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出血的相关性

2012-01-26王晓云王淑慧谢兆宏王存福毕建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脉搏脑血管病脑血管

王晓云 王淑慧 谢兆宏 刘 莉 王存福 毕建忠 来 超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济南 250033)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出血的相关性

王晓云 王淑慧 谢兆宏 刘 莉 王存福 毕建忠 来 超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济南 250033)

目的 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脑出血的相关性及其在脑出血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31例脑出血患者的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比较分析脑出血患者不同部位测量值的一致性,并与30例非脑血管病查体者进行对比,分析脉搏波速度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脑出血患者的双侧cr-PWV无显著差异(P>0.05),双侧cf-PWV无显著差异(P>0.05);同侧cr-PWV与cf-PWV相比无显著差异(均P>0.05);脑出血组的右侧cr-PWV和cf-PW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各部位PWV均有一致性,测量cr-PWV和cf-PWV均可反映脑血管弹性改变;PWV加快是脑出血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脑出血;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研究脑出血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对脑出血的防治至关重要。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由心脏搏动产生的脉搏波在动脉管壁上传播的速度。PWV测定是一种无创性检测动脉弹性的方法,能及时准确反映动脉扩张性和僵硬度,成为国际检测动脉硬化的“金标准”并被“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收录〔1〕。本研究探讨PWV在脑出血患者不同测量部位的一致性,以及PWV与脑出血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43~83〔平均(61.3±10.9)〕岁。发病时间在72 h之内,临床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CT确诊。对照组为同期我院查体的非脑血管病中老年人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2~80〔平均(61.1±10.7)〕岁。

1.2 方法 应用法国Artech-Medical公司生产的康普乐(Complior SP)测定双侧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测量前患者卧床休息15 min,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输入仪器,受检者取仰卧位,将压力感受器分别置于左侧颈动脉和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待波形稳定后,记录左侧cr-PWV值,然后将压力感受器分别置于患者左侧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测得左侧cf-PWV值。同样方法测量右侧的cr-PWV和cf-PWV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脑出血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脑出血与对照组之间比较行组间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脑出血患者双侧PWV的比较 所测患者双侧cr-PWV无显著差异〔左侧(10.79±1.55)m/s vs.右侧(10.93±1.73)m/s,t=1.317,P=0.198〕,双侧 cf-PWV 无显著差异〔左侧(11.05±2.52)m/s vs.右侧(11.15±2.95)m/s,t=0.874,P=0.389〕。所测患者同侧cr-PWV与cf-PWV相比无显著差异(左侧 t=1.050,P=0.302;右侧 t=0.818,P=0.420)。

2.2 脑出血患者与对照组PWV的比较 脑出血组右侧的cr-PWV显著高于对照组〔(9.03 ±2.02)m/s,t=3.951,P=0.000〕,脑出血组右侧的cf-PWV显著高于对照组〔(9.60±1.92)m/s,t=2.439,P=0.018〕。

3 讨论

大动脉血管具有弹性贮器作用和顺应性,维持动脉持续的血流和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脉搏波是沿动脉管壁传播的,主要与血管的顺应性有关。PWV是血压波动通过动脉系统内给定两点距离间的传导速度,其大小取决于血管弹性、管壁厚度和血液浓度,PWV与动脉扩张性和僵硬度密切相关。PWV越快,动脉的顺应性越差,僵硬度越高。为了检验PWV作为研究指标的可行性及精确性,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PWV测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作为研究指标是可行的〔3〕。

国内外关于PWV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很多〔4,5〕,但关于其在脑血管病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少。Nakano等〔6〕发现有较高PWV值的人更容易罹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腔隙性脑梗死。Nakano等〔7〕研究了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3例脑出血、58例脑梗死患者,分析了脑血管的高危因素,显示PWV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Laurent等〔8〕的研究指出,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的人群,应用PWV作为评价指标的动脉僵硬度是发生致死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管壁透明样变性被认为是脑出血的主要病理机制,而这种改变被认为是长期高血压对脑血管壁的穿孔作用〔9〕,而这种脑血管的变化伴随着全身血管的改变,PWV可以直接显示大动脉的弹性情况,从而间接反映脑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状态。

目前PWV的测定方法中,cr-PWV和cf-PWV常用于临床检测,原因是:①这两种PWV的检测部位动脉位置表浅,压力波容易被记录;②检测部位之间的距离较长,能精确地测量出两个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可以准确地测得PWV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脑出血病人中,双侧cr-PWV之间,双侧cf-PWV之间,以及同侧cr-PWV和cf-PWV之间均明显相关,在反映动脉管壁僵硬度方面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与我们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研究结果一致〔10〕。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血管病变是弥漫性的、系统性的,提示通过体表易触及的不同部位测量得的PWV均能够反映脑血管的弹性改变。因而我们可以任意选择一侧肢体进行检查cr-PWV和cf-PWV,来评估脑血管的僵硬度。所以,我们选择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受试者的右侧cr-PWV和cf-PWV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脑出血组的PW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血管弹性下降是脑出血的病理基础之一,即PWV加快是脑出血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我们期待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确定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的PWV参考值,有望为脑出血的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方法。

1 Cifkova R,Erdine S,Fagard R,et a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rimary care physicians:2003 ESH/ESC hypertension guidelines〔J〕.J Hypertens,2003;21(10):1779-86.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80.

3 Jadhav UM,Kadam NN.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arterial stiffness by pulse-wave velocity correlates with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Indian Heart J,2005;57(3):226-32.

4 Mitchell GF.Arterial stiffness and wave reflection:bio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risk〔J〕.Artery Res,2009;3(2):56-64.

5 齐 杰,韩清华,马 锋.PWV、ABI、IMT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2):161-2.

6 Nakano H,Okazaki K,Ajiro Y,et al.Clinical usefulness of measuring pulse wave velocity in predicting cerebrovascular disease:evaluation from a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follow-up study〔J〕.J Nippon Med Sch,2001;68(6):490-7.

7 Nakano T,Ohkuma H,Suzuki S.Assessmentof vascular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bymeasurement of pulse wave velocity〔J〕.JStroke Cerebrovasc Dis,2004;13(2):74-80.

8 LaurentS,Boutouyrie P,Asmar R,etal.Aortic stiffness is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mortalit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Hypertension,2001;37(5):1236-41.

9 Fisher CM.Pathological observations in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J〕.JNeuropathol Exp Neurol,1971;30(3):536-50.

10 来 超,刘 莉,谢兆宏,等.颈-股及颈-桡脉搏波速度测定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一致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748-9.

R743.3

A

1005-9202(2012)16-339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6.014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资助项目(J07WZ33)

来 超(1972-),男,主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王晓云(1973-),女,主管护师,硕士,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研究。

〔2011-02-14收稿 2011-09-16修回〕

(编辑 曹梦园)

猜你喜欢

脉搏脑血管病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