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鸡病及综合防治
2012-01-25贾希芝
贾希芝 尹 凤
(1.山东省平阴县畜牧局,平阴 250400;2.山东省平阴县孔村镇畜牧兽医站,平阴 250400)
盛夏酷暑,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病毒、细菌、寄生虫及霉菌较易繁殖,容易成为鸡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应切实搞好鸡病的综合防治。
1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本病的潜伏期为2~15 d,平均5~6 d。典型的新城疫病鸡出现打蔫,张口呼吸,有“咯咯”的喘鸣音,有的腿、翅膀、脖颈出现麻痹和软瘫,冠和肉垂发绀,排黄白色或绿色稀便。剖检气管粘液增多,粘膜肥厚,喉头、心冠部、肛门、泄殖腔粘膜出现出血乃至斑条状出血,腺胃粘膜出血,严重的糜烂和溃疡,轻症表现腺胃乳头出血或形成融合型溃疡灶。小肠、空肠出现多发性淋巴组织出血、溃疡,形成粟粒样病变。
近年来,由于常年多次应用新城疫疫苗,机体对新城疫的抵抗力有所增强。新城疫毒株也可能发生某些变化,出现非典型性新城疫。患鸡精神、食欲比任何呼吸道疾病患鸡都差,病后2~3 d,鸡只开始死亡,而且死亡数量逐渐增加,尤其雏鸡发病比较明显。发病大约7 d左右,鸡群中出现有神经症状(歪脖、转脖、转圈等)的病鸡。如果鸡群整体免疫力低,发病后病鸡症状更为严重。
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创建良好环境,做好隔离和消毒。(2)做好计划免疫。在雏鸡10~14日龄进行新城疫免疫,3周后加强免疫,60~70日龄时用新城疫I系进行免疫,110日龄左右用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以后每隔半年用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即可。
治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1)40日龄前发病:可用4倍量的LaSota疫苗肌肉注射,第2 d用恩诺沙星饮水。(2)45日龄后发病:紧急接种已经无实际意义,重点采取以下2种措施:①经济有效的措施是提前出栏。②用病毒唑和氧氟沙星治疗,连用5 d。或许可以抑制病情,但疗效甚微。
2 热应激
该病又称为中暑。症状:病鸡呼吸急促、痉挛、体温升高至45℃~46℃、触诊高热灼手(尤其是腋下与胸腔部)。死后剖检:头盖骨(额骨)出血、脑膜充血、出血、轻度水肿;心肌出血、心包积液;肺水肿、淤血;其他组织出血。
防治措施:(1)创建适宜的舍内外环境:在鸡舍周围种植植物遮阳,栽植爬山虎等攀援类植物以隔热。屋顶覆盖草帘,在中午太阳辐射最强时浇注冷水,可吸纳一部分热能,降低太阳光对屋顶的热辐射。(2)加强通风换气:在鸡舍纵向两侧安装排气扇,进行纵向通风,以加强换气并排出有害气体。在无风雨天气的晚上可根据鸡的日龄大小,延长关窗时间,适当创造条件增加日温差,以增强鸡群对寒热的适应能力。(3)实施人工降温:笼养蛋鸡每日高温时段,一般在上午10时~下午3时之间,用低浓度的消毒药进行喷雾2~3次。(4)减少额外应激:在炎热季节,免疫、转群等工作最好能集中在早晨或晚间空气比较凉爽时进行。(5)供足清凉的饮水:一般禽体失水10 h以上即会造成死亡。产蛋鸡若1 d不给饮水,即可使产蛋率下降30%,且需要1个月之久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故夏季应注意供给足够的饮水,并经常更换,保持饮水清洁、新鲜。(6)合理调整日粮及饲喂方法: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可相应提高1%~2%,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日粮中添加1~1.5%的植物油,并添加维生素C200~400 mg/kg和维生素E200 mg/kg。(7)合理使用抗应激药物:在日粮中添加0.5~1%的碳酸氢钠及补充维生素C,适量添加氨基酸,可增强鸡体抗应激能力。经试验证明,在饲粮中添加1%生石膏(硫酸钙)及0.1%延胡索酸,可使鸡只清凉、镇静。(8)重视卫生、消毒和防疫:鸡舍粪便应经常清扫,集中外运后堆放发酵。鸡舍消毒:1次/周,坚持每天清洗并消毒水槽1次,结合喷雾降温,带鸡消毒。
3 感冒
