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况

2012-01-26丰成相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期
关键词:丹参酮药理作用酚酸

丰成相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公司总医院药剂科,山西 大同 037003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两季采挖,出去泥沙,干燥[1]。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谓:“今近道处处有之。茎方有毛,紫花”。丹参味苦微寒,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络、祛淤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之功效。在中医治疗当中,丹参可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瘫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故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2]。在临床上,丹参为常用药物,尤以治疗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为常用,且疗效颇佳,但若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已被现代临床实验和药理实验研究所证实活血化瘀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3]。现在常用的以丹参为主的制剂有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冠心丹参片,后两者已收载入中国药典,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4]。

1 化学成分

自日本学者开始研究丹参的化学成份[5],迄今已分离和鉴定出50余种化学成份。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成分包括多种菲醌衍生物,如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异丹参酮、异丹参酮Ⅱ、异隐丹参酮、丹参新酮等。水溶性成分有原儿茶醛及丹参素 [β- (3、4-二羟基苯基)乳酸]等。此外,尚含有β-谷甾醇等[6]。脂溶性的丹参酮类以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为主,而水溶性的丹酚类则以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调血脂和细胞保护作用明显[7]。

2 药理作用

2.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1.1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丹参可以使实验性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离体心脏的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流量增加[8]。丹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有:丹参素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 (LDL),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9];DS-201可能通过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0];丹参能降低MCP-1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分子学机制之一[11]。此外还有别的一些机制说明这一作用。丹参的这种作用是稳定的,药理实验证明,水溶性丹参素的作用高于复方丹参片中含有的脂溶性的丹参酮,水溶性丹参素不但能抑止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清除O2减少H2O2的产生、阻断羟自由基产生、防止脂蛋白氧化,而且有活血通脉、祛瘀养血、清除氧自由基、疏通微循环、抗凝、抗血栓的作用[12]。

2.1.2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丹参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可抑制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少心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心肌细胞膜损伤,阻止Ca2+内流,这是丹参保缺血心肌,减少异常电活动和心律失常的重要基础。丹参水溶性成分能预防因结扎冠状动脉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可以使左室心肌缺血面积显著缩小。宋延平等[13]观察丹酚酸A与丹酚酸B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显示丹酚酸A的改善大鼠心肌缺血作用明显强于丹酚酸B。有人也对复方进行了研究,赵雅君[14]等用Langenorff大鼠离体心脏模型,研究了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无论在缺血前预灌注时及缺血后再灌注时给与,均能通过提高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来保护心肌。

2.1.3 防治心肌梗死

丹参可减轻急性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脏循环障碍,促使冠状动脉间桥式或侧枝血管开放,使梗塞区内毛细血管损伤减轻。心肌梗塞1周的实验犬应用丹参后,梗塞区域内以成熟的肉芽组织为主[15]。丹参组的动物心肌梗塞区内再生的心肌细胞明显增多。利用结扎狗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肌硬死模型,静注DS-201,结果心肌硬死范围缩小,疗效非常显著,冠状动脉内给药后同样显著缩小狗心肌梗死面积,其疗效与潘生丁相当。丹参酮有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其原因可能是丹参抑制嗜了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释放、吞噬及黏附。

2.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2.1 对胃的影响

体内实验证实,许多类型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与活性氧有关,活性氧作为一种重要的毒害因素直接或间接损伤胃粘膜细胞。抗氧化剂对这类胃、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保护作用。体内外实验均表明,丹参酚酸A、B、丹参素、迷迭香宁酸等对生物膜过氧化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以丹酚酸A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丹参可通过改善胃黏膜供血、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因素,预防溃疡产生或促进溃疡的愈合。丹参还有抑制胃运动作用,从而减轻胃粘膜损伤。提示其可改善粘膜血流供应,降低胃窦运动是丹参抗淡化性溃疡的主要作用机理。

治疗消化性溃疡: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5%~10%葡萄糖盐水液250mL上午滴注,1天1次,晚睡前加服复方丹参注射液4mL,3周后改为口服 (早晚各4mL),连用4周1疗程,治疗30例,治愈率86.7%。

2.2.2 对肝脏的影响

实验表明:丹参可使肝再生度、核分裂相指数、AFP检出率增高,说明丹参有促进肝脏再生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丹参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有关。丹参能明显抑制正常及损伤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诱导细胞色素P450的合成,防止损伤细胞的蛋白质、DNA、RNA、尿素的降低,减轻肝毒物对体外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水溶性成分丹参酸I具有抗D—半乳糖胺肝损伤和四氯化碳肝纤维化的作用,对四氯化碳熏蒸直接造成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丹参可对抗CCl4所致实验动物肝组织的炎性反应、坏死和纤维化,还能促进肝脏部分切除的大鼠肝细胞再生有关。此作用与丹参促进肝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帮助肝细胞再生和肝脏蛋白质代谢功能的恢复有关。丹参单体IH76423可显著减轻大鼠四氯化碳肝纤维化程度,能明显降低肝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素 (LN)水平,改善肝功能。组织学检查也显示IH76423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16]。王健等[17]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苦参素联用对CHB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2.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丹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18]。丹参水提液能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其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与氯丙嗪和眠尔通合用时镇静催眼作用明显增强[18]。丹参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可明显增强镇静药的作用,能使大脑皮层自发活动振幅减小,抑制丘脑后核内痛放电,产生中枢性的镇痛作用。这与中医所述的丹参能够清心除烦相符。

