦进行国内销售。中国石化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和资金实力,还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如果大量采购进口石油焦进行国内市场销售,比其他企业更具有优势。另外,中国石化在多家炼油企业拥有自备热电站——CFB炉。2011年一年CFB炉的烧焦量就高达290万吨,这是其他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相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自备热电站CFB炉资源置换。中国石化炼油销售公司作为专业的石油焦销售公司,一直把做大总量作为奋斗目标。CFB炉置换工作,只要通过中国石化内部企业协调就可以操作,其对市场的调配和掌控作用也是立竿见影的。如果能统筹安排,在资源相对紧缺的时候,将自用焦与价格低廉的进口弹丸焦进行置换,不但能给中国石化带来非常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将一部分进口焦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非常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
采购进口碳素级中低硫石油焦。碳素行业在中国石化市场中占比最大,客户群最完善。据统计,能用于出口到中国的碳素级中低硫石油焦总量不超过200万吨。如果中国石化能将这部分优质石油焦采购权争取到,就能掌控全国碳素行业80%以上的资源,从而掌握碳素行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目前国内石油焦质量普遍认可的标准主要是根据石油焦的硫含量来分类的,对挥发分和灰分的要求比较宽泛,对微量元素基本没要求。建议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不同的产品质量标准,细化服务。特别是对碳素客户,应尽量套用碳素行业的标准进行出厂标准控制,对硫、灰分、挥发分及钒、钙、镍、铁、钠等微量元素进行重点监控。不同的产品定不同的价格,进行区别定价,让好产品卖好价钱。目前需解决好石油焦含水量的检测问题,炼化企业应着眼长远利益,将扣水比例统一按国家标准进行实测扣水,以赢得客户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