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火针疗法治疗腘窝囊肿136例护理体会
2012-01-26高红琼
高红琼
(云南省陆良县中医院,655600)
腘窝囊肿是腘窝内滑液囊肿的总称,又叫Baker′s囊肿,是腓肠肌内侧头的滑膜囊肿.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可由滑囊本身的疾病如慢性损伤等引起,但有一部分患者是并发于慢性膝关节病变。老年人发病则多与膝关节病变和增生性关节炎有关。腘窝囊肿目前的治疗主要以穿刺抽吸和开放手术为主,但复发率都很高[1]。笔者对2003年以来采用三棱火针治疗腘窝囊肿的门诊患者136例进行护理观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3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70例;年龄21~70岁;病程3个月~8年。初发者109例,穿刺抽吸复发者19例,手术切除复发者8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肢酸困、肿胀、疼痛、活动不利等。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先用碘伏消毒皮肤,再用龙胆紫在囊肿最高点处做标记。术者左手固定囊肿,右手持专用钨钢三菱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烧亮,以囊肿最高点为中心迅速刺入一针,再以中心一针为基点向囊肿周围环形围刺,视囊肿面积大小,每针间距约0.5~1cm,刺后立即拔出。拔出后用镊子持无菌纱布稍用力按压囊肿,囊液从针孔溢出,并用无菌棉球拭干。针刺完毕后,用无菌纱布敷盖包扎,屈膝加压。
护理
心理护理:术前做好动员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保持愉快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体位:取舒适的俯卧位,不能俯卧的也可取患肢在上的侧卧位。
皮肤准备:清洁消毒面积大于囊肿。
术中配合:酒精灯托放的位置得当,以利于术者稳、准、轻、快操作为宜。严格无菌操作,敷料按压及时,避免囊液喷出。
术后观察敷料的颜色、囊液渗出情况。叮嘱屈膝加压,忌食辛辣生冷、烟酒,多食水果蔬菜,少运动。定时随访。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状态,红晕或红肿未完全消失时,应暂停沐浴。局部发痒时切忌用手抓挠,以防感染。
讨论
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等,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寿夭刚柔》云:“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灵枢·官针》云:“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述最详:“频以麻油蘸其针,火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之;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2]火针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火针治疗腘窝囊肿,首先刺入囊肿前后壁,对囊壁起到烧灼破坏作用,囊液被挤出,不能积聚于囊内。加之火针的温热作用形成粘连,不能再形成囊肿。应用该疗法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视囊肿位置深浅,精确定位,掌握好针刺深度,针数以囊肿面积大小来确定。一般经一次治疗即可治愈。若单次治疗不彻底,可实施二次治疗,间隔时间以1周为宜。本组的136例患者均为一次治愈。术后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火针治疗时必须动作敏捷,定位准确,深浅适宜,避开血管、神经组织、肌腱等,以防损伤。火针刺激性强,发热病证、局部感染、恶性肿瘤患者不宜应用;孕妇、年老体弱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火针治疗腘窝囊肿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实用性强,疗效显著,术后不易复发,可有效降低患者因施行手术切除带来的如血肿、复发、感染、肌腱损伤、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且该疗法费用低廉,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值得推广应用。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591.
[2]王富春 .实用针灸技术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