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2012-01-25扈晓途
扈晓途
(青海省海北州牧科所,海北 810200)
绵羊养殖业是海北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的主导产业,要提高养羊经济效益,实现绵羊品种良种化是关键,而提高母畜比例和繁殖力以及羔羊成活率,减少幼畜死亡,进一步提高羔羊出栏率和商品率,是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这样,可以加快畜群周转,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维护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科学养畜水平,从而实现畜牧业增产和牧民增收的新突破。本文对“海北州牧科所良种肉羊繁殖试验示范场”引进的良种肉羊陶赛特绵羊及其各类杂种羊多年接羔育幼进行总结,推广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1 母羊饲养管理
1.1 空怀期
空怀期约3个月,主要是恢复体况,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牧草繁茂、营养丰富的时机,以放牧饲养为主。有条件时在配种前15 d补饲精料100 g/只,使母羊很快复壮,力争满膘,等待配种。
1.2 妊娠期
绵羊妊娠期150 d左右,妊娠前3个月,由于胎儿生长比较缓慢,主要以加强母羊放牧饲养为主,精料视条件少量补饲或不补饲均可,补饲主要在母羊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进行,并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的补充,钙、磷比例为2∶1,这对于羔羊生长的好坏关系甚大,因为胎儿初生重的90%是在妊娠后期的2个月中完成的。所以,妊娠后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显著增加,需要加强补饲,日补青干草1.5 kg/只。妊娠后2个月的前1个月(妊娠第4个月),补饲精料0.2~0.3 kg/日,最后1个月精料加至0.45 kg/只,青贮等多汁料1.5 kg/只。给妊娠母羊的补饲草料,其品质必须较好,严禁饲喂发霉、变质及冰冻的饲草,在管理上要精心细致,加强舍外运动,控制母羊进出圈舍的速度及羊群密度,防止拥挤,日常管理要注意慢、稳,防止滑、跌,切忌注射疫苗,以防流产,妊娠后期的母羊每天坚持6 h以上放牧时间,临产前7~8 d减少精料和多汁料的喂量,以免造成难产发生,并注意不要远牧。
1.3 哺乳期
按常规哺乳期一般为90~120 d,母乳是羔羊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对羔羊增强体质,抵抗疾病,排出胎粪特别重要。母羊产后的2个月是泌乳期饲养的关键时期,亦是羔羊通过母乳培育的关键时期。应多喂优质青干草和多汁饲料,适当增加精料喂量。羔羊生后头2个月(哺乳前期),产单羔母羊,日补饲精料0.5 kg,双羔母羊0.7 kg,青干草2~3 kg,多汁饲料1.5 kg(青贮料),胡萝卜0.2~0.5 kg。高产纯种母羊的补饲标准要酌情提高。哺乳后期羔羊能采食较多饲料时,逐步降低其补饲标准。
母羊舍要经常打扫,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干燥,胎衣、毛团等污物及时清除,以防止母羊吞食生病。
哺乳母羊放牧时间由短到长,距离由近到远,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若有大风雪应提前赶羊回圈或舍饲、补饲。
羔羊断奶前几天,要减少母羊的多汁料、青贮料和精料喂量,以防乳房炎发生。
2 羔羊饲养管理
2.1 临产前准备
根据配种记录,将待娩母羊单独组群转入产羔圈,专人看护,不要远牧,在圈舍周围优质人工草场放牧,认真做好接羔育幼准备工作,如产羔圈的清洁、消毒,必要的药品器械、耳标号及初生登记表等。
