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声生从“虚”、“毒”、“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2012-01-25张声生
刘 赓,丁 洋,张声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固有腺体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萎缩,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嗳气、胀满、痞闷等,但无特异性。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等范畴[1]。在本病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称为胃癌前病变,胃癌目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二位,现代医学仅以对症治疗为主,仍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法,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张声生教授审察病机,治病求本,基于本病病机特点,强调从“虚”、“毒”、“瘀”论治本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了大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受到业内同行及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1 审察病机,治病求本
张声生认为[2],本病从中医学角度分析,病因较为复杂,但发病多因脾胃虚弱、毒邪乘虚而入,使脾阳不升、胃气不降,病久则脉络瘀阻,发为湿毒、血瘀证候。本病的演变规律可简要概括为脾胃素虚,或感受外邪后迁延日久不愈,或肝郁气滞、气机不畅,继而肝木克于脾土,致脾虚湿盛,积湿成浊,浊郁化热,热蕴成毒,湿热毒邪瘀积胃络血分,胃失荣养,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复杂的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胃黏膜血运障碍、营养匮乏,促使胃黏膜萎缩,出现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表现为瘀阻胃络之证候。因此,其病机关键在于因虚、因毒致瘀,瘀毒交结。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肝气郁结导致脾胃气机不畅,表现为肝胃失和、肝脾失调、脾胃虚弱、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瘀毒交结等不同证候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虚实夹杂是本病的基本特点,本虚以脾胃气阴两虚为主,标实有湿毒、血瘀、气滞。所以,张声生每遇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从“虚”、“毒”、“瘀”论治本病,临床收效颇丰。
2 从虚论治
张声生认为,脾胃虚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和转归的内因,可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患病日久,致脾胃损伤、脾失健运。而其“虚”的主要表现为脾胃阳气亏虚和阴血亏虚。阳气虚则寒邪内生,运化失职,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因虚成滞,故而不通则痛,出现胃脘痞满、疼痛、纳呆等;或因阴血亏虚,则胃络枯萎,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津液不能上乘,则表现为胃脘灼痛、口干咽燥等症状。
张声生强调,无论是素体脾胃虚弱还是后天感受外邪,病久损伤脾胃,而致脾虚虚弱者,治疗本病必以扶正为本。正如《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邪气已干,疾病已生之时,正气是抵御邪气、抗邪外出,促使机体趋于康复的有生力量。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扶正则当固护中焦脾胃之气,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中焦之气盛,贵在二者阴阳合而健运和畅。因此,张声生以健脾理气为本,辅以化瘀清热为根本治疗法则,喜用四君子汤化裁(党参、生薏苡仁、炒白术、炙甘草)加三七、八月札、白花蛇舌草等药物为基本方,对胃脘胀满、纳呆食少、肢倦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或弱为主症的脾胃气虚证患者,在重用党参、黄芪、炒白术以补中益气的基础上,加小剂量升麻升举中阳,用砂仁、木香、厚朴治以行气止痛,加生薏苡仁、茯苓以增加健脾化湿之功。对脾胃虚寒证患者,除选用党参、生黄芪外,加干姜、荜茇、荜澄茄、黑附片等药物以温补中焦,酌加桂枝、白芍治以调和营卫、通阳化气。阴血亏虚,则胃络失养枯萎,张声生治疗胃脘隐痛或灼痛、口干舌燥、饥不欲食、舌红少苔或剥苔、脉细数为主症的胃阴不足证患者,常配伍黄精、百合、麦冬、霍石斛、北沙参治以滋补胃阴,辅以白茅根、芦根、生地黄滋阴清热,白芍养阴柔肝。不仅如此,张声生多在滋阴养胃的基础上加清热和胃之品,如选沙参麦冬汤加浙贝母、法半夏、茯苓等;多在补气基础上再酌加行气之品,以行补而不滞之功,如陈皮等。因为他认为无论是补益中气还是滋阴养胃都宜轻淡,以防补而蕴滞、滋而碍胃。
3 从毒论治
暴饮过量水分,酒后恣饮冷水,或夏暑进食生冷之物,因热伤冷、中阳暴遏、脾运不力、聚湿生痰而成痰湿;或久病体虚,年高气弱,或劳倦过度,脾胃之气虚弱,水液难于输化,更易停蓄痰饮。因此,无论是饮食因素还是体质因素,皆能导致脾胃运化失常,饮食纳入后不能化生精微物质,反而成为病理性痰饮,转化为湿毒,阻滞中焦气机,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引起本病。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胃炎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张声生认为,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幽门螺杆菌可看作是广义的毒邪,而毒邪又可分为热毒和湿毒。热毒久稽于胃,必耗伤正气,耗竭胃阴,煎灼营血,使胃阴枯竭,内热炽盛。而湿毒之邪则最易伤脾,湿毒困于中焦日久,迁延不愈,必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若中焦脾胃之正气旺盛,则可防御外邪入侵,或可驱毒外出,反之则为毒邪所累,病久致毒腐成疡,瘀结成积,发为本病,甚或胃癌前病变。
