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诊疗与预防建议
2012-01-25曾庆义王庆泽
曾庆义,王庆泽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业畜牧水产局,河北丰润 064000)
2011年7月下旬,河北省遵化市某养猪场的仔猪出现了以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严重腹泻等为主症的病例,现结合诊治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1.1 急性病症
体温升高、怕冷、喜钻草窝或拥挤打堆,精神沉郁,低头耷耳,不愿活动,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水样拉稀,粪便腥臭,有些粪便中夹杂着未消化的饲料或者凝乳块,有些病猪拱腰、不安等,被毛粗乱无光,不吃奶,喜饮水,步态不稳,卧地不起,衰竭死亡。
1.2 慢性病症
一般不见体温升高,但精神差,食欲减退。由于反复腹泻,病猪脱水严重,消瘦,行动缓慢甚至呆立不动,部分仔猪有异食癖,喜欢喝脏水,啃垫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最后衰竭而死。
2 剖检病变
因为引起仔猪腹泻的类型不同,其剖检病理变化的特征也各具特点。细菌性肠炎主要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剖检变化为肠壁变薄充血、易断、粪便稀薄或有干酪样凝乳块。沙门氏菌青羊区的腹泻其病变为肠壁增厚肿胀、崩解、断裂和液化,失去纤维结构。脾脏肿大,颜色暗中带蓝,坚实的像橡皮。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脏、肾脏内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病毒性肠炎一般为继发性疾病,可见到肠系膜淋巴结呈大理石样病变,盲肠、回肠、结肠的表面覆盖有一层弥漫性、坏死性的腐乳样物质,剥开后是不规则纽扣样溃疡。在发生肠型猪瘟时,几乎所有的脏器(心、肝、脾、肾等)及淋巴结都表现广泛出血。由病毒引起的几类严重脱水性腹泻病,常可见到肠壁变薄、失去弹性,肠壁出现大量出血斑、隐窝变浅甚至消失等病理现象[1]。
3 治疗方法
3.1 用止泻宁2.5 mg、氟哌酸0.1 g口服,2次/d,连用3 d,可迅速控制腹泻,对于食欲不佳者可加喂胃蛋白酶或乳酶生,不见好转的,可适当增大剂量,并加入抗病毒药物[2]。
3.2 对严重脱水的仔猪,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500 mL,维生素C注射液10 mL,庆大霉素12~16万国际单位,地塞米松注射液2 mL,混合1次静脉输入,1次/d,连用3 d。中药防治:乌梅12 g,诃子10 g,党参30 g,白术15 g,肉豆蔻10 g,木香12 g,炙甘草10 g。方中乌梅、诃子涩肠止泻,党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肉豆蔻温肾暖脾以除寒,木香醒脾理气,诸药相配温补脾阳,固肠止泻。故能起到较好的止泻作用[3]。
4 预防措施
4.1 精心护理仔猪,注意防寒保暖,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实践证明,仔猪7日龄开始补饲,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密度高、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可大大降低仔猪断奶后的腹泻率和死亡率。
4.2 保证适宜的蛋白水平。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可减轻仔猪肠管的免疫反应和蛋白质在大肠中的腐败作用。一般来说,断奶仔猪饲料适宜粗蛋白水平应在18%左右,早期断奶仔猪宜多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蚕蛹粉、奶粉等),并通过平衡氨基酸来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玉米—豆粕型日粮的逐步过渡实现,以玉米、豆粕为主的日粮过度。我们发现,如果饲粮蛋白质水平比饲养标准推荐值下降2%~4%,同时保证赖氨酸的供给,能使腹泻明显减轻,对增重速度也不会造成显著影响[4]。
4.3 饲粮中加入添加剂。可在饲料中加入酶制剂、乳糖、低聚糖、益生素等以提高仔猪的消化机能;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加入10%~15%的乳清粉和3%~5%的脂肪以提高能量水平;添加1%~2%的乳酸或柠檬酸等用以降低消化道pH值;饲粮使用高铜(250 mg/kg饲粮)、高锌(1 000~4 000 mg/kg饲粮)、抗生素等都能起到减轻腹泻、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5]。
4.4 疫苗免疫。对病毒引起的腹泻,我们这里目前仅限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可在妊娠母猪产前的45 d和15 d进行2次预防接种,使仔猪通过母猪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对由细菌性病原引起的腹泻主要以预防大肠杆菌为主的仔猪黄、白痢和魏氏梭菌为主的仔猪红痢,最好使用联苗,在母猪产前前的35 d和15 d完成2次免疫接种。哺乳仔猪18~25日龄,再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油苗免疫。
4.5 及时发现和隔离、治疗病猪。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到三看,即看精神状态、看饮食情况、看粪便颜色和形状,如发现有发病的猪只,应及早隔离、及早治疗。
[1] 张长英.几种仔猪腹泻病的鉴别诊断[J].中国动物检疫,2001,18(7):37-37.
[2] 许开云.武威市仔猪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11):56-57.
[3] 叶昭辉 贺永建.中药治疗仔猪腹泻病[J].中国动物检疫,2005,22(5):42.
[4] 王庆泽.仔猪腹泻病因分析与综合调控[J].今日畜牧兽医,2010(8):36-38.
[5] 王彬,王俊卿,徐晓静,等.仔猪腹泻发病原因及综合防制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