2.2 接羔育幼
这个阶段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
2.2.1 全力搞好接产和助产 对预产期将至的母羊要昼夜细心观察,特别要注意有产前先兆的母羊加强夜间护理。母羊分娩后及时检查乳房及乳头的好坏,剪掉乳房周围毛,用温水擦洗干净,挤掉几滴初乳。
羔羊出生后,应迅速掏尽和擦干口、鼻腔中粘液,以利呼吸,以免误咽羊水,造成异物性肺炎;羔羊身上的粘液,最好让母羊舔净,如遇母羊不舔或天气较冷时,应人为尽快将羔羊全身擦干,以免受凉感冒。脐带以自然断开为好,用5%的碘酒进行充分消毒,以免脐带感染,发生脐炎。对于表现分娩症状30 min后,仍未产出羔羊的母羊,即判断为难产,这时要对母羊产道及胎位进行检查,根据难产的类型,采取相应有效的助产措施,力争做到全产全活,尽量减少羔羊不必要的死亡损失。
2.2.2 做好新生羔羊的护理工作 羔羊初生后30 min以内应及时吃到初乳,以增强羔羊体质和抵抗疾病能力,并引导母羊舔羔,建立母子感情,对初生孤羔找保姆寄养。弱羔、初产母羊或保姆性差的母羊所产的羔羊及时进行人工辅助哺乳,特别要确保双羔和弱羔能按时吃到奶。缺奶和多胎羔应找好保姆羊或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可用牛奶或代乳品。代乳品可根据饲养标准(NAC)自己配制。参考配方:配方1:脱脂牛奶30%、动物油6%、豆粉30%、玉米粉20%、大麦粉11%、酵母粉2%、食盐0.4%、食糖0.2%、痢特灵0.4%。配方2:牛奶300 g,鸡蛋1枚,鱼肝油4 ml。出生1周内羔羊每日多次哺喂,每次约50 ml以上让羔羊吃饱为止,喂量逐日增加。人工哺乳做到清洁、卫生、定时、定量、定温(35℃~39℃),哺乳用具要定期消毒,经常保持清洁,以预防消化道疾病发生。哺乳羔羊要早期(出生10 d后)训练采食优质饲草料,刺激促进胃肠功能发育,出生1个月后,补饲定量的草料,优质青干草自由采食,日补羔羊长用饲料150~200 g(也可在精料中混入2%的食盐和2.5%~3%的矿物质),使羔羊由哺乳为主逐渐转变采食为主,饲料要多样化(豆饼、玉米、麦皮等3种以上混合饲料)。胡萝卜切碎与精料混合,羔羊最爱吃,有些地方对羔羊饲喂甜菜,但每天不能超过50 g,否则会引起腹泻,继发胃肠道疾病。
2.2.3 做好保温 羔羊体温调节能力差,抵抗力弱,羊舍应保持干燥,清洁无贼风,羔羊舍最好垫上一些干净的垫草,并勤换,室温保持在5℃左右。对刚出生的弱羔,在吃上初乳后,应安排在带火墙或温暖的地方,专人护理。
对初生羔羊按其初生重、毛色、被毛品质及体格大小进行初生鉴定和佩戴耳标,注意填写初生记录表。
2.2.4 适时去势和断奶 传统的常规羔羊去势和断奶一般在羔羊4月龄时一并进行。畜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采取羔羊早期断奶技术措施,实施羔羊早期断奶(2月龄)和去势,人为控制母羊泌乳期,提高母羊健康水平,提高母羊的受胎率、双羔率和繁殖成活率以及羔羊初生重,以利于羔羊的育肥出栏。实践证明,在高寒牧区羔羊2月龄左右,体重达12~15 kg时断奶和去势较为适宜。
3 羔羊常见病的防治
疫病是影响羔羊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以为患的原则,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在产前15~20 d对大群母羊注射“羊三联四防”疫苗,每只羊1 ml,产后3 d对羔羊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
初生羔羊一般的常见病主要有:羔羊窒息、羔羊便秘、羔羊肺炎、羔羊口疮等,对上述常见病在接羔育幼和日常管理中细心观察、随诊、对症治疗。同时,重视羔羊生活环境的优化,消除环境的不利影响,应给初生羔羊建立一个保暖、干燥、通风与清洁的环境,是保证羔羊正常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高的首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