因此,张声生认为治疗本病,在固护脾胃之气基础上,当辅以清热化湿解毒之法。对胃脘疼痛或痞满,或嘈杂不适、口干口苦、纳少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主症的湿热中阻证型的本病患者,灵活选用白花蛇舌草、黄芩、黄连、大黄、佩兰、蒲公英、半枝莲等药物治以清热解毒为法,以白豆蔻、生薏苡仁等增加化湿健脾之功。对于湿热交阻证患者,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或灼热、嗳气、口干苦或黏、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数或濡细,张声生常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根据湿热轻重不同,决定化湿和清热的多与寡。如湿热之邪偏盛则用法半夏、生甘草、黄连和黄芩量增,而党参、干姜或炮姜则量少;反之,则用清半夏或炒半夏曲,前者化湿之余可降胃气,而后者更兼具消食之功,并随之增加党参、干姜或炮姜用量,黄连、黄芩则量少,并以炙甘草调和中焦。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提示,清热解毒类中药有一定的抗炎和抑杀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张声生多加用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治以清热解毒为法。
4 从瘀论治
张声生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久迁延不愈,“病初气结在经,久病则血伤入络”,故而多有血瘀之证。本病多见血瘀证患者,总结其主要原因为:六淫所伤、情志失调等因素而致胃腑脉络瘀阻,不通则痛,如寒邪凝滞胃中以致寒凝血瘀,或如邪热忧及胃腑,煎灼血络;或久病病邪深入,血络受阻,以致血液运行不畅,血流迟缓而成血瘀,阻于胃络;或体虚之人,中气不足,血行无力,皆可引起本病。《本草纲目》卷五十二:“故曰气者血之帅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热则行,气寒则凝。”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记载:“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结而为瘀。由此可见,古代医家治疗血瘀证,多选用健脾益气活血法。
因此,张声生从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用活血化瘀之法诊治胃脘刺痛。常夜间发作者,或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者,或拒按、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为主症的胃络瘀血证患者,在健脾益气汤方(四君子汤化裁方)基础上,加用三七粉、三棱、莪术、生蒲黄、五灵脂、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等药物,治以活血化瘀止痛为法,辅以白芍、当归治以滋阴养血。《中国医药大辞典》记载:“三七功用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方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消肿定痛,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熟服可补益健体。”而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发现,三七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和抗肿瘤的良好功效。张声生善纳新知,喜用三七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胃癌前病变患者,具有防癌抗癌之功效。而自古丹参、莪术多为治疗血瘀证之要药。《本草纲目》谓:“丹参色赤味苦,气平而降,阴中之阳也……能破宿血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莪术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痛,一切血凝气滞证,若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可见,丹参、莪术相须为用,行气化瘀而散结,共奏“辛以散结”之效。若内镜下可见胃黏膜有陈旧性出血的患者,张声生多加用三七粉、丹参、莪术、仙鹤草、茜草等治以凉血止血,同时配伍丝瓜络、木瓜、地龙等药物,辅以疏通血络,以达到改善胃黏膜腺体血流障碍,积极阻止胃黏膜腺体萎缩以及促进腺体再生、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此外,对于临床常见的肝胃不和证本病患者,每遇其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嘈杂泛酸、嗳气频作时,张声生多用香附、柴胡等治以疏肝理气为法,以白芍柔肝止痛,以佛手、郁金、川楝子等治以消胀止痛,以紫苏梗、紫苏叶理气和胃,以乌贝散(海螵蛸、浙贝母)、煅瓦楞子治以制酸止痛为法。
最后,张声生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叮嘱患者定期复查电子胃镜,建议患者随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同时,张声生建议患者在给予本病足够重视的前提下,切不可因此而加重思想负担,更不可过于服药而致药物性肝肾损害。
[1]张声生,李乾构,唐旭东,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8):749-753.
[2]张声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思路[J].江苏中医药,2007,3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