因气温突然降低或舍温不稳定,寒风侵入,雏鸡最易感冒。病雏羽毛蓬乱、畏寒、流泪、流鼻液,呼吸困难,打喷嚏。鸡群表现精神沉郁,闭目呆立,羽毛松乱,采食量减少,排黄白绿色稀粪便,死亡鸡只严重脱水,爪发干发白。剖检症状:解剖腹腔有一股浓烈的酸臭味,严重的出现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肺淤血、气管环出血,支气管有渗出物但未堵塞,严重的有干酪物堵塞,腺胃乳头基部出血,十二指肠和回肠淋巴滤泡肿大出血,直肠条状出血。
防治:保持舍温稳定,避免贼风侵入,改善鸡群的饲养管理。治疗原则为淘汰严重鸡只,将鸡舍内的温度在正常温度基础上升高2℃~3℃,昼夜温差不超过2℃。选择抗病毒、抗菌消炎等药物,抑制感冒病毒的传播,减少死亡,控制继发感染。止咳化痰,促进痰液的排出,减少由于气管堵塞导致的死亡。
4 脐炎和卵黄囊炎
病雏鸡精神萎顿,畏寒,腹部胀大,皮下胶样浸润。脐部发炎,呈紫红色;卵黄囊发炎、肿大,继发腹膜炎,卵黄囊和腹壁粘连,死亡率为5%~10%。
防治: 严格消毒种蛋和孵化设备,保持育雏室清洁卫生。饲料中添加 0.02%痢特灵,连喂3 d。治疗时,挑出病鸡单独饲养,肌肉注射青链霉素,每只1万U。全群应用0.1%氯霉素和双倍量多维素拌料,饮水中加5%葡萄糖,连喂3 d。中药用生姜(0.4 g/只)与白酒(0.2 mg/只)混合后拌料,连用3 d。
5 白痢
该病是雏鸡常见病之一,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可经种蛋直接传播。温度多变,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以及饲料营养缺乏等均易诱发此病。鸡白痢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出雏季节多见。任何品种、年龄、性别的鸡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均有高度易感性。本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通过交配传播。
雏鸡通常表现为急性全身感染,病雏鸡以精神倦怠、白痢为特征。病变主要是肝的肿大、出血、充血。以心、肺、肝、盲肠、大肠有坏死灶或出血。成年鸡则表现为局部和慢性感染或隐性感染。母鸡产蛋量与受精率下降。极少数腹泻、排白色粪便,有的由卵黄囊炎引起腹膜炎。病鸡畏寒,群聚,昏睡,呼吸困难,肛门周围有白色糊样粪便,肛门露出,频频伸缩。预防:(1)不进带菌雏鸡:引种应到信誉好、无鸡白痢种鸡场进雏,严把进雏质量关。(2)重视环境消毒:健全场内消毒制度,鸡场环境每周用10%~20%石灰水或3%碱水喷洒消毒1次;育雏室在进雏前必须经彻底清扫、刷洗和消毒。设备、器具上的残留物清除后再用3%火碱水、0.2%过氧乙酸或抗菌威等进行轮换消毒,最后福尔马林熏蒸24 h,剂量:用28 ml/m3。通风排净气味后方可进雏;10日龄以后的雏鸡,每周用0.1%次氯酸钠或0.1%过氯乙酸带鸡消毒1次,育雏室清扫1次/d,清扫后用0.3%过氧乙酸消毒;要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3)搞好预防投药:1~3日龄雏鸡用0.03%浓度的痢特灵拌料;4~14日龄用0.04%浓度的痢特灵拌料;0.05%~0.1%氯霉素拌料,连喂5 d停3 d后再喂;0.1%~0.2%土霉素拌料;100 mg/kg浓度氨苄青霉素饮水,连饮7 d停3 d;50~100 mg/kg浓度强力霉素拌料或饮水,连喂7 d停3 d;100~200 mg/kg氟哌酸拌料,连喂7 d停3 d等方法都能有效地防止本病发生。(4)加强日常管理:要保证合理的鸡舍温湿度和雏鸡密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雏鸡要及时检出并隔离饲养。如果饲养的是种鸡要坚决淘汰,如是商品鸡可用呋喃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及时进行治疗。对于治愈后的鸡仍要单独饲养,否则会成为新的传染源。
6 脱水
鸡群在天气特别闷热,有部分鸡精神萎顿、张口呼吸、羽毛蓬乱,有的坐卧于笼内,抓出笼外不能站立。剖检死鸡,皮不易剥离,天然孔干燥,趾爪干瘪卷曲,腺胃和肌胃无出血,肠道有轻度出血。发病原因为饮水器不合适或放置不当,找不到饮水器,水中有碍饮水因子等,多见于雏禽。
主要症状:病鸡沉郁,衰弱,不能“唧唧”鸣叫,喙变蓝色,体重减轻,小腿皮肤因失水变为皱缩。剖检特征:病鸡胸肌组织干黑,肾色深,输尿管内有多量尿酸盐蓄积,血色暗黑。
防制:饮水器结构要合适,放在保温伞旁边或直接放在垫料上,换大饮水器或自动饮水器时,小饮水器应保留数日并加足水。降低饲养密度,病鸡滴服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连服3 d。