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的危害及其防治
2012-01-25张福林
张福林
(河南省卫辉市畜牧局,卫辉 453100)
布氏杆菌病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牛、羊、猪等家畜和人均可感染本病,主要引起发热、慢性关节炎、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以及神经损伤等,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1 病原体
布氏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无芽胞,抵抗力和其他不能产生芽胞的细菌相近。该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布氏杆菌属可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生物型1~3),牛种(生物型1~9)。猪种(生物型1~5)及绵羊型副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各1个生物型)。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即羊型(1~3型),牛型(1~9型),猪型(1~3型),绵羊副睾种和犬种各1个型。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最大,羊种致病力最强。多种生物型的产生可能与病原菌为适应不同宿主而发生遗传变异有关[1]。
2 流行特点
布氏杆菌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氏杆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会有布氏杆菌。布氏杆菌感染的睾丸炎精囊中也有布氏杆菌存在。这种情况对于种公畜显得更为重要。此外,布氏杆菌还可随粪尿排出[2]。
布氏杆菌可经消化道、生殖系统粘膜、呼吸道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通过接触或食入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体液及污染物。
3 致病机理
布氏杆菌的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即摄取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也可经皮肤、粘膜、交配感染,吸血昆虫也能传播此病。病菌通过消化道、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后,随淋巴液达淋巴结,被吞噬细胞吞噬。如吞噬细胞未能将菌杀灭,则细菌在胞内生长繁殖,形成局部原发病灶。此阶段称为淋巴源性迁徙阶段,相当于潜伏期。细菌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吞噬细胞破裂,随之大量细菌进入淋巴液和血循环形成菌血症。在血液里细菌又被血流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并随血流带至全身,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处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形成多发性病灶。当病灶内释放出来的细菌,超过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时,则在细胞外血液中生长、繁殖,临床呈现明显的败血症。在机体各因素的作用下,有些遭破坏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及菌体其他成份,造成临床上不仅有菌血症、败血症,而且还有毒血症的表现。内毒素在致病理损伤,临床症状方面目前认为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通过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清除病菌而获痊愈。如果免疫功能不健全或感染的菌量大、毒力强,则部分细菌逃脱免疫,又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带入各组织器官形成新感染灶,该阶段被称为多发性病灶阶段[3]。经一定时期后,感染灶的细菌生长繁殖再次入血,导致疾病复发。组织病理损伤广泛。临床表现也就多样化。如此反复成为慢性感染。
4 症状
不同种的布氏杆菌宿主动物各不相同,各种动物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流产、睾丸炎、附睾炎、乳腺炎、子宫炎、关节炎、后肢麻痹等。牛布氏杆菌病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牛多为隐性感染,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常发生在妊娠后3~4个月。流产前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有的长卧不起,有阴道流出黏液或带血样分泌物等。羊布氏杆菌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主要发病症状是流产。母羊的流产发生于第3~4个月,公羊发生睾丸炎及附睾炎。其他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及滑液囊炎而引起跛行。猪布氏杆菌病多为隐性经过,少数呈典型症状。主要变现为不孕、睾丸炎、后肢麻痹等、短暂发热或无热,较少发生死亡[4]。
5 病理变化
主要为子宫病变,子宫绒毛间隙有污灰色、呈气味的胶状渗出物。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覆有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而杂有出血点。绒毛部分贫血发白黄,或覆有灰色或黄绿色纤维蛋白,胎儿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胃肠和膀胱的浆膜下面有点状或线状出血。脐带呈浆液性浸润、肥厚,胎儿和新生儿有肺炎病灶[5]。
6 诊断
诊断主要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学和血清学等方法,确诊需要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6]。
6.1 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变初诊
发现可以患病动物时应首先观察有无布氏杆菌病特征,如流产、胎盘滞留、关节炎或睾丸炎,了解传染源与患病动物接触史。
6.2 细菌学检查
一般用于流产材料通常取流产胎儿、胎盘、阴道分泌物或乳汁等作为病料,涂片镜检,用沙黄孔雀绿染色法染色,布氏杆菌被染色呈淡红色。或同时接种憨厚有10%马血清的马丁琼脂。
6.3 细菌培养
取病料组织皮下接种豚鼠1~3ml,接种后3~5周剖杀,去淋巴结或脾脏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
6.4 血清学检测
凝集试验:血清试管凝集、虎红平板凝集、常常,操作简单;补体结合试验,操作繁琐,但特异性强。
7 防治
防治本病主要包括保护健康畜群、消灭疫点的布氏杆菌和培养健康幼畜3个方面。
7.1 加强检疫,提倡自繁自养
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不从外地购畜。确需购入,对新购入家畜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并做2次布氏杆菌检疫,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每年配种前,种公畜也必须进行检疫,确认健康后方能配种。养殖场每年需做2次检疫,检出的病畜,应严格隔离饲养,固定放牧地点及饮水场,严禁与健康畜接触。
7.2 定期免疫常发该病地区家畜,每年定期预防注射
在检疫后淘汰病畜的基础上,第1年基础免疫,第2年加强免疫,第3年巩固免疫,从而达到净化畜群的目的。
7.3 严格消毒
对病畜污染的畜舍、运动场、饲槽及各种饲养用具等,用5%来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等进行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及产道分泌物等,更要妥善消毒处理。病畜的皮,用3%~5%来苏儿溶液浸泡24 h后方可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处理[7]。
7.4 病畜处理病畜
以淘汰为宜。确需治疗者可在隔离条件下进行。对流产伴发子宫内膜炎或胎衣不下,经剥离后的病畜,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等洗涤阴道和子宫,严重者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7.5 培育健康幼畜
50%以上的隐性病畜,在良好的隔离条件下,用健康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从而培育健康幼畜。幼畜出生食初乳后隔离饲喂消毒乳和健康乳,经检疫为阴性后,送入健康群,以此达到净化疫病发生养殖场目的。
[1] 尚德秋.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况[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2):107-110.
[2] 传染病预防控制流行所流行病室,全国甲乙类传染性疫情动态简介[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3,18(12):443.
[3] 尚德秋.布氏杆菌并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4,19(4):204-212.
[4] 张秀芬.布氏杆菌病的防治[J].现代畜牧兽医,2006,(4):41-42.
[5] 刘瑞华,孙立德.布氏杆菌病及其防控措施[J].卫生防疫,2011,(10):48.
[6] 热合木·吾马尔,金跟源.实用布氏杆菌病学[M],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10):114-198.
[7] 布合丽切木·依干巴地,阿依古丽·纳扎尔汗.布鲁士杆菌病的危害及其防治[J],草食家畜,2007,9(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