2.4 抗菌消炎作用

丹参的各种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

邓婧等[19]实验显示95%醇取丹参溶液对口腔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丹参1:1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试管内,丹参能抑制霍乱弧菌的生长。丹参酒浸剂还能抑制某些致病性真菌及霍乱弧菌的生长。丹参酮I、丹参酮ⅡA及隐丹参酮对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感染性肿胀及炎性肿胀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总丹参酮对青霉素、金霉素和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对毛癣菌也有抑制作用。

丹参酮对多种致炎剂如组胺、蛋清、角叉菜胶、甲醛及巴豆油实验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丹参可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抑制溶酶的释放,降低血中的PGF2a和PGE的水平,这是丹参抗炎的主要机制。总丹参酮对炎症的第一期,第二期以及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对炎症的第三期即慢性期无治疗作用[20]。

2.5 抗肿瘤作用

丹参酮是抗肿瘤的主要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对各种肿瘤细胞的杀伤、诱导分化及诱导凋亡等机制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21]。丹参酮类有着广泛的菲醌结构是其细胞毒作用的基础,其中菲环结构与DNA分子相结合,而呋喃环、醌类结构可产生自由基引起DNA损伤,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诱导分化治疗恶性肿瘤是癌肿治疗研究的新途径,它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成为正常或接近正常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凋亡是在基因调控下的“自杀死亡”,又称细胞程序化死亡,即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按照自身既定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死亡形式。方杰[22]在细胞水平观察了丹参和丹参素对乳腺癌MCF细胞株的杀伤作用以及血清成分的影响,二氢丹参酮Ⅰ对人体肝癌细胞株和人体肺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并且能增强肿瘤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23]。

3 小结与展望

丹参是应用比较早的中药之一,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菌消炎等多方面的稳定的药理作用,往往是通过多靶点综合作用来实现某一药理作用,这也正是中药的特点。丹参很多作用已经应用于临床,但丹参治疗肿瘤尚未见报道[11]。随着对丹参的进一步研究,丹参有望成为新的抗肿瘤药。丹参在临床应用中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少数有口干、恶心呕吐、心慌、乏力、胃肠道反应等。但亦有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心动过速、溶血尿毒综合症等病例,在以后的应用中要重视不良反应的研究,使其安全应用。

[1]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53.

[2]高学敏,许占民,李钟文,等.中药学 (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0:1087.

[3]柴瑞震.丹参的药理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6):390-392.

[4]刘园庆,刘丽君,姚芳琦.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医中药,2008,19:91.

[5]郑国榔等.中国药学杂志,1989,24(1):6.

[6]康永.中药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赵磊,蒲小平.丹参粉针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4):39-41.

[8]孟豫洁.浅谈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51.

[9] 高艳.丹参的药理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168-169.

[10]谷雨谷巍,于淑莲.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2007,1:25-27.

[11]付辛芳,刘晓红.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综述报告,2006,15(1):76-77.

[12]洪馨,安穗卿,王宁生.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11(5):286.

[13]宋延平,孔令姗,吴静,等.丹酚酸A与丹酚酸B改善大鼠心肌缺血作用比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007,14(9):36-37.

[14]赵稚君,史从宁,王幸铭,等.复方丹今摘丸对离体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的保护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18(10):1271.

[15]刘启功.丹参注射液对心肌梗塞犬血流变学的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605.

[16]吕冰,陈红旗,赵勇刚,等.丹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J].医师进修杂志,1999,22(1):19.

[17]王健,宋杨,柴艳峰.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J].中国药业,2006,15(1):70.

[18]刘玉玲,陈侠英,等.丹参对严重烫伤大鼠血清IL-6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40(3):1.

[18]张惠云,欧阳蓉.丹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J].药学学报,1999,14(5):288.

[19]邓婧,张岱尊,杨文静.醇取丹参液对几种口腔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J].上海口腔医学,2006,2:107-109.

[20]罗厚蔚,韦苞泽.丹参酮类及有关化合物抑菌作用的构效关系[J].中国药科大学报,2002,33(1):6-12.

[21]杨艺.丹参酮药理作用近识[J].湖北中医杂志,1999,21(6):284-286.

[22]方杰.丹参素对乳腺癌MCF细胞株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3):168-169.

[23]李如冰,吴强,徐素娟.二氢丹参酮Ⅰ对QGY-7703细胞和TSC-A-1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 [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98,16(1):29.

猜你喜欢

丹参酮药理作用酚酸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丹参酮提取物质量控制△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